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3年中考社会法治二模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3年中考社会法治二模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3年中考社会法治二模试卷
一、本卷有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最符 合题意的一个选项相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1.(2023·会考)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A.70亿 B.75亿 C.80亿 D.85亿
【答案】C
【知识点】2022年时事
【解析】【分析】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2.(2023·会考)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  )。
A.3% B.4% C.5% D.6%
【答案】A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3.(2023·会考)在期末考试中,佳佳发挥失常,没能取得好成绩,心理很不舒服。她调整好心态,冷静分析原因,希望下次取得好成绩。这说明(  )
A.挫折往往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
B.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收获
C.情绪总是被动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D.负面的情绪也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助力
【答案】D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在期末考试中,佳佳发挥失常,没能取得好成绩,心理很不舒服。她调整好心态,冷静分析原因,希望下次取得好成绩。这说明负面的情绪也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助力,故D正确。
挫折常常使人产生负面的情绪,故A错误;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收获”说法太绝对,故B错误;
情绪并非总是被动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正确对待挫折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4.(2023·会考)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防控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做法体现了(  )
①珍爱生命的理念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防控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体现了珍爱生命的理念,故①②③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珍爱生命、规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完整把握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也可采用排除法。
5.(2023·会考)下图是某县网信办张贴的海报。该海报警示我们(  )
①远离网络,坚持独善其身
②遵守规则,守住自由界限
③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文明上网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某县网信办张贴的海报警示人们要远离网络暴力,启示我们遵守规则,守住自由界限,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文明上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故②③④正确。
要正确对待网络,故①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6.(2023·会考)“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历经艰辛,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的方法,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他用行动(  )
①践行了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
②诠释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③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
④弘扬了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林占熺,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历经艰辛,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的方法,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这说明他践行了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诠释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弘扬了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故①②④正确。
“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不符合实际,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7.(2023·会考)2023年3月1日,《丽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进一步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对此,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B.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C.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可以减少子女的赡养义务
D.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答案】C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该条例进一步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这说明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故ABD说法正确。
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但子女仍然要履行赡养义务,故C说法错误。
此题为逆向选择题,符合题意的为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孝敬父母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8.(2023·会考)2023年3月,丽水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确定了2023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本次提交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是在前期公开征集线索、多方面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遴选出来的。这一过程体现了(  )
①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②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③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的民主
④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本次提交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是在前期公开征集线索、多方面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遴选出来的。这一过程体现了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的民主,故①③正确。
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故②错误;
在我国,公民不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9.(2023·会考)下图中主人公的言行启示我们应该(  )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②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④拒绝人际交往,防范毒品危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图中主人公远离毒品,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故①②③正确。
人际交往要有原则,而非拒绝人际交往,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自我保护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10.(2023·会考)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这意味着我国致力于(  )
①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②主导世界的发展
③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④消除国家之间的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中国将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这意味着我国致力于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故①③正确。
我国不主导世界的发展,故②错误;
我国并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的差异,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1.(2023·会考)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濒临大西洋 B.甲地的牧民“逐水草而居”
C.乙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洲 D.大陆丙的南端位于南温带
【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罗斯海新站濒临大西洋,错误,应该是太平洋。甲地的牧民“逐水草而居”,错误,甲地位于南美洲。乙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洲,错误,乙地位于非洲,处于第二位。大陆丙的南端位于南温带,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称为半岛。
