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评历史人物,明时代责任“历史人物纵横谈”发言提纲及写作(技法指导+单元作文+高考链接)作文训练摘要:一 教材写作任务(教材原题)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也会对人物作出评价。深入阅读本单元课文,把握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理解其人生境遇,分析其成败得失,与同学一起,组织一次主题为“历史人物纵横谈”的专题讨论会。从课文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从他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获得的经验教训。先整理一份发言提纲,然后在讨论会上发言,最终写成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评论文章。二 写作点拨——发言提纲的写作技法指导1.什么是发言稿?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高考作文中要求写作的发言稿,写作情境大多是参加学校、班级或者一些团体组织的专题活动,如座谈会、读书会、讨论会和分享会,表达自己对某一人物、某一问题的思考或看法。发言提纲则是为写作发言稿,或参加某会议发言而准备的简短提要。2.发言提纲的写法【梳理准备】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本次“历史人物纵横谈”专题讨论会意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明晰文中人物生平,理解其人生遭际,研究其成败得失,能够客观地对他们进行评价,并从这些历史人物的身上吸取经验教训,来指导现实生活。四篇文章对应的四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屈原、苏武、秦始皇、李存勖。这四人可以分为两类——屈原和苏武都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心系家国,是作者颂扬的对象;秦始皇、李存勖所处的朝代都是先大获成功,后短期内败亡,前后对比令人嗟叹,是作者批评的对象。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这一讨论任务,我们既需要仔细阅读课文,梳理四人的生遭际,领略作者的情感倾向,同时还需要拓展阅读相关史传资料,唯有如此,方能做到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这四位历史人物。针对四人,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1.这是一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从哪些历史事件可以看出 2.他对于历史有怎样的价值、意义或影响 3.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客观评价这个人物 4.有的人终其一生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有的人能善始却不能善终,这样的不同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5.从立身处世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怎样的经验或教训 注意:1.不必面面俱到地评价历史人物,可以选取其性格的一个方面,抓住几个典型事例来谈;2.不要笼统地、概念化地理解人物,每一点认识都要有史料的支撑;3.也不要将人物分为黑白分明的两个阵营,要客观公允、一分为二地认识历史人物。【撰写提纲】1.确定主题, 也就是对某个人物的认识,如“想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需要耐得住寂寞” “论前后一贯之不易——谈后唐庄宗李存勖”等;2.列出分论点, 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每一个分论点下要概述用以支撑的史料;3.阐述结论。注意:1.不要写成人物形象分析文章,2.一定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3.一定要自己的独特认识。3.发言提纲写作示例(示例 1)秦始皇恩威并重的秦始皇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恩威并重必不可少,被称为“虎狼之君的秦始皇,深谙此道。恩:尉缭事件;秦始皇与韩非子;李斯《谏逐客书》,尽收各国人才;李斯出行豪奢。虽不悦,但不曾禁止斥责他,不使君臣生隙;秦始皇对功臣赏罚分明,与刘邦鲜明对比。威:国内,吕不韦(迁蜀,去信自杀);秦始皇杀中人事件;始皇为政“事皆决于法”郑国间谍事件(郑国渠);国外,筑长城,收百越之地;长相:“蜂准,长目,挚鸟膺,豺狼声”。秦始皇少时隐忍,善用人才,文,采用高压政策,威势令人生惧。果真是“雷霆雨露,俱为君恩”。(示例 2)苏武信念以跨过难关,气节以奋然前行主题:苏武的忠贞爱国,坚定的信念,崇高的气节事迹 : 处于北海牧羝的困境之中,苏武持节不失,餐雪卧冰心系汉室,留下“常愿肝脑涂地”的铮铮誓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以他的坚定信念与崇高气节,为历史长河谱写了一曲不朽的英雄赞歌,实是我辈永恒的楷模!分论点:其一是他坚定的信仰信念,鼓舞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跨过难关,追逐梦想彼岸其二是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然前行,铸就历史伟业结论:他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崇高气节的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苏武精神始终烛照着当代青年迈向更远大的征程。铭记苏武精神,眺望前方征途,用苏武的坚定意志和百折不挠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苏武的崇高气节和矢志不渝砥砺品格、凝聚力量(示例 3)屈原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主题:屈原留给后人的是永久的精神之光事迹:他在俗世中的坚贞不屈,生而伟大,死而不朽。理想虽然破灭,抱负虽然沉沦,他却不同流合污,保全自己的高洁。爱国之心赤诚热烈,选择忠言直谏,选择以死示志,不愿苟且偷生。担忧国家的未来,关注百姓生活结论:屈原的精神就像不会熄灭的火把,终将引燃希望的篝火,照亮国人的千秋万代!(示例 4)李存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主题: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内容: 李存勋得天下,失天下的历史教训李存勖马勇善战,足智多谋,灭梁系燕 仅“年就”还失先王”,造就了”举天下之豪杰更能与之争的白壮丽景象。