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20=40分)
1.(2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子宫产生雌性激素 B.卵巢产生雌性激素
C.输卵管产生雄性激素 D.卵巢产生雄性激素
2.(2分)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这是由于青少年的骨(  )
A.有机物多于,硬度小,易变形
B.无机物多于,硬度大,易变形
C.有机物少于,硬度小,易变形
D.无机物少于,硬度大,易变形
3.(2分)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下列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的是(  )
A.牛奶 B.排骨 C.全麦面粉 D.鸡蛋
4.(2分)下列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
A.肠胃的蠕动
B.牙齿对食物的撕咬、咀嚼
C.舌对食物的搅拌
D.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5.(2分)烧仙草是深圳人夏天钟爱的消暑食品,它是用植物仙草捣烂后挤压出的汁液,再加适量淀粉和水搅拌蒸煮而成。关于烧仙草在人体内的消化(  )
A.①产生消化烧仙草的消化酶
B.②是烧仙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
C.③能分泌消化烧仙草的唾液
D.④是消化烧仙草的主要场所
6.(2分)某同学扁桃体发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可能会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7.(2分)在医院进行肺部X光检查的过程中,医生要求被检查者尽力吸气后不动,此时(  )
A.膈顶下降、肺收缩 B.膈顶下降、肺扩张
C.膈顶上升、肺扩张 D.膈顶上升、肺收缩
8.(2分)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图乙表示①③血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血管为静脉
B.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C.③血管为肺动脉
D.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9.(2分)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切脉”的“脉”是指(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肺静脉
10.(2分)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静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B.某人跑步后血压超过18.7/12千帕,即是高血压
C.加强体育锻炼能预防高血压
D.多吃脂肪类食物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
11.(2分)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
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12.(2分)人体排出尿液的意义是(  )
①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③提供能量
④提供营养
⑤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3.(2分)保健医生对某长跑运动员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跑步时,通过不同途径散失水分情况(单位:毫升)。下面对该组运动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尿液 粪便 汗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800 200 100 300
运动(一天) 500 200 2000 600
A.人在跑步时需要补充适量的水分
B.跑步时人体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是呼气
C.跑步时人体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是排汗
D.完全休息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排尿
14.(2分)糖尿病包括胰岛功能丧失的Ⅰ型和相关激素不能发挥作用的Ⅱ型,Ⅰ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  )控制血糖水平。
A.青霉素 B.降糖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15.(2分)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伤头部,经检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够行走(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16.(2分)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1岁时患上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瘫痪,不能言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纤维两部分
B.若④受损伤,刺激①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C.杯弓蛇影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
D.图中②③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17.(2分)下列能表示近视眼的成因及正确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2分)当我们观看视频时,接受声波刺激的感觉细胞和感受光线刺激的细胞分别位于(  )
A.前庭 虹膜 B.鼓膜 脉络膜
C.耳蜗 视网膜 D.耳蜗 视神经
19.(2分)在地球大气层中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发生大面积变薄现象称为臭氧层“空洞”,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含磷污水的大量排放
B.含氟空调的大量使用
C.酸雨的增加
D.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20.(2分)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B.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C.少开空调
D.电脑用完关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大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农产品,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维生素E、钾、磷、钙、镁、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1中的[   ]   。它的内表面具有大量的    和绒毛,这些结构增加了其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
(2)大豆蛋白在体内被消化的过程可用图中曲线    (填字母)表示,大豆蛋白最终在小肠中彻底消化成    被人体吸收。
(3)煮咸豆、大豆茶都是我们当地的特色,因为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    ,能起到强壮筋骨的作用,大豆含有的维生素    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美容效果。
22.(12分)如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有四个腔,其中[   ]   壁最厚,它收缩时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图中C与G、D与E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2)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气体b含量    ,被运送到组织细胞的    中被利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若血管F为肺静脉,则其中流动的是    血。
(4)如果某人脚底发炎,口服某种药物后,该药品最先在心脏的[   ]   处被发现。
23.(12分)下面是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的比较表及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A液(克/100毫升) B液(克/100毫升) C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根据三种液体成分和含量区别,可判断B液是    ,取自于图中的[   ]   内。
(2)与1相比,6内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    。
(3)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小琦同学说:“在家收割小麦的几天中,喝水多,出汗也多   的水量。
