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育成了3000多个小麦品种,老一辈科学家从遗传学角度总结了它们的形成和演变规律。这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指向性 C.概括性 D.抽象性
2.(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过程。下列属于抽象思维的是( )
A.瑞士发明家乔治由草籽牢固粘在动物毛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尼龙搭扣
B.学生在初学舞蹈时,从最简单的舞蹈动作开始模仿练习
C.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们把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并让小朋友们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D.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3.(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分析和预判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做出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的战略部署,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运用科学思维能够( )
①纠正思维的逻辑错误,捍卫真理
②把握社会发展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④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逻辑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下列属于广义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是( )
①形式逻辑 ②辩证逻辑 ③推理理由 ④人的思维风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美国政府首席传染病学家却在极力劝阻民众戴口罩,表示口罩“不能有效地防止冠状病毒传播”。一个月后,这位传染病学家又主张民众戴口罩,表示戴口罩“作为一种保持社交距离的补充手段”。这位学者的说法违反了逻辑思维( )
A.确定性要求 B.一致性要求 C.明确性要求 D.普适性要求
(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如果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7.如果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
A.甲是罪犯
B.乙是罪犯
C.丙或丁是罪犯
D.已知条件不一致,会推出互相矛盾的结论
8.(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下列各组推理中结论为真的是( )
A.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B.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C.黄马是马,白马不是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D.所有的人都有两个脑袋,所有的学生都是人,所以,所有的学生都有两个脑袋。
9.(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当前广泛认可的“数字经济”定义,源自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即“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 )
A.定义项 B.种差 C.属概念 D.全同关系
10.(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2020年8月8日,站在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关口,我们迎来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所谓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材料通过定义法明确了“全民健身”的内涵
②材料通过划分法明确了“全民健身”的内涵
③材料进一步揭示了“全民健身”的本质属性
④材料进一步反映了“全民健身”的对象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输”和“赢”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用图示可表示为(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这一定义所犯的错误是( )
A.定义过窄 B.定义过宽 C.循环定义 D.比喻定义
13.(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所有的液体都是有弹性的。水是液体,所以水是有弹性的。”这一思维过程体现的思维形式是( )。
A.判断 B.抽象思维 C.推理 D.形象思维
14.(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有( )
①动物——马 ②中国——深圳
③性质判断——判断 ④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人们在进行思想交流时,还需要将概念结合起来,形成判断,只有通过判断我们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下面语句属于判断的是( )
①所有优秀的学生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学生。
②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
③为什么世界人民日益关注气候变暖问题?
④啊,布达拉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2020年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战的收尾之年,国家已吹响总攻的号角,全国上下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到处是“不奋斗,不青春”的美好场面。“2020年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战的收尾之年”属于( )
①关系判断 ②性质判断 ③全称肯定判断 ④单称肯定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以下对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分析错误的是( )
序号 概念、判断、推理 逻辑分析
①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 这是由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
② 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优于”关系是反对称关系
③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 如果她会绘画和书法 这是一个关系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下列判断分类正确的是( )
①任一哲学,或是唯物主义的,或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相容选言判断
②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相容选言判断
③要么眼睁睁看着沙漠吞噬家园,要么植树治沙,闯出一条生路!——不相容选言判断
④郭沫若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不相容选言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巴尔扎克认为友谊是连结两颗同类心灵的纽带,它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相互独立。可见“友谊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相互独立”这一判断( )
A.属于联言判断,判断为真 B.属于联言判断,判断为假
C.属于选言判断,判断为真 D.属于选言判断,判断为假
20.(2022高三上·鸡东月考)以下推论与“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意涵一致的是( )
①称不上是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不是奋斗的人生
②非奋斗的人生,就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③如果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则一定是奋斗的人生
④如果是奋斗的人生,就一定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下列判断谓项不周延的是( )
①思维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②思维规律是有客观性的
③有的花不是香的④有的花是不香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我们不靠天吃饭,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这个三段论( )
①是三段论有效式
②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③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④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淮南子·说山训》中写到,“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在《文录》中引用了唐人的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知秋”这一推理属于( )
①归纳推理②演绎推理③或然推理④必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北极熊依靠一身超强保暖的毛发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借鉴北极熊毛发的“核一壳”结构,浙江大学团队历时近6年,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材料中制备超保暖人造纤维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完全归纳推理 D.联言推理