“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后的短短三年,就落得士卒离散,不知所归的悲景,从壮丽到悲伤的场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便是鲜明的例子。结论: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警醒自己,居安思危(示例 5)项羽成大事者不学项羽主题: 成大事者不学项羽——论项羽之败历史事件:(1)巨鹿之战中,项羽手刃宋义、并率领楚君大破秦军 (勇猛好武)(2)年少时、读书不成便学剑又不成便学兵法 (志向非凡)(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哀土” (威武霸气)(4)在巨鹿之战中,降伏章邯大军后.坑杀了二十万秦兵 (心思残忍)(5) 项羽不把刘邦放在眼中、不听范增所言,屡次放走。(有勇无谋、刚愎自用)(6)乌江自刎时不愿江东父老因为自己饱受战乱且对虞姬不离不弃 (重情重义)总论:纵观项羽一生,看起来勇猛无比,但性格分化严重,导致优点也成缺点。分论点:勇猛却无谋(1)(3)(5)重情却勇断(6)(5)志高却心残(2)(4)总结:大丈夫欲成大事、喜不形于色、进却也知退、重情却不离断、志高便不拘于小节。发言稿优秀习作01.信念以跨过难关,气节以奋然前行——我心中的苏武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历史浩如烟海,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彩。今天我想同诸位谈谈带给我感触最深的苏武。他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和崇高气节的人。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苏武意志坚定,字字铿锵喊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的壮志豪言;处于北海牧羝的困境之中,苏武持节不失,餐雪卧冰心系汉室,留下“常愿肝脑涂地”的铮铮誓言。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以他的坚定信念与崇高气节,为历史长河谱写了一曲不朽的英雄赞歌,实是我辈永恒的楷模!想必大家都曾听过习总书记的一席话:“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又能从苏武身上学得什么呢?其一是他坚定的信仰信念,鼓舞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跨过难关,追逐梦想彼岸。同学们,你们可曾有过“躺平”、“摆烂”的念头吗?在复杂多变的物理公式中晕头转向之时,在难度超高的数学题前一头雾水之时……这个时候,请把目光投向苏武。“幽武至大窖中”、“廪食不至”、“丁令盗武牛羊”,苏武的处境远比我们要困厄得多,可他备尝艰辛却仍矢志不渝,终至发白归汉,实现夙愿。我们又怎能轻言放弃!坚定理想信念,哪怕风雨如磐不动摇,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让我们用信念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其二是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然前行,铸就历史伟业。同学们,我们是崭新的一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是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辈定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梁,创造新的时代辉煌。苏武作为汉朝使臣,不辱使命义不投降,把汉朝的荣誉和尊严看得高于一切;我们也许成为不了想他一样彪炳史册的大人物,但用自己的力量服务于社会、奉献于国家,始终以国为先担当时代使命,未尝不是一种崇高的民族气节?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苏武精神始终烛照着当代青年迈向更远大的征程。铭记苏武精神,眺望前方征途,用苏武的坚定意志和百折不挠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苏武的崇高气节和矢志不渝砥砺品格、凝聚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历史浩如烟海,无数英雄豪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彩,今天我想谈谈给我感触最深的屈原。你,像是我的一本书,开始阅读时,我只把你当做一位名人。又读,便充满疑惑。细读,我终于读懂了你——屈原。 你的出身,使你赢在了起跑线上。年少时的你,满腹才华,再加上你的家世,你进入了官府,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你的生活一帆风顺。那时,我认为,这是你应得的,是国家对你的才华、你的贡献应有的报酬,然而,事情却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 我不知道你得罪了谁,做官的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结果却被免去了官职,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对楚王、对国家忠心耿耿,楚王盗取了你的劳动成果,而你却在楚王死后为他讨回公道,结果遭受到的是他人的讽刺和排挤。我不知道你是怎样承受这一切的,也不懂你为何不顺应潮流,更不懂为什么你有如此高的政治觉悟,却还是被政治摧残。 终于,你还是流放了,难道你对楚王不忠吗?难道你对百姓不仁吗?不,当然不是。你做的一切都没有错,只是你出生在了一个不恰当的时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在那样的环境下,你依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这是何等难得啊?我想,我似乎读懂了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你是眼睛里融不进沙子的人。最后,你纵身一跃,在汩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懦弱,是一种无能。而我却认为,你这一死是一个壮举,你的一生,忍受了太多太多常人难以忍受的东西。死,对你来说,也许是一种释然吧!那时,我终于明白了,你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你的正义,容不下那些世俗。 当我们在历史的河边驻足,遥望两千多年前的你——屈原,谁能想到,你的一次人生之旅足足影响了千年。回望今天。已在腾飞,但我们仍然需要你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照耀着国人的前进。 