(4)尿液在肾中形成后,经过输尿管进入    暂时储存起来,达到一定量后产生尿意,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24.(12分)滑雪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比赛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1)滑雪运动中,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听到裁判员发出指令声后,运动员迅速出发。这一反射活动属于反射类型中的    ,接收指令的感受器位于图中的[   ]   。
(3)当看到比赛终点的标志后,滑雪运动员加速向终点冲刺,这个过程   ]   →视神经→视觉中枢→传出神经→肌肉。
(4)运动员获得奖牌时,情绪激动,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增多的原因。由此看出,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调节和    的共同作用。
25.(12分)为了证明甲状腺素的作用,某生物小组同学开展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同样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两组均注入200毫升河水,并各培养10只同种、同龄,体长同样大小的蝌蚪。
②每隔一天向甲组水槽中添加甲状腺激素5毫克,持续5次。乙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
③甲、乙两组每天喂几粒米饭和少许切碎的菜叶,每两天换100毫升河水。
④观察和记录蝌蚪的发育情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甲、乙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
(2)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容器规格、水量、放入蝌蚪的品种、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目的是    。
(3)根据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4)若该小组同学要同时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作为丙组,将其    破坏,其他培养条件应与    (甲/乙)组完全相同。
(5)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补偿性增生,使人患    病,常吃富含碘的海带、紫菜等食品对于防治该病有很好的效果。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20=40分)
1.(2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子宫产生雌性激素 B.卵巢产生雌性激素
C.输卵管产生雄性激素 D.卵巢产生雄性激素
【答案】B
【解答】解: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够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越变越好看”与卵巢发育和雌性激素的分泌具有直接关系。
故选:B。
2.(2分)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这是由于青少年的骨(  )
A.有机物多于,硬度小,易变形
B.无机物多于,硬度大,易变形
C.有机物少于,硬度小,易变形
D.无机物少于,硬度大,易变形
【答案】A
【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无机物越多。在不同时期,成年人,无机物约占三分之二;而老年人,这样的骨弹性小;少年儿童骨的有机物多于三分之一,易变形、立、行走的正确姿势、立、行走的正确姿势,造成驼背,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分)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下列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的是(  )
A.牛奶 B.排骨 C.全麦面粉 D.鸡蛋
【答案】C
【解答】解:ABD、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
C、全麦面粉富含淀粉和膳食纤维。
故选:C。
4.(2分)下列属于化学性消化的是(  )
A.肠胃的蠕动
B.牙齿对食物的撕咬、咀嚼
C.舌对食物的搅拌
D.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答案】D
【解答】解:ABC、物理性消化主要是通过机械作用对食物进行消化的方式、舌的搅拌,都属于物理性消化。
D、化学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液中的酶。所以唾液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D符合题意。
故选:D。
5.(2分)烧仙草是深圳人夏天钟爱的消暑食品,它是用植物仙草捣烂后挤压出的汁液,再加适量淀粉和水搅拌蒸煮而成。关于烧仙草在人体内的消化(  )
A.①产生消化烧仙草的消化酶
B.②是烧仙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
C.③能分泌消化烧仙草的唾液
D.④是消化烧仙草的主要场所
【答案】D
【解答】解:A、①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任何消化酶。
B、②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维生素。B错误。
C、③胰腺能分泌胰液。
D、④小肠是消化烧仙草的主要场所。
故选:D。
6.(2分)某同学扁桃体发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中可能会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答案】D
【解答】解:A、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B、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C、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
D、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
故选:D。
7.(2分)在医院进行肺部X光检查的过程中,医生要求被检查者尽力吸气后不动,此时(  )
A.膈顶下降、肺收缩 B.膈顶下降、肺扩张
C.膈顶上升、肺扩张 D.膈顶上升、肺收缩
【答案】B
【解答】解: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胸骨向上,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的容积增大,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所以在医院进行肺部X光检查的过程中,此时膈顶下降。
故选:B。
8.(2分)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图乙表示①③血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血管为静脉
B.①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C.③血管为肺动脉
D.②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答案】B
【解答】解: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①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从图乙可知:①血管中流动脉血,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因为氧气含量少;由此可以推断:①血管是动脉,②表示的是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
故选:B。
9.(2分)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切脉”的“脉”是指(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肺静脉
【答案】A
【解答】解: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关、尺三部按察,关前为寸;切脉必须在病人安静后才进行,手掌向上、中、无名指的指尖分别平按在寸、关,用力则由轻到重、中取,体会脉象的情况。
故选:A。
10.(2分)下列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静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B.某人跑步后血压超过18.7/12千帕,即是高血压
C.加强体育锻炼能预防高血压
D.多吃脂肪类食物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
【答案】C
【解答】解:A、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B、由于运动能使人的血压升高,他并不是高血压患者。
C、体育锻炼时会消耗大量有机物,能有效预防高血压。
D、多吃脂肪类食物能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错误。
故选:C。
11.(2分)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