25.(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雷雨》是曹禺的作品,《日出》是曹禺的作品,所以,《雷雨》和《日出》都是曹禺的作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个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②该联言推理的前提是联言判断,结论是这个联言判断中的一个联言支
③这是一个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④该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6.(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所有的中学生都是非党员请对这个判断
(1)对上述语句进行换质位推理
(2)对上述语句进行换位质推理。
27.(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大历史观看“三农”,认识才会更清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要牢牢把握住大豆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1)确材料中划线语句的判断类型,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
(2)请根据表格从材料中找出两类条件判断的语句,并断定其具体类型。
语句 判断的具体类型 条件关系
① ② 有前件,则有后件
③ ④ 无前件,则无后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解析】【分析】老一辈科学家从遗传学角度总结了小麦品种的形成和演变规律,这符合思维概括性的特征,C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答案】D
【知识点】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解析】【分析】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形象思维在感觉、直觉和表象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BC属于形象思维,D属于抽象思维,ABC排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答案】C
【知识点】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解析】【分析】材料限定的是社会发展角度,而“纠正思维的逻辑错误,捍卫真理”、“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属于思维角度,①④排除。
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及预判,即在把握社会新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的战略部署,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正是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把握社会发展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体现,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逻辑”的含义与逻辑学
【解析】【分析】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逻辑”的多种含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答案】B
【知识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解析】【分析】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美国政府首席传染病学家却在极力劝阻民众戴口罩,一个月后,这位传染病学家又主张民众戴口罩,前后“自相矛盾”,违反了逻辑思维一致性要求,B符合题意。
确定性指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而材料反映的是思维一致性的要求,A不符合题意。
明确性指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性错误,也要反对“两不可”的态度,而材料反映的是思维一致性的要求,C不符合题意。
普适性指某一事物比较普遍的适用于同类对象或事物的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答案】6.B
7.D
【知识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6.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必有一假,又由“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真话,由此又可推出“丁是主犯”,因此,丁说假话,作案的是丙和丁,B为真。
根据上述分析,“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三项均为假,ACD排除。
故答案为:B。
7.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排中律,必有一真。又由“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真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假话。由甲说假话,可得:丙不是罪犯。由丙说假话,可得:丙是罪犯,但丁不是主犯。两者矛盾。D为真。
根据上述分析,“甲是罪犯”、“乙是罪犯”、“丙或丁是罪犯”三项均为假,ABC排除。
故答案为:D。
8.【答案】A
【知识点】演绎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保真条件
【解析】【分析】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是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推理成立,符合推理的形式结构,A符合题意。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黄马是马,白马不是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这两个推理的形式结构不对,导致推理结论错误,BC排除。
“所有的人都有两个脑袋,所有的学生都是人,所以,所有的学生都有两个脑袋”,这一推理的前提虚假,导致推出的结论不可靠,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演绎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9.【答案】C
【知识点】明确概念的内涵——定义
【解析】【分析】定义项,指的是用作定义、描述某些对象的内容的项,由此可知,与题意无关,A排除。
种差,被定义项与其所在属概念下的其它种概念之间本质差别,由此可知,与题意无关,B排除。
属概念,指两个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中范围较大的那个概念,根据题意,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属概念,C符合题意。
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指两个概念的范围完全相同的关系,由此可知,与题意无关,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概念的外延、定义的方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明确概念的内涵——定义
【解析】【分析】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是通过下定义的方法,从内涵方面明确了“全民健身”这一概念,揭示了“全民健身”的本质属性,①③正确。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多少”,而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概念的外延解释的是概念“量”的规定性,反映的是概念的范围,②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明确概念的方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1.【答案】A
【知识点】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全异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输”和“赢”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属于全异关系,①②符合题意。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对于对峙的结果而言,“输”和“赢”的外延之和不等于对峙结果的外延,因为还有“平局”,③排除。
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输”和“赢”的外延完全不同,④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概念的外延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图示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2.【答案】B
【知识点】明确概念的内涵——定义
【解析】【分析】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窄”或“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定义过窄是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定义过宽是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定义项“研究思维的科学”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形式逻辑”的外延,ACD排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下定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3.【答案】C
【知识点】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所有的液体都是有弹性的,水是液体,推出水是有弹性,符合推理的定义,即引言若干已知的事物情况认识未知的事物情况,或者说明事物情况出现的原因,属于推理,C符合题意。
