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春季八年级期末限时检测试卷语文命题学校: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审题学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h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國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1道小题;鈽2.本学科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的长1.文字是一种特殊的符号,不仅能记录信息,还能传承文化。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游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部分形声字读音可以根据声旁确定,例如:缅怀(miǎn)、诬篾(miè)、寒噤(jin)。B我们很容易读错有些生字,如:推搡(sǎng)、汩汨(g心)、矗(zhd)立、拾级(sh)。C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如不要将“不修边幅”写成“不修边辐”,不要将“挑拔製离间”写成“挑拨离间”,应将“不知所错”写成“不知所措”,应将“纷至沓来”写成:“纷至踏来”。D.我们在书写时要注意区分形近字,如“抉择、狡辩、演绎、驰骋、浮躁”是正确写法。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龄A回首百年,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B.昨天早上8点零9分,正值早高峰时段,湘江中路营盘路口车辆川流不息,值早班的交警同志在执勤指挥交通。紫C.先生文笔犀利,敢发常人未发之音,时至今日读其文章,仍觉震耳欲聋,发人深省。D,笔者认为,“学生安全不允许任何人袖手旁观”,只有社会各界劲力同心,协同作战,方可打赢这场“学生安全保卫战”。3.小郡平时喜欢改写古诗,下列各句就摘自她改写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在一个宁静的黄昏,郁闷无处发泄的他子然登上了幽州台。语文试卷(C)第【页(共0页)②他们得以一展抱负,大显身手,建立不世奇功,流传千古英名。③报国无门,兼遭羞辱,被贬军曹的陈子昂满腔热血降到冰点,情绪悲愤到极致。④昔日,燕昭王筑起此台,其上放置黄金,招得郭隗、乐毅等贤才来奔。⑤他极目望远,忆古思今,不平之气在心中酝酿发酵,化作几行不朽文字喷薄而出。4.①④⑤②③B.③①④②⑤C.①⑤③④②D.③④①⑤②4.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庄子名周,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B.同学给小丽猜生肖谜语:“坐也是立,立也是立,行也是立,卧也是立。”小丽回答:“是马,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七位,对应地支是申。”C.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D.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专门的称谓来代替,下面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襁褓、孩提、豆蔻、弱冠、花甲、不惑、古稀。5.古诗文默写。(6分)(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自己虽身处贫穷却心系天下寒士的诗句是:(2)《卖炭翁》中刻画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艰难的句子是:(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万籁此都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中国人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探“和”之义】(1)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和”由本义“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引申出不同的意思。下面词语与“以和为贵”中的“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和颜悦色B.曲高和寡C.心平气和D.地利不如人和【聚“和”之行】(2)班长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另设计一项活动。(1分)活动一: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活动二:【寻“和”之用】(3)下面是班级对“和”文化做的梳理材料,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材料一中国人崇尚和。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语文诚卷(C)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