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2.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语言。3.感受唐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语言。感受唐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环节一】关键“地名”识王勃导入: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guó)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的诗偏重描写个人生活,风格较为清新。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环节二】师生诵读明内容1、学会诵读读准节奏 读出韵脚 感知文意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明了文意同学们结合注释自读理解文意,把自己在本课预学中碰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圈出来,班级交流。3、整体感知诗人在送别时劝慰朋友不要悲伤。【环节三】鉴赏探究识主题快速默读全诗,思考:1. 诗人是从哪些方面劝慰朋友的?【预设】在长安而蜀州可“望”,所去之地不远;你我同是异乡做官,分别不过他乡之别;你我知己心意相通,真挚友谊超越时空;不必在离别时像小儿女般悲伤落泪。2.诗歌抒发了什么情感?【预设】旷达胸怀: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强调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限制,体现出诗人的豁达心境。乐观精神: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积极态度,不因分别而过于悲伤。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与杜少府之间深厚的友谊。鼓励与慰藉:给予友人温暖与鼓励,让他对未来的旅程充满信心。【环节四】品读语言领意境请任选角度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提示: 可以从炼字、情感、手法、画面、意象等角度考虑,选择自己理解最深入的一句诗进行赏析。注意表达要详细。示例:炼字角度:“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修辞角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离别,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同时,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为千古名句。拓展:比较探究背一背你所了解的送别诗,说说与本诗的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