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023八上·杭州期中)2023年10月1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某学习小组把我国入选的四大旅游乡村标注在中国疆域图上。读图,回答问题。1.关于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与日本隔渤海相望C.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D.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2.四大旅游乡村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扎尕那村—陇②朱家湾—晋③篁岭村江—皖④下姜村—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某旅游乡村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完全位于第二级阶梯,该村是( )A.扎尕那村 B.朱家湾村 C.篁岭村 D.下姜村4.四大旅游乡村中最具有藏族风情的是( )A.扎尕那村 B.朱家湾村 C.篁岭村 D.下姜村5.该学习小组在搜集资料时发现,朱家湾村位于A山脉南麓。A山脉和B河流共同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的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②1月均温0℃等温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2.B3.B4.A5.B【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地跨温热两带,主要位于北温带。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扎尕那村—陇,正确。②朱家湾—晋,错误,应该是陕。③篁岭村江—皖,错误,应该是赣。④下姜村—浙,正确。因此,四大旅游乡村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④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3.某旅游乡村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完全位于第二级阶梯,该村是朱家湾村。扎尕那村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朱家湾位于第二级阶梯,篁岭村江,下姜村位于第三级阶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4.根据给出的地理位置可知,四大旅游乡村中最具有藏族风情的是 扎尕那村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5.根据图中信息,A山脉是秦岭,B河流是淮河。它们共同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的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②④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改为800毫米的话也 吻合。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023八上·杭州期中)读“我国东西部面积比较图”和“我国东西部人口比较图”,回答问题。6.我们可以从图中获知的正确结论是( )A.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B.人口、面积比例东西分配均匀C.东部地区地多人少D.西部地区地广人稀7.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资源丰富,降水丰富 B.西部地区河网密布,水源充足C.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D.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答案】6.D7.D【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但不是从图中获知的。人口、面积比例东西分配均匀,说法错误。东部地区地多人少,说法错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正确。我们可以从图中获知的正确结论是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是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养活更多的人口。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弱,人口稀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023八上·杭州期中)在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回答问题。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中的“天”指的是( )A.天山山脉 B.唐古拉山脉C.昆仑山脉 D.巴颜喀拉山脉9.下列诗句中,体现了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的诗句是( )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在下列选项中,对诗句解读正确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长江下游的特征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冬季风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隆冬景象【答案】8.D9.A10.B【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长江、黄河【解析】【点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形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中的“天”指的是巴颜喀拉山脉。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体现了南北气候差异大。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体现了只有南方才能产荔枝,南北气候差异大。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天气现象,不属于气候。①③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0.根据题意,在下列选项中,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长江上游的特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的景象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023八上·杭州期中)截止至2023年10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第问题。11.图中A地形区与B城市的名称分别为( )A.四川盆地 杭州 B.长江中下游平原 杭州C.四川盆地 上海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海12.下列关于白鹤滩水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B.处于长江中游河段,此处支流众多C.能有效缓解东部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D.属西气东输重大工程,有国家政策支持13.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图中四地与其特色区域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A.①—稻作文化 B.②—巴蜀文化C.③—雪域文化 D.④—草原文化【答案】11.C12.C13.B【知识点】长江、黄河【解析】【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1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地形区的名称是四川盆地,B城市的名称是上海。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2.下列关于白鹤滩水电站的叙述,A.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错误,不在阶梯交界处。B.处于长江中游河段,此处支流众多,错误,应该是上游。C.能有效缓解东部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正确。D.属西气东输重大工程,有国家政策支持,错误。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3.根据题意,①——雪域文化,②——巴蜀文化,③——稻作文化,④——稻作文化。图中四地与其特色区域文化对应正确的是②—巴蜀文化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023八上·杭州期中)某班在学习八年级人文地理时,开展了“大美中国”宣讲活动。三个小组分别从“美丽自然”、“美妙人文”和“美好发展”三个方面展开学习宣讲。回答问题。14.中国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下列气温与降水量图不可能出现在“美丽自然”小组成果中的是( )A. B.C. D.1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会造成人们衣食住行的差异。下列图片中,最有可能是“美妙人文”小组在研究西北地区时搜集到是( )A.安塞腰鼓 B.太湖三白 C.蒙古包 D.牦牛16.不同的区域适宜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下是“美好发展”小组的部分宣讲内容,其中表述合理的有( )①小兴安岭林业资源丰富,可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林业资源转型升级②太湖流域雨热同期,河湖众多,适合种植小麦和养殖鱼虾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宜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④青藏地区太阳辐射量丰富,可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4.C15.C16.C【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14.根据给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A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是温带季风气候。