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3《学会反思》第2课时(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3《学会反思》第2课时(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六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一、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 主题 自我完善
教材分析
1.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围绕自我完善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和学会反思三课内容。第一课,先从每个人都值得尊重的话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内涵与方式,努力做到尊重自己和他人。第二课先从宽容对生活的价值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宽容的意义,然后针对宽容的不计较和包容两层含义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宽容的心理过程,树立有原则,有限度的宽容意识。理解宽容也是对他人不同兴趣爱好观点的包容。最后,进入反思主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个人的反思经历。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认识在生活中进行主动反思的意义,帮助学生学会反思。并最终养成反思的好习惯。2.学习内容分析:一、学会尊重。本课题包括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三个话题。三个话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成一个有机体系。二、学会宽容。包括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有一颗宽容心,和而不同。宽容的社会意义是和谐友善,宽容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体验宽容他人的无心之失的心理过程。宽容是有限度有原则的。和而不同,生活中的不包容现象。引导学生做到如何包容他人。三、学会反思。生活离不开反思和养成反思好习惯两个话题组成。3.关系构建:六年级学生。不仅身体和心理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而且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成长期中,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完善自我的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势必具有长久的意义。六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已经从家庭学校社区扩展到了,社会生活已初步拥有一些与其他社会成员打交道的零散经验。基于中年级学习的道德认知等基础上进行继续学习。4.资源拓展:仅凭本单元的内容,不足以使学生充分发展认知,最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传统文化、语文教学等来辅助教学,争取最大程度的服务于教学。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1)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珍爱生命,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
(2)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理性表达意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4)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具有互助精神。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课程总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学段目标正确认识自己,自信,乐观,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
学情分析 1.已有策略经验:此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方法筛选和整理资料。2.社会生活经验:此阶段学生不仅身体和心理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而且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有一些粗浅的不经意地自我反思经验。但落实到日常的行为细节中,还缺乏深入的思考,没有较深层次的理解。3.知识经验:在语文、传统文化等课程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自我发展话题。4.学习困难障碍对资源缺少认识和了解。理论化为行动有难度。5.突破措施:教学中进行情景式教学,学生体验式学习。
单元目标 一、通过分析具体实例,知道尊重的意义及作用,懂得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表现。经历情景模拟和合作,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能学会尊重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逐步培养自尊自信。1.通过学习《学会尊重》的具体案例,学生能够知道学会尊重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你,让文明之花洒落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掌握尊重别人的方法,体会他人的内心感受,养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态,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二、通过生生讲故事,让学生能够从故事中发现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读故事案例、自主思考、分享想法,从身边小事说出宽容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互说,准确全面说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的方法,并运用在生活当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能够从故事中发现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读故事案例、自主思考、分享想法,从身边小事说出宽容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互说,准确全面说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的方法,并运用在生活当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不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三、通过小小分享会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反思离我们并不遥远。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小故事和反思经历,通过经历梳理反思过程及作用,学生能够总结反思的意义。通过做个小评委活动,让学生通过评论别人的观点,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反思的理解,更加深入理解反思的意义。通过学生对期末考试的反思,学生可以总结出一些反思的方法。通过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反思,制作新的复习计划,学生可以知道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生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日记,学生可以知道反思时时都能进行,事事都能反思。掌握反思的方法,养成反思的习惯。通过学习曾子自省,小组合作交流,学会记录反思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尊重无处不在,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自己的意识和品质。学生体会宽容对生活的意义。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如何做到宽容他人的不同。了解反思的重要意义,学会反思。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尊重自己的方法,将尊重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学会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了解反复的方法,培养反思的能力,养成主动反思的习惯。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人际交往是小学生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认为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绝大多数人喜欢的小学生?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现实问题 提出问题,驱动任务 怎样成为一个绝大多数人喜欢的小学生?
道德与法制问题 搜集整理 合作交流 了解别人喜欢的小学生所具有的良好品质
解决方案 逐步实施 分布解决 分小组介绍你们所认为的成为别人喜欢的小学生所具有的良好品质
解决问题 学会运用 迁移生活 利用演讲的形式 说说如何成为别人喜欢的小学生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学会尊重第一课时 1.通过分析具体实例,知道尊重的意义及作用,懂得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表现。2. 经历情景模拟和合作,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学生能学会尊重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逐步培养自尊自信。
2 学会尊重第二课时 1.通过学习《学会尊重》的具体案例,学生能够知道学会尊重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你,让文明之花洒落在生活和学习当中。2.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互动中掌握尊重别人的方法,体会他人的内心感受,养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态,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格
3 学会宽容第一课时 1.通过生生讲故事,让学生能够从故事中发现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通过读故事案例、自主思考、分享想法,从身边小事说出宽容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3.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互说,准确全面说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的方法,并运用在生活当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 1.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能够从故事中发现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通过读故事案例、自主思考、分享想法,从身边小事说出宽容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3.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互说,准确全面说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的方法,并运用在生活当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不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5 学会反思第一课时 1.通过小小分享会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反思离我们并不遥远。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小故事和反思经历,通过经历梳理反思过程及作用,学生能够总结反思的意义。2.通过做个小评委活动,让学生通过评论别人的观点,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反思的理解,更加深入理解反思的意义。
6 学会反思第二课时 1.通过学生对期末考试的反思,学生可以总结出一些反思的方法。通过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反思,制作新的复习计划,学生可以知道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生活学习。2.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日记,学生可以知道反思时时都能进行,事事都能反思。掌握反思的方法。3.通过学习曾子自省,小组合作交流,学会记录反思的结果。(共22张PPT)
学会反思
第二课时
养成反思好习惯
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反思。
反思的方法:
选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件事情,回忆事情的经过。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
反思的方法:
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对?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如果能够重来一遍,或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阅读课本第24页材料
你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反思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吗?