(2023·会考)读东经 89°部分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2.图中甲、乙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13.下列描述属于丙区域自然与人文特征的是(  )
①沟壑纵横,人们开凿层层梯田
②冰川广布,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③岩溶广布,吸引众多游客观光
④牦牛成群,畜牧业是其支柱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2.D
13.C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点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
12.根据给出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准噶尔盆地,乙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3.根据给出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②冰川广布,是世界最高的高原,④牦牛成群,畜牧业是其支柱产业,正确。
①沟壑纵横,人们开凿层层梯田 ,是黄土高原景观;错误。
③岩溶广布,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是云贵高原景观;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3·会考)据统计,丽水市共有古廊桥218座,是廊桥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尤以庆元、景宁、龙泉三县分布最为密集。以下关于丽水木拱廊桥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以石灰岩地貌为主,有利于桥梁架设,保证桥体稳定性
B.丽水分布着大面积的红松原始森林,造桥的木料可就地取材
C.丽水属温带季风气候,潮湿多雨,所以在木拱桥的基础上还要建造廊屋
D.木拱廊桥位于山区,适应山高沟深,雨量充沛,水流较多,河流不宽的环境
【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丽水没有石灰岩地貌,也没有大面积的红松,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BC说法错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木拱廊桥是浙江省、福建省一带的建筑;浙闽一带多山地丘陵,山高沟深,地形崎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中小河流众多,溪流纵横,交通不便;该地森林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修建木拱廊桥的原料丰富;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水位变化大,拱形构造安全稳固且利于洪水期泄洪;河流两岸多岩石,以河岸两侧坚固的岩体为桥台基座,廊桥稳定性强;桥土建造屋檐,可以保护木桥免受日晒雨淋的侵袭,延长廊桥寿命。
15.(2023·会考)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某学校历史组在当天推出了以“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题的文物图片线上展览。下列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出现在商朝;猪纹陶钵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秦半两钱出现在秦朝时期;放马滩纸地图是西汉时期。如果以“融 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题的文物图片线上展览,题干选项中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③④。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半两钱、造纸术的相关史实。
16.(2023·会考)1919年5月1日《大陆报》: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由此引发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919年5月1日《大陆报》: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己失败。”可知由此引发的运动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C项正确;
洋务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一二 九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17.(2023·会考)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其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文艺复兴运动 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B 美国独立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C 日本明治维新 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B项对应错误,选择B项;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对应正确,排除A项;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应正确,排除C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对应正确,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8.(2023·会考)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答案】A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A项正确;
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不是共同作用,排除B项;
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不是共同作用,排除C项;
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共同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19.(2023·会考)关于下图所反映的四次重要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反映的会议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图2所反映的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图3所反映的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图4所反映的会议中心议题是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2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
图片1是中共一大。1922年7月,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项错误,排除A项;
图片3 是中共七大。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项错误,排除C项;
图片4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项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时间与影响。
20.(2023·会考)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达成“九二共识”
④澳门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1951年;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1997年;③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④澳门回归祖国在1999年;因此正确排序①③②④。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的相关史实。
二、本卷有 5 小题,共 50 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 相应位置上。
21.(2023·会考)海南椰子的利用价值很大,有“宝树”之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椰子最适宜在年平均温度 26-27℃,年温差小,年降雨量 1300-2300 毫米, 年光照 2000 小时以上, 海拔 50 米以下的沿海地区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
材料二:椰子浑身是宝。椰水可作饮料;椰花汁,经发酵可制椰子酒;椰肉可制成椰奶粉、椰蛋白、无色椰油、椰粉等;椰油可食用或制作高级肥皂;椰壳可制成优质活性炭或加工成椰雕;椰木可作家具和建筑用材。但是文昌市椰子产业品种和产品单一,同东南亚椰子产业相比,竞争力不强。
(1)据图 1 判断,文昌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2)据材料一分析文昌市成为中国椰子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
(3)综合上述资料,从区域发展的原则角度为文昌市发展提供两条建议。
【答案】(1))南方地区;琼
(2)文昌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光照时间充足,全年高温,有利于椰子的生长;文昌市降水丰沛,年降水量超过 2000mm,有利于椰子的生长;沿海地区海拔较低。
(3)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昌市可充分利用地处低纬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充沛等独特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椰子特色产业; 文昌市面对椰子产品单一等特点,可研发引进新品种,并对椰子产品进行深加工,促进文昌市经济发展等。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据图 1 判断,文昌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所在省份是海南省,简称是琼。
(2)、据材料一,分析文昌市成为中国椰子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回答即可。如:文昌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光照时间充足,全年高温,有利于椰子的生长;文昌市降水丰沛,年降水量超过 2000mm,有利于椰子的生长;沿海地区海拔较低。
(3)、根据题意,综合上述资料,从区域发展的原则角度为文昌市发展提供两条建议。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昌市可充分利用地处低纬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充沛等独特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椰子特色产业; 文昌市面对椰子产品单一等特点,可研发引进新品种,并对椰子产品进行深加工,促进文昌市经济发展等。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22.(2023·会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事】 【记忆】
