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读下侧经纬网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位于 B 点的西北方向
B.B点经纬度为 (70°N ,130°W)
C.C点位于低纬度、北温带
D.D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丹麦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海拔约30米,北海沿岸有着宽阔的沙滩,沙丘上长着丛丛的草地与灌木。读丹麦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2.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丹麦北海沿岸沙丘上更容易生长植被的条件是(  )
A.水分充足 B.土壤肥沃 C.热量丰富 D.光照充足
3.丹麦因地制宜,适合发展的经济活动是(  )
A.水田种植水稻 B.发展畜牧业
C.利用水能发电 D.山地雪峰旅游
4.(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有关图中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的山西省,简称冀,省会太原
B.②是黄河下游的省,濒临东海
C.③是我国的湖北省,有长江、淮河流经
D.④位于黄河流域,省会兰州
5.(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图中序号分别代表乌鲁木齐、石家庄、拉萨、武汉四个城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省区典型的传统民居是竹楼
B.②所在省区位于西北地区
C.③所在省区1月平均气温大于0℃
D.④所在省区均位于我国的珠江流域
6.(2023·浙江)共和国时期,罗马的住宅以庭院为主,帝国时期则修建了很多公寓楼,这种独栋公寓楼往往有五六层,每层被分割成数个独立套间,便于出租。这种变化(  )
A.是导致阶级分化的主要原因 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C.使罗马形成了统一建筑规则 D.影响了后世城市的住房设计
7.(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西方史学家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新生产方式和商业资本发展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种“新生产方式”指的是(  )
①庄园经济
②租地农场
③手工工场
④庄园法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浙江)1798年拿破仑控制埃及后,在埃及建立起了铸造厂和现代医院,引进了先进的灌溉系统和种植技术,还创办了埃及第一家报纸。此举一定程度上(  )
A.推动了非洲社会的转型 B.打击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C.传播了欧洲的工业文明 D.瓦解了世界的殖民体系
9.(2023·浙江)德国马克思博物馆中一个展室的主题为“转折点1848年”。对此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B.马克思主义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C.无产阶级斗争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0.(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从1872年开始,日本政府在20年的时间里共建设了长达2000英里的铁路;到1880年,电报线路已经连接了日本各地所有的大城市;当时贡献最大的工业企业-缫丝业,其产品占日本出口量的40%大多由私人企业经营。这些现象共同表明当时的日本(  )
A.近代经济发展迅速 B.政府主导企业发展
C.大力推行文明开化 D.军事实力迅速增强
11.(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英国史学家约翰 贝内特指出,“ 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个“交叉点”是(  )
A.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签订《慕尼黑协定》
C.德国吞并奥地利 D.德国突袭波兰
12.(2023九下·义乌开学考)世界现代史某单元的课题如下图,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第1课 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第2课 西欧的联合 第3课 日本重新崛起
第4课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A.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13.(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矛盾的是(  )
A.西安举办2023欧亚经济论坛
B.杭州召开第二届全球数贸会
C.沪昆高速公路春节期间拥堵现象严重
D.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14.(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一夜爆红,自冰雪季来临,黑龙江省领导到各景点调研,与群众交流,回应游客需求。另召开两场座谈会,“保价格”“促服务”“送温暖”,大力保障游客利益。这体现黑龙江省政府(  )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积极提升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④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扫一扫,问题“码”上解。在西湖区,无论是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和投诉,还是进行诉求表达、政策咨询,市民只要扫一扫“西湖码”,就能实现。这体现了(  )
A.主人翁意识强,扩大民主权利
B.积极的民主参与,拓宽民主渠道
C.公正司法,促进法治建设
D.协商民主,杜绝滥用权力
16.(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23年8月,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利用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哄抬盐价的不良商家,稳定市场秩序。这一举措说明(  )
①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②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坚持厉行法治,要做到严格执法
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7.(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衢州市毛师花奶奶坚持出售5毛钱早餐27年不涨价,只为山区娃早上能吃饱。在毛师花奶奶身上,我们能深切感受到(  )
①公民友善的价值要求
②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③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④勤劳勇敢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23 年,我国开展了首个“全国生态日”宣传,其主题为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 节能尽 一份力,降碳多一份心”。 这说明我国 (  )
A.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瞩目成就
B.治理环境污染是经济建设首要任务
C.着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D.宣传教育可有效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19.(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23 年以来,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阿克苏地区各县市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让阿克苏旅游四季都火。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做法启示我们要 (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
②缩小各民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
③加强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
④提高少数民族的收入水平,实现高度自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中国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农业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世界。这表明我国(  )
①坚定不移维护世界的和平
②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60分)
21.(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一带一路”让智利不再遥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拉美国家。智利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化石能源短缺,计划修建两座水电站并开发太阳能;智利是水果出口大国,也是知名葡萄酒产区。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中国轨道列车助力智利铁路发展……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据图1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说明。
(2)据图2描述S市和M市的气候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请你为智利的发展出谋划策,并指出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法宝。
22.(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历史中总会出现一些新事物,影响着世界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交往,新精神
【新交往】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新精神】早在 14、15 世纪,在意大利沿海城市产生的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得到最崇高的颂扬。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材料中的“新交往”和“新精神”分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新危机,新转机
15世纪以来,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美国等先后崛起的国家,它们的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
将导图中的提示进行合理搭配,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三个以上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新时代,新力量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演讲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人民网《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焕发时代光彩》
根据材料,运用《世界历史》(九下)知识,谈谈中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贡献了怎样的力量。
23.(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动,每一次格局的变动都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1)根据时间轴上的提示信息,写出与序号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
名称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变化中的世界格局