下列气温与降水量图不可能出现在“美丽自然”小组成果中的是热带雨林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5.下列图片中,最有可能是“美妙人文”小组在研究西北地区时搜集到是蒙古包。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太湖流域雨热同期,河湖众多,适合种植小麦和养殖鱼虾,错误,应该是是种植水稻。其他说法正确。因此,以下是“美好发展”小组的部分宣讲内容,其中表述合理的有 ①③④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7.(2023八上·杭州期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独特的“名片”。下面是小明做的四张城市名片,表述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正朝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B.深圳位于长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著名的侨乡。C.上海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地处东海之滨,珠江入海口。D.乌鲁木齐》不仅是青藏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约 》【答案】A【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 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正朝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著名的侨乡。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乌鲁木齐不仅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北京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在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西部太行山,北部燕山,被河北省环抱,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2023八上·杭州期中)计划于2024年建成的深圳—中山跨海大桥“深中通道”位于中国航运往来最繁忙的海域之一。读“深中通道位置示意图”,回答问小题。18.这片繁忙的海域A为(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19.“深中通道”东侧设计沉管隧道主要是为了( )A.减少建设投入 B.降低修建难度C.观赏海底风光 D.避免干扰航运【答案】18.D19.D【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点评】 海底沉管隧道工程要克服洋流、渗水、泥沙回淤、地质稳定性等技术难题,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但海底沉管隧道可以减少对珠江口主航道航运带来的不利影响。1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片繁忙的海域A为南海。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9.根据题意,深圳—中山跨海大桥“深中通道”位于中国航运往来最繁忙的海域, “深中通道”东侧设计沉管隧道主要是为了留出航运通道,确保海上主航线正常通航。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0.(2023八上·杭州期中)有一座城市,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请你根据时间轴提示进行判断,这座城市是 ( )1842 1853 1858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定都天京 增开通商口岸之一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天津【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两国在南京下关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1858年《天津条约》中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因此这座城市是南京,B项正确;上海、武汉以及天津均不符合时间轴中的史实,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时间轴的内容,结合《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天津条约》等知识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1.(2023八上·杭州期中)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好处”。“更多的好处”是指( )A.取得领事裁判权 B.掠夺圆明园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巨额赔款 D.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答案】D【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占领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D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A项错误;掠夺圆明园中大量珍宝的是英法联军,B项错误;获得中国巨额赔款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取得更多好处的主要体现,C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获得的权益,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2.(2023八上·杭州期中)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下列对右图所反映的这场战争认识正确的是( )①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②过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③结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④影响: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中的“天津”“北京”“圆明园”“英法联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②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④正确,C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攫取更多侵华权益,“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两国的借口,①错误;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③错误,AB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图片中的“天津”“北京”“圆明园”“英法联军”,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3.(2023八上·杭州期中)下图这一文献的规定(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地......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天朝田亩制度》A.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B.促进了太平天国政权组织的初步建立C.体现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D.建成了“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答案】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可知,体现的是平均分配土地的思想,体现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与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无关,A项错误;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建成“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结合《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4.(2023八上·杭州期中)以下是一位清末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时间 1866年 1875年 1878年 1884年事件 创办福州船政局 被清政府任命为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清政府根据其建议,在新疆建立行省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康有为【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1875年左宗棠被清政府任命为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建立行省,因此该历史人物是左宗棠,B项正确;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与表格中的经历不符,A项错误;邓世昌与黄海海战有关,与表格中的经历不符,C项错误;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与表格中的经历不符,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晚清时期的边疆危机,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左宗棠的事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5.(2023八上·杭州期中)下图是一本书的目录部分,你认为该书最有可能的书名是( )目录 一、东亚的火药桶:朝鲜……五、黄海的悲歌:不沉的“致远”六、中国陆军的惨败七、旅顺屠杀真相A.《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B.《晚晴帝国风云:火烧圆明园》C.