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名篇名句默写古诗文阅读模块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目录contents02知识导图思维导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01考情分析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名篇名句默写(72篇) ①2021年到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均是情境式理解性默写,分值6分。②考题既有古文,也有诗词,一般两者会兼顾出现。③考题填空侧重考查一些含有生僻字、易错字的句子。 名篇名句默写试题多为根据语言情境填空。这种默写实际上是“古诗文情境式理解性默写”,也即在给出语境的情况下,根据语言提示填写正确的诗句。与以前的识记默写填空相比,情境式理解性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备考策略: 1.背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的72篇古诗文,理解文句(诗句)内涵。 2.清理72篇古诗文句中的通假字、同音字、生僻字及同音异形字,防止写错别字。考情分析02知识导图03考点突破考点一 阐释型默写阐释型默写题,侧重考查诗文句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取向。在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中,对要求默写的语句有具体阐释或明显暗示。【题型示例】(1)(2024新高考Ⅰ卷)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2) (2023新高考Ⅱ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考点一 阐释型默写【参考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解题方略】例(1)中,从后文中“宏大意旨”与“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可以看出,原文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两句符合它的诠释。例(2)中,提炼关键词“看似闲淡”,实则“彻夜难眠”可选出对应的语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考点二 衔接型默写衔接型默写题,从语意看,题干提供的语境材料与要默写句子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换句话说,被默写的句子是材料句的一部分,在语句内容上能前后承接。【题型示例】(1)(2023年全国甲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记载,齐王接受邹忌的意见,广开言路。一开始有很多人进谏,以至“ ”;过了几个月后,则“ ”。(2)(2023新高考Ⅰ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考点二 衔接型默写【参考答案】(1)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2)草创未就,就极刑而无愠色【解题方略】例(1)中,根据衔接词“以至”“则”可知,应填的两句是表结果的“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例(2)中,根据阐释“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便可准确写出答案“草创未就”“就极刑而无愠色”。考点三 比较型默写比较型默写题, 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中的名言名句和要求默写的句子形成比较。比较的具体角度包括:思想情感、哲理观点、意境或写作手法等。【题型示例】(1)(2023年全国甲卷)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2)(2023年全国乙卷)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考点三 比较型默写【参考答案】(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2)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解题方略】例(1)中,以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相类比,根据关键词“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提示,表达内心愤懑之情,便可写出正确答案:“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例(2)中,与张孝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相类比,描写舟泛水上的境致,可写出正确答案:“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考点四 意象型默写意象型默写,是以意象为着眼点进行命题。意象既有开放性,凡是符合意象特征的答案都可以;意象又有限制性,不符合意象特征的答案不能答题。【题型示例】(1)(2023年全国甲卷)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 , ”。(2)【2022新高考II卷】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 , ”。考点四 意象型默写【参考答案】(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解题方略】例题(1)中,根据题干关键词“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的提示,可联想到这些能够作为答案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例题(2)中,根据题干“京华”这一意象提示,可以联想到相关诗句。考点五 技巧型默写技巧型默写,以诗文的表达技巧为限制进行命题,题干材料会或明或暗地会写出某种表达技巧。【题型示例】(1)(2024新课标Ⅰ卷)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2)(2021新高考Ⅰ卷)陶渊明《归园田居》中“ ,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考点五 技巧型默写【参考答案】(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解题方略】例(1)中,借汉喻唐,以古方今,是诗歌的一种写作技法。默写时,必须先找到是描写汉代事情,且借以讽谏唐代的诗句。例(2)中,根据题干中“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可知,这两句的答案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考点六 应用型默写应用型默写题,侧重考查考生在语言情境中运用所学古诗文。应用型默写题答案是开放的,平时要注重古代诗词的积累,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加以运用。【题型示例】(1)(2024新高考Ⅰ卷)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2)(2023新高考Ⅰ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考点六 应用型默写【参考答案】(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解题方略】 例(1)中,根据题干中应用情境“栽种了多种树木”,即可断出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例(2)中,根据题干的提示“诸葛亮的画像”“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可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04热考题型一、“成语(俗语)情境”开放型[典例1] (2019·北京高考)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 ”。 [典例2] 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古诗文中表达这种感叹的名句是“ , ”。热考题型热考题型【参考答案】 (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或“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或“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解题方略】这类情境式默写题的情境往往以某个成语或俗语的意思内涵作为情境关键信息点,作答时首先要准确理解成语或俗语所包含的道理、哲理或寓意,然后准确定位需填名句。二、“生僻易错字”型默写[典例1] 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典例2] 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 , ”。热考题型【参考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解题方略】(1)中“豗”“砯”及“壑”都是比较难写的字,其中“豗”容易写成“辉”,而“砯”容易把“水”上的点丢掉,“壑”也容易丢掉一些笔画。(2)中“搴”“阰”属于生僻字,容易写错。对于生僻字、难写字、易错字,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写多记。热考题型生僻难写字 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如:钿头银篦击节碎(篦)、妃嫔媵嫱(媵)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如:别有幽愁暗恨生(幽——忧)用心躁也(躁——燥)同义异形字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篇名句中也屡见不鲜,是考生得分的“盲点”之一,我们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至——致)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在默写时不要把通假字写成本字。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君子生非异也(生——性)生僻易错字归类分析05真题感悟名篇名句,高考真题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022·全国甲卷)《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2.(2022·全国乙卷)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3.(2022·全国乙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答案】 1.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名篇名句,高考真题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2022·新高考1卷)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22·山东江苏)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6.(2022·山东江苏)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答案】 4.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5.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6.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名篇名句,高考真题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2021·全国甲卷)《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8.(2021·全国乙卷)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21·新高考1卷)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答案】7.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9.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 名篇名句,高考真题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2021·新高考2卷)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11.(2021·北京)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12.(2020·全国1卷)《离骚》中“______,___ 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答案】 10.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2. 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名篇名句,高考真题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3.(2020·全国1卷)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0·全国3卷)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15.(2020·全国3卷)《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答案】13.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14.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15.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名篇名句,高考真题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6.(2020·新高考1卷)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17.(2020·新高考2卷)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句。18.(2020·北京)《庄子》所描绘的大鹏形象富于浪漫色彩:“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17.与子同袍 与子同泽 18.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名篇名句,高考真题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9.(2024新高考Ⅱ卷)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24新高考Ⅱ卷)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21.(2024新高考Ⅱ卷)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如此。【答案】 19.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20.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21.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名篇名句,高考真题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2.(2024年全国甲卷)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23.(2024年全国甲卷)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24.(2024年全国甲卷)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________,_______’嘛!”【答案】 2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2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名篇名句,高考真题九、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5.(2022全国甲卷)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26.(2023年全国乙卷)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27.(2023新高考Ⅱ卷)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答案】 2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6.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27.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感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