《论语·乡党》记述了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马棚起火的情况下,孔子关心的是地位不高的仆人,而非马。 据(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喂)腹,腹饱而身毙。”
【发现】 【传播】
1967年在丝绸之路遗址出土的卜天寿《论语》郑玄注抄本残本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摘自《启蒙运动与中国儒家学说的关系》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故事】所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基于这种思想主张,孔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政治建议?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唐太宗治国“先存百姓”的措施,并说明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对唐朝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有学者认为“儒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儒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证。(温馨提示:本小题分层给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1)思想主张:仁; 政治建议:为政以德(实行德政或以德治国)
(2)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或者: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影响:使唐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开创了唐朝的“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3)示例:观点:儒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等学派为代表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儒家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到西亚和欧洲;唐太宗时期,受儒家思想影响,推行了一系列关爱百姓的措施,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明清时期,儒学发展产生的程朱理学传入欧洲,成为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事实证明,儒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百家争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大意为: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这反映了孔子关心人民的“仁”的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
(2)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对百姓的重视,根据所学,唐太宗在位期间,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为唐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3)根据所学,儒学思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在传播过程之中也影响到了世界,即“儒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材料三中丝绸之路遗址发现的《诗经》残片、日本长崎的孔庙可以佐证儒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23.(2023·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新的思想武器去拯救中国。“五四”后,他们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工人夜校,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一部分工人也提高了阶级觉悟。
——张小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析》
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严峻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艰辛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霍豫《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特征和启示》
(1)材料一中“新的思想武器”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后先进的中国人宣传该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答案】(1)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影响:①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②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向工人阶级转变;③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④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2)原因:①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指导。
(3)成绩:①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③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
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新的思想武器去拯救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新的思想武器”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后先进的中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向工人阶级转变;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有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指导。
(3)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严峻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艰辛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有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知识。
24.(2023·会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2月,某市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居民梁某明知对方是诈骗分子,仍然将卡出借获利。经讯问,梁某对其实施“帮信”违法的事实供认不讳。最终,公安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梁某作出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二百元的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何个人、单位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帮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案件聚焦】 【法律链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相继出台。随着反诈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公民自觉主动举报电信网络诈骗的线索增多,也有一些主动自首的情况。
(1)依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材料中梁某的违法行为。从依法履行义务的角度分析公安分局对梁某作出判决的原因
(2)某校九年级五班同学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请说说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鉴于此,该班同学总结了未成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因素,并制作了未成年人反电信网络诈骗小贴士,请你结合实际,将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1)梁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法定义务须履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义务须担责,梁某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我们既要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践行诚信,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①提高分辨能力,不随意参加免费送礼品、免费体验项目等活动;
②增强维权意识,若遭遇诈骗,及时告知家人或拨打96110反诈专线;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自律;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依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材料中梁某的违法行为。从依法履行义务的角度分析公安分局对梁某作出判决的原因。第一小问,需把握违法的类型的知识,概括材料内容,可知梁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第二小问,需把握依法履行义务的知识,说明法定义务须履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义务须担责,梁某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此题要求说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概括材料内容,分析两个同学的观点,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我们既要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践行诚信,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结合实际,将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联系自我保护的知识说明,可从提高分辨能力,不随意参加免费送礼品、免费体验项目等活动;增强维权意识,若遭遇诈骗,及时告知家人或拨打96110反诈专线等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违法的类型、权利与义务、厉行法治、道德、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解答此题应明确违法的类型,结合材料内容说明。(2)把握德治与法治的知识,围绕材料观点分析说明即可。(3)围绕材料内容,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25.(2023·会考)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局之年。