《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D.《京津蒙难记:八国联军侵华纪实》【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目录并结合所学可知,该书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被日本“吉野舰”击沉,管带邓世昌为国捐躯。在辽东战役中,大连、旅顺被日本占领。在旅顺,日本进行了惨无人寰的大屠杀,因此《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符合题意,C项正确;A项与鸦片战争有关,错误;B项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错误;D项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中的目录,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6.(2023八上·杭州期中)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著名运动,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①都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②都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③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④都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的革命运动,都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①②正确,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是《资政新篇》,都不是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而义和团运动没有提出革命纲领,③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帝,对清朝统治打击不大,④错误,B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阶级力量、失败的客观原因、影响以及革命纲领,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27.(2023八上·杭州期中)爱国华侨谢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美、日侵略台湾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A【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时局图》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正确;B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之一,材料和图示反映的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错误;当时美国没有侵略台湾,也没有参与瓜分中国,C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时局图》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8.(2023八上·杭州期中)下侧表格是近代某条约中清政府与列强达成的赔款分配情况。该条约签订后( )国家 占比·两(%)俄国 130,371,120(29.0)德国 90,070,515(20.0)法国 70,878,240(15.8)英国 50,620,545(11.2)日本 34,793,100(7.7)美国 32,939,055(7.3)意大利 26,617,005(5.9)比利时 8,484,345(1.9)奥匈帝国 4,003,920(0.9)荷兰 782,100(0.2)西班牙 135,315(0.03)葡萄牙 92,250(0.02)其他 212.490(0.05)合计 450,000,000(100%)A.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合法地位 B.中国完全陷入殖民地的深渊C.中国人被迫搬出北京东交民巷 D.清政府初设总理衙门【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中的国家和赔款数额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迫使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该条约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因此该条约签订后中国人被迫搬出北京东交民巷,C项正确;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合法地位是在1900年,材料中的条约是《辛丑条约》,时间是1901年,A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非完全陷入殖民地的深渊,B项错误;清政府初设总理衙门是在1861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材料中的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9.(2023八上·杭州期中)1842年以来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史实与影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影响A 《南京条约》的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 《北京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C 《马关条约》的签订 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D 《辛丑条约》的签订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列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要求,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C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A项错误;1860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表格中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按序为10分、10分、10分、12分,共42分)30.(2023八上·杭州期中)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位置小资料 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是耐荫、喜温、喜湿的作物,当光照达到80%左右时茶树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图2 普洱市的气温与降水图 图3 景迈山大叶茶小资料材料二:景迈山先民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遮荫乔木下栽种茶树,开发了“林下茶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最古老的茶树已有1400年历史,至今仍然勃勃生机。 “林下茶种植”示意图(1)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 省, 山脉的南端。遗产不仅包括古茶园还包括古村寨,主要是 族和 族的古村寨。(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景迈山古茶树至今仍然勃勃生机的原因。【答案】(1)云南省;横断山脉;布朗族;傣族(2)①普洱市的气温全年都在15℃以上,全年高温,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温的习性;②普洱市全降水在1000mm以上,降水丰沛,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湿的习性;(或者普洱市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沛,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温喜湿的习性)③景迈山先民在遮荫乔木下栽种茶树,满足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耐荫的特点;④“林下茶种植”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有利于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生长。【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横断山脉的南端。遗产不仅包括古茶园还包括古村寨,主要是布朗族和傣族的古村寨。(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景迈山古茶树至今仍然勃勃生机的原因:①普洱市的气温全年都在15℃以上,全年高温,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温的习性;②普洱市全降水在1000mm以上,降水丰沛,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湿的习性;(或者普洱市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沛,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温喜湿的习性)③景迈山先民在遮荫乔木下栽种茶树,满足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耐荫的特点;④“林下茶种植”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有利于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生长。【点评】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l/3。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31.(2023八上·杭州期中)新疆的赛里木湖是全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被誉为“冷水鱼皇后”的高白鲑是这里的主要水产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图1 新疆赛里木湖的地理位置 图2 高白鲑简介材料三:图3 赛里木湖渔业产业链(1)赛里木湖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地势 (填“高”或“低”),气温 (填“高”或“低”);湖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还有 补给。