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一下《人之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两个片段意思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大体了解意思,并熟读成诵,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领悟、印证打下基础。本课的学习,也应注重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目标】1.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识记“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节内容,并背诵。3.听故事大致了解第一节内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字、写字。背诵课文。难点:理解课文,明白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贴近生活1.经典诵读导入。同学们,你们的诵读声音真好听。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小朋友也在诵读经典,听,他们在诵读什么呢 (播放诵读《三字经》的音频)2.简单介绍《三字经》,引出课题。《三字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在格式上是三个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意思。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选自《三字经》。看课题,你会读吗 (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二、读准、读通课文1.借助拼音自读。同学们把课题的翘舌音读得真准。我们学习课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看着拼音拼读。2.指名检查自读情况。3.聚焦难读的字、句。学生:不容易读准的字“相、迁、专、成”,采用多练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巩固。不容易读好的语句,如“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采用挑战读的方式。挑战朗读准确的,发小奖品。三、集中识字,顺学而导1.集中识记第一部分生字,根据学情,顺学而导。小朋友们读准了字音,还把句子读通顺,非常棒,如果能记住字形那就更棒啦!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我们把生字宝宝请出来。(集中出现)2.展示预习单,分享识字方法,重点突破难记字。(预设:初、善、教、贵)通过预习,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字是同学们认为比较难记的字。那么,我们通过这节课再来好好记住它们。谁来分享记这几个字的方法 (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老师也来分享一些识记方法。中国的字形就表示它的意义。甲骨文的“善”字是这样的——(出示:x)意思是看起来十分美好。金文的“善”下面变成了“二言”,表示两人用吉祥的话交谈。现在的“善”这样写了,谁能给它找个朋友组词 (善良、友善)(出示:则 )中国的汉字就是一幅图画,你能读懂这幅画吗 意思是“教”,老师的手里拿着教鞭督促学生学习知识。我们还可以以组词的形式记住,老师也叫“教师”,我们学习就是在“教室”里面。(出示:◇)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字吗 (初)对,这是个“初”字,“初”是指拿剪刀做衣服刚开始的那个时候。春天刚刚开始我们叫“初春”,夏天刚刚开始我们叫“初夏”。这个字我们可以用猜谜语的方式记住它:“虫字没有点,下面还藏着宝贝。”(打一字)3.归纳小结识记方法。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记住了这几个难记的字,其他的字也有很多识记的方法,比如:加一加:初、迁。生活中识记:习。找朋友组词识记:专、之、贵。换部首识记:性、姓。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对这节课要记的字印象更深刻了,老师考考大家。4.课后练习检测读。5.游戏复习巩固。(1)走迷宫。(2)摘苹果。(3)读文段。四、了解意思,各种形式趣读成诵1.听故事,大致了解文段内容。同学们把生字宝宝都记住了,很了不起!这段文字的内容还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呢,小朋友想听故事吗 (播放微课)从前有两户人家,是李家和王家,同一年他们各生了一个孩子,李家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把他送到私塾请先生认真教学知识,学礼仪。而王家的父母没有好好教育孩子学知识,没教他养成好的习惯,他整天玩耍,后来还交了不好的朋友,学打架,学骂人。长大后李家的孩子成了有知识、懂礼仪、受大家欢迎的人,王家的孩子却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这个故事就是这段文字的内容。(结合课文简单讲讲)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记住课文的意思吧!2.各种形式朗读。看来同学们都记住这些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了,下面还可以和老师配合着读一读。(师生合作读)(1)摇头吟诵:师摇头吟诵前面三个字,学生摇头吟诵后面三个字。(2)拍手引读:教师拍手读前面三个字,学生拍手读后面三个字。还可以怎么样读好玩又有趣 和同桌合作,试一试。(两人对拍手读,打着节拍,做动作等。)3.尝试背诵。(课件出示提示,逐渐减少提示。)五、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远、近”。大家背诵得真好!现在啊,有两个生字宝宝要和小朋友们见面,就是“远、近”,你有什么发现吗 (反义,都有“辶”。)2.出示“辶”的笔顺图。3.(师范写“远、近”:左下半包围的字,书写时捺画要写得舒展,写长。)起笔靠前一点点,平捺写长写舒展。4.学生练习。5.点评修改。六、布置作业,小结学习到现在,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做到了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学,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教之道,贵以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