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暑期突破 专题 03 句式转换一、提问方式①下列句型转换不正确的一项是?②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③按要求改写句子。二、知识梳理一、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陈述句直接陈述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调比较平稳。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更加肯定,感情强烈,语调更高。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Step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Step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Step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Step4:最好加上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例: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我们不能言而无信。例: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动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动。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Step1:把末尾的句号改成问号。Step2:在中间关键词前面加“怎能不……”,末尾加“呢?”或“难道不……吗?”格式:(1)难道(不)……吗? (2)怎么能(不)……呢? (3)不正是……吗?例: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在“让人陶醉”前面加“怎能不……”,末尾加“呢?”美丽的草原怎能不让人陶醉呢?例:中秋节,我出差在外,想念亲人。在“想念亲人”前面加“怎能不……”,末尾加“呢?”中秋节,我出差在外,怎能不想念亲人呢?例:真正的力量是人民群众。在“是人民群众”前面加“难道不……”,末尾加“吗?”真正的力量难道不是人民群众吗?二、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互改: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直接描述出来接叙述;如: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 (直接叙述句)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通过第三人称转述出来。如: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间接叙述句)直接叙述改成间接叙述的方法:第一步:冒号前边的内容照着写下来 ;第二步:将冒号改为逗号,同时去掉引号。第三步:将第一称的“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的“他”、“她”或“他们、她们”。第四步:如果句子中还有其他的人就改成人的名字。如: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间接叙述改成直接叙述的方法:第一步:在第一个小分句“说”字后面把逗号去掉加上“冒号”和“前双引号”,在句子末加好“后双引号” 。第二步:第三人称的“他”或 “她”应改为第一人称的“我”。第三步:将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的“你”。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注:如果句中的“你、我、他”太多而弄不清楚时,可在心中暗暗把“你、我、他”还原成人名,这样能帮 助 我 们 理 解 句 意 。三、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1.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2.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例如:①他不敢不去。(强烈)②他不会不同情我的。(委婉)3.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例如:①他的话不无道理。②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③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4.双重否定句也就是一种语义大于肯定句的语句。如: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①我不能不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技巧1.把字句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2.被字句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另一种句式。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把字句、被子句的转换方法“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首先找出句子中人和物的关系,再用把字句或被字句来重新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大水淹没了庄稼。这句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大水和庄稼的关系);那谁把谁怎么样了:主动者是大水,被动者是庄家。淹没了是动作。所以改成把字句是:(大水把庄稼淹没了)。那是谁被谁怎么样了 (庄稼被大水淹没了)。其实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很简单: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注意事项1. 在互换中,句子中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把字句)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2.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例:全部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被字句)八路军把敌人消灭了。(把子句中把“全部”丢掉了,也是错误的。)1.按要求写句子。(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把句子写成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2)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用加点的词语造句)(3)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的板。(仿写连续性动作的句子)(4)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改为转述句)【答案】(1)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许多小孩一起外出游玩。(2)那个歹徒被警察带上囚车时,双手发抖,面如土色,几乎迈不开步了。(3)我走进教室,打开书包,拿出书认真读起来。(4)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河神娶媳妇,请告诉他一声,他也去送送新娘。【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本句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尝”:曾经。“游”:玩耍。句子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2)本题考查词语造句。面如土色:形容惊恐到顶点,脸上失去了血色。结合生活实际,写写人物惊恐时的样子,如:她在街上遇到一伙土匪正在打劫,被吓得面如土色。(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生活实际,写写人物做事时的连续性动作。如写回家时的动作:我打开门,脱下球鞋,换上拖鞋,走进厨房去喝水。(4)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方法如下: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转述句中出现一些人物时,不能单单修改人称,还要把人称修改成指代的人物。将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将第三人称“他”改为指代人物“河神”,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再加上句号。句子改为: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河神娶媳妇,请告诉他一声,他也去送送新娘。2.按要求写句子。(1)官绅们都跪地求饶。(改为双重否定句)(2)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改为被字句)(3)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改为转述句)(4)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很好的好收成。(修改病句)(5)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谁能不敬佩他呢?(改为陈述句)【答案】(1)官绅们不得不跪地求饶。(2)巫婆被卫士架起投进了漳河。(3)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他看看。(4)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庄稼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很好的收成。