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他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A排除。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不同划分: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抽象思维和以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形象思维,B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判断的概述、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4.【答案】B
【知识点】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归纳推理的含义与方法
【解析】【分析】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为属概念,外延小的为种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为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所有的马都是动物,所有的完全归纳推理都是归纳推理,动物——马,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都是属种关系,①④符合题意。
中国是国家,深圳是城市,中国——深圳是两个不相容的概念,②排除。
“性质判断——判断”反映的是种属关系,因为所有的性质判断都是判断,③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的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5.【答案】A
【知识点】判断的表达与类型;关系判断及对象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方式,即肯定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否定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所有优秀的学生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学生”、“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属于判断,①②符合题意。
“为什么世界人民日益关注气候变暖问题?”“啊,布达拉宫!”,二者都是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都不是判断,③④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的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答案】D
【知识点】关系判断及对象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所有的(有的、这个)S是(或不是)P,是性质判断,“2020年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战的收尾之年”属于性质判断。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2020年,因此是单称判断,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正确运用关系判断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正确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7.【答案】D
【知识点】归纳推理的含义与方法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是只考察了认识对象中的部分情况,得出了一般性结论,这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①正确,不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反过来,资本主义民主一定不优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是反对称关系,②正确,不符合题意。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③错误,符合题意。
如果她会绘画和书法,可拆解为如果她会绘画,如果她会书法。这是一个联言判断,④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明确外延的方法、正确运用关系判断、联言判断、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正确题肢,选出错误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8.【答案】C
【知识点】选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
【解析】【分析】选言判断中,“二者必居其一”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表述方式,①错误。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属于相容选言判断,“要么眼睁睁看着沙漠吞噬家园,要么植树治沙,闯出一条生路!”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②③正确。
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郭沫若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属于联言判断,而不是不相容选言判断,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判断的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9.【答案】A
【知识点】联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选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
【解析】【分析】“友谊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相互独立”的逻辑结构形式为既p又q,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是联言判断,且组成联言判断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因此其逻辑值为真,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答案】C
【知识点】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
【解析】【分析】“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
“非奋斗的人生,就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如果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则一定是奋斗的人生”都属于充要条件假言判断,故②③符合题意。
“称不上是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不是奋斗的人生”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故①不符合题意;
“如果是奋斗的人生,就一定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即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也就是说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典型联结项:“……当且仅当……”等等,意思是在这种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种条件下。
21.【答案】D
【知识点】性质判断及其判断形式
【解析】【分析】判断谓项的周延性看联项,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否定判断,谓项周延。
思维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直接对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进行了断定,谓项周延,①不符合题意。
思维规律是有客观性的,没有断定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谓项不周延,②符合题意。
有的花不是香的,直接对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作了断定,谓项周延,③不符合题意。
有的花是不香的,没有断定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谓项不周延,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简单判断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2.【答案】D
【知识点】三段论推理及其一般规则
【解析】【分析】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我们不靠天吃饭,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不是有效的三段论,①错误。
“我们不靠天吃饭,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的小项“我们”在前提中周延,在结论中也周延,并没有“小项不当扩大”,②排除。
三段论规则之一: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也就是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的外延,题干大前提中“做自然界的奴隶”是不周延的,而结论中“做自然界的奴隶”是周延的,这就违背了三段论规则,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三段论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3.【答案】A
【知识点】类比推理的含义与方法
【解析】【分析】“一叶知秋”的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属于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①正确,②排除。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推理出秋天的到来,这不是必然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③正确,④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类比推理及其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4.【答案】B
