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选择题(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C B D D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D C D A C B C
非选择题
21.(6分)
(1)②①③
(2)定向
(3)分子生物学证据 金枪鱼、响尾蛇、海龟
(4)比较法
(5)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大量繁殖
22.(5分)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二粮食
(3)不污染环境;
(4)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生产沼气
23.(8分)
(1)D
(2)4 螟虫与麻雀
(3)①光合作用 逐级递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
(4)周而复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有机物
24.(5分)
(1)乳酸菌 缺氧(或无氧)
(2)高温灭菌
(3)8 40
25.(6分)
(1)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先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或“先复制后均分”) 子宫 分化
(3)大脑、眼、耳、皮肤等(写出1种,正确即可)
(4)雄
注:如有其它答案请酌情处理!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选择题(共20分)
说明: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代号(ABCD)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根据生命的化学起源学说,原始生命的摇篮“是______;最初出现的原始生命的生活方式可能是______。
A.原始大气、异养型 B.原始海洋、异养型
C.原始大气、自养型 D.原始海洋、自养型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
A.哺乳动物→爬行类→鸟类→两栖类→鱼类
B.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C.鱼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
D.
3.基因组测序后公布的一些数据:人与果蝇共享60%的遗传信息,与老鼠的相似度是80%,与黑猩猩的相似度约为98.5%,两个人之间的基因最多相差1.5%,所以黑猩猩与人的相似程度令人惊讶。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黑猩猩将来可能成为人类
D.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4.科学家连续4年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块草地上的蜗牛数量进行统计。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1983 1984 1985 1986
草地覆盖率(%) 5 96 97 98
蜗牛数量(只) 贝壳有条纹 2 34 43 57
贝壳无条纹 33 10 21 9
A.草地覆盖率高时,贝壳无条纹的蜗牛数量更多
B.1983年,贝壳有条纹的蜗牛能更好地生存
C.蜗牛贝壳条纹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贝壳有条纹是有利变异,贝壳无条纹是不利变异
5.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古猿逐步进化而来的
B.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学会用火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标志
D.现代人类的四个种族各自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他们同属于智人种
6.“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你知道具有上述特征的大多数中国人属于哪一人种吗?
A.高加索人 B.澳大利亚人 C.尼格罗人 D.蒙古利亚人
7.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进入秋季时多种阔叶树开始落叶
B.家里的狗每年都在入冬和入夏时脱毛、换毛
C.河里的鱼大都是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
D.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空气清新,并且降雨较多
8.如图所示,同种树在同一地区单独生长和成群生长时形态呈现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乙中成群生长的树与树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影响甲、乙树形态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等
D.甲、乙树的形态差异是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
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案例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B.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C.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蝉属于生产者
B.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C.落叶中的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无机物
D.农田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11.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下列食物链的结构正确的是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B.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
C.食草昆虫→食虫鸟→鹰 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
12.某标准农田曾经鼠患成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为此,某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一有5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猫头鹰
C.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D.图一中猫头鹰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13.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圈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上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存的环境,生物圈就是地球
C.生物圈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和营养物质等基本条件
14.为了保护黄嘴白鹭,涟水五岛湖公园建立了“黄嘴白鹭自然保护区”,为了迎接从成都来的大熊猫,淮安动物园建立了专门的大熊猫馆。以上措施分别属于
A.就地保护、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迁地保护
C.迁地保护、就地保护 D.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15.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当理解每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我们应当身体力行。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A.建立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B.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C.为了丰富动植物资源,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濒危物种繁育中心
16.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实例解释错误的是
A.白酒酿造——先后利用霉菌和酵母菌两种真菌发酵
B.罐头食品易保存——高温杀死并隔离微生物
C.草莓的“试管苗培育”——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大量培育植株
D.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为了抑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17.某项生物学技术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表示能合成胰岛素的人类细胞 B.该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操作的
C.该技术应用了细菌繁殖速度快的特点 D.该技术可以引起可遗传变异
18.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物的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9.小强同学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二所示,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及观察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光时,左眼注视[②]物镜,同时双手转动[③]反光镜
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
C.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可将气泡移出视野并将酵母菌移至中央
D.酵母菌细胞中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20.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
①②③④⑤
A.制作该装片的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B.若出现大量气泡,是因为③的操作不当
C.④⑤操作中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碘液
D.步骤⑤中被染成深颜色的是细胞核
非选择题(共30分)
说明:本大题包括五个小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
21.(6分)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地球上的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根据下面图一至图五,回答后面的问题:
鸭 0
响尾蛇 17 0
海龟 7 22 0
金枪鱼 17 26 18 0
甲 乙 丙
图一 长颈鹿进化过程示意图 图二 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比较
图三 生物进化树 图四 四种脊椎动物的前肢 图五 某农药防治效果示意图
(1)图一中的甲、乙、丙三图,分别对应的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填序号,请选择:①生存斗争、②过度繁殖、③不适者被淘汰)。
(2)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图一乙图中,环境对长颈鹿起到了选择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选填“定向”或“不定向”)的。
(3)图二科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鸭、响尾蛇、海龟、金枪鱼等4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鸭的细胞色素C和其他3种动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些差异,如表所示。
①上述研究生物进化关系所提供的证据是。
②如果用图三生物进化树表示鸭、响尾蛇、海龟、金枪鱼4种生物,图三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动物依次为。
(4)图四是四种动物前肢骨骼的对比、观察发现:其组成及排列方式相似,推测它们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是;
(5)请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解释,在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后,图五所示曲线之所以出现bc段的原因是。
22.(5分)“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的模式之一,也是最早的一种生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叶,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请结合图示回答:
(1)影响奶牛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
(2)图中的牲畜处于第_____营养级;多食用______(肉类/粮食)制品能够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3)传统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体内造成富集现象,近年来,人们更多地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农业害虫,该防治方法的优点是
(答一条)。
(4)上述做法为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供了借鉴。请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实例。
23.(8分)学习生态系统知识后,小王同学对自家的水稻田进行实地调查绘制了如下食物网图甲,图乙是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的全过程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①一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与图乙中的(填字母)相对应。
(2)甲图中该食物网包含条食物链。写出图中一组既是捕食又是竞争关系的生物关系。
(3)图乙中A通过[ ]过程,将太阳能固定到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在“水稻→田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蛇获得了1千焦的能量,那么草至少需要提供千焦的能量。
(4)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碳主要以形式在食物链中传递。
24.(5分)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制作酸奶需要多长时间?制作的最适温度是多少?生物兴趣小组打算一探究竟。
(1)制作酸奶需要菌,这种微生物只能在条件下发酵,因此制作过程中必须密封容器。
(2)为防止杂菌影响,制作酸奶前对容器和原料必须。
(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后,得到如下结果:
发酵时间 牛奶状况
2小时 呈液态,无酸味
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
6小时 呈蛋花状,微酸
8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10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分析结果可知:制作酸奶以小时为宜,最佳温度为左右。
25.(6分)大熊猫是我国国宝,雌性一年仅排卵一次,因此繁殖后代比较困难。科学家尝试利用克隆的方法来繁育大熊猫,克隆过程及大熊猫的部分结构层次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其与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2)融合细胞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需经过分裂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是,从而保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的稳定性;早期胚胎植入大熊猫C体内的继续发育,胚胎细胞经过分裂、生长、过程形成了四种基本组织。
(3)人体内和心脏属于同层次的结构名称再举一例(写出1种)。
(4)大熊猫A是只雄性大熊猫,B和C是雌性大熊猫,克隆大熊猫的性别为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