(5)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大家都敬佩他。【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把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先在句中适当的位置加上双重否定词,例如“不得不”、“不能不”、“不可能不”、“不会不”等,注意意思跟原句一样。本句选择双重否定词“不得不”,替换或删去原句“都”等词语,即:官绅们不得不跪地求饶。(2)本题主要考查了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互换。首先,找出“事物 1”、“事物 2”与“怎么样”;其次,把、被两字互换;再次,“事物 1”和“事物 2”交换位置;最后,“怎么样”不变,照搬下来。本句巫婆被卫士架起,把、被两字互换,去掉“她”,其他不变,即:巫婆被卫士架起投进了漳河。(3)本题主要考查改为转述句。只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标点符号要作相应改变,即把冒号、前引号变成逗号,后引号删除;引语中,人称“我”变成“他”。即: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他看看。(4)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意思重复,“很好”和“好”意思重复,去掉其中的一个即可。(5)本题主要考查了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本句把“谁能不”改为“任何人”,去掉“呢”,问号改为句号。3.按要求写句子。(1)难道我不能爬上峰顶吗?(改成陈述句)(2)你们这一老一少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缩句)(3)我回头转身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修改病句)(4)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5)我爬天都峰。老爷爷爬天都峰。(用“和”字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6)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加点词语造句)【答案】(1)我能爬上峰顶。(2)你们都会汲取力量。(3)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我转身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4)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5)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老爷爷和我爬天都峰。(6)小明一会儿打篮球,一会儿跑步。【详解】(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最后把句子整理通顺。“难道”去掉,“不能”改为“能”,“吗”去掉,问号改句号。(2)本题考查缩句。缩句就是把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需要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删除。“这一老一少”和“你们”是同位语,表达意思相同,删除,“从别人身上”修饰“汲取力量”,删除。(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回头”和“转身”语意重复,删除一个即可。(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即可。如:这辆车开得像蜗牛一样慢。(5)本题考查合并句子。读句子可知,两个句子的主语不同,用“和”把主语部分合并即可。即: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或老爷爷和我爬天都峰。(6)本题考查词语造句。例句用了“一会儿……一会儿……”表示并列的句子,仿写即可。如:老师一会儿写板书,一会讲课文。4.按要求写句子。(1)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句子)像 似的, 。(3)难道我们能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吗?(改为陈述句)(4)从雷达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修改病句)(5)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改成设问句)【答案】(1)小明一边唱歌,一边弹琴。(2)春风 妈妈的手 抚摸在脸上真舒服(3)我们不能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4)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5)飞机是怎样做到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观察例句,可知运用“一边 一边”写句子,仿照例句,运用“一边 一边”写句子,写出人物同时做的两件事,如: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西瓜。(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观察所给句子,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写出了蝙蝠到处乱撞,仿照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如:风就像顽皮的孩子似的忽左忽右,刮得小树东摇西晃。(3)本题考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四步法: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第二步:去除反问语气词和疑问助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第三步:问号变句号。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第四步:把句子整理通顺。结合句子,“能做”改为“不能做”,“难道”去掉,问号改为句号,陈述句为:我们不能做违反学校规定的事。(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读句子可知驾驶员从雷达上显然是看不到障碍物的,只能从雷达的荧光屏上才能看到,属于成分残缺,在“雷达”后面加上”的荧光屏”即可。如: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5)本题考查改成设问句。设问句是一个语法名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结合所给句子,把所给句子改成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如:飞机怎么才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呢?原来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5.按要求写句子。(1)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缩句)(2)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仿写句子)(4)一旦失去了延安精神,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改为陈述句)(5)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像 ,在追寻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答案】(1)我们告别茅屋。(2)没有了灵魂,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3)一棵棵大树像绿色的大伞,一朵朵花儿竞相开放。(4)一旦失去了延安精神,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5)奔流不息的河水 广阔的海洋【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缩写。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简单的句子。结合句意分析可知,句中“永远”和“了破旧的”都是修饰词,应删去,保留主干“我们告别茅屋”。可改为:我们告别茅屋。(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首先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可以将“怎么”、“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呢”、“吗”等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结合语境分析可知,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去掉;将肯定词“能”改为“就不能”;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可改为:没有了灵魂,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句意分析可知,句中将“高楼大厦”比作“春笋”;将“家用电器”比作“琳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即可。