材料一:
材料二:
2023年,丽水市政府将围绕以“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让丽水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引领打造“金色”新增长极上,拥有了更多“丽水实践”“丽水经验”“丽水样板”。
(1)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自己国情的现代化,依据材料一,结合我国国情谈谈你的理解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丽水市政府以“红绿金”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探索与实践的合理性。(请从“红”、“绿”、“金”任选两个角度分析)
(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你我的参与。请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丽水新篇章提出一个建议。
【答案】(1)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国政府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谋求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丽水的“红”: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丽水的“绿”:打造绿水青山“大花园”,就要保护好、发展好丽水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丽水的“金”:创新引领发展,实现金山银山“大跨越”,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3)建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丽水人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基础。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依据材料一,结合我国国情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自己国情的现代化,”的理解。此题为观点说明题,首先应把握我国的国情的知识,然后概括材料内容,说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国政府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谋求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此题要求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丽水市政府以“红绿金”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探索与实践的合理性。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民族精神、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理念等知识,若选择丽水的“红”,说明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若选择“绿”,说明打造绿水青山“大花园”,就要保护好、发展好丽水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若选择“金”,说明创新引领发展,实现金山银山“大跨越”,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丽水新篇章提出一个建议。结合教材知识,联系实际,可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丽水人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基础等角度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精神、科教兴国战略、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我国的国情等知识说明即可。(2)任选角度,联系民族精神、新发展理念等知识说明即可。(3)言之成理即可。
1 / 1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3年中考社会法治二模试卷
一、本卷有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最符 合题意的一个选项相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1.(2023·会考)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  ),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A.70亿 B.75亿 C.80亿 D.85亿
2.(2023·会考)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  )。
A.3% B.4% C.5% D.6%
3.(2023·会考)在期末考试中,佳佳发挥失常,没能取得好成绩,心理很不舒服。她调整好心态,冷静分析原因,希望下次取得好成绩。这说明(  )
A.挫折往往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
B.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收获
C.情绪总是被动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D.负面的情绪也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助力
4.(2023·会考)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防控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做法体现了(  )
①珍爱生命的理念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会考)下图是某县网信办张贴的海报。该海报警示我们(  )
①远离网络,坚持独善其身
②遵守规则,守住自由界限
③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文明上网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会考)“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历经艰辛,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的方法,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他用行动(  )
①践行了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
②诠释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③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
④弘扬了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会考)2023年3月1日,《丽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进一步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对此,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B.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C.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可以减少子女的赡养义务
D.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8.(2023·会考)2023年3月,丽水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票决确定了2023年度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本次提交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是在前期公开征集线索、多方面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遴选出来的。这一过程体现了(  )
①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②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③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的民主
④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9.(2023·会考)下图中主人公的言行启示我们应该(  )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②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④拒绝人际交往,防范毒品危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会考)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这意味着我国致力于(  )
①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②主导世界的发展
③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④消除国家之间的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2023·会考)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罗斯海新站濒临大西洋 B.甲地的牧民“逐水草而居”
C.乙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洲 D.大陆丙的南端位于南温带
(2023·会考)读东经 89°部分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2.图中甲、乙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13.下列描述属于丙区域自然与人文特征的是(  )
①沟壑纵横,人们开凿层层梯田
②冰川广布,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③岩溶广布,吸引众多游客观光
④牦牛成群,畜牧业是其支柱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会考)据统计,丽水市共有古廊桥218座,是廊桥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尤以庆元、景宁、龙泉三县分布最为密集。以下关于丽水木拱廊桥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以石灰岩地貌为主,有利于桥梁架设,保证桥体稳定性
B.丽水分布着大面积的红松原始森林,造桥的木料可就地取材
