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个人 一座荒岛 一段传奇——小学绘本《鲁滨逊漂流记》交流表达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借助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梳理故事主要情节,并说出名著的主要内容。2、 聚焦印象深刻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3、 从多角度评价人物,建立立体的、多面的人物形象。4、 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阅读收获和阅读体验,并鼓励学生链接生活,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意蕴,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教学重难点1、 从多角度评价人物,建立立体的、多面的人物形象。2、 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阅读收获和阅读体验,并鼓励学生链接生活,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意蕴,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教学准备PPT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等。教学过程谈话导入“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最近,我们共同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跟随它的脚步,我们发现了一个人、一座荒岛、二十八年的一段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再次走进《鲁滨逊漂流记》,去分享不同的阅读感受与收获。一、梳理故事情节 把书读薄01环节一 知识小竞赛每个晚自习的阅读时间,看到大家认真读书的样子真美,相信你们一定掌握了书中不少信息。现在,老师就先考考你们,请认真看题,快速举手,抢答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课堂气氛先活跃起来。02环节二 情节连一连鲁滨逊一共出海了4次,你知道他都去了哪里吗?分别经历了什么吗?请同学们连一连。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知识抢答最后一题,开启下面“看插图说情节”的环节。情节交流的梯度上升,让学生不会有畏难心理。03环节三 看插图说情节看来这些填空、连线题都难不倒真正会读书的你们,现在老师换个再有趣又有点挑战性的游戏——“看插图说情节”。设计意图:从上两个环节的客观考察转换到主观表达,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畅谈情节。04环节四 借助学习单上的思维导图说故事插图上的情节,同学们都基本掌握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借助学习单上的情节思维导图说故事)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延伸,新课标要求学生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为了检测学生的真实效果,引导学生自己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故事梗概,然后借助导图串联故事情节,达到把书读薄的目的。二、品析人物形象 把书读细01环节一 聚焦生存技能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知道了你们对于鲁滨逊流落荒岛的整个过程十分了解。但他流落荒岛之后,是如何解决生存问题的?请细读书本中的有关内容,借助下面的思维导图,概括梳理相关要点。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引导学生关注书本中的重要情节,加强学生从文本中归纳、提取,整合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也自然承接后面的品析人物品质环节。02环节二 品析人物形象通过以上的梳理,你觉得鲁滨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你引用原文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练习,让学生懂得品析人物形象时不能一味“空谈”,脱离文本去臆测,要紧扣文本加以分析和体会。03环节三 多角度立体化评论人物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情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勇敢、聪明机智、积极乐观的鲁滨逊,但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会如此扁平化。正如我们所学《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除了勇敢、重情义等品质之外,还有虚荣心强的鲜明性格特征。请你也试着从不同角度出发,说说鲁滨逊的另一面,还具有哪些鲜明的性格特征呢?请四人为一组,一人记录,再选代表交流。设计意图:启发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人物,建立立体的、多面的人物形象。避免“贴标签”,鼓励基于原文下的对人物形象进行多维度评价。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大胆探索和交流表达。04环节四 辩一辩:鲁滨逊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听了大家就人物形象发表的多种有理有据的新观点,老师真是止不住要夸夸你们不但会看书,还会辩证思考,真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有位同学就说了,如果鲁滨逊听了父母的话,留在家里过稳定、安逸的幸福生活那不更好吗?何必身陷险境呢。鲁滨逊不是个听话的孩子。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现在就让我们以辩论的方式来谈一谈。认为鲁滨逊不是个听话的孩子的为正方,请以:鲁滨逊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开头说说你的看法。不同意的同学,请用第一人称,用鲁滨逊的口吻说出你的观点,以:“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啊。”为开头表述你们的观点。设计意图:通过辩论的形式,进一步鼓励学生多角度立体化地品析人物形象,同时也落实了本单元口语交际中提出的学习目标——大胆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三、链接自己生活 把书读“厚”经过你们一番唇枪舌剑的辩论,我仿佛也看到了一个个“不听话的孩子——谁也不听谁的话”。是啊,你们正处于年少时期,都怀抱着自己的梦想,都向往着风一样的自由。所以在这期间,你一定也避免不了诸多类似鲁滨逊父亲的苦心规劝,有些时候恐怕还有来自不同方面的阻拦和打击,你是否也曾孤立无援,仿佛置身于一座心灵的荒岛?请你谈谈当时发生的事情?你当时感受如何?在你读了《鲁宾逊漂流记》之后,你对此又有了什么新认识?设计意图:基于《鲁滨逊漂流记》所蕴含的成长主题,与现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相契合。通过本环节,挖掘文本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启迪意义,让孩子链接自己的生活,去触碰孩子的真实内心,并加以慰藉或是鼓励。从而达到把书读“厚”的目的,这份“厚”,既是感受他人书籍的思想“厚度”,也是感受自己生命的“厚度”。四、照应开头 总结升华《鲁滨逊漂流记》的成书年代虽然离我们很远,但它能穿越时空,为这个时代的我们,纵使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你和我,以无穷勇气和力量。这就是名著的力量!一个人、一座荒岛、二十八年、一段传奇。那“一个人”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孤独,因为适当的独处,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不盲目冲动,不随波逐流!那“一座荒岛”其实是在鼓励我们:我们成长的过程会出现许多陌生环境,经历种种困难,那不是灾难而是一个个新的机遇和新的可能,唯有如此才能更充实我们的生活,并给你以新的智慧!那“二十八年”呢?其实我们的人生何止28年,它是在激励我们人生路漫漫,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始终保持坦然豁然,积极能给你无穷之力量!最后送给学生们一句话作为本次交流课的结语——每一个人都是一座荒岛,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鲁滨逊!都终将能在自己的人生中谱写一段传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