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
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基本内容。
2 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材料,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变化的原因。
基础知识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背景/原因:
根本: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垄断的必然结果
经济: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弊病。
现实:二战的生死存亡教训;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的集中管理奠定基础;高科技产业和科技发展需要巨额资金
外部: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实践:罗斯福新政的示范作用
理论:凯恩斯主义的指导
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措施:国内:20世纪50—60 年代:
1.加大政府公共实业开支开支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杠杆调控
意义:积极:突破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生产、技术改造更社会化,更大程度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一定程度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调整了资本主义市场的供需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局限:不可能根本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滞涨:20c70s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
含义: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
结果: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国际:一个中心: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元为中心
两个体系: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关税贸易体系)
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WTO
二、29-33经济大危机
原因: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直接:华尔街股市崩溃
影响:严重破坏生产力,引发严重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抬头;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和对殖民地的掠夺,引发尖锐矛盾和反抗
三、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背景:政治:资本主义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理论:20世纪科学理论重大突破,现代物理学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问世;
社会: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赛和发展经济的需求
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的突破等。
影响: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社会生产力;
经济和生活结构极大改变,国际经济格局极大改变。
四、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
表现:农业和工业就业的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
“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中产:不占有生产资料但收入较高的人群
四、福利国家
概念: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
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背景:人民的长期斗争;
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
贫富不均导致的社会危机会威胁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收益多;是公民的社会权利,有立法和制度保证
实质:国家进行个人收入再分配的新形式
作用: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调整:背景: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滞涨
内容:减少福利,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找新平衡。
教训:社会福利要兼顾公平,同时注意经济发展的效率
福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协调
引导人们的进取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
五、社会运动: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背景:美国在内战时就基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
目的:争取黑人的平等权利。
结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运动
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
目的:争取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学生运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共同特点:变化:统治的手段和方法
不变:资本主义制度
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知识拓展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革要结合实际国情不断深化;
国家干预经济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福利国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注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重视基础农业和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
重视科技和教育
新经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化
达标检测
1.1981-1987年间,撒切尔政府出售100多万套公共住宅,获资20多亿英镑;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国企员工减员60万,产值在国家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11.5%下降到了6.5%。截至1988年底,政府通过出售住房与国有企业的总收入超过200亿英镑。这些做法( )
A.强化了国家的经济干预 B.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C.损害了市场的调节机制 D.增强了经济的发展动力
2.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 )
A.“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B.国民文化素质的下降
C.经济危机的恶化 D.生态环境的破坏
3.1948年,英国的工党政府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贴,病人不必向医生付钱即可得到治疗,贫困群体的生活因而大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大大下降。工党的政策( )
A.促进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B.反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C.使工人阶级实现当家作主 D.利于摆脱经济“滞胀”现象
4.尼克松在其回忆录写道:“1971年8月,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②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④美元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优势地位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把多个国家拖入“国家破产”的边缘。其中,北欧小国冰岛首当其冲,如果想在短期内获得资金,哈尔德应该( )
A.向欧盟其他盟友寻求援助 B.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
C.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6.经济大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1933年,66个国家召开世界会议却无功而返。二战后初期,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 )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世界银行③联合国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先后成立,它们在保持国际汇率的稳定、实现货币的可兑换性以及多边贸易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述组织的成立( )
A.消除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危害 B.导致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阵营
C.加强了国际经济的协调和治理 D.推动了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