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教案

资源简介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平乐·村居》;理解词的内容,正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清平乐·村居》的意思,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清平乐·村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黑板、粉笔等。
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一段田园风光的视频或展示几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词——《清平乐·村居》。”
(二)初读全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句的停顿。
2.指名朗读,教师纠正发音和停顿。
①刚才那位同学读的时候字音有错误吗?正音:剥bāo 翁媪wēng ǎo 莲蓬lián péng
②词与诗不同,可以押两个韵,这首词押什么韵?(ao ong)
③词也要像诗一样注意平仄,在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一般要注意平声,即第一声、第二声要拉长一些,仄声即第三声和第四声要读得短促一些。(练习读)
④读古诗词时也要注意句中的停顿,拿出笔,用竖线在书上标记出需要停顿的地方。
⑤像古人一样有节奏地读词。
3.全班齐读,感受词的韵律美。
(三)细读理解
1.简要介绍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
2.上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词的意思,并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引导学生理解“茅檐”,代指茅屋;通过“低小”体会房屋的简陋,生活的困难;“青青草”看图体会小草的嫩绿,茂盛;再读。
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
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词人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
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
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
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告诉你们: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
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对农家夫妇,他是?(翁媪:老公公,老婆婆)
醉:生理解怎样的醉?(喝了点酒,微微有点醉了。)
吴音:江西上饶,古代属于吴国,吴侬软语,方言温柔又好听。
相媚好:看图,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靠得很近,亲热地聊天,互相逗趣、说笑,相亲相爱,说着有感情的话。猜想会说些什么呢?(虽然青春不再,容颜已老,但是童心未泯)。这样的场景,让你想到了哪个词?(生:其乐融融;白头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下片:“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通过朗读和讨论,让学生感受词中孩子们的可爱和乡村生活的宁静。
(1)“大儿锄豆溪东”
生说意思,重点引导:锄,锄草。豆:豆田地。大儿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看,他在辛勤地锄草。看见这幅图话,我们忍不住要送他一首诗《悯农》,多么勤劳的大儿啊!读出你的感受。
(2)“中儿正织鸡笼”
理解:二儿虽然没有下地,但是也在分担家庭责任,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二儿怎么样?(心灵手巧、懂事……)再读。
(3)“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卧。想象小儿剥莲蓬的样子,多种姿势,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而俯卧,小儿一定是选择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看图,小脚丫翘起来,还可能打个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送他一个词:(生:天真顽皮,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么顽皮淘气的小儿,作者称他为——生:“亡赖”,同“无赖”,现代汉语中“无赖”的意思是:赖皮,撒泼。引导学生体会古今意思的不同。
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体会“最喜”。(板书“最”)带着你的喜爱之情,再读。
4.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5.朗读成诵
(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可以通过分段背诵、集体背诵等方式进行。
6.感悟词情
(1)让学生分组讨论词中哪些地方最有趣、最有情趣,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选取词中的一段或几段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词中所描绘的情景。
(3)引导学生总结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四)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将《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一篇短文或故事,加深对词的理解和记忆。
2.推荐学生阅读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或描写田园生活的其他古诗词,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清平乐·村居》。
书面翻译全词,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收集并阅读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或描写田园生活的古诗词,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五、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