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文化自信: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语言运用:联系生活,选取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各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审美创造:品味感受课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指导学生制作节日小报。教学目标:1.正确、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2.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会写字,能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传统节日》,请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讲课之前,我们先来进行知识回顾,上节课我们通过一些小妙招进行快速识字,谁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小妙招呢?二、复习旧知1.出示词语,接龙读。2.借助思维导图完成两个小任务:(1)说一说本文写了哪些传统节日;(2)回顾上节课一至三句话。三、活动过程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个传统节日——端午节(1)齐读第四句内容;(2)找学生说一说端午节的习俗;(3)创设师生问答游戏来读句子;(4)考一考学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并找学生讲一讲有关屈原的故事;(5)引导学生带着崇敬之情再次朗读句子;(6)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说一说端午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2.了解端午节后,我们接着来学习下一个传统节日——七夕节(也叫乞巧节)(1)齐读第五句内容;(2)找学生说一说七夕节的习俗;(3)创设问答:乞巧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来理解;(4)七夕节传说:借助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通过视频了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5)引导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次朗读句子。3.我们接着来了解下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1)齐读第六句内容;(2)找学生说一说中秋节的习俗;(3)创设问答:让学生说一说有关明月的诗句,以此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中华传统文化;(4)引导学生带着喜悦之情再次朗读句子。4.我们接着来了解下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1)齐读第七句内容;(2)找学生说一说重阳节的习俗;(3)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说一说重阳节还有哪些传统习俗;(4)创设问答:说到习俗插茱萸,让我想到了一首诗。让学生说一说、背一背,以此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中华传统文化;(5)问一问:了解重阳节为什么又叫敬老节?怎样做才算敬老?(6)引导学生带着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再次朗读句子。5.学习了这么多传统节日,再来读一读韵文吧。多种形式读:师生合作读、学生拍手读、同桌对读6.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试着背一背(接龙背)7.小组合作:(1)交流: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节日?你是怎么过节的?(2)分享:派代表分享,其他同学可做补充。8.学习会写字:(1)借助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通过视频学习易错字“转”;(2)让学生书空掌握,然后说一说如何能写好“转”,再上台板书展示;(3)让学生观察“热”,说一说如何正确、规范书写,再上台板书展示;(4)让学生观察“团”“闹”,说一说如何正确、规范书写,再上台板书展示;(5)学生对4个生字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评出小小书法家,对其他同学进行引导,如何写好方块字,认真观察是第一步。四、拓展延伸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请看这2幅图。(1)学生观察,并说说人们在干什么?这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2)成果展示台:一些同学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特别感兴趣,就制作了节日小报,上台展示并做精彩分享。五、课外作业推荐阅读《中国传统节日绘本故事》总结传统节日蕴含着很多情感和文化,希望同学们课下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