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田有花静静开——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处处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驿路梨花》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文章。本单元主题为修身正己。所选文章不从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学生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更高的道德修养。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略读又叫跳读或浏览,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文章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大意。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略读技巧:关注标题、开头和结尾段以及段首句或者独句成段的句子、重复出现的句子等快速了解文章大意。《驿路梨花》是一篇小说,作者运用三个悬念,两次误会,采用套嵌的叙述手法,以我和老余的行踪为序,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展开,生动地表现了边境地区人们学习雷锋精神,互相帮助并不断传承的感人故事,讴歌了像梨花一样的青年的美好品质,赞颂各族人民助人为乐的社会美德。文章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学习目标】1.运用略读的阅读方法,勾画人物,粗知故事。2.按时间顺序还原故事,感受作者巧用悬念和误会及插叙的写法,学习作者的巧妙构思。3.品读课文,探寻“梨花之美”,弘扬雷锋精神。教学难点:按时间顺序还原故事,感受作者巧用悬念和误会及插叙的写法,学习作者的巧妙构思。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探寻“梨花之美”,弘扬雷锋精神。【教学过程】核心任务:云南省哀牢山南段的梨花林中小茅屋景区,以《驿路梨花》这篇小说为素材拍摄微电影,特邀请我们班来帮忙。任务一:选镜头,布场景围绕“小茅屋”这个道具,拍摄分镜头,略读课文,梳理相关人物的事件,填写下图。略读口诀:心专一,眼扫视,记要点, 勿出声,忌回视梳理故事“我”和老余:发现并借住在小茅屋,修葺小茅屋。瑶族老人:为答谢屋子主人送来粮食,并同“我”和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姑娘:被解放军精神打动,主动照料小茅屋。解放军叔叔:淋雨后,学习雷锋修建小茅屋,帮助过路人。任务二:补剧本,析道具编剧把小说对小茅屋的描写做了重点改编,请你细读课文8-11自然段,勾画对小茅屋的细节描写,思考其作用,补充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并简要阐述设计理由。时间:一弯新月升起来地点:小茅屋前人物:“我”和老余我:快看,有人家了!只见A,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我和老余推门进去,发现B。我们在这里过夜吧!舞台说明:设计理由:任务三:拍梨花,做特写师:借助文中对梨花的描写,你打算拍摄怎样的梨花图?我打算拍摄 图,文中第 段有关于梨花的描写,原因是……,写出了……美。预设1:我选择梨花绽放图,文中第4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原因是我和老余急需住宿,看到这片梨花,认为有人家,内心欣喜激动。体现出希望美。预设2:我选择月夜清风图,文中第6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原因是实写边疆美丽的夜色,新月,山风,梨花瓣,人在花中走,花伴人夜行。体现出意境美。预设3:我选择梦中沉醉图,文中第27段“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原因是采用虚写,香气四溢的梨花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情景交融,赞美了小茅屋“主人”帮助别人,为他人服务的赞美之情。体现出奉献美。预设4:我选择朝气蓬勃图,文中第37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原因是采用象征,梨花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出精神美。师:朗读品味优美的意境,学习作者清新淡雅的语言。第4段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花林啊!第6段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描写内容:以“新月”、“梨花”、“夜风”自然环境的美烘托了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写景角度:视觉、触觉、我们看见了淡淡的月光,白色的梨花,心里便不再孤单,不再恐惧。叠词:“淡淡”写出了月光的美好与安静之感,凉凉”写出了夜风的清凉之感。人物心情:我和老余见到梨花的欣喜动静结合:谈谈的月光是静态,花瓣的飘落是动态。铺垫:这段描写为下文“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做了铺垫,使文章结构紧凑。教师小结:“梨花”的含义:自然梨花,梨花姑娘,雷锋精神,边疆民风。“梨花”描写的作用:描绘美景,烘托人物;虚实结合,一语双关;象征手法,热情赞美;由实而虚,反复点题。任务四:听争论,补原因微电影拍完后,因总时长的限制,需要对影片,进行后期剪辑。小语和小文在剪辑时产生了分歧,请你结合课文内容,为小文阐述合理理由。小语:按照小茅屋存在的时间顺序把分镜头组合在一起,这样小茅屋的来历清晰。小文:按照课文顺序组合分镜头,课文顺序:1.“我”和老余投宿小茅屋2.瑶族老人借住送米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小茅屋4.解放军过夜盖小茅屋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小茅屋的存在时间顺序:4.解放军过夜盖小茅屋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小茅屋2.瑶族老人借住送米1.“我”和老余投宿小茅屋设置了三次悬念,两次误会悬念一: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误会一:“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悬念二:主人家是谁?误会二:“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设置悬念和误会的表达效果: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阅读兴趣。小结:层层设悬提兴趣,误会解除有内容。一波三折起波澜,扣人心弦难忘怀。任务五:看字幕,悟主题剧组决定将“驿路梨花”这几个字放在片头,你认同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驿,置骑也。从马,睪声。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现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明确:认同,“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也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更是边疆淳朴民风的体现。将自然美和人物心灵美融为一体,自然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同时引用陆游的诗,还增加了文化韵味。驿路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的为人民服务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喻示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小结:一语双关含义多,雷锋精神传万里。为吸引更多游客,请你为景区小茅屋拟一句宣传语。明确:淡淡梨花香,浓浓奉献情。明确:梨花香气传千里,茅屋深情暖万人白梨花处处开,祖国大地多美丽。任务六:解密花语,借花喻人梨花会让我们想到助人为乐的人,看到莲花会想到洁身自爱的君子。看到下面花草,你会想到什么人?选择其中一个,试写一段话。竹子 梅花 菊花 小草【作业布置】把小片段充实内容成为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