(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赛里木湖的高白鲑能跃上世界消费者餐桌的原因。(3)根据以上材料,你从赛里木湖的渔业发展中得出了什么启示?【答案】(1)西北(地区);高;低;高山冰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2)①高白鲑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品质优良②(铁路、公路、航空)冷链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③智能加工厂,技术加持;④有完整的产业链。(3)因地制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完善产业链【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赛里木湖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湖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依据材料二、三,赛里木湖:①高白鲑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品质优良;②(铁路、公路、航空)冷链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③智能加工厂,技术加持;④有完整的产业链。(3)、根据以上材料可,发展赛里木湖的渔业要因地制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完善产业链。【点评】农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政府支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增强品牌优势;利用科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32.(2023八上·杭州期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史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材料二: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请将年代尺A、B处补充完整。(2)到1901年为止,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列举4项)(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非常低落的阶段”?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答案】(1)A:鸦片战争;B:1895(2)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3)《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教训: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防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等【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可知,A的时间是1840—1842年,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鸦片战争的时间,因此A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1894—1895年,因此B是1895。(2)主权: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列强均割占了中国的大量领土,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通商口岸的开辟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等。(3)理解:依据材料“1901年”“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并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教训:属于开放性题,结合近代列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的结果和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解答,如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防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等。【点评】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问,结合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解答;第二问,结合近代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 《辛丑条约》 签订的影响、近代列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的结果和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3.(2023八上·杭州期中)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阐述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之道。初二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读本书时做了三张书摘。阅读书摘,回答问题。书摘一 以新卫旧 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旧卫新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归为……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书摘二 中体西用 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书摘三 强敌成为榜样 维新派的“变”同西方的进化论一开始就是联为一体的。这种从未有过的变的观念,呼唤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社会制度。 ——第十章《变与不变的哲学》(1)书摘一中的“以新卫旧”指的是 运动,它的口号是 。(2)根据书摘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具体史实论证该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一小步”。(3)根据以上三张书摘,请简要概括中国近代社会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陈代谢”特点。【答案】(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2)近代军事方面,洋务派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方面,洋务派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文化教育方面,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或设立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3)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探索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不断深入。【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旧卫新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归为……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可知,以新卫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并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因此第一空应填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因此第二空应填自强、求富。(2)举例:依据材料“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解答,即近代军事方面,洋务派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方面,洋务派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文化教育方面,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或设立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3)特点: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由此可知,特点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探索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不断深入。【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口号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内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 / 1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023八上·杭州期中)2023年10月19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公布“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某学习小组把我国入选的四大旅游乡村标注在中国疆域图上。读图,回答问题。1.关于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B.与日本隔渤海相望C.地跨寒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D.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2.