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答案】D
【解答】解:A、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故A错误。B,尽管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入尿液。因此。故B错误。
C、4是肾小囊。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他的如水、尿素。所以原尿的成分是水、尿素,没有血细胞。流入肾脏的动脉血中氧的含量较高。该项不符合题意。
D、5内的液体是尿液,其中大部分水,而剩下的如尿素。故D正确。
故选:D。
12.(2分)人体排出尿液的意义是(  )
①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②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
③提供能量
④提供营养
⑤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答案】D
【解答】解:人体内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排出,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人体排出尿,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故①②⑤正确。
故选:D。
13.(2分)保健医生对某长跑运动员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跑步时,通过不同途径散失水分情况(单位:毫升)。下面对该组运动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尿液 粪便 汗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800 200 100 300
运动(一天) 500 200 2000 600
A.人在跑步时需要补充适量的水分
B.跑步时人体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是呼气
C.跑步时人体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是排汗
D.完全休息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排尿
【答案】B
【解答】解:A、人在跑步时通过汗液会散失大量的水分,因此需要补充适量的水分。
BC、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运动时汗液达到了2000ml,可见运动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汗液;C正确。
D、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汗液100ml,可见完全休息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排尿。
故选:B。
14.(2分)糖尿病包括胰岛功能丧失的Ⅰ型和相关激素不能发挥作用的Ⅱ型,Ⅰ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  )控制血糖水平。
A.青霉素 B.降糖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
【答案】C
【解答】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对患糖尿病的人。
故选:C。
15.(2分)某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撞伤头部,经检查其呼吸、心跳都正常,也能够行走(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
【答案】D
【解答】解: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脑干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排尿、缩手反射等等)和传导的功能,行走时会跌倒,损伤了小脑。
故选:D。
16.(2分)著名物理学家霍金21岁时患上脊髓侧索硬化症,也称运动神经元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瘫痪,不能言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神经纤维两部分
B.若④受损伤,刺激①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C.杯弓蛇影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③
D.图中②③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答案】B
【解答】解:A、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如④传出神经被破坏,即不能运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形成感觉。
C、杯弓蛇影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可见图中的②④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故选:B。
17.(2分)下列能表示近视眼的成因及正确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答】解: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图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示中④表示凹透镜进行矫正,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②、④。
故选:B。
18.(2分)当我们观看视频时,接受声波刺激的感觉细胞和感受光线刺激的细胞分别位于(  )
A.前庭 虹膜 B.鼓膜 脉络膜
C.耳蜗 视网膜 D.耳蜗 视神经
【答案】C
【解答】解: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可见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ABD错误。
故选:C。
19.(2分)在地球大气层中有一层臭氧层。臭氧层发生大面积变薄现象称为臭氧层“空洞”,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含磷污水的大量排放
B.含氟空调的大量使用
C.酸雨的增加
D.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答案】B
【解答】解:A.含磷污水主要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等生态问题,A不符合题意。
B.导致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化学物质的排放,如氯氟烃等,破坏臭氧分子,那么这可能是导致臭氧层变薄的原因之一。
C.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引起的,它影响地表生态系统和建筑,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主要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分)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
B.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C.少开空调
D.电脑用完关机
【答案】B
【解答】解:ACD、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电脑用完关机都会减少资源浪费,利于保护环境。
B、多使用一次性木筷,破坏生物多样性,不属于低碳的生活方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大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农产品,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维生素E、钾、磷、钙、镁、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1中的[ 4 ] 小肠 。它的内表面具有大量的  环形皱襞 和绒毛,这些结构增加了其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
(2)大豆蛋白在体内被消化的过程可用图中曲线  Y (填字母)表示,大豆蛋白最终在小肠中彻底消化成  氨基酸 被人体吸收。
(3)煮咸豆、大豆茶都是我们当地的特色,因为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  钙 ,能起到强壮筋骨的作用,大豆含有的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美容效果。
【答案】(1)4小肠;环形皱襞
(2)Y;氨基酸
(3)钙;E
【解答】解:(1)小肠长约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所以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1中的8小肠,这些结构增加了其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
(2)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大豆蛋白在体内被消化的过程可用图中曲线Y表示。
(3)钙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煮咸豆,因为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