C.丽水属温带季风气候,潮湿多雨,所以在木拱桥的基础上还要建造廊屋
D.木拱廊桥位于山区,适应山高沟深,雨量充沛,水流较多,河流不宽的环境
15.(2023·会考)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某学校历史组在当天推出了以“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题的文物图片线上展览。下列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2023·会考)1919年5月1日《大陆报》: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由此引发的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17.(2023·会考)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其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文艺复兴运动 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B 美国独立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C 日本明治维新 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A.A B.B C.C D.D
18.(2023·会考)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9.(2023·会考)关于下图所反映的四次重要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反映的会议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图2所反映的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图3所反映的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图4所反映的会议中心议题是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023·会考)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③达成“九二共识”
④澳门回归祖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二、本卷有 5 小题,共 50 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 相应位置上。
21.(2023·会考)海南椰子的利用价值很大,有“宝树”之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椰子最适宜在年平均温度 26-27℃,年温差小,年降雨量 1300-2300 毫米, 年光照 2000 小时以上, 海拔 50 米以下的沿海地区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
材料二:椰子浑身是宝。椰水可作饮料;椰花汁,经发酵可制椰子酒;椰肉可制成椰奶粉、椰蛋白、无色椰油、椰粉等;椰油可食用或制作高级肥皂;椰壳可制成优质活性炭或加工成椰雕;椰木可作家具和建筑用材。但是文昌市椰子产业品种和产品单一,同东南亚椰子产业相比,竞争力不强。
(1)据图 1 判断,文昌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2)据材料一分析文昌市成为中国椰子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
(3)综合上述资料,从区域发展的原则角度为文昌市发展提供两条建议。
22.(2023·会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事】 【记忆】
《论语·乡党》记述了这样一个经典故事:“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马棚起火的情况下,孔子关心的是地位不高的仆人,而非马。 据(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喂)腹,腹饱而身毙。”
【发现】 【传播】
1967年在丝绸之路遗址出土的卜天寿《论语》郑玄注抄本残本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摘自《启蒙运动与中国儒家学说的关系》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故事】所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主张。基于这种思想主张,孔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政治建议?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唐太宗治国“先存百姓”的措施,并说明唐太宗的“为君之道”对唐朝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3)有学者认为“儒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儒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影响的角度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证。(温馨提示:本小题分层给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3.(2023·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新的思想武器去拯救中国。“五四”后,他们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工人夜校,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一部分工人也提高了阶级觉悟。
——张小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析》
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严峻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艰辛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霍豫《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特征和启示》
(1)材料一中“新的思想武器”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后先进的中国人宣传该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4.(2023·会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2月,某市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居民梁某明知对方是诈骗分子,仍然将卡出借获利。经讯问,梁某对其实施“帮信”违法的事实供认不讳。最终,公安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梁某作出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二百元的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何个人、单位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帮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案件聚焦】 【法律链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相继出台。随着反诈宣传教育的不断深入,公民自觉主动举报电信网络诈骗的线索增多,也有一些主动自首的情况。
(1)依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材料中梁某的违法行为。从依法履行义务的角度分析公安分局对梁某作出判决的原因
(2)某校九年级五班同学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请说说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鉴于此,该班同学总结了未成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因素,并制作了未成年人反电信网络诈骗小贴士,请你结合实际,将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
25.(2023·会考)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局之年。
材料一:
材料二:
2023年,丽水市政府将围绕以“红绿金”融合协调发展,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让丽水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引领打造“金色”新增长极上,拥有了更多“丽水实践”“丽水经验”“丽水样板”。
(1)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自己国情的现代化,依据材料一,结合我国国情谈谈你的理解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丽水市政府以“红绿金”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探索与实践的合理性。(请从“红”、“绿”、“金”任选两个角度分析)
(3)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你我的参与。请你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丽水新篇章提出一个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2022年时事
【解析】【分析】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2.【答案】A
【知识点】2023年时事热点
【解析】【分析】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时事政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熟记重大时政事件。
3.【答案】D
【知识点】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解析】【分析】在期末考试中,佳佳发挥失常,没能取得好成绩,心理很不舒服。她调整好心态,冷静分析原因,希望下次取得好成绩。这说明负面的情绪也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助力,故D正确。
挫折常常使人产生负面的情绪,故A错误;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收获”说法太绝对,故B错误;
情绪并非总是被动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正确对待挫折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4.【答案】A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
【解析】【分析】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防控目标将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体现了珍爱生命的理念,故①②③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珍爱生命、规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完整把握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也可采用排除法。
