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素养形成期末测试四年级科学说明:本试卷为闭卷,时间为3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选(共30分)1. 月相产生的原因是(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球公转【答案】C【解析】【详解】月球不发光,也不透明,月球被照亮部分朝向地球面积不断变化,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相变化。因此,月相是由于月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故C正确。2.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 恐龙化石 B. 苔藓 C. 病毒【答案】A【解析】【详解】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分析选项中,苔藓,病毒都属于生物;恐龙化石不属于生物。3. 夏天,饮料瓶里的饮料不能装满,主要是因为( )。A. 装满很重 B. 饮料受热会膨胀 C. 装满不方便运输【答案】B【解析】【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饮料瓶里的饮料都不会装满,原因是防止饮料受热膨胀后溢出。故选:B4. 下列与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相同的是( )。A. 悬铃木 B. 野樱桃 C. 苍耳【答案】A【解析】【详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撒播方式:水流传播、弹射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蒲公英、悬铃木的果实(种子)轻、带翅或茸毛,靠风传播;野樱桃、苍耳的果实(种子)有刺或多肉好吃,靠动物传播。故选:A5. 下面动物的生长过程与蚕蛾不相同的是( )。A 菜青虫 B. 壁虎 C. 蜻蜓【答案】B【解析】【详解】蚕的生长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菜青虫和蜻蜓也是完全变态发育。壁虎不经历变态发育。故选:B6. 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0℃。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答案】B【解析】【详解】冰的熔点是0℃,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融化需要吸收热量,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不变。故选:B7. 下列不可以用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是( )。A. 会不会动 B. 会不会繁殖 C. 是否需要空气【答案】A【解析】【详解】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其中生物能够生长变化,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等;非生物不会生长变化,不会繁殖,不会对环境作出反应,不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等。会不会动不可以用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故选:A8. 弹涂鱼“跳舞”是为了( )。A. 求偶 B. 展示舞姿 C. 抢夺食物【答案】A【解析】【详解】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 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弹涂鱼“跳舞”是为了求偶。雄鱼会在雌鱼面前跳舞求偶。故选:A9. 为了产卵和哺育幼鸟,燕子喜欢把窝建在( )。A. 树上 B. 山崖边 C. 屋檐下【答案】C【解析】【详解】动物们常会在栖息地寻找合适的地方来营造巢穴,例如山洞、树洞等,或者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如树枝、树叶、杂草、土块等来搭建巢穴。为了产卵和哺育幼鸟,燕子喜欢把窝建在屋檐下,原因是屋檐下温度适宜,且有利于躲避天敌。10. 下列动物繁殖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马、鲸、老鼠 B. 青蛙、蝴蝶、企鹅 C. 蚂蚁、狮子、蚕【答案】C【解析】【详解】动物繁殖的方式主要有胎生和卵生两种;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卵生,是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为新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A.马、鲸、老鼠的繁殖方式相同,都是胎生,不符合题意;B.青蛙、蝴蝶、企鹅的繁殖方式相同,都是卵生,不符合题意;C.蚂蚁、蚕的繁殖方式是卵生,狮子的繁殖方式是胎生,符合题意。故选:C二、我会判(共30分)11. 蚂蚁没有翅膀,所以蚂蚁不是昆虫。( )【答案】×【解析】【详解】蚂蚁、蚕蛾和蜻蜓都属于昆虫,都具有昆虫的特征:有头、胸、腹三部分结构,头部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等。题目说法错误。12. 生姜属于植物的茎,生姜块上的小芽能繁殖后代。( )【答案】√【解析】【详解】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姜和马铃薯用地下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块茎其实是膨大的根,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繁殖后代。题目说法正确。13. 养蚕时我们可以用筷子轻轻的把蚁蚕夹起来放在桑叶上。( )【答案】×【解析】【详解】刚出壳的蚁蚕很弱小,不能用筷子轻轻的把蚁蚕夹起来放在桑叶上。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它。题目说法错误。14.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的是上蛾眉月。( )【答案】√【解析】【详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描写的月相是月初的蛾眉月,亮面朝右,缺面朝左。题目说法正确。15. 水银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开水的温度。( )【答案】×【解析】【详解】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水银体温计是测量体温的仪器,测量热水的温度应该用水温计,不能混用。题目说法错误。16. “蜻蜓点水”是在产卵。( )【答案】√【解析】【详解】动物行为有它的意义,蜻蜓是卵生动物,蜻蜓点水,就是蜻蜓产卵,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于水草上。题目说法正确。17. 大多数种子的内部结构都是相同的。( )【答案】√【解析】【详解】虽然种子的外形、大小、颜色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的。18. 地球上所有地方沸水的温度都是100℃。( )【答案】×【解析】【详解】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在海拔高的地方,沸水的温度会低于100℃。19. 动物的迁徙没有规律可讲,每年都不同。( )【答案】×【解析】【详解】有些动物由于季节变化、觅食、繁殖等原因,进行长距离周期性的迁移,这种现象称为迁徙。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主要动物有:候鸟、大雁等。题目说法错误。20. 探究昆虫的奥秘是科学家的事,和我们没有关系。( )【答案】×【解析】【详解】昆虫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一生的变化。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实验探究我们可以了解昆虫很大的奥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探究昆虫的奥秘。题干错误。三、我会思(共10分)21. 冬天,暖气很足的卧室窗户玻璃上出现小水珠,小水珠可能在玻璃的( )。A. 外面 B. 里面 C. 里外都有【答案】B【解析】【详解】冬季温度较低,室内外温差较大,教室内温暖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为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这就是凝结现象。冬天,暖气很足的卧室窗户玻璃上出现小水珠,小水珠可能在玻璃的里面。故选:B22. 如下图。三个摆中,20秒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答案】C【解析】【详解】真正的摆长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如上图。三个摆中,20秒摆动次数最多的是③。故选:C四、我会做(共15分)科学课上,聪聪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变化”的实验。