【知识点】类比推理的含义与方法
【解析】【分析】类比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事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属性的主要内容,根据北极熊毛的结构研制出超保暖人造纤维,应用了类比推理,没有体现演绎推理、完全归纳推理、联言推理,ACD排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类比推理及其方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5.【答案】B
【知识点】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解析】【分析】《雷雨》是曹禺的作品,《日出》是曹禺的作品,所以,《雷雨》和《日出》都是曹禺的作品,该推理是一个联言推理的合成式,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①④符合题意。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它的结论是由联言推理的前提推出的一个新判断,而不是这个联言判断中的一个联言支,②错误。
材料中的推理是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不是分解式,③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联言判断、联言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6.【答案】(1)所有党员都不是中学生
(2)有些非党员不是非中学生
【知识点】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及其遵循规则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对题中语句进行换质位推理,知识角度指向换质位推理。整合材料信息:所有的中学生都是非党员,可联系换质位推理的角度分析:先换质,再换位。推出:所有党员都不是中学生。
(2)本题要求对题中语句进行换位质推理,知识角度指向换位质推理。整合材料信息:所有党员都不是中学生,可联系换位质推理的角度分析:先换位,再换质。推出:有些非党员不是非中学生。
【点评】本题考查性质判断的换质位推理的相关内容,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考生解答时要准确把握题中判断,然后运用教材核心观点,逐步作答。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7.【答案】(1)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①“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
②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③“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大历史观看“三农”,认识才会更清醒”。
④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知识点】联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分析材料中划线语句的判断类型,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知识指向为“判断”,可用的知识要点是联言判断。整合材料信息:实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可联系联言判断的角度分析: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本题要求根据表格从材料中找出两类条件判断的语句,并断定其具体类型,知识指向为“条件判断”,可用的知识要点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整合材料信息:“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角度分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词“如果……那么……”等;整合材料信息:“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可联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角度分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词“只有……才……”等。
【点评】本题考查联言判断、假言判断的相关内容,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考生解答时要准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然后对应教材核心观点,逐步分析作答。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 / 1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育成了3000多个小麦品种,老一辈科学家从遗传学角度总结了它们的形成和演变规律。这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指向性 C.概括性 D.抽象性
【答案】C
【知识点】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解析】【分析】老一辈科学家从遗传学角度总结了小麦品种的形成和演变规律,这符合思维概括性的特征,C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过程。下列属于抽象思维的是( )
A.瑞士发明家乔治由草籽牢固粘在动物毛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尼龙搭扣
B.学生在初学舞蹈时,从最简单的舞蹈动作开始模仿练习
C.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们把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并让小朋友们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D.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答案】D
【知识点】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解析】【分析】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形象思维在感觉、直觉和表象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BC属于形象思维,D属于抽象思维,ABC排除,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在对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分析和预判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做出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的战略部署,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运用科学思维能够( )
①纠正思维的逻辑错误,捍卫真理
②把握社会发展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④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解析】【分析】材料限定的是社会发展角度,而“纠正思维的逻辑错误,捍卫真理”、“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属于思维角度,①④排除。
通过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及预判,即在把握社会新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的战略部署,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正是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把握社会发展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体现,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逻辑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下列属于广义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是( )
①形式逻辑 ②辩证逻辑 ③推理理由 ④人的思维风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逻辑”的含义与逻辑学
【解析】【分析】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逻辑”的多种含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美国政府首席传染病学家却在极力劝阻民众戴口罩,表示口罩“不能有效地防止冠状病毒传播”。一个月后,这位传染病学家又主张民众戴口罩,表示戴口罩“作为一种保持社交距离的补充手段”。这位学者的说法违反了逻辑思维( )
A.确定性要求 B.一致性要求 C.明确性要求 D.普适性要求
【答案】B
【知识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解析】【分析】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美国政府首席传染病学家却在极力劝阻民众戴口罩,一个月后,这位传染病学家又主张民众戴口罩,前后“自相矛盾”,违反了逻辑思维一致性要求,B符合题意。
确定性指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而材料反映的是思维一致性的要求,A不符合题意。
明确性指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性错误,也要反对“两不可”的态度,而材料反映的是思维一致性的要求,C不符合题意。
普适性指某一事物比较普遍的适用于同类对象或事物的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如果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7.如果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
A.甲是罪犯
B.乙是罪犯
C.丙或丁是罪犯
D.已知条件不一致,会推出互相矛盾的结论
【答案】6.B
7.D
【知识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6.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必有一假,又由“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真话,由此又可推出“丁是主犯”,因此,丁说假话,作案的是丙和丁,B为真。