四大旅游乡村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扎尕那村—陇②朱家湾—晋③篁岭村江—皖④下姜村—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某旅游乡村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完全位于第二级阶梯,该村是( )A.扎尕那村 B.朱家湾村 C.篁岭村 D.下姜村4.四大旅游乡村中最具有藏族风情的是( )A.扎尕那村 B.朱家湾村 C.篁岭村 D.下姜村5.该学习小组在搜集资料时发现,朱家湾村位于A山脉南麓。A山脉和B河流共同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的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②1月均温0℃等温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3八上·杭州期中)读“我国东西部面积比较图”和“我国东西部人口比较图”,回答问题。6.我们可以从图中获知的正确结论是( )A.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B.人口、面积比例东西分配均匀C.东部地区地多人少D.西部地区地广人稀7.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是( )A.西部地区资源丰富,降水丰富 B.西部地区河网密布,水源充足C.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D.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023八上·杭州期中)在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回答问题。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中的“天”指的是( )A.天山山脉 B.唐古拉山脉C.昆仑山脉 D.巴颜喀拉山脉9.下列诗句中,体现了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的诗句是( )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在下列选项中,对诗句解读正确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长江下游的特征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冬季风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隆冬景象(2023八上·杭州期中)截止至2023年10月,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第问题。11.图中A地形区与B城市的名称分别为( )A.四川盆地 杭州 B.长江中下游平原 杭州C.四川盆地 上海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海12.下列关于白鹤滩水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B.处于长江中游河段,此处支流众多C.能有效缓解东部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D.属西气东输重大工程,有国家政策支持13.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图中四地与其特色区域文化对应正确的是( )A.①—稻作文化 B.②—巴蜀文化C.③—雪域文化 D.④—草原文化(2023八上·杭州期中)某班在学习八年级人文地理时,开展了“大美中国”宣讲活动。三个小组分别从“美丽自然”、“美妙人文”和“美好发展”三个方面展开学习宣讲。回答问题。14.中国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下列气温与降水量图不可能出现在“美丽自然”小组成果中的是( )A. B.C. D.1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会造成人们衣食住行的差异。下列图片中,最有可能是“美妙人文”小组在研究西北地区时搜集到是( )A.安塞腰鼓 B.太湖三白 C.蒙古包 D.牦牛16.不同的区域适宜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下是“美好发展”小组的部分宣讲内容,其中表述合理的有( )①小兴安岭林业资源丰富,可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林业资源转型升级②太湖流域雨热同期,河湖众多,适合种植小麦和养殖鱼虾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宜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④青藏地区太阳辐射量丰富,可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2023八上·杭州期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独特的“名片”。下面是小明做的四张城市名片,表述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正朝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B.深圳位于长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著名的侨乡。C.上海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地处东海之滨,珠江入海口。D.乌鲁木齐》不仅是青藏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约 》(2023八上·杭州期中)计划于2024年建成的深圳—中山跨海大桥“深中通道”位于中国航运往来最繁忙的海域之一。读“深中通道位置示意图”,回答问小题。18.这片繁忙的海域A为(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19.“深中通道”东侧设计沉管隧道主要是为了( )A.减少建设投入 B.降低修建难度C.观赏海底风光 D.避免干扰航运20.(2023八上·杭州期中)有一座城市,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请你根据时间轴提示进行判断,这座城市是 ( )1842 1853 1858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定都天京 增开通商口岸之一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天津21.(2023八上·杭州期中)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好处”。“更多的好处”是指( )A.取得领事裁判权 B.掠夺圆明园中大量珍宝C.获得中国巨额赔款 D.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22.(2023八上·杭州期中)历史地图以简明的、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下列对右图所反映的这场战争认识正确的是( )①原因:“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②过程: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③结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④影响: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2023八上·杭州期中)下图这一文献的规定(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地......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天朝田亩制度》A.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B.促进了太平天国政权组织的初步建立C.体现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D.建成了“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24.(2023八上·杭州期中)以下是一位清末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时间 1866年 1875年 1878年 1884年事件 创办福州船政局 被清政府任命为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清政府根据其建议,在新疆建立行省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康有为25.(2023八上·杭州期中)下图是一本书的目录部分,你认为该书最有可能的书名是( )目录 一、东亚的火药桶:朝鲜……五、黄海的悲歌:不沉的“致远”六、中国陆军的惨败七、旅顺屠杀真相A.《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B.《晚晴帝国风云:火烧圆明园》C.《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D.《京津蒙难记:八国联军侵华纪实》26.(2023八上·杭州期中)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著名运动,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①都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②都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③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④都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7.(2023八上·杭州期中)爱国华侨谢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美、日侵略台湾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8.(2023八上·杭州期中)下侧表格是近代某条约中清政府与列强达成的赔款分配情况。该条约签订后( )国家 占比·两(%)俄国 130,371,120(29.0)德国 90,070,515(20.0)法国 70,878,240(15.8)英国 50,620,545(11.2)日本 34,793,100(7.7)美国 32,939,055(7.3)意大利 26,617,005(5.9)比利时 8,484,345(1.9)奥匈帝国 4,003,920(0.9)荷兰 782,100(0.2)西班牙 135,315(0.03)葡萄牙 92,250(0.02)其他 212.490(0.05)合计 450,000,000(100%)A.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合法地位 B.中国完全陷入殖民地的深渊C.