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简介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学习目标】
1. 通过了解古代西亚文化、古代埃及文化以及古代阿拉伯文化,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2
通过分析《吉尔伽美什》史诗、《汉谟拉比法典》,古埃及金字塔及神庙建筑,以及阿拉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概括这些地区文化的特点。3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理解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
4.认识古代西亚文化、古代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学习重难点】
重点:古代西亚文化、阿拉伯文化的世界意义;古代西亚文化、埃及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上开创性意义。难点:阿拉伯文化对古老文化遗产的吸收和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桥梁作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古代西亚文化
领域 成就 地位
文字 楔形文字 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文学 《吉尔伽美什》 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建筑
艺术 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的王宫、波斯王宫等 —
法律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反映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重要资料
特点 城市文明,充满了抗争、悲观色彩,注重现世;具有广泛的传承性,影响深远;法治精神强烈。
古埃及文化
(1) 存续时间: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文明绵延约3000年。
(2)文字:使用象形文字,创造出神话、诗歌、哲理故事和散文故事。
(3)建筑和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陵墓和神庙上。
(4)科学和技术: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影响罗马儒略历。
(5)特点:帝国文明,充满乐观、自信色彩,注重来世;文学体裁多样,艺术创作模式固定;建筑艺术独树一帜;丧葬习俗烦琐。
【特别注意】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影响
(1)对埃及: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象形文字使埃及的文明插上了翅膀,向近东地区、地中海沿岸等地传播。
(2)对西方:象形文字为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的。
阿拉伯文化
(1)背景:①到8世纪阿拉伯帝国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②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等地的文化遗产,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文学:①诗歌: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②故事集《天方夜谭》
(3)科学和技术: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白塔尼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伊本·西那的《医典》医学百科全书,医学教科书。
(4)数学: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至今仍被称作“阿拉伯数字”
(5)特点: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教权与世俗权力紧密结合;宗教与政治浑然一体;具有多民族性、包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
(6)影响:
①阿拉伯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阿拉伯学者把东西方文化交融为一体,创造出丰富多彩阿拉伯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阿拉伯学者翻译保存大量古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传回欧洲,弥补了欧洲文化的“断层”,为欧洲新文化——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③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字符号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丰富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历程。
【特别注意】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达标检测
1.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文化和古代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 )
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
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留下了辉煌的建筑和艺术
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汉穆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某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某人打伤了贵族的牙齿,还落其牙齿。但如果是贵族伤了某人的眼或牙齿,则只要用财务做出赔偿即可。”这说明:( )
A.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袒护贵族利益的倾向 D.保护奴隶权利不受侵害
3.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4.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中还有古代铸币的泥模。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找到的4块中国明代瓷器碎片。从已发掘的文物看,大津巴布韦曾经( )
A.农业、铸造业和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
B.与波斯战争促使其加强与阿拉伯的交往
C.是最早遣使到中国的东非国家
D.水渠和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5.中国、印度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化本身是在吸收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帝国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促成阿拉伯帝国这一特殊身份的是( )
A.东西方交流的加深 B.阿拉伯人勤奋善学
C.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D.阿拉伯帝国的强大
6.印欧人在进入西亚、西欧、北欧和印度的广大地区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居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进入小亚细亚的发展成为赫梯人 B.进入伊朗高原的发展成为亚述人
C.进入巴尔干半岛的发展成为希腊人 D.进入印度河流域的发展成为雅利安人
7.阿拉伯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不包括( )
A.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
B.阿拉伯人征服地区文化的深厚积淀
C.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创造
D.阿拉伯文化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