根据上述分析,“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三项均为假,ACD排除。
故答案为:B。
7.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排中律,必有一真。又由“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真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假话。由甲说假话,可得:丙不是罪犯。由丙说假话,可得:丙是罪犯,但丁不是主犯。两者矛盾。D为真。
根据上述分析,“甲是罪犯”、“乙是罪犯”、“丙或丁是罪犯”三项均为假,ABC排除。
故答案为:D。
8.(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下列各组推理中结论为真的是( )
A.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
B.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
C.黄马是马,白马不是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
D.所有的人都有两个脑袋,所有的学生都是人,所以,所有的学生都有两个脑袋。
【答案】A
【知识点】演绎推理与演绎推理的保真条件
【解析】【分析】演绎推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前提是真实的判断,二是推理结构正确,“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白马都是马,所以,所有白马都是动物”是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推理成立,符合推理的形式结构,A符合题意。
“所有马都是动物,所有牛都不是马,所以,所有牛都不是动物”、“黄马是马,白马不是黄马,所以,白马不是马”,这两个推理的形式结构不对,导致推理结论错误,BC排除。
“所有的人都有两个脑袋,所有的学生都是人,所以,所有的学生都有两个脑袋”,这一推理的前提虚假,导致推出的结论不可靠,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演绎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9.(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当前广泛认可的“数字经济”定义,源自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即“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 )
A.定义项 B.种差 C.属概念 D.全同关系
【答案】C
【知识点】明确概念的内涵——定义
【解析】【分析】定义项,指的是用作定义、描述某些对象的内容的项,由此可知,与题意无关,A排除。
种差,被定义项与其所在属概念下的其它种概念之间本质差别,由此可知,与题意无关,B排除。
属概念,指两个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中范围较大的那个概念,根据题意,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属概念,C符合题意。
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指两个概念的范围完全相同的关系,由此可知,与题意无关,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概念的外延、定义的方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0.(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2020年8月8日,站在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关口,我们迎来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所谓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材料通过定义法明确了“全民健身”的内涵
②材料通过划分法明确了“全民健身”的内涵
③材料进一步揭示了“全民健身”的本质属性
④材料进一步反映了“全民健身”的对象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明确概念的内涵——定义
【解析】【分析】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是通过下定义的方法,从内涵方面明确了“全民健身”这一概念,揭示了“全民健身”的本质属性,①③正确。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多少”,而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概念的外延解释的是概念“量”的规定性,反映的是概念的范围,②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明确概念的方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1.(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输”和“赢”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用图示可表示为(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全异关系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输”和“赢”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属于全异关系,①②符合题意。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对于对峙的结果而言,“输”和“赢”的外延之和不等于对峙结果的外延,因为还有“平局”,③排除。
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输”和“赢”的外延完全不同,④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概念的外延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图示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2.(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这一定义所犯的错误是( )
A.定义过窄 B.定义过宽 C.循环定义 D.比喻定义
【答案】B
【知识点】明确概念的内涵——定义
【解析】【分析】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窄”或“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定义过窄是定义项的外延小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定义过宽是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的逻辑错误。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定义项“研究思维的科学”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形式逻辑”的外延,ACD排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下定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3.(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所有的液体都是有弹性的。水是液体,所以水是有弹性的。”这一思维过程体现的思维形式是( )。
A.判断 B.抽象思维 C.推理 D.形象思维
【答案】C
【知识点】推理的含义与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所有的液体都是有弹性的,水是液体,推出水是有弹性,符合推理的定义,即引言若干已知的事物情况认识未知的事物情况,或者说明事物情况出现的原因,属于推理,C符合题意。
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他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A排除。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不同划分: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抽象思维和以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形象思维,B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判断的概述、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4.(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有( )
①动物——马 ②中国——深圳
③性质判断——判断 ④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归纳推理的含义与方法
【解析】【分析】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为属概念,外延小的为种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为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所有的马都是动物,所有的完全归纳推理都是归纳推理,动物——马,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都是属种关系,①④符合题意。
中国是国家,深圳是城市,中国——深圳是两个不相容的概念,②排除。
“性质判断——判断”反映的是种属关系,因为所有的性质判断都是判断,③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的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5.(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人们在进行思想交流时,还需要将概念结合起来,形成判断,只有通过判断我们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下面语句属于判断的是( )
①所有优秀的学生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学生。
②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
③为什么世界人民日益关注气候变暖问题?
