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科学并不神秘 同步练习、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问题( )A.我国研发的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B.汶川地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C.我国怎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D.为什么说“金星凌日”现象难得一见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台风登陆福建省 B.四川雅安发生地震C.“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D.雨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A.玻璃棒 B.温度计 C.放大镜 D.显微镜科学老师在做“乒乓球实验”时,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然后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会( )A.变瘪 B.鼓起C.不变 D.无法确定当感觉器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判断时,必须( )A.问老师,获得结果B.等其他同学说出答案C.查阅资料及参考答案,获得结果D.通过实验,获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雨后彩虹 B.“嫦娥”飞天C.流星划破夜空 D.大雁南飞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A.能用眼仔细观察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D.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修正带涂在纸上可以遮盖错字,但研究发现,修正带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对此,我们可获得的启示是( )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小明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填空题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现象: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绚丽的亚运会灯光秀;E.巴以冲突;F.“神舟十六号”上天。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 。用 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 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 和 ,并从整理的信息中尽可能地发现 。小明家屋顶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与入射 光线角度的关系,他利用图乙所示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a)内壁涂黑的泡沫箱,底面积约1m 2;(b)盛水的透明塑料袋;(c)玻璃板,面积稍大于1m 2; (d)大功率白炽灯;其他:刻度尺、温度计、若干高度不同的泡沫砖、20厘米长的细木棒、橡皮泥。(1)选择合适的器材,(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2)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请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3)兴趣小组以 作为集热效果好坏的判断依据。(4)如果要对集热效果进行评价,请你设计2~3个评价指标,以及进行区分优秀,良好,和有待改进、实验探究题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弱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将溴麝香草酚蓝和呈弱碱性的NaHCO3溶液配成蓝色液体,并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液体呈浅绿色。步骤2:将等量的浅绿色液体分别加入到4支试管中,2~4号试管中加入金鱼藻,1号试管不加金鱼藻。封闭各试管。步骤3和实验结果:见下表试管编号 1 2 3 4距日光灯的距离(厘米) 10 10 30 50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 蓝色 浅绿色 黄色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弱酸性环境中呈黄色,弱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中性环境中呈浅绿色。CO2的水溶液中含有CO2、H2CO3等物质,当CO2减少时H2CO3也减少。(1)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 ,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2)请解释4号试管液体早现黄色的原因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结论 。、解答题请阅读《科学重器一原子钟》并回答问题。科学重器﹣原子钟星空浩瀚,地球章动,四季更替,草木枯荣。从人类意识觉醒开始,“时间”便如影随形。从太阳升落、日晷、沙漏、水钟、机械钟、石英钟到目前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原子钟,这些计时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体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比如日晷以日地相对运动的周期为基准;机械摆钟以摆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石英钟以石英晶体有规则的振荡周期为基准。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基于此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钟(如图所示)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人们通常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测量标准。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于是在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将“1秒”重新定义为铯133原子辐射电磁波荡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时间单位“秒”作为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是人类描述和定义时空的标尺。虽然制定了统一的时间测量标准,但若各地时间不能同步,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比如,若电网调节时间不同步,可能会烧坏电机;金融市场时间不同步,可能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有一个时间基准,用于实现时间的同步,就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电视台播报的时间来校准自己的时间一样。在我国,提供校准时间的是位于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的原子钟,它被用作基准钟向电视、广播、网络等提供报时服务。在导航系统中,如果导航定位的精准度为1米,则要求卫星上原子钟的时间同步必须在3×10-9秒之内,这需要卫星上的原子钟和地面上的基准钟定期校准,以保证定位的精准度。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中,原子钟湛称“导航卫星的心脏”,使我国在导航精准度方面达到厘米级,处于全球领先水准。计时工具的演变,展现了人类“时间文化”的进程,更彰显出人类精益求精、不断探索、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体相比较,最适合提供计时基准的是 ;A.挂在细线上摆动的小球B.沿直线匀速运动的汽车C.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2)结合你对文中时间“标准”和测量原理的理解,请再列举一个除在文中提到的实例外,测量过程中“标准”的例子 ;(3)我国的北斗导航精准度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准,请列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北斗导航系统的实际应用 。1.1科学并不神秘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选择题C【解析】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自然科学要研究的问题。地震属于自然现象,是自然科学要研究的问题。国际金融危机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现象,不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金星凌日”是一种自然现象,属于自然科学要研究的问题。故选C。C【解析】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台风是自然形成得热带气旋,属于自然现象。地震是自然地理性灾害,属于自然现象。“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人为操作,不属于自然现象。雨后出现彩虹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属于自然现象。