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课件(共4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课件(共45张PPT)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思维导图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课程标准内容:
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2022版课标】
相关考点:中国担当;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影响;文明交流互鉴。
现象链接:达沃斯论坛;G20峰会;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等。
1.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中国担当中国影响
知识点1
解读:中欧班列向世界输送“中国力量”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2.中国有担当的表现。(中国积极有作为)
(1)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3)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4)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中国红十字会向古巴红十字会提供15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交接仪式于8月15日在古巴外贸外资部举行。此次援助是为了支持古巴开展马坦萨斯省一储油基地火灾事故救援救助工作。
解读:我国努力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贡献中国力量。
3.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中国采取了哪些行动?
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
4.我国在为世界发展作贡献时应坚持的道路和战略。
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5.我国是如何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
(1)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2)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3)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4)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一带一路”驶上“快车道”。截止到2022年2月,我国已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合作文件,货物贸易额累计达到11.6万亿美元;有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写入联合国成果文件。
解读:我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6.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文化: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2)经济: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3)政治:①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②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4)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3.4%;进口4.19万亿元,增长7.5%。
解读: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1)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文明交流互鉴
知识点2
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②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
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明交流互鉴
2.我们应如何进行文明交流互鉴?(如何正确对待其他文明?)
(1)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态度)
(2)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3)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课程标准内容:
了解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版新课标】
相关考点:机遇与挑战;携手促发展。
现象链接:中美贸易战、“一带一路”倡议等。
1.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新的发展契机(机遇)?
(1)内部机遇: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②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知识点3
(2)外部环境:
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③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解读: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企业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当前我国面临着哪些新风险与新挑战?
(1)国内: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解读: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风险与挑战。
★3.我国应如何正确应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1)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思想上)
(2)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行动上)
(3)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行动上)
(4)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行动上)
(1)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机遇稍纵即逝,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
(2)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要有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1.我国为什么要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1)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
(2)时不我待,中国要把握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携手促发展
知识点4
★2.我国应该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
(1)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2)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3)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4)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解读:为促进发展,我国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3.中国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有何意义?
(1)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2)有利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有利于我国控制话语权。
( )
×
★4.中国如何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1)中国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2)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的内涵)
(3)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4)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把我国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和利益,开展跨国互联互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5)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6)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第35届非洲联盟峰会指出,新形势下,中方愿同非方一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自贸区建设深入对接,引领中非合作向更高质量、更宽领域发展,续写中非友谊新篇章。
解读: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会吸引众多外国媒体的关注。纵观其变,我们可用几个“多”概括:关注两会的外国媒体、外国记者数量越来越多;用汉语提问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两会平台让“中国声音”通过全球媒体的镜头和话筒传遍世界,也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开放和自信的中国。这( )
①有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国,展现大国形象
②表明各国之间的联系已不可分割
③表明中国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说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考点 1 中国担当、中国影响
命题角度1 结合我国的国际形象进行考查
1.(2023·郴州18)2021年以来,在疫情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金砖峰会、上合峰会、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通过“云外交”同国际社会密切互动,针对共同挑战提出中国方案、凝聚全球共识,有力促进国际抗疫合作和全球共同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上述材料( )
①彰显了中国和平、合作、负责的大国形象
②体现了中国担当,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③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合作共赢
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2.[2022·湘潭24(2)]【精神家园】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冰雪之约,中国之邀。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材料二:从2008到2022,短短14年间,越发自信而沉稳的中国冲破重重挑战,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早已不同往日。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当下,中国精心筹办冬奥会,彰显大国担当,发出“中外互融,同舟共济”的真诚倡议,给世界前路照亮一束希望之光、团结之光、和平之光,为人类在艰难时刻守望相助,携手奔赴美好未来注入信心和力量。
结合材料二,说说两次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
体现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展现了我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彰显大国担当等。
命题角度 2 结合我国展现中国担当的做法进行考查
3.[2022·岳阳17(2)]【大国风范】
2021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加入了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500多项国际公约;参加了2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获得140多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的响应;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外交风范的?
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中国广泛参加国际组织,促进“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考点 2 文明交流互鉴
命题角度 结合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或做法进行考查
4.(2021·郴州10)2019年连云港西游记文化节暨文化产品博览会、连云港丝路音乐节,以“一带一路”国家民族文化、丝路沿线城市文化、连云港西游文化为支撑,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盛宴。这样的活动有助于( )
①共享多样文化 ②消除文化差异
③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④为传统文化增添新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5.(2023·岳阳16)据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全球已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有4 000多所大学、3万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材料说明( )
①汉语热反映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③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能让不同文化走向统一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考点 3 携手促发展
命题角度 结合谋求发展的必要性与举措进行考查
6.(2021·岳阳15)2020年11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国际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中国签署RCEP( )
①是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精准发力
②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和市场需求,造福企业和消费者
③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支撑
④旨在提高我国领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从而主导国际规则的制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