反思时时都能进行。在特定情况下,反思尤其重要。
阅读课本第25页材料
你能像选择你认为需要反思的一项,
在相应的方框下打“√“
□早晨起床,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吃过早饭,我和爸爸妈妈道别后去上学。
□过马路的时候,我看车不多想闯红灯。一位负责维持路口秩序的阿姨把我拦下,还说了我几句。我只好规规矩矩地等绿灯亮了才过马路。
□上午的数学课我最喜欢,所以上得特别认真。
□发测试卷了。我每都学到很晚,考试成绩却不大理想。而朱琪看上去学得很轻松,考试成绩却总是比我好。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下午第一节课我总是特别困,眼皮怎么都抬不起来。唉,肯定因为最近几周作业多睡得晚。别人怎么都不困呢?
□上美术课时,我发现自己忘带美术工具了。哎!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太棒了,英语小演讲得了“优”!英语真是太简单了!我真是太聪明了!
□放学了,和好朋友结伴回家是我最喜欢的事情。路上聊聊天,我特别开心。
□写完作业,我陪爷爷下楼遛弯,爷爷可高兴啦!爸爸妈妈夸我长大了!
你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看看其他同学的选择,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在我们做了错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经过,吃一堑,长一智;在我们取得成功以后,可以反思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厉;
在看到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以后,我们也可以借鉴对自身健康成长有益的经验或教训......掌握反思的时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著名的学者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 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你有专属自己的”反思时间”吗?无需太长,每日坚持,必有收获。生活中需要反思的情况有很多。反思,一开始也许有难度,一旦形成习惯,做起来就非常自然了。
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阅读课本第8页材料
在什么情况下,你感受到了别人对你的尊重?
当时对方做了什么?
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感觉被别人尊重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六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学会反思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2
内容分析 “学会反思”有两个话题。分别是“生活离不开反思”“养成反思好习惯”。养成反思好习惯,先说明反思的方法,然后通过活动园中的案例带领学生尝试依据教材提示的方法有步骤的反思。接着教材通过生活记录表引导学生认识到把握好反思的时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角以曾子为例,让学生意识到反思和自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再列举几种常见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建立专属的反思时间,并及时记录反思结果。最后的课堂反思旨在让学生在行动践行本课所学。
课标分析 正确认识自己,自信,乐观,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培养反思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养成主动反思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1.已有策略经验:此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方法筛选和整理资料。2.社会生活经验:学生对于“反思”有一定了解,能初步反思的意义。但落实到日常的行为细节中,对于反思还缺乏深入的思考,没有较深层次的理解。3.知识经验: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第一部分,在语文、传统文化等课程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反思”话题。
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对期末考试的反思,学生可以总结出一些反思的方法。通过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反思,制作新的复习计划,学生可以知道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生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日记,学生可以知道反思时时都能进行,事事都能反思。掌握反思的方法。3.通过学习曾子自省,小组合作交流,学会记录反思的结果。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养成主动反思的习惯。难点:了解反思的方法,培养反思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件 文本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问题导入 师:(1)请你反思一下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并把你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生思考记录回答分享。师:(2)请与同学分享一下,你是如何进行反思的?小组内成员分享,后全班交流分享。师:(3)从同学们的分享当中,你是否能总结出一些反思的方法?生总结反思的方法。师: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反思。 通过学生对期末考试的反思总结出来一些反思的方法。 侧重引导思考反思方法。
二、新课讲授 师:(1)请你根据上述所学的反思的方法与刚才你所作的考试反思进行对比,看看是否还有所疏漏,并加以完善,为这个学期的期末考提供有效的复习指导。生交流分享。师:(2)请你阅读课本第24页活动园中的日记,想一想,你自己是否也能像这个同学一样反思生活中的事情,你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反思些什么呢?反思做过的题目反思回答过的问题反思活动中的表现……生思考汇总分享。活动园: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反思些什么呢?这是郭新同学的一份生活记录表,选择你认为特别需要反思的一项,在相对应的方框内打“√”,并说明理由。(课本第25页)生选择并回答理由。师总结:反思时时都能进行,事事都能反思。在特定的情况下进行反思有必要,比如说犯了错误以后、获得成功以后……这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都有必要进行反思。师发放资料:曾子自省。小组讨论:曾子每日“三省”是哪“三省”?他是在什么时间进行回顾、反思的?生回答分享。请你与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也确定一下自己每天需要进行的“三省”吧!制定后分享。你也有专属自己的“反思时间”吗?生小组内交流分享。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专属自己的“反思实践”,无须太长,每日坚持,必有收获。生活中需要反思的情况有很多。反思,一开始也许有难度,一旦形成习惯,做起来就非常自然了。师:你也有这样一些记录反思结果的小方法吗?生汇总分享。 学生重点放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切身体会开始思考,便于运用。 列表作答,有困难学生结对帮助。
三、巩固小结 反思的过程很重要,反思的结果更应该记录下来,以便提醒自己。 重点强化
板书设计 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好习惯 专属反思时间记录反思结果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