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七升八作业:第4章 地球和宇宙(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期七升八作业:第4章 地球和宇宙(含答案)

资源简介

暑期七升八作业:第4章 地球和宇宙
一、选择题
1. 我国许多地方观察到“金星凌日”现象。人们观察到小黑点般的金星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太阳、金星和地球都是恒星 B.太阳是恒星,金星和地球是行星
C.太阳会发光,金星和地球不会发光 D.金星和地球都绕太阳运动
2.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B.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C.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D.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3.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自转 B.自东向西公转
C.公转周期是24小时 D.自转周期是365天
4. 1月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月球在绕地球一周的过程中,月球车要经历强光照射的高温考验时段,该时段为农历( )
A.初一前后 B.初七前后 C.十五前后 D.二十二前后
5.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升西落也是一种太阳活动,它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在太阳黑子数目最多的时期和地方,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三部分,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光球 层
6. 春分、秋分时全球昼夜分布情况是(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等长 D.自赤道向两极,白昼越来越长
7. 假如要建造一个可直接观测到全天星空的天文台,则理想的地点应选在( )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D.全球各地
8. 关于下图甲乙两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迪勒拉山系纵贯甲乙两洲西部 B.甲大洲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乙大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区 D.甲乙两大洲都被赤道穿过
9. 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妍在杭州西湖边上同时测量一根1米长竹竿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是( )
A.两地的竿影一样长 B.杭州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杭州的短 D.无法判断
10.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
11.3月9日是农历正月三十,一场精彩绝伦的日全食现身天宇。当天的月相对应下列哪幅图( )
A. B. C. D.
12.2023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在东方低空,看见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排成一条直线,
并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的天象,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最大最亮的是金星 B.当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C.四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 D.该天象每月都会上演
13.今年5月27日(农历初五),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顶峰,下列有关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是下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②和③之间 D.这一天珠峰昼短夜长
14.“金星凌日”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文奇观,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从地球上看,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可以看到( )
A.水星凌日 B.火星凌日 C.木星凌日 D.土星凌日
15.许多人都看过夕阳西下的情景,你可曾留意太阳西落的方位 下图是我省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图。比较浙江省冬天和夏天的落日方位,若只考虑哪一个较为偏南或偏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者落日方位相同 B.夏天的落日方位比冬天偏南
C.冬天的落日方位比夏天偏南 D.因每天落日的方位各不相同,因此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
16.读图,回答:
(1)该图属于宇宙的结构层次的__________系;
(2)图中卫星最多的是__________;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距离太阳最远的是__________;唯一有生命的是__________。
(3)下列示意图能说明彗星特性的是__________。
(4)地球的天空是蔚蓝色的,而月球的天空是黑色的,原因是地球__________。
17.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照射光线图。
(3)线AB是晨昏线,是______与______的分界线。更确切地讲,AB是晨昏线中的_____线。
(4)图中甲地和乙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时间相同,但这天______先进入白天。
1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 轴上的箭头表示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是________时针方向。
(2)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北极圈内有________现象。当地球由D转至A时,山东省的白昼将变________(填“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
(3)由于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澳大利亚是________季。
(4)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地区形成了明显的________变化。
19.小红同学发现:在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她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她分析并回答。
(1)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是在____。
(2)深圳市的纬度约为22.5。N,则深圳______(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20.(1)如图为微信登录界面。若按界面中人所在角度去观察地球,能看到南极洲。则从此人所在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月12日这一天,南极点附近为 (填“极昼”或“极夜”)。
三、实验探究题
21.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 cm3 下落高度h/ cm 坑的深度d/m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 “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三组数据可得:“月坑”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 ?
22.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Z(厘米) 30 15 10 7.5 5
(1)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 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Z的变化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处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Z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23.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某研究人员以当地每年相同区域内的野生山菇产量为例,对太阳黑子与农作物的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每年的平均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曲线,读图可以发现太阳黑子数从最小值至最大值增加的速度,比从最大值至最小值减少的速度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具有周期性,2012年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下一次太阳黑子数的峰值会在 年出现;
(2)图二为当地的野生山菇产量的直方图,对照两图,可以发现随着太阳活动的加强。山菇产量总体呈现 趋势。
(3)根据以前对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观察记载,1987年是太阳活动谷年,1990年是太阳活动峰年。请你预测2004年后遇到的第2个峰年是 。
A.2017年 B.2019年 C.2021年 D.2023年
四、综合题
2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旗杆正午在地面上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
(1)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OP最长,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月后,该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__________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__________;
(3)当OP为零时,学校所在地会出现__________天文现象,此时当地地方时为__________。
25.某日宁波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日全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米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的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11’’ 2'05’’ 1'40" l'06 2'03 1'59
9:40 1’07’’ 1'12" 1'02" l'09 1'20 1'10"
11:20 2'04" 2'07" 1,58" 1'47 2’14" 2'02"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A B C C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C A C
二、填空题
16.(1)太阳
(2)土星 土星 海王星 地球
(3)B
(4)有大气层
17.(1)图略(2)图略(3)白昼 黑夜 晨(4)甲地
18.(1)倾斜 地球自转方向 逆
(2)北回归线 极昼 短 减少
(3)夏
(4)四季
19.(1)正午12点 (2)有
20.(1)顺时针 (2)极夜
三、实验探究题
21.(1)下落高度
(2)3,6,7
(3)越浅
(4)月坑深度是否和月球引力有关
22.(1)点光源的高度越高,杆的影子越短
(2)减小
(3)保持点光源位置和短木条长度不变,将短木条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
23.(1)快(或大) 2023 (2)增加(或上升) (3)D
四、综合题
24.(1)12 22 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平分 (2)正东 北纬23°26′
(3)太阳直射 6月22日12时
25.(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有影响(或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无影响
(2)B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