5.【答案】D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某县网信办张贴的海报警示人们要远离网络暴力,启示我们遵守规则,守住自由界限,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文明上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故②③④正确。
要正确对待网络,故①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6.【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林占熺,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他历经艰辛,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的方法,为全世界脱贫致富提供了方案。这说明他践行了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诠释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弘扬了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故①②④正确。
“彻底解决了贫困问题”不符合实际,故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7.【答案】C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
【解析】【分析】该条例进一步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这说明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故ABD说法正确。
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但子女仍然要履行赡养义务,故C说法错误。
此题为逆向选择题,符合题意的为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孝敬父母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8.【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本次提交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是在前期公开征集线索、多方面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论证基础上遴选出来的。这一过程体现了公民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的民主,故①③正确。
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故②错误;
在我国,公民不能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9.【答案】A
【知识点】珍爱和尊重生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解析】【分析】图中主人公远离毒品,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故①②③正确。
人际交往要有原则,而非拒绝人际交往,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自我保护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10.【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中国将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这意味着我国致力于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故①③正确。
我国不主导世界的发展,故②错误;
我国并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的差异,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1.【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罗斯海新站濒临大西洋,错误,应该是太平洋。甲地的牧民“逐水草而居”,错误,甲地位于南美洲。乙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洲,错误,乙地位于非洲,处于第二位。大陆丙的南端位于南温带,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称为半岛。
【答案】12.D
13.C
【知识点】中国的地形、气候;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解析】【点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
12.根据给出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准噶尔盆地,乙所在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3.根据给出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②冰川广布,是世界最高的高原,④牦牛成群,畜牧业是其支柱产业,正确。
①沟壑纵横,人们开凿层层梯田 ,是黄土高原景观;错误。
③岩溶广布,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是云贵高原景观;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浙江丽水没有石灰岩地貌,也没有大面积的红松,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ABC说法错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木拱廊桥是浙江省、福建省一带的建筑;浙闽一带多山地丘陵,山高沟深,地形崎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中小河流众多,溪流纵横,交通不便;该地森林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修建木拱廊桥的原料丰富;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的水位变化大,拱形构造安全稳固且利于洪水期泄洪;河流两岸多岩石,以河岸两侧坚固的岩体为桥台基座,廊桥稳定性强;桥土建造屋檐,可以保护木桥免受日晒雨淋的侵袭,延长廊桥寿命。
15.【答案】D
【知识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出现在商朝;猪纹陶钵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秦半两钱出现在秦朝时期;放马滩纸地图是西汉时期。如果以“融 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题的文物图片线上展览,题干选项中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③④。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半两钱、造纸术的相关史实。
16.【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919年5月1日《大陆报》:政府接巴黎中国代表团来电,谓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己失败。”可知由此引发的运动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C项正确;
洋务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义和团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一二 九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17.【答案】B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B项对应错误,选择B项;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对应正确,排除A项;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应正确,排除C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对应正确,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美国南北战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8.【答案】A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A项正确;
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不是共同作用,排除B项;
废除了俄国的农奴制不是共同作用,排除C项;
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不是共同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史实。
19.【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2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
图片1是中共一大。1922年7月,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项错误,排除A项;
图片3 是中共七大。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C项错误,排除C项;
图片4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项错误,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时间与影响。
20.【答案】B
【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1951年;②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1997年;③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④澳门回归祖国在1999年;因此正确排序①③②④。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取得的成果的相关史实。
21.【答案】(1))南方地区;琼
(2)文昌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光照时间充足,全年高温,有利于椰子的生长;文昌市降水丰沛,年降水量超过 2000mm,有利于椰子的生长;沿海地区海拔较低。
(3)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昌市可充分利用地处低纬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充沛等独特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椰子特色产业; 文昌市面对椰子产品单一等特点,可研发引进新品种,并对椰子产品进行深加工,促进文昌市经济发展等。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据图 1 判断,文昌市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所在省份是海南省,简称是琼。