故选C。B【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分类法等。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故答案为:BB【解析】根据实验现象即可得出结论,涉及到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知识将乒乓球放在热水中,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从而使凹陷部分重新鼓起。故选:BD【解析】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A.问老师,获得结果,学习是学生自己体验的一个过程问老师,获得结果的方式不恰当,A错误;B、等其他同学说出答案,同A,应该由自己去寻找答案,B错误;C、查阅资料及参考答案,获得结果,每个人做出的判断都可能不同,参考答案只提供了一般情况,C错误;D、通过实验,获得结果,利用仪器工具动手实验,对事物做出可靠判断,是正确的方法,D正确。故选DB【解析】 自然现象是指自然界中,因为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而产生的各种状况,比如风雨雷电, 日食 ,月食,结冰等等,自然现象是完全不受人为 主观能动性 因素影响的,比如月有阴晴圆缺,一年有四季的变化,气候有冷暖,会有白天黑夜,流星、极光等一些现象,所以自然现象是地球上不能为人所控制的事物。A. 雨后彩虹,属于自然现象;B.“嫦娥”飞天不属于自然现象;C.流星划破夜空,属于自然现象;D.大雁南飞,属于自然现象;故答案为:BD【解析】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故答案为:DB【解析】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所以科技是把双刃剑。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说法错误。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说法错误。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说法错误。故选B。B【解析】分析题目表格中的数据,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种花的湿花盆底下蜗牛的数量比较多,分析这两处的共同点可以得出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由表格中的数据,水槽边的石头下蜗牛数量是21只,种花的湿花盆底下蜗牛的数量是11只,说明蜗牛喜欢这两个地点的环境。石头下和花盆底下的共同点是阴暗,水槽边和湿花盆又反映出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综上可知,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B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C【解析】观察室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观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A.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A正确;B.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B正确;C. 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是错误的,C错误;D.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D正确;故答案为:C.、填空题ABC【解析】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 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都属于自然现象。E. 伊拉克战争是社会现象;F.“神舟六号”上天是科技问题。故填ABC。观察的范围;显微镜;天文望远镜;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规律【解析】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根据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填写。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用显微镜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并从整理的信息中尽可能地发现规律。(1)在水的初温相同的情况下,将白炽灯固定在装有盛水塑料袋的泡沫箱上方,通过改变垫在泡沫箱底部边缘的泡沫砖高度,从而改变入射光线角度,比较相同时间内水温的升高情况。(2)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是否与光照强度有关?(3)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4)①加热时间:将热水器内的水加热到沸腾,时间为20min为优秀,30分钟为良好,40分钟的有待改进;②加热质量:将热水器内的水加热到沸腾,质量为20kg的为优秀,15kg的为良好,10kg的有待改进。【解析】(1)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与入射光角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它因素相同,只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水温的升高数值比较即可;(2)夏季时太阳光的光照强度比冬天时大,因此夏季时太阳能热水器水温升高的快,据此提出可探究的问题。(3)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越大,则太阳能的集热效果越好;(4)根据自己对集热效果的理解分析解答。(1)实验步骤为:在水的初温相同的情况下,将白炽灯固定在装有盛水塑料袋的泡沫箱上方,通过改变垫在泡沫箱底部边缘的泡沫砖高度,从而改变入射光线角度,比较相同时间内水温的升高情况。(2)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果是否与光照强度有关?(3)兴趣小组以相同时间内水的温度变化作为集热效果好坏的判断依据。(4)集热效果指标:①加热时间:将热水器内的水加热到沸腾,时间为20min为优秀,30分钟为良好,40分钟的有待改进;②加热质量:将热水器内的水加热到沸腾,质量为20kg的为优秀,15kg的为良好,10kg的有待改进。、实验探究题(1)浅绿色(2)光照强度较小,导致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从而时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酸性增强。(3)光照强度越大,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解析】(1)1号试管为对照实验,既然没有金鱼藻,那么溶液的酸碱性应该没有变化,则颜色应该也不变;(2)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从中性变成了酸性,即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由于呼吸作用的产物为二氧化碳,那么说明距离为50cm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弱;(3)到日光灯的距离越大,则光照强度越小,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1)若1号试管在1小时后液体的颜色呈现浅绿色,则说明2~4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可靠的。(2)4号试管液体呈现黄色的原因:光照强度较小,导致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从而时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酸性增强。(3)根据溶液颜色可知,距离为20cm时,溶液呈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降低,pH增大。而50cm时,溶液呈黄色,此时光合作用弱与呼吸作用,溶液二氧化碳浓度增大,pH减小。那么得到结论:光照强度越大,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解答题(1)A(2)m(kg)等单位(合理即可)(3)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给安装了芯片的共享单车设定电子围栏,也可以判断汽车行驶在哪个车道,也可使送货的无人机精准地降落在客户的阳台上。(合理即可)【解析】(1)根据文章描述,确定适合做计时标准的要求,然后进行判断;(2)所有的测量,都是将物理量与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自己知道的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单位解答;(3)根据卫星导航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解答。(1)根据“人们通常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测量标准”可知,适合提供计时标准的应该选择最稳定的物体。挂在细线上摆动的小球,它的摆动周期只与摆长有关,与摆动幅度无关,因此比较稳定,适合提供计时标准,故A符合题意;沿直线匀速运动的汽车,只能是近似匀速,其实它的速度在不断发生改变,故B不合题意;静止在桌面行的书本,无法确定时间间隔,故C不合题意。故选A.(2)测量过程中“标准”的例子:质量m的单位kg,长度的单位m等;(3)北斗导航系统的实际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给安装了芯片的共享单车设定电子围栏,也可以判断汽车行驶在哪个车道,也可使送货的无人机精准地降落在客户的阳台上。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