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机械效率(2课时)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5机械效率(2课时)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1.5机械效率(1)
【知识梳理】
1.使用机械时,为达到目的所做的、真正对完成工作任务有用的功叫做 (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功虽然我们不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 ( );把手的拉力(即动力)对所做的功叫做 ( );三者的关系是: 。
2.使用机械时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两种情况:(1)提升重物:使物体在竖直方向提升一定高度h,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是我们的目的,所以W有用= ;(2)水平移动重物:使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S物,克服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做功是我们的目的,所以W有用= 。
3.机械效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表达式为:η= 。
机械效率总小于1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我们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我们的任务是提水,那么对 做的功是有用功,为了提水,我们用了桶这种机械,则对 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人对桶做的功是 功,对水做的功是 功。
〖例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石头抬高20cm,手向下压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__cm,人做的功是________J,有用功是________J,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例3〗如图所示,某工人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拉力是120N,有用功是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
〖例4〗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把重60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是375N,求:总功、有用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效果反馈】
1、已知甲、乙两种机械在做功过程中,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机械效率高,这表明( )
A.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B.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做的额外功比乙做的额外功少 D.甲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比乙大
2、两台机械完成的有用功之比W1︰W2=4︰7,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60%,η2=75%,则两台机械所做总功之比为( )
A.5︰7 B.7︰5 C.16︰35 D.35︰16
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在绳子末端用110 N 的拉力,5s 内把重为200N
的物体匀速提高2m,则( )
A. 滑轮组的有用功为200 J
B.滑轮组的有用功率是44 W
C.拉力做的总功为220 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1%
4、体重为400N 的小明由于找不到其它的机械,只好亲自动手将100N 重的物体搬到3 m高的楼上.他对物体做的功是 J ,他的效率是 .
5、某一斜面长5m,高1m,把重为5000N的物体匀速地推向斜面顶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推力为_________N;如果斜面不光滑,所用推力为1250N,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6、某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举高80cm的过程中,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___
J,额外功为___ _ _ J。若不计滑轮摩擦及拉线质量的影响,则可知动滑轮重 ____ N,当提升重物为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 。
7、如图所示,重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N,为使
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60N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___ ,若物体移动速度为0.2m/s,则1min内拉力
做的功是_______J.
8、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货物匀速提升了2m,做了
1500J的功。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当他用400N的拉力匀速提升
其它货物时,额外功占总功的15%,求提升货物的重。




9、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
物重G/N OA/m OB/m A端上升的高度h/m B端下降的距离s/m
40 0.8 0.4 0.2 0.1
(1)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
(2)若实际拉力F为90N,求拉力做的总功及杠杆的机械效率.




10、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F的大小.


11.5机械效率(2)
【知识梳理】
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2.实验的原理: ;
3.测量的物理量: ;
4.测量工具: (没有 还能测出机械效率);
5.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 、 、 ;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 、 无关。
7.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1)水平移动物体---- ;
(2)竖直提升物体---- ;
【典型例题】
例1.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以较快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B.以较慢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C.增加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D.把滑轮做得更轻巧,减小滑轮在转动中的摩擦
例2.如图所示,物体G的重力为16N,手拉绳的力为10N。但物体被匀速拉动提高h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不考虑摩擦)。若想增大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
例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 有关。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例)。
【效果反馈】
1、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且运时动,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D.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2、将一个动滑轮改为定滑轮使用后,则改动后与改动前相比较( )
A.节省了力 B.提高了机械效率 C.降低了机械效率 D.提高了功率
3、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减少提升重物重力,减小拉力
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
4、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
A.在滑轮的转动轴中加润滑油,以减小摩擦力 B.减小滑轮的自重
C.尽量增大所提升物体的重力 D.尽量使物体移动的距离增大
5、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物重G),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 、F乙 ,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 B.F甲>F乙 C.η甲<η乙 D.η甲 =η乙

6、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当工人用1000N的拉力F向下拉绳,使重1600N 的重物匀速上升了5m,此过程中克服绳重和摩擦做功 500J,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 F 做功为 5×103 J B.缠绕在动滑轮上每股绳的拉力为 800 N
C.动滑轮重为 300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
7、在铁架台上固定一个由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绳子末端用竖直方向0.8N的拉力使2N重的物体匀速上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6.7%
C.绳端移动速度与物体上升速度相同 D.绳端移动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两倍
8、某实验小组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动滑轮
重G动/N 钩码重
G物/N 钩码上升
高度h/m 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F/N 弹簧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0.53 1 0.1 0.7 0.3 47.6%
2 2 0.1 1.1 0.3 60.6%
3 4 0.1 2 0.3 66.6%
(1)请你在右图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 (相同/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摩擦和绳重所做的额外功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 .
(3)多次改变提升的物重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
A.减小摩擦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4)由本实验 (能/不能)推断: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9、用如图所示装置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加在绳自由端的拉力大小
为400N时恰好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求:
(1)求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动滑轮的重;
(3)若提升的重物改为12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为多少?
(4)在(3)问中需要在绳自由端加多大的拉力才能将物体匀速拉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