对世界 的影响 消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留下了战后的不稳定因素。 消极:冷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加重各国经济发展的负担。 消极:局部冲突不断,仍存一些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积极: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维持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 积极: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崛起。 积极:世界局势总体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概括上述世界格局变动的共同影响,并分析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
(3)综上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简要回答国际社会应如何构建一个和平安全的世界。
24.(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年来,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率先开启了省域现代化的先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析数字看浙江蝶变】
2002—2022年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部分指标对比表
项目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区域创新能力全国位次
2002年 0.8 1.17 4940 第 6 位
2022年 7.77 7.13 37600 第 4 位
注: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2年的 2.37 缩小到2022年的1.90,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1)根据材料,概括20年来浙江省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蝶变。
(2)【评新闻品浙江智慧】
新闻一 新闻二
2023年6月17日 2023年6月30日
绍兴棠棣村:朵朵兰花香 棠棣村素有“千年兰乡”的美誉,20年前,村里杂物乱堆乱放,人居环境差,治理难度大。如今“漓水清,渚山奇,兰香满棠棣……” 一座数字兰花共富工坊拔地而起,从智能培育到直播出售,运用数字化手段,一朵花染香了美丽经济。 村里还修建文化礼堂,扎实推进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文明建设。 台州黄岩城市管理有“精度”有“温度” 近年来,台州黄岩区综合执法西城中队主动靠前服务,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 100 余次,化解矛盾纠纷 80 余起。中队全力打造便民利民“服务圈”,开展城管便民服务日等活动,力求解决群众“烦心事”。 创新治理方式也是中队管理另一亮点,举办主题集市、设立“轻微违法教室”等受到群众频频点赞。
任选一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人民日报为它点赞的理由。
(3)【绘蓝图话青春使命】
未来的十年,浙江将勇立潮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积极探索,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进示范区、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等。
请以“奋斗”“梦想”为关键词写一句青春寄语,并谈谈你将用怎样的实际行动为 “浙江蓝图”再添华彩一笔。
25.(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11月8日-10日在乌镇召开,某校901班开展“数规划 数峰会 数未来”的主题学习活动,阅读学习卡,回答问题。
[数规划]资料卡一 :11月8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在乌镇峰会上发布,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全球第二,在互联网应用、网民数量、人工智能发展等多方面领跑全球。
[数峰会]资料卡二:乌镇峰会期间,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本次峰会,围绕“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谋划以数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接着高能级“对话框”和世界级“朋友圈”,乌镇峰会助力中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话语权不断提升,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全球普遍性、发展性、引领性的倡议共识,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乌镇方案。
[数未来]资料卡三:数字技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广泛应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电商服务“点击即买”......让我们零距离感到数字技术对美好生活的作用。
(1)根据资料卡一,概括我国在建设数字中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分析其成因。
(2)结合资料卡二,简述中国担当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表现。
(3)联系资料卡三,构思一项数字技术融入校园生活的创意,并简要阐述该创意的价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经纬网可知,A点位于 B 点的西南方向。B点经纬度为 (70°N ,130°E),C点位于中纬度、北温带。D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答案】2.A
3.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位于半岛的丹麦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小麦、大麦和黑麦等谷物种植广泛,农产品的三分之二用于出口,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占丹麦出口农产品的60%。历史上被称作“欧洲粮仓”。
2.根据题意,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丹麦北海沿岸沙丘上更容易生长植被的条件是水分充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丹麦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大面积的草场。丹麦因地制宜,适合发展的经济活动是发展畜牧业。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省区轮廓可知,①是山西省,简称是晋,省会是太原市。②是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濒临渤海,黄海。③是湖南省,有长江,湘江流经。④是甘肃省,简称是甘或陇,省会是兰州市。位于黄河流域。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23个省:河北省(冀 石家庄)、山西省(晋 太原)、吉林省(吉 长春)、辽宁省(辽 沈阳)、黑龙江省(黑 哈尔滨)、陕西省(陕或秦 西安)。甘肃省(甘或陇 兰州)、青海省(青)、山东省(鲁 济南)、福建省(闽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台湾省(台 台北)、河南省(豫 郑州)。湖北省(鄂 武汉)、湖南省(湘 长沙)、江西省(赣 南昌)、江苏省(苏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广东省(粤 广州)、海南省 (琼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贵州省(贵或黔 贵阳)、云南省(云或滇 昆明)。
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南宁)、西藏自治区(藏 拉萨)。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5.【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省区轮廓可知,①是山西省,简称是晋,典型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竹楼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②是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位于我国北方地区。③是湖南省,所在省区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④是甘肃省,简称是甘或陇,位于黄河流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
6.【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罗马帝国时期修建了很多多层公寓楼,便于出租,结合所学,这些公寓楼有利于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
A项是导致阶级分化的主要原因理解错误,公寓楼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可见公寓楼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结果而非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使罗马形成了统一建筑规则理解错误,虽然帝国各地纷纷效仿修建公寓楼,但仅凭此不能得出罗马形成了统一的建筑规制,不符合题意;
D项影响了后世城市的住房设计理解错误,罗马帝国时代的公寓楼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题目要求指出从庭院式住宅到公寓楼这种变化的影响,而非单独说公寓楼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古罗马的历史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中世纪晚期”“前工业革命”“新生产方式”,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属于封建性经济形式,与“资本主义”不符,故①不符合题意;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这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故②符合题意;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设备统一,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故③符合题意;庄园法庭是西欧中世纪设立于封建庄团体内的司法审判机构,与“资本主义”不符,故④不符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②③属于“新生产方式”,故选C项;①④不属于“新生产方式”,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欧经济和社会变化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798年拿破仑控制埃及后,在埃及建立起了铸造厂和现代医院,引进了先进的灌溉系统和种植技术,还创办了埃及第一家报纸”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欧洲的工业文明。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传播了欧洲的工业文明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9.【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马克思博物馆中的一个展室的主题为“转折点1848年”。
A项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指的是巴黎公社,不符合题意;
B项马克思主义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的说法绝对化,不符合题意;
C项无产阶级斗争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符合题意;
D项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0.【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据材料“从1872年开始,日本政府在20年的时间里共建设了长达2000英里的铁路;到1880年,电报线路已经连接了日本各地所有的大城市;当时贡献最大的工业企业——缫丝业,其产品占日本出口量的40%大多由私人企业经营”,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在经济领域推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动了近代经济发展,故选A项。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府积极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非是政府主导企业发展,排除B项。