春去春又来,花落花又开,两千多个春夏秋冬已悄然流逝,你却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进了我的世界,滋润着我的灵魂。我想,我终于读懂了你——屈原!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0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尊敬的老师,新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五代史伶官传序》总结了李存勋得天下,失天下的历史教训。李存勖马勇善战,足智多谋,灭梁系燕 仅“年就”还失先王”,造就了”举天下之豪杰更能与之争的白壮丽景象。好景不长,“仇住谁几灭,天下已定”后的短短三年,就落得士卒离散,不知所归的悲景,从壮丽到悲伤,何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也。《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亦是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便是鲜明的例子,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忍辱负重,给吴王做了几年奴隶,才有了回国的权利,并且每年都要向吴国进贡,这几年中越王和他的大臣讨好吴王使其放松警惕,吴王用了进贡的种子,致使国家颗粒无收,越王乘机攻打,大获全胜。越王正是带着目标,不断奋斗,不忘初心,最终成功。诸葛亮亦是其中的代表。诸葛亮为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自己“鞠躬尽瘁”的决心,为予子了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竭尽全力指挥作战,最终积劳成疾,卒于军中。虽然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但是他在政治,军事上的鞠躬尽瘁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历史上也有“荒于嬉”的人,隋炀帝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开运河,导致农民起义,暴政而亡。唐玄宗晚年宠信杨玉环,酿成“安史之乱”,死爱妃,失君位。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存在许多的诱惑。就比如说网络游戏,有书制的玩是有好处的,可以消磨时光,带来欢乐,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无节制的玩或许会使我们成绩下降,对身边的事物失去兴趣,特别是现在网课时段,更是会使我们失去对课程的兴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顽强的斗志使庄宗、越王成功,丧失斗志也会使他们失败,这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即使有一件事成功了,也不能骄傲而丧失斗志,最终还会失败,从高峰掉落。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顽强的毅力,不断努力,才会事事有成!我们应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警醒自己,居安思危,不断保持奋斗,保更好的自己。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三 高考链接(2020 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范文示例】既生管仲,当生鲍叔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既生管仲,当生鲍叔》。读完这则故事,服膺于君临天下的齐桓公不计前嫌、知人善用的可贵品质的同时,更敬仰于管仲和鲍叔舍小我而成大义的人格。管仲与鲍叔用另一种方式演绎了“高山流水话知音”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因为各为其主,管仲与鲍叔起初是兵戎相见的对手。世事无常,沙场挞伐必有胜败。面对落败的管仲,鲍叔不是落井下石,而是冰释前嫌,向君王举荐管仲。为报齐桓公君臣,管仲为齐国可谓鞠躬尽瘁,终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助力齐桓公书写齐国的辉煌,也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够“留得生前身后名”,除了管仲自身具备出将入相才能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鲍叔的举荐,这匹千里马兴许只落得“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厄运。鲍叔之德,在于他没有被小我的患得患失绑架,没有妒忌贤能的狭隘。他能够从国家利益的大局出发,处理自己与别人、自己与国家的关系。正是心怀“天下兴亡”的“铁肩担道义”,才与“敌手”化敌为友,为成就齐国霸业携手共进,尽心尽力。以鲍叔的资历,开国元老权倾朝野也不是不可能,但他甘于屈居管仲之下,在背后默默扮演“助手”的角色。也正是他的敢当绿叶的品质,才有了司马迁“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的赞誉。“心底无私天地宽”,从历史出镜率这一点看,鲍叔逊色于管仲,但是他“坦荡荡”的胸襟,“以国家为先而无私仇”的义举,成就了自己的美名。而管仲,虽没有享受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殊遇,但感念于齐国君臣的知遇之恩,清空内心的杂念,“一心为齐”,终帮助齐国书写了一段传奇。“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与周瑜的相恨相杀,演绎出历史的悲剧;“既生管仲当生鲍叔”,管鲍的相爱相惜,“琴瑟和鸣”,才帮助齐桓公成就了“不以兵车,九合诸侯”的齐国霸业。“以史为鉴,可以明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不论是管仲知恩善报,还是鲍叔的识才举贤,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铸就了非同寻常的人生。诚然,后来人很难达到他们的高度,但把他们作为为人处世的镜子珍藏在心中,行走于世时时自照,就不至于迷失方向。一曲《高山流水》谱写“知音”旋律,管鲍合欢成就齐国伟业!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四 高考模拟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 岁高龄的袁隆平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清晰,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除了英语流利,袁隆平俄语也不差,还会拉小提琴、跳踢踏舞……网友们纷纷点赞道: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勤于练习英语。