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件(共43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目录
01
改革开放的进程
02
改革开放的意义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熟知改革开放的进程;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比厦门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观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视频、分享家乡巨变等,引导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科学精神:通过观看厦门改革开放成就展,引导学生对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理解,培养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通过了解改革开放先锋事迹、撰写勇做时代弄潮儿演讲稿,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谈记忆
20世纪 70年代,我国老百姓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视为“三大件”。跨入80年代,新的“三大件”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进入90年代,空调、电脑和电话又成头新家庭生活消费的“三大件”。那么面对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有人说“三大件”应该是私人住宅、私家轿车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但更多的人认为,今天消费者的消费趋向多元化,很难再对“三大件”作出一致的判定。
导入新课
谈记忆
80年代
(一)议题一:忆往昔 峥嵘岁月 探改革开放伟大历程
结合材料,完成自主探究任务:
1、说说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情况?
2、总结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忆往昔
改革开放前的厦门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我国发展停滞不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厦门缺少活力,经济规模小,社会底子薄,人民生活徘徊不前,物资供应十分紧张,日常生活用品均采取票证定额分配制度,各个年度的经济增速处于历史低位,1966年到1968年间,全市工业生产基本瘫痪,GDP年均下降15.3%。地区生产总值仅4.80亿元,财政总收入仅1.5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仅0.82亿美元,是一个封闭的海防前哨蜕,长期处于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在国家前途命运何去何从的关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厦门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
厦门国际机场
通航典礼
2010年
出台税利分流措施
激活国企,大胆引进外资、吸引内资
1998年
被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2017年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首期投入使用
2000年
金砖国家会议
在厦门举办
批准设立
厦门经济特区
1980年
1983年
象屿保税区建立
成为厦门自贸区的核心区域,诸多外资品牌开始进驻厦门
1984年
中央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
1992-2013
逐步深化新阶段
1978-1992
起步阶段
1992年
2013至今
全面深化
1.背景:“文革“结束后的社会状况
政治 因素
经济因素
思想因素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背景
意义
时间
CONTENT
主要内容
议学小结
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政治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路线】和组织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②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
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什么是改革开放?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 (1978——1992)
①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小岗村第一份“大包干”红手印(契约合同书)。契约合同内容:“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由集体经营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②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扩大企扩大企业自主权,打破大锅饭
虽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 ——邓小平(1984年10月讲话)
1980年后,一系列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陆续设立。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大连、青岛等14分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1984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1988年
设立海南省;把海南省开辟为经济特区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设立
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4.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92-2013)
南方讲话和十四大
第二阶段
新阶段、新水平
(1992年—2013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3年召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5.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部署。这使得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对内改革脉络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推行
1984第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关键步伐
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1993年十四届三中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时改革的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展开。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开启阶段
进入新阶段
全面深化阶段
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部署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
1980年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4年 沿海港口城市:大连、青岛等14个城市
1988年设立海南省,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设立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党的十九大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
会议 召开时间 中心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20日 经济体制改革
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十九届三中全会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议题二:看今朝 今昔对比 悟改革开放伟大意义
1、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前后四十年,中国人的服饰色彩有了极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穿衣风格主要是蓝、黑、灰、绿等暗色系为主,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中国人的服饰色彩渐渐变得丰富多彩。其是在现在,色彩斑斓、五花十色的服装令人眼花缭乱,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社交场合来选择不同颜色的服装。
1、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
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1、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的意义
从最初的筒子楼发展到1980年的商品房,再到90年代的电梯小区,随着21世纪的来临,我国住房也从普通的电梯房发展成了高档住宅区,复式楼,别墅,公寓,廉租房等多种类型的房子,人们的住房面积而从80年代每人7平方变为30平方。
1、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前,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中国也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到了80年代末,中国人口众多,坐火车出现了“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并且,速度也非常慢,从济宁坐车到青岛,十几个小时才到。1996年9月1日,建国以来兴建的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多,于是开始修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我国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火车中也加入了新伙伴:D字头列车,磁悬浮列车也研制出来了,正在普及中;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的方便快捷,只是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
1、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一个力量源泉)
2、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三个面貌)
3、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三个伟大飞跃)
4、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个巨大成就)
5、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一宝”、“一路”、“两招”)
探究分享(35页)
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8页)
②人民及人民精神: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 。
④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议题三:望明日 坚定信念 续改革开放伟大奇迹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 率超过30%。
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 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希望同学们向“改革先锋”学习,自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否意味着改革开放的使命已经完成?说说你的理由。
知识小结:伟大的改革开放
进程
拉开序幕
深入推进
拉开序幕
逐步深化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阶段
意义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四个改变
三次飞跃
一个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伟大的改革开放
练一练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我国改革率先取得突破的是( )
A.农村改革 B.城市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国家机构改革
A
习题
练一练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其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__________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__________作用。( )
A.政府市场 B.市场政府
C.计划市场 D.市场计划
B
习题
练一练
3.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事件是( )
A.开放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 B.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C.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习题
练一练
4.“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D
习题
练一练
5.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B
习题
练一练
6.“可以划出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实行类似特区的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企业。同时,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经济的发展……”材料中的“区域”是( )
A.特别行政区 B.民族自治区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浦东新区
C
习题
练一练
7.如果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介绍对外开放的历程,其标题可以选用( )
①面向世界,全盘吸收
②拥抱世界,成就你我
③一帆风顺,辉煌成就
④同舟共济,合作共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习题
练一练
8.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重大事件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将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习题
感谢收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