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三国鼎立
教科书 书 名:部编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和历史作用 ; 2.帮助学生分析曹操两次战役一胜一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3、启发学生对历史人物曹操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关系。
2.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史实及三国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 1.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2. 正确评价曹操历史人物 教学设计意图: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曹操在京剧里的脸谱形象导入新课 师:三国演义里有个人物叫曹操,你对他是什么印象 再看京剧里的曹操脸谱形象,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与电视剧里的和京剧里的人物一样吗 我们今天学完这课后你就知道了。(出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官渡之战 师: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北方有两个实力较大的军阀,分别是袁绍和曹操。他们直接展开了一场战役,这就是三国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次重要战役——官渡之战。 展示东汉末年的形势图,引导学生分析官渡之战的背景。 师:官渡之战影响如何 (屏幕显示表格) 时间公元200年交战双方曹操和袁绍战争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胜利
让学生讨论思考后回答。学生答出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后引出曹操写的首诗“老骥伏析,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一曹操《龟虽寿》 (屏幕显示) 师:这首诗是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心情激动而写, 他不满足于统一北方,于是他就有了统一全国的念头。 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位以统一大业为己任,志向远大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然而曹操统一全国的壮心,他自己能够实现吗? 2.赤壁之战 (1)出示赤壁之战示意图,在图示的帮助下,讲解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2)师:我们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这时的南方有两股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江东孙权统治比较稳固。依附于荆州的刘备,自称是东汉皇族的后裔,在军阀混战中,不甘寄人篱下。他听说诸葛亮有安邦定国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便请他出来相助,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有了卧龙先生精彩的“隆中对”。 师: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力量不断地壮大。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接下来,与官渡之战一样,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显示表格) 时间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结果曹操失败特点以少胜多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师:同学们,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呢? 师:我们从作战双方来考虑,一是孙刘联军,他们组成联军,战略得当,在诸葛亮的指导下,他们采取火攻,很好地利用了气候和地理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二是曹操,他的官兵们来自北方水土不服,不擅长水战,曹操自身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轻敌,战术上吃了很大的亏。 (4)赤壁之战的影响 师:在赤壁吃了大亏的曹操决定回到北方继续发展经济和军队,同时孙权和刘备也在各自的领土上增强自己的实力,这就构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出示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解。 (2)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书并填写表格 (屏幕出示表格) 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
(3)师:三国并立,发展经济为了战胜对方,各自积极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增强国力以巩固政权的措施。曹魏侧重发展农业生产;蜀汉注重发展丝织业;孙吴造船业水平较高,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对达夷州。 (4) 分立结束,又归统一。 三国鼎立的结束要注意“三部曲”:一是魏灭蜀,二是西晋代魏,三是西晋灭吴,统一南北。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结束了,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师:对于曹操的一生的评价是一个1000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他爱惜人才,他从下层选拔,从敌方争取;他还重视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北方,功劳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说成乱臣贼子,是不准确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他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罗贯中以汉朝为正统,在《三国演义》影响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奸臣,这是不公平的。所以同学们,从辩证的角度看,你觉得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课件出示小结图示,根据图示归纳: 板书设计 官渡之战 时间 背景 主要人物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 时间 背景 主要人物 结果 影响 三国鼎立 时间 人物 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