23.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模拟的是傍晚太阳的位置。A. ① B. ② C. ③24.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物体的影子最短。A. ① B. ② C. ③25.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气温最高。A. ① B. ② C. ③26.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太阳高度角最小。A. ① B. ② C. ③27. 古人根据上面的规律,制造出了( )。A. 花钟 B. 日晷 C. 沙漏【答案】23. A 24. C 25. C 26. A 27. B【解析】【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3题详解】傍晚的影子长,处于斜射,所以当手电筒在位置①时,模拟的是傍晚太阳的位置。【24题详解】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所以光源在位置③时,光源直射,所以影子最短。【25题详解】光源直射时,温度最高,所以当手电筒在位置③时,气温最高。【26题详解】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它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当手电筒在位置③,即光源直射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所以当手电筒在位置①时,太阳高度角最小。【27题详解】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制作而成的计时工具。五、我会用(共15分)适者生存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而具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激烈的天气变化;有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也有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就是这些变化,造就了不同生物适应各种各样环境变化的本领。28. 请将生物与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连起来。北极熊 迁徙梧桐树 随环境改变体色雷鸟 厚厚的脂肪层、冬眠藏羚羊 落叶变色龙 变换羽毛颜色29. 关于动物庇护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老鹰的庇护所在山崖边上,是为了抵御天敌和保护幼鹰B. 蜜蜂的巢穴存储蜂蜜、有养育幼虫的作用C. 松鼠的洞在土里30.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改变自然环境?(至少写两点)【答案】28. 29. C30. 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会破坏地表;保护水土,涵养水源等是利于保护地表的行为。【解析】【分析】生物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地球上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气候、水、食物、空气等环境变化时,当生物无法适应一些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28题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北极熊有厚厚的脂肪层,在冬天会冬眠;梧桐树会通过落叶的方式来过冬;雷鸟随季节变换羽毛颜色;藏羚羊过冬的方式是迁徙;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29题详解】A.老鹰的庇护所在山崖边上,是为了抵御天敌和保护幼鹰,正确;B.蜜蜂的巢穴存储蜂蜜、有养育幼虫的作用,正确;C.松鼠的洞在土里,错误;松鼠的洞在树上。【30题详解】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各种活动对地表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的利于保护地表,如:植树造林、挖河修渠、平整土地;有的不利于保护地表,如过度耕种、过度放牧、乱砍滥伐。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素养形成期末测试四年级科学说明:本试卷为闭卷,时间为30分钟,满分100分。一、我会选(共30分)1. 月相产生原因是(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球公转2. 下列不属于生物是( )。A. 恐龙化石 B. 苔藓 C. 病毒3. 夏天,饮料瓶里的饮料不能装满,主要是因为( )。A. 装满很重 B. 饮料受热会膨胀 C. 装满不方便运输4. 下列与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相同的是( )。A. 悬铃木 B. 野樱桃 C. 苍耳5. 下面动物的生长过程与蚕蛾不相同的是( )。A. 菜青虫 B. 壁虎 C. 蜻蜓6. 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0℃。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7. 下列不可以用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是( )。A. 会不会动 B. 会不会繁殖 C. 是否需要空气8. 弹涂鱼“跳舞”是为了( )。A. 求偶 B. 展示舞姿 C. 抢夺食物9. 为了产卵和哺育幼鸟,燕子喜欢把窝建在( )。A 树上 B. 山崖边 C. 屋檐下10. 下列动物的繁殖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马、鲸、老鼠 B. 青蛙、蝴蝶、企鹅 C. 蚂蚁、狮子、蚕二、我会判(共30分)11. 蚂蚁没有翅膀,所以蚂蚁不是昆虫。( )12. 生姜属于植物的茎,生姜块上的小芽能繁殖后代。( )13. 养蚕时我们可以用筷子轻轻的把蚁蚕夹起来放在桑叶上。( )14.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写的是上蛾眉月。( )15. 水银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开水的温度。( )16. “蜻蜓点水”是在产卵。( )17. 大多数种子的内部结构都是相同的。( )18. 地球上所有地方沸水的温度都是100℃。( )19. 动物的迁徙没有规律可讲,每年都不同。( )20. 探究昆虫的奥秘是科学家的事,和我们没有关系。( )三、我会思(共10分)21. 冬天,暖气很足的卧室窗户玻璃上出现小水珠,小水珠可能在玻璃的( )。A. 外面 B. 里面 C. 里外都有22. 如下图。三个摆中,20秒摆动次数最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四、我会做(共15分)科学课上,聪聪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变化”的实验。23.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模拟的是傍晚太阳的位置。A. ① B. ② C. ③24.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物体的影子最短。A. ① B. ② C. ③25.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气温最高。A. ① B. ② C. ③26. 当手电筒在位置( )时,太阳高度角最小。A. ① B. ② C. ③27. 古人根据上面的规律,制造出了( )。A. 花钟 B. 日晷 C. 沙漏五、我会用(共15分)适者生存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而具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激烈的天气变化;有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也有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就是这些变化,造就了不同生物适应各种各样环境变化的本领。28. 请将生物与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连起来。北极熊 迁徙梧桐树 随环境改变体色雷鸟 厚厚的脂肪层、冬眠藏羚羊 落叶变色龙 变换羽毛颜色29. 关于动物庇护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老鹰的庇护所在山崖边上,是为了抵御天敌和保护幼鹰B. 蜜蜂的巢穴存储蜂蜜、有养育幼虫的作用C. 松鼠的洞在土里30.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改变自然环境?(至少写两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2023-2024学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2023-2024学年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