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4届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2024届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青海省2024届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指引公民___________。( )
A.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强国 B.增强国家观念;培育爱国情感
C.规范立法活动;健全立法制度 D.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2.2024年5月7日,由长征6号丙(CZ-6C)运载火箭将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___________卫星顺利发射升空。( )
A.三江源一号 B.风云一号 C.北斗导航 D.东方红一号
3.朋友、父母和老师是我们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在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中,下列行为恰当的是( )
①小美:在考场上拒绝给朋友传递答案
②小丽:在班级诗朗诵排练中故意缺席
③小青: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老师互动
④小海:在空闲时间主动帮父母做家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新时代青海好少年”常生梅在困境中自立自强,逆境中向阳生长,兼顾学习的同时用稚嫩的肩膀撑起家庭重担。这启示我们( )
①面对困难,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②战胜挫折,具备永不退缩的勇气
④身处逆境,需要乐观向上的心态
③遇到坎坷,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以下是某校围绕“生命可贵·守护生命”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镜头,对应理解正确的是( )
活动镜头 诠释
①镜头一:3月5日学习雷锋日,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②镜头二:4月23日全民阅读日,学校举行读书分享活动 阅读经典养护精神
③镜头三: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学校举办禁毒知识讲座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④镜头四:8月8日全民健身日,学校进行徒步登山活动 不务正业放飞自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描述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文中“信”与“礼”最能体现的道德品质是(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诚实守信;以礼待人
7.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每个人都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以下是某小组为学习《参与民主生活》这一课搜集的资料卡片,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资料卡一:某区为使创建文明城市的决策更科学合理,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其中合理建议被采纳实施。 资料卡二:为促进公共交通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公共交通价格,某市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价格听证会。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8.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根据所学完成下图①②处填空( )
A.人民安全;经济安全 B.生物安全;资源安全
C.深海安全;国土安全 D.极地安全;太空安全
9.共青团青海省某州委联合相关部门举行“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法治宣传基层行活动,让法治教育进入校园。此举有利于中学生( )
①制定宪法,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责
②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与精神
③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尊崇
④践行宪法,日常生活中要守法用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充满司法温度的话语处处彰显着为民情怀和法治精神,努力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维护公平正义( )
①体现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盼
②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③要求不顾一切面对不法行为
④要求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飞速发展,呈现出一幅美美与共的融合新画卷。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现代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下表述与材料不符的是( )
A.党和政府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B.改革开放增添了社会发展的活力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D.重视三农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12.新时代的中国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下侧新年贺词(节选)中提到的一系列科技成就表明( )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节选)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
A.科技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B.科技成就增强了发展的信心
C.我国的科技全方位领先全球 D.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3.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以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为核心框架,推动中欧关系迈向更高水平,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贡献。某校围绕该新闻开展时政述评活动,以下标题符合此次活动的是( )
A.制定全球规则解决全球问题 B.维护世界和平消除世界差异
C.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D.提升国际地位主导世界发展
14.心有正能,方能致远。对广大青少年来说,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中,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不懈奋斗中找到人生真谛。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选择,你将( )
①提升自身素质,融入祖国需要
②弘扬实干精神,劳动创造未来
③投身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
④个人利益至上,追求物质享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5.【加强网络保护彰显法治温度】网络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1)为什么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2)观察图片,结合所学,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6.【凝聚民族共识奏响团结之歌】
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为进一步贯彻会议精神,某校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
(1)小丽作为宣讲团成员,可以为同学们送去哪些民族团结进步知识?
(2)听完小丽的宣讲,你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17.【探寻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为深入宣传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某中学开展了“山宗水源看生态沉浸体验品文化”研学旅行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传承非遗文化润人心】
第一站: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高跷”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传承600多年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参演河南卫视春晚《龙舞》节目火爆出圈,为全国人民带来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1)结合材料,请你说说中华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赓续红色精神代代传】
第二站:青海省海北州原子城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涌现出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一批功勋人物,诞生了“两弹一星”精神,从此成为“中国人挺起脊梁的地方”。
(2)结合所学,请你谈谈从“两弹一星”元勋们身上我们能获得哪些精神滋养?
【发展科创理念向未来】
第三站:青海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紧抓绿色算力发展新机遇,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在海南州塔拉滩建成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正所谓“世界清洁能源看中国,中国清洁能源看青海”。
(3)运用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些发展理念?
【担当生态文化惠全球】
第四站: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中国生态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省立足省情定位,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丰富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的内涵。
(4)探究文化之旅,彰显文化底气。做自信的中国人,你将有何作为?
(5)展现青海魅力,讲好青海故事。请你推荐一个文旅地点或文旅项目,完成下面的推荐小卡片。
推荐地点或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情景探究题
18.【汇聚德法力量促进知行合一】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一:甘肃积石山地震后,青海海东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党和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参与救援。小青就读的学校举行“我为灾区出份力”爱心活动。
(1)小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初中生小海由于不适应学习节奏产生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学与不学。
(1)你如何劝导小海: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不法侵害;在网络世界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等。
(2)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不可沉迷网络,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等。
解析:
16.答案:(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距,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改善民生问题,共享发展成果等。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友好相处、齐心奋斗、共同繁荣;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联系在一起等。
解析:
17.答案:(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等
(2)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敬业奉献、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等
(3)创新、绿色、共享
(4)对国家有认同;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文化有底气;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对发展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
(5)示例:
推荐地点或项目:河湟文化博物馆
推荐理由:位于海东市乐都区,拥有丰富的藏品,建筑外形继承和创新了河湟建筑风格,展现了河湟文化,是海东市乃至青海省重要的文化地标。
解析:
18.答案:情境一:
(1)捐款捐物、写信鼓励、网络宣传、心里祈福等。
(2)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关爱社会、服务奉献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情境二:
(1)不能放弃学习,珍惜学习机会;学会调节情绪,培养学习兴趣等。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义务: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等。
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