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领域主张学习西方,推行文明开化,与材料经济方面殖产兴业不符,排除C项。
明治维新在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与材料经济方面殖产兴业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殖产兴业,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11.【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据材料“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前夕,德国法西斯加紧在欧洲的扩张,面对德国的侵略,英国奉行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1938年9月,英法德意召开了慕尼黑会议,签署了《慕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成为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的“交叉点”,故选B项。
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冲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便利了德国扩军备战,但与“英国的绥靖国策”没有交叉点,排除A项。
德国吞并奥地利体现了“德国的征服国策”,得不出与“英国的绥靖国策”的结合,排除C项。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标志二战爆发,宣告英国绥靖政策的破产,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慕尼黑阴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慕尼黑阴谋的相关历史知识。
12.【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和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还出现许多新变化。据题干图片中“第1课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第2课西欧的联合、第3课日本重新崛起、第4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变化,故这一单元的主题可以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ACD三项和题干课题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应该是这一单元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沪昆高速公路春节期间拥堵现象严重,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C正确。
“西安举办2023欧亚经济论坛”“杭州召开第二届全球数贸会”“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没有反映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4.【答案】A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黑龙江省领导到各景点调研,与群众交流,回应游客需求。另召开两场座谈会,“保价格”“促服务”“送温暖”,大力保障游客利益。这体现黑龙江省政府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积极提升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故①②③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法治政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5.【答案】B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在西湖区,无论是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和投诉,还是进行诉求表达、政策咨询,市民只要扫一扫“西湖码”,就能实现。这体现了积极的民主参与,拓宽民主渠道,故B正确。
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故A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公正司法,故C不符合题意;
“杜绝滥用权力”夸大了其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行使民主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16.【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2023年8月,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利用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哄抬盐价的不良商家,稳定市场秩序。这说明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坚持厉行法治,要做到严格执法,故①③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故②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法治政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7.【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衢州市毛师花奶奶坚持出售5毛钱早餐27年不涨价,只为山区娃早上能吃饱。这体现了公民友善的价值要求,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故③不符合题意;
勤劳勇敢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18.【答案】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2023 年,我国开展了首个“全国生态日”宣传,其主题为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 节能尽 一份力,降碳多一份心”。 这说明我国着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故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瞩目成就,故A不符合题意;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故B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绿色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9.【答案】A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阿克苏地区各县市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启示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缩小各民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加强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故③不符合题意;
民族自治地方不具有高度自治权,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20.【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中国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农业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世界。这表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故③④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发展,而非和平,故①不符合题意;
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21.【答案】(1)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写出两点即可)
(2)气温:M市气温比S市低,因其纬度较高。 降水:M市比S市多,M市比S市更靠近海洋。
(3)智利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任意两点)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据图1信息可知,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写出两点即可)
(2)、据图2,气温:M市气温比S市低,因其纬度较高。 降水:M市比S市多,M市比S市更靠近海洋。
(3)、根据材料二,智利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任意两点)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22.【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
(2)观点: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危机孕育转机,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论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推翻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法国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最终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的道路,所以说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
(3)中国努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新交往”:据材料“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结合所学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隔绝状态,促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人类的新交往。“新精神”:据材料“早在 14、15 世纪,在意大利沿海城市产生的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得到最崇高的颂扬”,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是历史小论文写作。解题应紧扣“新危机”“新转机”,依据材料可知,英法面临着封建专制统治危机,美国面临着奴隶制存废、国家分裂的危机,俄国面临着农奴制危机,日本面临着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说明当时世界的主要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结合所学可知,各国面临着危机,最终采取了不的手段破除了危机,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发展。比如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度,维护了联邦统一;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实行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综上分析可知,危机孕育转机,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
示例:观点: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危机孕育转机,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论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推翻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法国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最终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的道路,所以说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
