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二、学习目标
1.收集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相关历史图文资料等,加强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理解。2结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运用时空观念,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全面认识。
3.通过梳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及亚太经合组织的相关资料,认
识当前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基础知识
一、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的单边主义:
背景:随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表现:2001年10月,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五大推动力量: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
3.世界多极化的原因:
1.随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消失,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2.日、欧盟、俄、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经济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3.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高涨
4.世界多极化的特点:
1.在没有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地位变化实现的
3.需要漫长过程,但趋势不可避免
4.多元力量相互争夺、制约,关系复杂
5.影响:
1.利于体现各国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利于和平发展
2.抑制削弱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民主化的潮流
3.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4.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阶段 时间 原因
开始 新航路开辟后 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
发展 工业革命后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体系化、制度化 二战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
加快 20世纪末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2.影响:积极:1.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互相渗透、连成一体
2.商品、服务丰富,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3.推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4.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依据,利于引进外资、技术、经验
5.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形成共同价值观念,打破西方主导地位
消极:1.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时空的风险,和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一些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如英国脱欧、美国的贸易保护、控制移民
3.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加强
4.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突出,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加剧了生态危机
5.加剧全球文明、价值观念的冲突
3.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1.对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挑战和压力增大
2.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对外依存度大
3.最不发达国家可能被边缘化

4.区域经济集团化
区域经济集团 特点或性质
欧洲联盟 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北美自由贸易区 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织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东南亚国家联盟 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5.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根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二战后各国经济凋敝,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外部:美苏的威胁
直接:1950年舒曼计划
6.欧洲一体化的条件: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且联系密切
政: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
历: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意识形态
共同诉求:恢复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直接:法德实现和解

7.社会信息化
定义: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推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影响:使世界各国更加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8文化多样性
地位: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影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过程中,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挑战。
中国方案: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达标检测
1.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这一局面的出现( )
A.源于世界多极化背景下的力量变化 B.反映了美国对拉美国家意愿的尊重
C.折射出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加强 D.表明美国战略重心逐渐向拉美转移
2.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法国电视频道应至少播放60%的法语节目,所有法国电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不低于40%的法语歌曲,法国政府甚至通过“单独配额”强行要求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法国人制作的电视节目。这反映了法国政府( )
A.注重维护本国的文化特性 B.力图扩大本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C.否定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积极推动社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3.2005年联合国发布了一项公约,其强调“承认作为非物质和物质财富来源的传统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原住民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其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及其得到充分保护和促进的需要”。该提议( )
A.丰富了全球治理机制 B.体现社会信息化要求
C.提升了联合国影响力 D.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4.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家外语能力行动倡议”,鼓励公民学习国家需要的8种“关键语言”,并拨款1.14亿美元资助以国家安全为目标的“国家旗舰语言项目”,其中包括“中文旗舰项目”。美国此举( )
A.致力于对外“语言侵略” B.表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C.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着眼于未来的全球竞争
5.20世纪后期, 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经济发展重心转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去工业化如同一个倔强决绝的浪子,头也不回地带着汽车企业和供应商……前往全世界寻找廉价劳动力、低税率和宽松的管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
A.说明汽车工业面临升级换代 B.不利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旨在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D.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6.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南南合作开始起步。下表所示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
序号 时间 组织名称
1 1960年 9月 石油输出国组织
2 1960 年 12 月 中美洲共同市场
3 1963 年 5月 非洲统一组织
4 1964年 5月 阿拉伯经济统一理事会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减弱 B.发展中国家合作意识增强
C.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D.南北对抗的形势日益严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