如: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4)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反问句改陈述句:首先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可以将“怎么”、“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呢”、“吗”等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结合语境分析可知,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去掉;将肯定词“能”改为“就不能”;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可改为:一旦失去了延安精神,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5)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结合示例可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表达合理,语句通顺即可。如:像怒放的向日葵,在追寻灿烂的阳光。6.按要求写句子。(1)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改为双重否定句)(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3)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不得不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改为肯定句)(4)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梅兰芳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答案】(1)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不得不回到了上海。(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3)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4)虽然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是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详解】(1)本题考查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是指一种句式,即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词一般有“不得不”“没有不”“不是不” “不能不” “不会不”。因此,我们需要在原肯定句中加入否定词,将“只好”改为“不得不”,改为: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不得不又回到了上海。(2)本题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引述句改转述句可以利用口诀: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我他;五改之后读又读。此题在解答时根据句子口决,把第一人称“我”改为“他”,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改为: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他该登台演出了。(3)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例句是一个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通常表达肯定的意思。例句的双重否定词是“不得不”,表示“只好”。因此,我们只需去掉否定词“不得不”将其改为“只好”,改为: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4)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先判断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确定关系后,再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最后检查是否通顺。前句的“可以忍受”与后句的“难以抵抗”意思是相反的,由此判断两个句子是转折关系,可以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例如:尽管……但是(还)……,虽然……但是……7.按要求写句子。(1)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改为“被”字句)(2)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改为“把”字句)(3)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改为感叹句)(4)它们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5)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用加点词造句)【答案】(1)银色的雨幕被风斜挂起来。(2)风经常把树叶吹得翻转不定。(3)它们身上的彩粉是多么素洁啊!(4)它们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5)夏天的夜晚,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美丽。【详解】(1)本题考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风”是主动者,“银色的雨幕”是被动者,“斜挂起来。”是动作。根据句式,原句应改为:银色的雨幕被风斜挂起来。故改句子为:银色的雨幕被风斜挂起来。(2)本题考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风”是主动者,“树叶”是被动者,“吹”是动作。根据句式,原句应改为:风经常把树叶吹得翻转不定。(3)本题考查陈述句与感叹句的转换。陈述句改感叹句的方法技巧:要加表示强烈感情的副词(很、更加、一直、只……)和表示感叹(啊、啦、呀……)的语气词,并将句号变为感叹号。根据以上方法,应将“那样”改为“多么”,在句尾加上“啊”,将句号改为感叹号。原句应改为:它们身上的彩粉是多么素洁啊!(4)本题考查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技巧: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根据以上方法,应将“禁得起”改为“禁不起”,删去“怎么”“呢”,将问号改为句号。原句应改为:它们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5)本题考查词语造句。“那么”是用于形容事物性质,后面常搭配形容词。造句时,可以想象某些事物有什么特点。示例:中秋的月光是那么宁静,那么明朗。按要求写句子。8.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仿写设问句)9.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写句子)10.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11.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仿写比喻句)12.中国巡警不为中国同胞主持公道的行为让人气愤。(改为反问句)【答案】8.这道题很难吗?不,它很简单。9.话语博得了喝彩。10.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11.时间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12.中国巡警不为中国同胞主持公道的行为难道不让人气愤吗?【解析】8.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先问后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例:爱是什么 是酷暑的清泉。9.本题考查缩写句子。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周恩来铿锵有力的”“魏校长的”。即:话语博得了喝彩。10.本题考查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本题首先将肯定词“敢”改为否定词“不敢”,将反问语气词“难道”与疑问助词“吗”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即可。改为: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1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的句式结构为“……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示例: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很像一栋长长的房子。12.本题考查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②把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本题可将肯定词“让”改为否定词“不让”,再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吗”,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改为:中国巡警不为中国同主持公道的行为难道不让人气愤吗?按要求写句子。13.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扩句)14.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修改病句)15.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改为“把”字句)16.扁鹊跑到秦国去了。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无法医治。(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17.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句子)【答案】13.飞卫是一名出色的射箭能手。14.扁鹊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15.他用一根牛尾毛把一只虱子拴住。16.