(3)据材料“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结合所学可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此,中国努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航路的开辟与文艺复兴。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与文艺复兴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是历史小论文写作。主要考查15 世纪以来,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美国的崛起。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努力创建国际新秩序,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3.【答案】(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杜鲁门主义出台、苏联解体。
(2)影响1:都维持了世界的暂时、相对和平 ;
影响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影响1的原因:暂时调整了国际秩序 ;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
影响2的原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存在 。
(3)对话协商,共建共享。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①对应1919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①是巴黎和会;“②对应1921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②是华盛顿会议;“③对应1947年,冷战开始”并结合所学可知,③是杜鲁门主义出台;“④对应1991年,冷战结束”并结合所学可知,④是苏联解体。
(2)影响:据材料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维持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两极格局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变化中的世界格局世界局势总体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可知,上述世界格局都维持了世界的暂时、相对和平 ;据材料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留下了战后的不稳定因素”“两极格局冷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局部冲突不断,仍存一些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可知,材料二中的世界格局下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不同时代的国际格局暂时调整了国际秩序 ,并且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从而有利于世界的暂时、相对和平 ;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存在,严重地威胁着世界和平。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可知,当前世界全球化之下,国际合作加强,为解决世界性的问题,更加需要国与国之间对话协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学生对知识导引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4.【答案】(1)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2)选择新闻一。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棠棣村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棠棣村建设数字兰花共富工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进社会财富。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棠棣村修建文化礼堂,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理论1分,意义2分,共6分)
选择新闻二。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西城中队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有利于保障群众利益,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西城中队全力打造“服务圈”,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有利于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西城中队举办主题集市,设立“轻微违法教室的做法”,有利于依靠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理论1分,意义2分。共6分。)
(3)示例:美好的梦想需要我们为之奋斗(只要围绕奋斗、梦想等关键词体现正确价值观即可。)实际行动如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依法参与民主生活,积极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材料,概括20年来浙江省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蝶变。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变动,可知浙江经济发展迅速;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根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情况,可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根据区域创新能力全国位次情况,可知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2)此题要求任选一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人民日报为它点赞的理由。若选择新闻一,概括材料内容,从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文化的重要性角度说明。若选择新闻二,概括材料内容,可从行使民主权利、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及创新的重要性角度说明。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以“奋斗”“梦想”为关键词写一句青春寄语,并谈谈你将用怎样的实际行动为 “浙江蓝图”再添华彩一笔。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共享发展、行使民主权利、可持续发展、创新的重要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表格内容,从经济、收入、公平、创新角度说明。(2)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提取有关信息,结合教材知识说明即可。(3)言之成理即可。
25.【答案】(1)成就: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在建设数字中国方面实现突破,发展壮大。(或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迅速,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诸多领域领跑世界)
原因:我国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以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任意一点即可)
(2)①乌镇峰会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谋划以数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采取积极行动;②“乌镇峰会助力中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话语权不断提升”表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家秩序的维护者,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③“中国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全球普遍性、发展性、引领性的倡议共识,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乌镇方案”表明中国着眼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或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或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任意两点即可)
(3)示例1:
图书馆进行刷脸借阅;人脸识别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可有效解决在校师生忘带卡,卡遗失、拿错、借用及损坏等而影响正常的借阅,同时也便利图书管理员的日常工作。
示例2:
实验操作VR展示;通过AI技术和VR技术,实现部分有危险性的实验的全真呈现,一方面降低实验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和理解实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资料卡一,概括我国在建设数字中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分析其成因。围绕“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全球第二,在互联网应用、网民数量、人工智能发展等多方面领跑全球”分析,可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在建设数字中国方面实现突破,发展壮大。关于原因,应回顾教材知识,从我国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以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说明。
(2)此题要求结合资料卡二,简述中国担当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表现。根据“围绕‘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谋划以数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等,说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采取积极行动;围绕“乌镇峰会助力中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话语权不断提升”等,说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家秩序的维护者,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围绕“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全球普遍性、发展性、引领性的倡议共识,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乌镇方案”等,说明中国着眼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联系资料卡三,构思一项数字技术融入校园生活的创意,并简要阐述该创意的价值。概括资料卡三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建议,并说明其作用,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联系推动创新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即可。(2)结合中国的作为与担当的知识,围绕材料内容说明即可。(3)言之成理,符合实际即可。
1 / 1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读下侧经纬网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位于 B 点的西北方向
B.B点经纬度为 (70°N ,130°W)