中国人被迫搬出北京东交民巷 D.清政府初设总理衙门29.(2023八上·杭州期中)1842年以来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史实与影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影响A 《南京条约》的签订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B 《北京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C 《马关条约》的签订 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D 《辛丑条约》的签订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按序为10分、10分、10分、12分,共42分)30.(2023八上·杭州期中)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位置小资料 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是耐荫、喜温、喜湿的作物,当光照达到80%左右时茶树达到最佳生长状态。图2 普洱市的气温与降水图 图3 景迈山大叶茶小资料材料二:景迈山先民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遮荫乔木下栽种茶树,开发了“林下茶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持续生产出高品质有机茶叶。最古老的茶树已有1400年历史,至今仍然勃勃生机。 “林下茶种植”示意图(1)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 省, 山脉的南端。遗产不仅包括古茶园还包括古村寨,主要是 族和 族的古村寨。(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景迈山古茶树至今仍然勃勃生机的原因。31.(2023八上·杭州期中)新疆的赛里木湖是全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被誉为“冷水鱼皇后”的高白鲑是这里的主要水产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图1 新疆赛里木湖的地理位置 图2 高白鲑简介材料三:图3 赛里木湖渔业产业链(1)赛里木湖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地势 (填“高”或“低”),气温 (填“高”或“低”);湖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还有 补给。(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赛里木湖的高白鲑能跃上世界消费者餐桌的原因。(3)根据以上材料,你从赛里木湖的渔业发展中得出了什么启示?32.(2023八上·杭州期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史部分历史时期或节点材料二: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请将年代尺A、B处补充完整。(2)到1901年为止,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列举4项)(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非常低落的阶段”?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33.(2023八上·杭州期中)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阐述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之道。初二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读本书时做了三张书摘。阅读书摘,回答问题。书摘一 以新卫旧 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旧卫新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归为……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书摘二 中体西用 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书摘三 强敌成为榜样 维新派的“变”同西方的进化论一开始就是联为一体的。这种从未有过的变的观念,呼唤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社会制度。 ——第十章《变与不变的哲学》(1)书摘一中的“以新卫旧”指的是 运动,它的口号是 。(2)根据书摘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具体史实论证该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的一小步”。(3)根据以上三张书摘,请简要概括中国近代社会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陈代谢”特点。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B3.B4.A5.B【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地跨温热两带,主要位于北温带。领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扎尕那村—陇,正确。②朱家湾—晋,错误,应该是陕。③篁岭村江—皖,错误,应该是赣。④下姜村—浙,正确。因此,四大旅游乡村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④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3.某旅游乡村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完全位于第二级阶梯,该村是朱家湾村。扎尕那村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朱家湾位于第二级阶梯,篁岭村江,下姜村位于第三级阶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4.根据给出的地理位置可知,四大旅游乡村中最具有藏族风情的是 扎尕那村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5.根据图中信息,A山脉是秦岭,B河流是淮河。它们共同构成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的位置大致吻合的有 ①②④ 。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改为800毫米的话也 吻合。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答案】6.D7.D【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但不是从图中获知的。人口、面积比例东西分配均匀,说法错误。东部地区地多人少,说法错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正确。我们可以从图中获知的正确结论是 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是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养活更多的人口。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弱,人口稀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8.D9.A10.B【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长江、黄河【解析】【点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形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中的“天”指的是巴颜喀拉山脉。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体现了南北气候差异大。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③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体现了只有南方才能产荔枝,南北气候差异大。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天气现象,不属于气候。①③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0.根据题意,在下列选项中,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长江上游的特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是夏季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的景象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答案】11.C12.C13.B【知识点】长江、黄河【解析】【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1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地形区的名称是四川盆地,B城市的名称是上海。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2.下列关于白鹤滩水电站的叙述,A.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错误,不在阶梯交界处。B.处于长江中游河段,此处支流众多,错误,应该是上游。C.能有效缓解东部地区用电紧张的问题,正确。D.属西气东输重大工程,有国家政策支持,错误。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3.根据题意,①——雪域文化,②——巴蜀文化,③——稻作文化,④——稻作文化。图中四地与其特色区域文化对应正确的是②—巴蜀文化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答案】14.C15.C16.C【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据规律“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进一步确定其气候类型。14.根据给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A是温带大陆性气候,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是温带季风气候。下列气温与降水量图不可能出现在“美丽自然”小组成果中的是热带雨林气候。