扁鹊之所以跑到秦国去了,是因为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无法医治。17.天上的雪花大得像一张张芦席,很快就把小山村掩盖起来了。【解析】13.本题考查扩写句子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句子主干)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生动。本题可以添加修饰语“身手矫健的”“百发百中的”等形容箭艺高超的词语。示例:身手矫健的飞卫是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1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主语缺失,导致题干中语意不完整,应添加上人称代词或具体人名。示例: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15.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结合题干的要求,改为“把”字句时,将“一只虱子”和“拴住”调换位置,“牛尾毛”后加“把”字。改为:他用一根牛尾毛把一只虱子拴住。16.本题考查关联词。分句之间是结果和原因的关系,用“之所以……是因为……”连接。例:扁鹊之所以跑到秦国去了,是因为蔡桓侯的病已深入骨髓,无法医治。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例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小虱子”比作了“车轮”,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纪昌练习效果显著。示例:这间屋子小得像一只鸡蛋,连一个人都进不去。按要求写句子。18.鹅有什么可怕的!(换一种说法,句子意思不变)19.也许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修改病句)20.我不敢这样。我敢用拳头捶捶牛背(用关联词合并句子)21.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用加点仿写句子)22.三只鹅也怕了。 三只鹅纷纷张开翅膀。 三只鹅跳进池塘里。 三只鹅向远处游去。(将四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答案】18.鹅没有什么可怕的。19.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20.我虽然不敢这样,但却敢用拳头捶捶牛背。21.要是明天不下雨,我就去打篮球。22.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解析】18.本题考查改写句子。要求换种说法,意思不变。本句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改为:鹅没有什么可怕的。19.本题考查修改病句。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本句词语重复,“也许”和“大概”意思重复,删除其一。20.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作答时需要明确句子之间存在的关系再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我不敢这样”和“我敢用拳头捶捶牛背”句子之间存在转折的关系,故应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把第二个句子中的“我”改为“但却”。故应改为:我虽然不敢这样,但却敢用拳头捶捶牛背。2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注意仔细读句子分析句式特点。“要是……就……”是属于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句子前一句“路上碰到鹅”与后一句“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之间存在条件的关系,只有在路上碰到鹅,才会需要去绕个大圈子。根据以上分析的句式特点用加点词仿写句子,注意仿写的句子之间要存在条件的关系。示例:要是你好好读书,就会得到很多启发和知识。22.本题考合并句子。要注意合并的话题必须是相同的。可以先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省略第二句的主语,把第一句的句号改成逗号,以此类推,再把几个句子串联起来就合并成为一句话了。把几句话合成一句话后,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变,但语句更简洁了。本题句子共同的主语是“三只鹅“,故可用“三只鹅“开头,再把剩下的句子串联起来即可。即:三只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塘里,向远处游去。按要求写句子。23.小朋友说:“我从没见过这么窝囊的大老虎。”(改为转述句)24.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老师没撤换我。(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25.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缩写句子)26.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老师没撤换我。他只好将就。(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7.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用加点字造句)【答案】23.小朋友说,他从没见过这么窝囊的大老虎。24.虽然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但是老师没撤换我。25.我等候在上场口。26.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只好将就。27.我还以为学唱歌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写作业,不用背诵,没想到也这么难。【解析】23.本题主要考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只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标点符号要改变,即把冒号、前引号变成逗号,后引号删除。本题引语中,人称“我”变成“他”。即:小朋友说,他从没见过这么窝囊的大老虎。或者:24.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合成句子。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用转折关联词“虽然……但是……”相连,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即:虽然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但是老师没撤换我。25.本题主要考查了缩句。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去掉修饰语“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紧张地、后台的”。即:我等候在上场口。26.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合成句子。“配不上他”和“老师没把我撤换”之间是转折关系,用转折关联词“虽然……可是……”相连,第一、二个句号改为逗号,在“只好”前面加上“也”,即: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27.本题主要考查词语造句。用“不过……”“不用……”“不用……”造句,如:我还以为朗诵课文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动脑筋,不用背稿子,没想到也这么难。按要求写句子。28.一只丑鸭蛋,给了我极大的欢乐。(缩写句子)29.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仿写拟人句)30.大陀螺在这个对手面前,不也是彻底溃败了吗?(改为陈述句)31.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用加点词写句子)32.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用加点的词造句)【答案】28.丑鸭蛋给了我欢乐。29.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30.大陀螺在这个对手面前,也是彻底溃败了。31.虽然我没有姐姐聪明,但我非常努力,所以成绩比她好。32.我不是迷了路,而是山林景色让我乐而忘返。【解析】28.本题考查缩写句子。缩句就是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找出句子主谓宾,去掉修饰性词语,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句子的主语是“丑鸭蛋”,谓语是“给了我”,宾语是“欢乐”,句子缩写为:丑鸭蛋给了我欢乐。29.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将事物赋予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即可。如: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30.本题考查将反问句转换为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反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将句中的否定词“不也是”改为肯定词“也是”,反问助词“吗”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句子改为:大陀螺在这个对手面前,也是彻底溃败了。31.本题考查词语造句。“虽然”和“但是”之间是转折关系,结合生活实际造句即可。如:他虽然举止粗鲁,但是心地善良。32.本题考查词语造句。“不是”和“而是”之间是并列关系,结合生活实际造句即可。如:挫折不是永久的失败,而是奋斗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