C.C点位于低纬度、北温带
D.D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答案】D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经纬网可知,A点位于 B 点的西南方向。B点经纬度为 (70°N ,130°E),C点位于中纬度、北温带。D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是以30度和60度为界,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
(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丹麦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海拔约30米,北海沿岸有着宽阔的沙滩,沙丘上长着丛丛的草地与灌木。读丹麦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2.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丹麦北海沿岸沙丘上更容易生长植被的条件是(  )
A.水分充足 B.土壤肥沃 C.热量丰富 D.光照充足
3.丹麦因地制宜,适合发展的经济活动是(  )
A.水田种植水稻 B.发展畜牧业
C.利用水能发电 D.山地雪峰旅游
【答案】2.A
3.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位于半岛的丹麦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小麦、大麦和黑麦等谷物种植广泛,农产品的三分之二用于出口,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占丹麦出口农产品的60%。历史上被称作“欧洲粮仓”。
2.根据题意,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丹麦北海沿岸沙丘上更容易生长植被的条件是水分充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丹麦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大面积的草场。丹麦因地制宜,适合发展的经济活动是发展畜牧业。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有关图中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我国的山西省,简称冀,省会太原
B.②是黄河下游的省,濒临东海
C.③是我国的湖北省,有长江、淮河流经
D.④位于黄河流域,省会兰州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省区轮廓可知,①是山西省,简称是晋,省会是太原市。②是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濒临渤海,黄海。③是湖南省,有长江,湘江流经。④是甘肃省,简称是甘或陇,省会是兰州市。位于黄河流域。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23个省:河北省(冀 石家庄)、山西省(晋 太原)、吉林省(吉 长春)、辽宁省(辽 沈阳)、黑龙江省(黑 哈尔滨)、陕西省(陕或秦 西安)。甘肃省(甘或陇 兰州)、青海省(青)、山东省(鲁 济南)、福建省(闽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台湾省(台 台北)、河南省(豫 郑州)。湖北省(鄂 武汉)、湖南省(湘 长沙)、江西省(赣 南昌)、江苏省(苏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广东省(粤 广州)、海南省 (琼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贵州省(贵或黔 贵阳)、云南省(云或滇 昆明)。
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
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南宁)、西藏自治区(藏 拉萨)。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5.(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图中序号分别代表乌鲁木齐、石家庄、拉萨、武汉四个城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省区典型的传统民居是竹楼
B.②所在省区位于西北地区
C.③所在省区1月平均气温大于0℃
D.④所在省区均位于我国的珠江流域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省区轮廓可知,①是山西省,简称是晋,典型的传统民居是四合院,竹楼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②是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位于我国北方地区。③是湖南省,所在省区一月平均气温大于0℃。④是甘肃省,简称是甘或陇,位于黄河流域。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山西省是中国内陆省份,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古毗连。
6.(2023·浙江)共和国时期,罗马的住宅以庭院为主,帝国时期则修建了很多公寓楼,这种独栋公寓楼往往有五六层,每层被分割成数个独立套间,便于出租。这种变化(  )
A.是导致阶级分化的主要原因 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C.使罗马形成了统一建筑规则 D.影响了后世城市的住房设计
【答案】B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罗马帝国时期修建了很多多层公寓楼,便于出租,结合所学,这些公寓楼有利于缓解人口剧增造成的住房紧缺,适应了罗马扩张的需要。
A项是导致阶级分化的主要原因理解错误,公寓楼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可见公寓楼的出现是阶级分化的结果而非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C项使罗马形成了统一建筑规则理解错误,虽然帝国各地纷纷效仿修建公寓楼,但仅凭此不能得出罗马形成了统一的建筑规制,不符合题意;
D项影响了后世城市的住房设计理解错误,罗马帝国时代的公寓楼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题目要求指出从庭院式住宅到公寓楼这种变化的影响,而非单独说公寓楼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古罗马的历史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西方史学家将中世纪晚期欧洲的新生产方式和商业资本发展称为“前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这种“新生产方式”指的是(  )
①庄园经济
②租地农场
③手工工场
④庄园法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中世纪晚期”“前工业革命”“新生产方式”,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属于封建性经济形式,与“资本主义”不符,故①不符合题意;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这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故②符合题意;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设备统一,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故③符合题意;庄园法庭是西欧中世纪设立于封建庄团体内的司法审判机构,与“资本主义”不符,故④不符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②③属于“新生产方式”,故选C项;①④不属于“新生产方式”,排除AB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 。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西欧经济和社会变化的相关史实。
8.(2023·浙江)1798年拿破仑控制埃及后,在埃及建立起了铸造厂和现代医院,引进了先进的灌溉系统和种植技术,还创办了埃及第一家报纸。此举一定程度上(  )
A.推动了非洲社会的转型 B.打击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C.传播了欧洲的工业文明 D.瓦解了世界的殖民体系
【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798年拿破仑控制埃及后,在埃及建立起了铸造厂和现代医院,引进了先进的灌溉系统和种植技术,还创办了埃及第一家报纸”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欧洲的工业文明。
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传播了欧洲的工业文明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9.(2023·浙江)德国马克思博物馆中一个展室的主题为“转折点1848年”。对此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B.马克思主义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C.无产阶级斗争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D.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德国马克思博物馆中的一个展室的主题为“转折点1848年”。
A项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指的是巴黎公社,不符合题意;
B项马克思主义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的说法绝对化,不符合题意;
C项无产阶级斗争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符合题意;
D项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0.(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从1872年开始,日本政府在20年的时间里共建设了长达2000英里的铁路;到1880年,电报线路已经连接了日本各地所有的大城市;当时贡献最大的工业企业-缫丝业,其产品占日本出口量的40%大多由私人企业经营。这些现象共同表明当时的日本(  )
A.近代经济发展迅速 B.政府主导企业发展
C.大力推行文明开化 D.军事实力迅速增强
【答案】A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据材料“从1872年开始,日本政府在20年的时间里共建设了长达2000英里的铁路;到1880年,电报线路已经连接了日本各地所有的大城市;当时贡献最大的工业企业——缫丝业,其产品占日本出口量的40%大多由私人企业经营”,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在经济领域推行“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动了近代经济发展,故选A项。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府积极扶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非是政府主导企业发展,排除B项。
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领域主张学习西方,推行文明开化,与材料经济方面殖产兴业不符,排除C项。
明治维新在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与材料经济方面殖产兴业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殖产兴业,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11.(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英国史学家约翰 贝内特指出,“ 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个交叉点结合起来,并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个“交叉点”是(  )
A.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签订《慕尼黑协定》
C.德国吞并奥地利 D.德国突袭波兰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分析】据材料“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前夕,德国法西斯加紧在欧洲的扩张,面对德国的侵略,英国奉行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1938年9月,英法德意召开了慕尼黑会议,签署了《慕尼黑协定》,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成为德国的征服国策,英国的绥靖国策的“交叉点”,故选B项。