(2)、据材料一,分析文昌市成为中国椰子之乡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回答即可。如:文昌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光照时间充足,全年高温,有利于椰子的生长;文昌市降水丰沛,年降水量超过 2000mm,有利于椰子的生长;沿海地区海拔较低。
(3)、根据题意,综合上述资料,从区域发展的原则角度为文昌市发展提供两条建议。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文昌市可充分利用地处低纬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充沛等独特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椰子特色产业; 文昌市面对椰子产品单一等特点,可研发引进新品种,并对椰子产品进行深加工,促进文昌市经济发展等。
【点评】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22.【答案】(1)思想主张:仁; 政治建议:为政以德(实行德政或以德治国)
(2)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或者: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影响:使唐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开创了唐朝的“贞观之治”,为唐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3)示例:观点:儒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以儒家等学派为代表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儒家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到西亚和欧洲;唐太宗时期,受儒家思想影响,推行了一系列关爱百姓的措施,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明清时期,儒学发展产生的程朱理学传入欧洲,成为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事实证明,儒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百家争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大意为: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这反映了孔子关心人民的“仁”的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
(2)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对百姓的重视,根据所学,唐太宗在位期间,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为唐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3)根据所学,儒学思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在传播过程之中也影响到了世界,即“儒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材料三中丝绸之路遗址发现的《诗经》残片、日本长崎的孔庙可以佐证儒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23.【答案】(1)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 影响:①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②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向工人阶级转变;③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④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2)原因:①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指导。
(3)成绩:①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③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
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新的思想武器去拯救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新的思想武器”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后先进的中国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向工人阶级转变;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2)根据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有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指导。
(3)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严峻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艰辛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有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提升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知识。
24.【答案】(1)梁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法定义务须履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义务须担责,梁某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我们既要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践行诚信,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①提高分辨能力,不随意参加免费送礼品、免费体验项目等活动;
②增强维权意识,若遭遇诈骗,及时告知家人或拨打96110反诈专线;
【知识点】塑造良好道德;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自律;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依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判断材料中梁某的违法行为。从依法履行义务的角度分析公安分局对梁某作出判决的原因。第一小问,需把握违法的类型的知识,概括材料内容,可知梁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第二小问,需把握依法履行义务的知识,说明法定义务须履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义务须担责,梁某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此题要求说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概括材料内容,分析两个同学的观点,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我们既要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践行诚信,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结合实际,将空白处内容补充完整。联系自我保护的知识说明,可从提高分辨能力,不随意参加免费送礼品、免费体验项目等活动;增强维权意识,若遭遇诈骗,及时告知家人或拨打96110反诈专线等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违法的类型、权利与义务、厉行法治、道德、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解答此题应明确违法的类型,结合材料内容说明。(2)把握德治与法治的知识,围绕材料观点分析说明即可。(3)围绕材料内容,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25.【答案】(1)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国政府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谋求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丽水的“红”: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丽水的“绿”:打造绿水青山“大花园”,就要保护好、发展好丽水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丽水的“金”:创新引领发展,实现金山银山“大跨越”,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3)建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丽水人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基础。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依据材料一,结合我国国情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自己国情的现代化,”的理解。此题为观点说明题,首先应把握我国的国情的知识,然后概括材料内容,说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我国政府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谋求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此题要求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丽水市政府以“红绿金”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丽水探索与实践的合理性。解答此题应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民族精神、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理念等知识,若选择丽水的“红”,说明弘扬和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若选择“绿”,说明打造绿水青山“大花园”,就要保护好、发展好丽水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若选择“金”,说明创新引领发展,实现金山银山“大跨越”,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丽水新篇章提出一个建议。结合教材知识,联系实际,可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丽水人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基础等角度说明,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人类命运共同体、民族精神、科教兴国战略、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概括材料内容,联系我国的国情等知识说明即可。(2)任选角度,联系民族精神、新发展理念等知识说明即可。(3)言之成理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