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雾在哪里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 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外,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教学目标:1.巩固已学词语,会写“于是、无论”等 11 个词语。理解“连同、甚至、悠闲”的意思。2.朗读课文,了解雾的到来,景物发生的变化。3.发挥想象,说说雾除了是个“淘气的孩子”,还像什么?教学重难点:1.巩固已学词语,会写“于是、无论”等 11 个词语。理解“连同、甚至、悠闲”的意思。2.朗读课文,了解雾的到来,景物发生的变化。教学过程:板块一:探究文本,了解雾的到来,景物发生的变化1.出示词句,齐读。2.自读第 2—3 自然段。完整地说一说:雾到了哪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出示句式:“雾来到了 ,他说:“ ”于是 。无论是 ,还是 ,都看不见了。”3.自读第 4—6 自然段,说一说:雾来到哪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1)抽生说第 4 自然段。理解“霎时”:表示极短的时间。(2)抽生说第 5、6 自然段学习“甚至”。观察“甚至”前后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甚至”表示强调,它前后的词不太一样。用“甚至”说一句,进一步感受“甚至”的意思。4.自读课文 7-10 自然段,再说一说雾到的地方,说的话,做的事,结果如何。(1)学生汇报。(2)标红雾说的两句话:“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我要把自己藏起来。”提问:雾说这两句话时是什么语气?(第一句的问号可以看出来雾很疑惑;第二句是雾很肯定,并且高兴)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板块二:迁移运用,关联积累1.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思考:淘气的雾会不会又去别的地方藏东西了呢?2. 链接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1)借助拼音,自读词语。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每一排都表示同一个地方的事物。)(2)结合句式,说一说雾还有可能去哪里?“有一天,雾飞到了 。他说:‘我要把 藏起来。’于是,他把 藏了起来。无论是 ,还是 ,都 。”3.课文说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说一说,并讲一下理由。4.拓展链接(1)播放视频,了解什么是雾。讲解:“雾”是一种天气现象。气温下降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悬浮的小水滴,无数的小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雾。天阳出来后,气温迅速升高,小水滴又变成了水蒸气蒸发到空中,雾就没有了。(2)出示图片,欣赏雾景.5.小结。作业设计:1.画一画你心目中的雾孩子。2.跟家人讲一讲和雾有关的故事。板书设计:20.雾在哪里天空 太阳淘气 藏 自己大海 海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