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冲破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便利了德国扩军备战,但与“英国的绥靖国策”没有交叉点,排除A项。
德国吞并奥地利体现了“德国的征服国策”,得不出与“英国的绥靖国策”的结合,排除C项。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标志二战爆发,宣告英国绥靖政策的破产,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慕尼黑阴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慕尼黑阴谋的相关历史知识。
12.(2023九下·义乌开学考)世界现代史某单元的课题如下图,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
第1课 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第2课 西欧的联合 第3课 日本重新崛起
第4课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A.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B.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和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还出现许多新变化。据题干图片中“第1课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第2课西欧的联合、第3课日本重新崛起、第4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变化,故这一单元的主题可以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
ACD三项和题干课题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应该是这一单元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13.(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矛盾的是(  )
A.西安举办2023欧亚经济论坛
B.杭州召开第二届全球数贸会
C.沪昆高速公路春节期间拥堵现象严重
D.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沪昆高速公路春节期间拥堵现象严重,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故C正确。
“西安举办2023欧亚经济论坛”“杭州召开第二届全球数贸会”“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没有反映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4.(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一夜爆红,自冰雪季来临,黑龙江省领导到各景点调研,与群众交流,回应游客需求。另召开两场座谈会,“保价格”“促服务”“送温暖”,大力保障游客利益。这体现黑龙江省政府(  )
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③积极提升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④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黑龙江省领导到各景点调研,与群众交流,回应游客需求。另召开两场座谈会,“保价格”“促服务”“送温暖”,大力保障游客利益。这体现黑龙江省政府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积极提升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故①②③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法治政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5.(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扫一扫,问题“码”上解。在西湖区,无论是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和投诉,还是进行诉求表达、政策咨询,市民只要扫一扫“西湖码”,就能实现。这体现了(  )
A.主人翁意识强,扩大民主权利
B.积极的民主参与,拓宽民主渠道
C.公正司法,促进法治建设
D.协商民主,杜绝滥用权力
【答案】B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在西湖区,无论是对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和投诉,还是进行诉求表达、政策咨询,市民只要扫一扫“西湖码”,就能实现。这体现了积极的民主参与,拓宽民主渠道,故B正确。
民主权利是法定的,不得随意扩大,故A错误;
题干没有涉及公正司法,故C不符合题意;
“杜绝滥用权力”夸大了其作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行使民主权利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
16.(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23年8月,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利用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哄抬盐价的不良商家,稳定市场秩序。这一举措说明(  )
①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②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坚持厉行法治,要做到严格执法
④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2023年8月,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利用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哄抬盐价的不良商家,稳定市场秩序。这说明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坚持厉行法治,要做到严格执法,故①③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故②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法治政府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7.(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衢州市毛师花奶奶坚持出售5毛钱早餐27年不涨价,只为山区娃早上能吃饱。在毛师花奶奶身上,我们能深切感受到(  )
①公民友善的价值要求
②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③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④勤劳勇敢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衢州市毛师花奶奶坚持出售5毛钱早餐27年不涨价,只为山区娃早上能吃饱。这体现了公民友善的价值要求,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故③不符合题意;
勤劳勇敢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18.(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23 年,我国开展了首个“全国生态日”宣传,其主题为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 节能尽 一份力,降碳多一份心”。 这说明我国 (  )
A.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瞩目成就
B.治理环境污染是经济建设首要任务
C.着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D.宣传教育可有效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答案】C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2023 年,我国开展了首个“全国生态日”宣传,其主题为 “资源有限,循环无限”“ 节能尽 一份力,降碳多一份心”。 这说明我国着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故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瞩目成就,故A不符合题意;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故B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绿色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9.(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23 年以来,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阿克苏地区各县市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让阿克苏旅游四季都火。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做法启示我们要 (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
②缩小各民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
③加强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
④提高少数民族的收入水平,实现高度自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分析】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阿克苏地区各县市立足特色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启示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缩小各民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强调加强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故③不符合题意;
民族自治地方不具有高度自治权,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民族团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20.(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中国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农业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世界。这表明我国(  )
①坚定不移维护世界的和平
②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中国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农业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世界。这表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故③④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发展,而非和平,故①不符合题意;
题干内容没有体现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60分)
21.(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一带一路”让智利不再遥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拉美国家。智利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但化石能源短缺,计划修建两座水电站并开发太阳能;智利是水果出口大国,也是知名葡萄酒产区。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中国轨道列车助力智利铁路发展……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据图1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说明。