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5.下列图片中,最有可能是“美妙人文”小组在研究西北地区时搜集到是蒙古包。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太湖流域雨热同期,河湖众多,适合种植小麦和养殖鱼虾,错误,应该是是种植水稻。其他说法正确。因此,以下是“美好发展”小组的部分宣讲内容,其中表述合理的有 ①③④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17.【答案】A【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 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正朝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著名的侨乡。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地处东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乌鲁木齐不仅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北京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在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西部太行山,北部燕山,被河北省环抱,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交往中心。【答案】18.D19.D【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解析】【点评】 海底沉管隧道工程要克服洋流、渗水、泥沙回淤、地质稳定性等技术难题,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但海底沉管隧道可以减少对珠江口主航道航运带来的不利影响。1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片繁忙的海域A为南海。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9.根据题意,深圳—中山跨海大桥“深中通道”位于中国航运往来最繁忙的海域, “深中通道”东侧设计沉管隧道主要是为了留出航运通道,确保海上主航线正常通航。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0.【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时间轴并结合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两国在南京下关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1858年《天津条约》中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因此这座城市是南京,B项正确;上海、武汉以及天津均不符合时间轴中的史实,A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时间轴的内容,结合《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天津条约》等知识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1.【答案】D【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占领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D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A项错误;掠夺圆明园中大量珍宝的是英法联军,B项错误;获得中国巨额赔款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取得更多好处的主要体现,C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获得的权益,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2.【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中的“天津”“北京”“圆明园”“英法联军”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②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④正确,C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攫取更多侵华权益,“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两国的借口,①错误;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③错误,AB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图片中的“天津”“北京”“圆明园”“英法联军”,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3.【答案】C【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可知,体现的是平均分配土地的思想,体现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C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与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无关,A项错误;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B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建成“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结合《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4.【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1875年左宗棠被清政府任命为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1878年,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建立行省,因此该历史人物是左宗棠,B项正确;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与表格中的经历不符,A项错误;邓世昌与黄海海战有关,与表格中的经历不符,C项错误;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与表格中的经历不符,D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晚清时期的边疆危机,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左宗棠的事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5.【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目录并结合所学可知,该书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被日本“吉野舰”击沉,管带邓世昌为国捐躯。在辽东战役中,大连、旅顺被日本占领。在旅顺,日本进行了惨无人寰的大屠杀,因此《甲午:120年前西方媒体的观察》符合题意,C项正确;A项与鸦片战争有关,错误;B项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错误;D项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中的目录,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过程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6.【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的革命运动,都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①②正确,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革命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是《资政新篇》,都不是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而义和团运动没有提出革命纲领,③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帝,对清朝统治打击不大,④错误,BCD三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阶级力量、失败的客观原因、影响以及革命纲领,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27.【答案】A【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时局图》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项正确;B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之一,材料和图示反映的是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错误;当时美国没有侵略台湾,也没有参与瓜分中国,C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时局图》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8.【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中的国家和赔款数额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迫使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该条约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因此该条约签订后中国人被迫搬出北京东交民巷,C项正确;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合法地位是在1900年,材料中的条约是《辛丑条约》,时间是1901年,A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非完全陷入殖民地的深渊,B项错误;清政府初设总理衙门是在1861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材料中的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表格信息,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9.