故答案为:(1)4小肠;环形皱襞
(2)Y;氨基酸
(3)钙;E
22.(12分)如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有四个腔,其中[ D ] 左心室 壁最厚,它收缩时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图中C与G、D与E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动脉瓣(瓣膜) 。
(2)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气体b含量  增多 ,被运送到组织细胞的  线粒体 中被利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若血管F为肺静脉,则其中流动的是  动脉 血。
(4)如果某人脚底发炎,口服某种药物后,该药品最先在心脏的[ A ] 右心房 处被发现。
【答案】(1)D左心室;动脉瓣(瓣膜);
(2)增多;线粒体;
(3)动脉;
(4)A右心房。
【解答】解:(1)心脏有四个腔,其中D左心室壁最厚,它收缩时把血液输送到全身、D左心室与E主动脉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瓣膜)。
(2)(3)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此时,二氧化碳减少,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则其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4)如果某人脚底发炎,口服某种药物后。
故答案为:(1)D左心室;动脉瓣(瓣膜);
(2)增多;线粒体;
(3)动脉;
(4)A右心房。
23.(12分)下面是血浆、原尿、尿液三种液体成分的比较表及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A液(克/100毫升) B液(克/100毫升) C液(克/100毫升)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根据三种液体成分和含量区别,可判断B液是  原尿 ,取自于图中的[ 4 ] 肾小囊 内。
(2)与1相比,6内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  尿素 。
(3)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肾小球的  过滤(滤过)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小琦同学说:“在家收割小麦的几天中,喝水多,出汗也多 排出 的水量。
(4)尿液在肾中形成后,经过输尿管进入  膀胱 暂时储存起来,达到一定量后产生尿意,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答案】(1)原尿;4肾小囊;
(2)尿素;
(3)过滤(滤过);排出;
(4)膀胱。
【解答】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无机盐,形成原尿、葡萄糖、尿素,是原尿。
(2)与1入球小动脉相比,6肾静脉内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尿素。
(3)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每天摄入水量和由其他途径排出的水量。
(4)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尿液在肾中形成后,达到一定量后产生尿意。
故答案为:(1)原尿;8肾小囊;
(2)尿素;
(3)过滤(滤过);排出;
(4)膀胱。
24.(12分)滑雪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比赛时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1)滑雪运动中,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神经元(神经细胞) 。
(2)听到裁判员发出指令声后,运动员迅速出发。这一反射活动属于反射类型中的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接收指令的感受器位于图中的[ ⑥ ] 耳蜗 。
(3)当看到比赛终点的标志后,滑雪运动员加速向终点冲刺,这个过程 ④ ] 视网膜 →视神经→视觉中枢→传出神经→肌肉。
(4)运动员获得奖牌时,情绪激动,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肾上腺素 增多的原因。由此看出,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调节和  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 的共同作用。
【答案】(1)神经元;
(2)条件反射;⑥耳蜗;
(3)④视网膜;
(4)肾上腺素;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
【解答】解:(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听到裁判员发出指令声后,运动员迅速出发,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属于条件反射,由外耳道传到图中的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就形成了听觉。
(3)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就形成视觉,当看到终点标志后,这个过程中神经冲动传递的路径为:④视网膜→视神经→视觉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肌肉。
(4)当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现象时,肾上腺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又反过来刺激心跳中枢和血压中枢,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故答案为:
(1)神经元(神经细胞);
(2)条件反射(复杂反射);⑥耳蜗;
(3)④视网膜;
(4)肾上腺素;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
25.(12分)为了证明甲状腺素的作用,某生物小组同学开展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①将两个同样的水槽编成甲、乙两组。两组均注入200毫升河水,并各培养10只同种、同龄,体长同样大小的蝌蚪。
②每隔一天向甲组水槽中添加甲状腺激素5毫克,持续5次。乙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
③甲、乙两组每天喂几粒米饭和少许切碎的菜叶,每两天换100毫升河水。
④观察和记录蝌蚪的发育情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甲、乙两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甲状腺激素 。
(2)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容器规格、水量、放入蝌蚪的品种、数量、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一致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
(3)根据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
(4)若该小组同学要同时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作为丙组,将其  甲状腺 破坏,其他培养条件应与  乙 (甲/乙)组完全相同。
(5)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补偿性增生,使人患  大脖子 病,常吃富含碘的海带、紫菜等食品对于防治该病有很好的效果。
【答案】(1)甲状腺激素
(2)控制单一变量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甲状腺;乙
(5)大脖子。
【解答】解:(1)设置对照实验的关键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看出实验结果与变量的对应性、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为实验组,为对照组。
(2)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容器规格、水量、数量。
(3)根据实验现象观察结果甲组蝌蚪比乙组蝌蚪发育快,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根据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唯一的原则,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其它培养条件应与乙组完全相同。
(5)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是甲状腺中的一种碘化糖蛋白,是体内碘在甲状腺腺体的贮存形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高原和内陆地区、饮水和食物中缺碘,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
故答案为:
(1)甲状腺激素
(2)控制单一变量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甲状腺;乙
(5)大脖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