(2)据图2描述S市和M市的气候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请你为智利的发展出谋划策,并指出发展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法宝。
【答案】(1)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写出两点即可)
(2)气温:M市气温比S市低,因其纬度较高。 降水:M市比S市多,M市比S市更靠近海洋。
(3)智利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任意两点)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1)、据图1信息可知,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写出两点即可)
(2)、据图2,气温:M市气温比S市低,因其纬度较高。 降水:M市比S市多,M市比S市更靠近海洋。
(3)、根据材料二,智利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缓解能源短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任意两点)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点评】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进行回答。 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即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对位置,主要看与周边事物的相对关系;海陆位置主要从海陆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陆的东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22.(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历史中总会出现一些新事物,影响着世界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交往,新精神
【新交往】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新精神】早在 14、15 世纪,在意大利沿海城市产生的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得到最崇高的颂扬。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材料中的“新交往”和“新精神”分别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新危机,新转机
15世纪以来,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美国等先后崛起的国家,它们的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
将导图中的提示进行合理搭配,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三个以上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新时代,新力量
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演讲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人民网《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焕发时代光彩》
根据材料,运用《世界历史》(九下)知识,谈谈中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贡献了怎样的力量。
【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
(2)观点: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危机孕育转机,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论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推翻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法国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最终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的道路,所以说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
(3)中国努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新交往”:据材料“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结合所学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隔绝状态,促使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人类的新交往。“新精神”:据材料“早在 14、15 世纪,在意大利沿海城市产生的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得到最崇高的颂扬”,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是历史小论文写作。解题应紧扣“新危机”“新转机”,依据材料可知,英法面临着封建专制统治危机,美国面临着奴隶制存废、国家分裂的危机,俄国面临着农奴制危机,日本面临着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说明当时世界的主要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结合所学可知,各国面临着危机,最终采取了不的手段破除了危机,推动了国家的进步发展。比如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奴制度,维护了联邦统一;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奴,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实行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综上分析可知,危机孕育转机,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
示例:观点: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危机孕育转机,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论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推翻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法国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最终北方获胜,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的道路,所以说破除危机才能赢得发展。
(3)据材料“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结合所学可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此,中国努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航路的开辟与文艺复兴。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与文艺复兴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是历史小论文写作。主要考查15 世纪以来,英国、法国、日本、俄国、美国的崛起。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努力创建国际新秩序,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23.(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动,每一次格局的变动都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1)根据时间轴上的提示信息,写出与序号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
名称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变化中的世界格局
对世界 的影响 消极: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留下了战后的不稳定因素。 消极:冷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加重各国经济发展的负担。 消极:局部冲突不断,仍存一些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积极: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维持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 积极: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崛起。 积极:世界局势总体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概括上述世界格局变动的共同影响,并分析产生这一影响的原因。
(3)综上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简要回答国际社会应如何构建一个和平安全的世界。
【答案】(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杜鲁门主义出台、苏联解体。
(2)影响1:都维持了世界的暂时、相对和平 ;
影响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影响1的原因:暂时调整了国际秩序 ;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
影响2的原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存在 。
(3)对话协商,共建共享。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①对应1919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①是巴黎和会;“②对应1921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②是华盛顿会议;“③对应1947年,冷战开始”并结合所学可知,③是杜鲁门主义出台;“④对应1991年,冷战结束”并结合所学可知,④是苏联解体。
(2)影响:据材料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维持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的局面”“两极格局维持了世界的相对和平”“变化中的世界格局世界局势总体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可知,上述世界格局都维持了世界的暂时、相对和平 ;据材料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留下了战后的不稳定因素”“两极格局冷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局部冲突不断,仍存一些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可知,材料二中的世界格局下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不同时代的国际格局暂时调整了国际秩序 ,并且爱好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 ,从而有利于世界的暂时、相对和平 ;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存在,严重地威胁着世界和平。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可知,当前世界全球化之下,国际合作加强,为解决世界性的问题,更加需要国与国之间对话协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学生对知识导引图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4.(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年来,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率先开启了省域现代化的先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析数字看浙江蝶变】
2002—2022年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部分指标对比表