④啊,布达拉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判断的表达与类型;关系判断及对象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方式,即肯定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或否定认识对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所有优秀的学生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学生”、“难道会有无因之果吗?”属于判断,①②符合题意。
“为什么世界人民日益关注气候变暖问题?”“啊,布达拉宫!”,二者都是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都不是判断,③④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的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6.2020年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战的收尾之年,国家已吹响总攻的号角,全国上下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到处是“不奋斗,不青春”的美好场面。“2020年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战的收尾之年”属于( )
①关系判断 ②性质判断 ③全称肯定判断 ④单称肯定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关系判断及对象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所有的(有的、这个)S是(或不是)P,是性质判断,“2020年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战的收尾之年”属于性质判断。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2020年,因此是单称判断,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正确运用关系判断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正确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7.以下对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分析错误的是( )
序号 概念、判断、推理 逻辑分析
①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 这是由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
② 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优于”关系是反对称关系
③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 如果她会绘画和书法 这是一个关系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归纳推理的含义与方法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是只考察了认识对象中的部分情况,得出了一般性结论,这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①正确,不符合题意
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反过来,资本主义民主一定不优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是反对称关系,②正确,不符合题意。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错误,③错误,符合题意。
如果她会绘画和书法,可拆解为如果她会绘画,如果她会书法。这是一个联言判断,④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明确外延的方法、正确运用关系判断、联言判断、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正确题肢,选出错误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8.(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下列判断分类正确的是( )
①任一哲学,或是唯物主义的,或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相容选言判断
②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相容选言判断
③要么眼睁睁看着沙漠吞噬家园,要么植树治沙,闯出一条生路!——不相容选言判断
④郭沫若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不相容选言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选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
【解析】【分析】选言判断中,“二者必居其一”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表述方式,①错误。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可能情况的判断。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选言支,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属于相容选言判断,“要么眼睁睁看着沙漠吞噬家园,要么植树治沙,闯出一条生路!”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②③正确。
联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郭沫若是文学家,也是史学家”属于联言判断,而不是不相容选言判断,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判断的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9.(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巴尔扎克认为友谊是连结两颗同类心灵的纽带,它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相互独立。可见“友谊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相互独立”这一判断( )
A.属于联言判断,判断为真 B.属于联言判断,判断为假
C.属于选言判断,判断为真 D.属于选言判断,判断为假
【答案】A
【知识点】联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选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
【解析】【分析】“友谊既被双方的力量联结在一起,又相互独立”的逻辑结构形式为既p又q,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是联言判断,且组成联言判断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因此其逻辑值为真,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0.(2022高三上·鸡东月考)以下推论与“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意涵一致的是( )
①称不上是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不是奋斗的人生
②非奋斗的人生,就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③如果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则一定是奋斗的人生
④如果是奋斗的人生,就一定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
【解析】【分析】“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
“非奋斗的人生,就不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如果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则一定是奋斗的人生”都属于充要条件假言判断,故②③符合题意。
“称不上是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不是奋斗的人生”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故①不符合题意;
“如果是奋斗的人生,就一定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即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也就是说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典型联结项:“……当且仅当……”等等,意思是在这种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种条件下。
21.(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下列判断谓项不周延的是( )
①思维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②思维规律是有客观性的
③有的花不是香的④有的花是不香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性质判断及其判断形式
【解析】【分析】判断谓项的周延性看联项,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否定判断,谓项周延。
思维规律不是主观臆造的,直接对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进行了断定,谓项周延,①不符合题意。
思维规律是有客观性的,没有断定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谓项不周延,②符合题意。
有的花不是香的,直接对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作了断定,谓项周延,③不符合题意。