【答案】C【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 《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列强瓜分世界、资本输出的要求,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C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A项错误;1860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表格中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30.【答案】(1)云南省;横断山脉;布朗族;傣族(2)①普洱市的气温全年都在15℃以上,全年高温,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温的习性;②普洱市全降水在1000mm以上,降水丰沛,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湿的习性;(或者普洱市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沛,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温喜湿的习性)③景迈山先民在遮荫乔木下栽种茶树,满足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耐荫的特点;④“林下茶种植”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有利于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生长。【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横断山脉的南端。遗产不仅包括古茶园还包括古村寨,主要是布朗族和傣族的古村寨。(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景迈山古茶树至今仍然勃勃生机的原因:①普洱市的气温全年都在15℃以上,全年高温,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温的习性;②普洱市全降水在1000mm以上,降水丰沛,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湿的习性;(或者普洱市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沛,符合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喜温喜湿的习性)③景迈山先民在遮荫乔木下栽种茶树,满足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耐荫的特点;④“林下茶种植”模式利用生物多样性预防病虫害、促进授粉并提供天然养分,有利于普洱景迈山大叶茶树生长。【点评】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4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l/3。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31.【答案】(1)西北(地区);高;低;高山冰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2)①高白鲑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品质优良②(铁路、公路、航空)冷链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③智能加工厂,技术加持;④有完整的产业链。(3)因地制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完善产业链【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赛里木湖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湖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依据材料二、三,赛里木湖:①高白鲑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品质优良;②(铁路、公路、航空)冷链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③智能加工厂,技术加持;④有完整的产业链。(3)、根据以上材料可,发展赛里木湖的渔业要因地制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完善产业链。【点评】农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政府支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增强品牌优势;利用科技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32.【答案】(1)A:鸦片战争;B:1895(2)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3)《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教训: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防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等【知识点】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可知,A的时间是1840—1842年,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鸦片战争的时间,因此A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1894—1895年,因此B是1895。(2)主权: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列强均割占了中国的大量领土,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通商口岸的开辟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南京条约》附件中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等。(3)理解:依据材料“1901年”“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并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教训:属于开放性题,结合近代列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的结果和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解答,如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防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等。【点评】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问,结合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解答;第二问,结合近代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 《辛丑条约》 签订的影响、近代列强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的结果和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33.【答案】(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2)近代军事方面,洋务派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方面,洋务派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文化教育方面,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或设立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3)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探索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不断深入。【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其事者以旧卫新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归为……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可知,以新卫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并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因此第一空应填洋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因此第二空应填自强、求富。(2)举例:依据材料“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民用工业,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解答,即近代军事方面,洋务派先后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方面,洋务派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民用企业;文化教育方面,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或设立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3)特点: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由此可知,特点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探索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不断深入。【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口号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内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