项目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区域创新能力全国位次
2002年 0.8 1.17 4940 第 6 位
2022年 7.77 7.13 37600 第 4 位
注: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02年的 2.37 缩小到2022年的1.90,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1)根据材料,概括20年来浙江省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蝶变。
(2)【评新闻品浙江智慧】
新闻一 新闻二
2023年6月17日 2023年6月30日
绍兴棠棣村:朵朵兰花香 棠棣村素有“千年兰乡”的美誉,20年前,村里杂物乱堆乱放,人居环境差,治理难度大。如今“漓水清,渚山奇,兰香满棠棣……” 一座数字兰花共富工坊拔地而起,从智能培育到直播出售,运用数字化手段,一朵花染香了美丽经济。 村里还修建文化礼堂,扎实推进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文明建设。 台州黄岩城市管理有“精度”有“温度” 近年来,台州黄岩区综合执法西城中队主动靠前服务,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 100 余次,化解矛盾纠纷 80 余起。中队全力打造便民利民“服务圈”,开展城管便民服务日等活动,力求解决群众“烦心事”。 创新治理方式也是中队管理另一亮点,举办主题集市、设立“轻微违法教室”等受到群众频频点赞。
任选一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人民日报为它点赞的理由。
(3)【绘蓝图话青春使命】
未来的十年,浙江将勇立潮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积极探索,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进示范区、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等。
请以“奋斗”“梦想”为关键词写一句青春寄语,并谈谈你将用怎样的实际行动为 “浙江蓝图”再添华彩一笔。
【答案】(1)浙江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2)选择新闻一。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棠棣村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绿色惠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棠棣村建设数字兰花共富工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进社会财富。③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棠棣村修建文化礼堂,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理论1分,意义2分,共6分)
选择新闻二。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西城中队开展“请你来协商”活动有利于保障群众利益,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西城中队全力打造“服务圈”,开展便民服务日活动,有利于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西城中队举办主题集市,设立“轻微违法教室的做法”,有利于依靠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理论1分,意义2分。共6分。)
(3)示例:美好的梦想需要我们为之奋斗(只要围绕奋斗、梦想等关键词体现正确价值观即可。)实际行动如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依法参与民主生活,积极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材料,概括20年来浙江省社会经济发生了怎样的蝶变。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变动,可知浙江经济发展迅速;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根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情况,可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根据区域创新能力全国位次情况,可知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2)此题要求任选一则新闻,运用所学知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人民日报为它点赞的理由。若选择新闻一,概括材料内容,从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文化的重要性角度说明。若选择新闻二,概括材料内容,可从行使民主权利、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以及创新的重要性角度说明。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以“奋斗”“梦想”为关键词写一句青春寄语,并谈谈你将用怎样的实际行动为 “浙江蓝图”再添华彩一笔。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共享发展、行使民主权利、可持续发展、创新的重要性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围绕表格内容,从经济、收入、公平、创新角度说明。(2)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提取有关信息,结合教材知识说明即可。(3)言之成理即可。
25.(2024九下·义乌开学考)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11月8日-10日在乌镇召开,某校901班开展“数规划 数峰会 数未来”的主题学习活动,阅读学习卡,回答问题。
[数规划]资料卡一 :11月8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在乌镇峰会上发布,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全球第二,在互联网应用、网民数量、人工智能发展等多方面领跑全球。
[数峰会]资料卡二:乌镇峰会期间,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加本次峰会,围绕“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谋划以数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接着高能级“对话框”和世界级“朋友圈”,乌镇峰会助力中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话语权不断提升,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全球普遍性、发展性、引领性的倡议共识,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乌镇方案。
[数未来]资料卡三:数字技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广泛应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电商服务“点击即买”......让我们零距离感到数字技术对美好生活的作用。
(1)根据资料卡一,概括我国在建设数字中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分析其成因。
(2)结合资料卡二,简述中国担当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表现。
(3)联系资料卡三,构思一项数字技术融入校园生活的创意,并简要阐述该创意的价值。
【答案】(1)成就: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在建设数字中国方面实现突破,发展壮大。(或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迅速,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诸多领域领跑世界)
原因:我国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以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任意一点即可)
(2)①乌镇峰会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谋划以数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表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采取积极行动;②“乌镇峰会助力中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话语权不断提升”表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家秩序的维护者,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③“中国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全球普遍性、发展性、引领性的倡议共识,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乌镇方案”表明中国着眼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或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或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任意两点即可)
(3)示例1:
图书馆进行刷脸借阅;人脸识别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可有效解决在校师生忘带卡,卡遗失、拿错、借用及损坏等而影响正常的借阅,同时也便利图书管理员的日常工作。
示例2:
实验操作VR展示;通过AI技术和VR技术,实现部分有危险性的实验的全真呈现,一方面降低实验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和理解实验。(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根据资料卡一,概括我国在建设数字中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并分析其成因。围绕“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全球第二,在互联网应用、网民数量、人工智能发展等多方面领跑全球”分析,可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在建设数字中国方面实现突破,发展壮大。关于原因,应回顾教材知识,从我国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以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说明。
(2)此题要求结合资料卡二,简述中国担当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表现。根据“围绕‘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谋划以数字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的美好愿景”等,说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采取积极行动;围绕“乌镇峰会助力中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话语权不断提升”等,说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家秩序的维护者,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围绕“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全球普遍性、发展性、引领性的倡议共识,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乌镇方案”等,说明中国着眼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此题为开放型问题,要求联系资料卡三,构思一项数字技术融入校园生活的创意,并简要阐述该创意的价值。概括资料卡三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建议,并说明其作用,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联系推动创新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即可。(2)结合中国的作为与担当的知识,围绕材料内容说明即可。(3)言之成理,符合实际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