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绘本《彼得 潘》推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细节分析,了解主要角色的性格特点。2. 初步理解“梦幻岛”的含义,知道梦幻岛属于哪些人。3. 对接自身,构建自己的梦幻岛,完成“我心中的梦幻岛”写绘。课前重点1、初步理解“梦幻岛”的含义,知道梦幻岛属于哪些人。2、对接自身,构建自己的梦幻岛。课前准备朗读第一到第三章,完成预习教学过程一、 话题导入世上有个神奇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睡梦中去那里玩耍。那里有仙子,还有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彼得·潘有时候也会飞到我们的世界里来,这次,他就飞到了英国伦敦的达林家。孩子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彼得·潘在达林家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配乐导入,在情景中带着孩子回顾本书的主要内容,并激发学生继续阅读本书的兴趣。二、梳理情节,了解阅读情况1.概括各章主要内容。出示第一到第三章情节梳理表,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指名交流2.速问速答。出示前三个章节中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速问速答的阅读小检测。指名回答3.出示各小组在预习中对前三章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大家的问题,关于“梦幻岛”的提问占了一大半,由此引导学生聚焦到探讨梦幻岛。设计意图:通过概括主要内容、速问速答、提出问题这三个步骤,达到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的目的,并引出课文的核心话题——探讨梦幻岛三、探讨梦幻岛话题讨论1梦幻岛的模样是怎样的?1. 学生在P9找到介绍梦幻岛模样的内容。2. 提出问题:温蒂、约翰、迈克尔的梦幻岛分别是什么样子的?3. 接龙朗读,进行文本细读。通过温蒂、约翰、迈克尔不一样的梦幻岛体会他们的人物性格。温 蒂——温柔、有母性约 翰——爱冒险、独立迈克尔——天真、需要朋友话题讨论2为什么每个人的梦幻岛都不一样?1. 指名交流: 人物的性格、年龄不同。2. 补充引导:约翰住在一艘倒扣在沙滩上的船里,在他的梦幻岛上,他正瞄准着成群的火烈鸟,他没有朋友。迈克尔待在树皮搭成的棚屋中,在晚上会有朋友。温蒂住在树叶编成的房子里,她有一条被父母抛弃的狼宝宝。同学们,请你们再细细读一读他们不一样的梦幻岛,其实梦幻岛代表着什么呀?同桌讨论——交流:心里想的、渴望的总结:正是因为每个人不一样的性格和经历,才导致他们有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渴望,所以他们每个人的梦幻岛也不一样。话题讨论3梦幻岛具体象征着什么?1. 问题:前三章中哪里还向我们介绍了梦幻岛?生交流并朗读:梦幻岛就是一个岛。2.引导理解:野人、地精、王子、鹰钩鼻小老妇人……这些意象我们常在哪里见到呢?生异口同声:童话!那梦幻岛也是——童话!童话是什么呢?莎士比亚曾说过:“童话是一种人的想象力和思考的根源。童话无处不在,你只需打开心扉,就能相信它并了解它的真正意义。”4. 总结感悟:梦幻岛一定是——自由的一切都是——心里的世界一切都是——想象的世界话题讨论4梦幻岛属于什么样的人?1. 同桌讨论、交流:孩子、天真的人、自由的人、快乐的人……2. 补充提问:在温蒂家,梦幻岛属于谁呢?生交流:温蒂、约翰、迈克尔,梦幻岛其实也属于爱开玩笑的、有很多天真烂漫想法的人,比如达林太太。3. 再次提问:梦幻岛属于谁呢?属于我们,属于童真设计意图:聚焦到对梦幻岛话题的探讨,在环环相扣的话题中,通过文本细读和讨论交流,学生对梦幻岛的初步理解已经达成了。四、话题延伸,创作心中的梦幻岛1.梦幻岛属于你吗?生交流:属于、肯定属于总结:梦幻岛就是童话,只要你相信,它便存在,你就能拥有。2.完成写绘任务单你心中的梦幻岛是怎样的?请画出梦幻岛地图,并用文字进行说明。3.讲解属于自己的梦幻岛。设计意图: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当梦幻岛与学生自身链接起来,他们对梦幻岛的理解和感受才会更深刻,整本书阅读与学生才能真正建立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