有的花是不香的,没有断定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谓项不周延,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简单判断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2.(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我们不靠天吃饭,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这个三段论( )
①是三段论有效式
②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③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④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三段论推理及其一般规则
【解析】【分析】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我们不靠天吃饭,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不是有效的三段论,①错误。
“我们不靠天吃饭,靠天吃饭是做自然界的奴隶,所以,我们不做自然界的奴隶”的小项“我们”在前提中周延,在结论中也周延,并没有“小项不当扩大”,②排除。
三段论规则之一: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也就是结论不能扩大使用前提所给的概念的外延,题干大前提中“做自然界的奴隶”是不周延的,而结论中“做自然界的奴隶”是周延的,这就违背了三段论规则,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三段论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3.(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淮南子·说山训》中写到,“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代唐庚在《文录》中引用了唐人的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知秋”这一推理属于( )
①归纳推理②演绎推理③或然推理④必然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类比推理的含义与方法
【解析】【分析】“一叶知秋”的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属于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①正确,②排除。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推理出秋天的到来,这不是必然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③正确,④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类比推理及其方法、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题肢,选出正确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4.(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北极熊依靠一身超强保暖的毛发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借鉴北极熊毛发的“核一壳”结构,浙江大学团队历时近6年,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材料中制备超保暖人造纤维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完全归纳推理 D.联言推理
【答案】B
【知识点】类比推理的含义与方法
【解析】【分析】类比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行推理,事物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是其属性的主要内容,根据北极熊毛的结构研制出超保暖人造纤维,应用了类比推理,没有体现演绎推理、完全归纳推理、联言推理,ACD排除,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办法、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类比推理及其方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干扰选项,选出切题选项。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5.(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雷雨》是曹禺的作品,《日出》是曹禺的作品,所以,《雷雨》和《日出》都是曹禺的作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个联言推理的合成式
②该联言推理的前提是联言判断,结论是这个联言判断中的一个联言支
③这是一个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④该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解析】【分析】《雷雨》是曹禺的作品,《日出》是曹禺的作品,所以,《雷雨》和《日出》都是曹禺的作品,该推理是一个联言推理的合成式,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断是真的,①④符合题意。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它的结论是由联言推理的前提推出的一个新判断,而不是这个联言判断中的一个联言支,②错误。
材料中的推理是联言推理的合成式,不是分解式,③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联言判断、联言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利用基础知识分析材料信息排除错误题肢、干扰题肢,选出切题题肢。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6.(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所有的中学生都是非党员请对这个判断
(1)对上述语句进行换质位推理
(2)对上述语句进行换位质推理。
【答案】(1)所有党员都不是中学生
(2)有些非党员不是非中学生
【知识点】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及其遵循规则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对题中语句进行换质位推理,知识角度指向换质位推理。整合材料信息:所有的中学生都是非党员,可联系换质位推理的角度分析:先换质,再换位。推出:所有党员都不是中学生。
(2)本题要求对题中语句进行换位质推理,知识角度指向换位质推理。整合材料信息:所有党员都不是中学生,可联系换位质推理的角度分析:先换位,再换质。推出:有些非党员不是非中学生。
【点评】本题考查性质判断的换质位推理的相关内容,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考生解答时要准确把握题中判断,然后运用教材核心观点,逐步作答。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7.(2024高二下·鸡西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大历史观看“三农”,认识才会更清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要牢牢把握住大豆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1)确材料中划线语句的判断类型,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
(2)请根据表格从材料中找出两类条件判断的语句,并断定其具体类型。
语句 判断的具体类型 条件关系
① ② 有前件,则有后件
③ ④ 无前件,则无后件
【答案】(1)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①“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
②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③“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大历史观看“三农”,认识才会更清醒”。
④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知识点】联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假言判断及其真假值特征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分析材料中划线语句的判断类型,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知识指向为“判断”,可用的知识要点是联言判断。整合材料信息:实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可联系联言判断的角度分析: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本题要求根据表格从材料中找出两类条件判断的语句,并断定其具体类型,知识指向为“条件判断”,可用的知识要点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整合材料信息:“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角度分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词“如果……那么……”等;整合材料信息:“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可联系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角度分析: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词“只有……才……”等。
【点评】本题考查联言判断、假言判断的相关内容,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考生解答时要准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然后对应教材核心观点,逐步分析作答。试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