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袁隆平,依旧会坚持自己的爱好,空闲时练习小提琴,跳踢踏舞。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参与振华中学团委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致敬大师,放飞青春”的主题座谈会,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正确立意:致敬大师,放飞青春1.青年就应当像袁大师一样,追梦不止,绝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让青春理想旗帜永远飘扬。2.青年就应当像袁大师一样,胸怀天下,博爱世人,让心中洋溢着温情。3.青年就应当像袁大师一样,热爱生活,全面发展,做一个情趣高尚热情满满的人。拥有一个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青春1.培养爱好,乃修身也。改变生活,陶冶情操。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之余,培养一门属于自己的爱好。2.勤勉奉献,乃治国也。为国为民,砥砺奋进。这要求我们拥有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心怀人民,甘愿奉献。3.胸怀世界,平天下也。以和为贵,心胸开阔。我们需要放宽视野,将世界放在心中,将幸福与他人共享。追慕大师风范,让青春闪闪发光(标题,要明确、有文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称呼顶格写,加冒号)大家好!今天能参加由振华中学团委与学生会联合举办的“致敬大师,放飞青春”的主题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发言的题目是《追慕大师风范,让青春闪闪发光》。问候语,如“大家好!”,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开场白 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也有的开场白表达自己的荣幸、感激等心情。说明自己的发言题目是什么。以下为正文部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不断追逐自己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心中梦想澎湃如昨,奋斗热情依旧高涨,这位“当代神农”,不仅让更多人远离了食不果腹之忧,还以自身经历给了世人另一种精神财富:对科研的忘我投入与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不断学习、不断突破,对未来充满希望,为理想倾尽毕生精力,让自己活出闪闪发光的样子。发言稿的正文部分。发言稿针对性更强,更具理性,要求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桓公的方寸内心》正文部分明确自己评述对象是齐桓公,本段点明了自己追慕大师的风范是热爱生活,醉心科研,对未来充满希望,为理想倾尽精力,而且能不断学习和突破。讴歌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心系天下苍生的袁隆平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发现水稻“杂种优势”,攻克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难关等,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神话。在 89 岁高龄之时,袁隆平用发音清晰的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尽显大师风范。袁隆平在致辞中表示,自己努力练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国际友人沟通,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这种胸怀世界、胸怀人类的思想正是大师的情怀和风范,值得世人致敬!这段文字列举袁隆平的巨大贡献,简要引述材料,赞扬其有心系天下苍生的伟大梦想,赞扬其学而不厌的精神,赞美其胸怀世界、胸怀人类的情怀和风范。很好地落实了“致敬大师”的写作任务。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袁隆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美国的摩西奶奶认为“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热爱生命的她,70 岁拿起画笔,80 岁首次开个人画展,她坚持绘画,不断创作,活出了勇于挑战自我的境界。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这段文字引用名言,拓展用例,赞美袁隆平的伟大的英雄主义,赞美袁隆平崇高的追求。我们正值青春年华,面对未来和自我的挑战,只有放飞理想,青春才能变得色彩斑斓!只有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拿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我们的每一天才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追梦的路上怎能不跌跌撞撞?唯有一路向前,才能让青春在梦想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当我们用辛勤的汗水铺成通往理想的大道,越过泥泞奋勇向前,高扬青春的旗帜,才能让青春的颜色变得多姿多彩,让青春的价值在进取中彰显。这段文字落实题目中“放飞青春”的写作任务,照应上文所赞美的大师精神品质,表达了不满足现状追梦不已的志向的豪情壮志,令人感奋。非常扣题。大师终会老去,手握历史接力棒的青年人,理应责无旁贷地扛起使命,不负青春年华,追逐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在人生的航程不断劈波斩浪,用奋斗书写辉煌的明天。这是结尾段,概括全文的观点,是“致敬大师,放飞青春”的形象表达。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发言稿的收束语为:“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如果是争论性强的话题,还可以说“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