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母鸡》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我设计的本课字词学习目标为:通过自学生字词语,能正确认读"疙、瘩"等 9个生字,学会多音字"恶",学会"讨、厌"等 15个生字及"心事、理由"等 10个词语。关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阅读过程的开展和阅读方法的培养,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第二学段阅读要求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为此,我设计的阅读目标是通过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同时,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通过圈画关键词句来关注老舍先生用词的严谨。教材分析《母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14 课。这节课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 “伟大的鸡母亲 ”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 “讨厌 ”转变为尊敬。学情分析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具有开放性,要求贯彻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的原则。四年级学生对于老舍并不陌生,在上一课学过《猫》,加上在这课之前学生已经读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对老舍先生文章的特点有所了解。况且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和较强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加上文章语言直白易懂,对内容的理解应该不是很困难。重点引导同学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一、教学目标1. 认识“疙、瘩”等 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 15个字,正确读写“讨厌、理由”等 10个词语。2.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 学习课文第 1-3自然段,弄清作者讨厌母鸡的具体原因。二、教学重难点1.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 学习课文第 1-3自然段,弄清作者讨厌母鸡的具体原因。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激趣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猫》,他笔下的大猫性格古怪,小猫淘气可爱。其实在他的家中不仅养有猫,还养有母鸡,那么,他笔下的母鸡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学生朗读。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标注上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朗读。讨厌 欺侮 反抗 啼叫 忠厚 毒手 成绩 警戒 预备汤圆 消瘦 啄食 凄惨 可恶 如怨如诉 颤颤巍巍3、指出多音字“恶”,介绍三个发音及意思:wù讨厌、憎恨;è凶恶;ě呕吐。检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这条恶(è wù ě)狗,真是可恶(è wù ě),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è wù ě)心。”(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用“ ”画出作者对母鸡情感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2、学生回答:“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3、学生齐读这两句话。4、根据这两句话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快速浏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讨厌母鸡?哪几个自然段写不敢再讨厌母鸡?5、学生回答:1---3自然段写讨厌母鸡,4---10自然段写不敢再讨厌母鸡。(四)理解“讨厌”,认识母鸡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1---3自然段,找一找这一部分中心句是哪一句?2、学生回答:“我一向讨厌母鸡。”3、这里的“一向”是什么意思?(是从过去到现在,类似于“一直”。)4、现在老舍先生给出了四条讨厌的理由,课件出示,学生齐读。大声喧哗 无病呻吟 欺软怕硬 拼命炫耀5、老舍先生只给出了四条理由,但是只给出理由还不算真正的讨厌,必须要有事实证据来证明讨厌。(I)第一条“大声喧哗”。①课文中哪个地方是具体的事实证据。学生回答:“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②学生齐读。③其中“嘎嘎”是形容母鸡叫声的词语,找一找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无数次,“没完没了”这个词说明了母鸡叫无数次)④再次齐读这段话。⑤在作业纸上写下“讨厌”(II)第二条“无病呻吟”①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个地方是具体事实。学生回答:“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②学生齐读。③这个时候的母鸡不再是嘎嘎乱叫,而是?这个时候的母鸡不再是前后院的乱窜,而是?找出母鸡走路的词语。(不是嘎嘎乱叫,而是细声细气;不是前后院乱窜,而是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母鸡走路的样子是颤颤巍巍的。)④男生齐读事实证据,女生读讨厌。(III)第三条“欺软怕硬”①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个地方是具体事实。学生回答:“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②齐读这句话。③这里的母鸡为什么永远不反抗公鸡?却欺侮谁?学生回答:因为公鸡比母鸡强大,这是怕硬;因为鸭子忠厚、其它母鸡不防备的时候,狠狠的咬下一撮儿毛来,这是欺软。④女生读事实证据,男生读讨厌。(IV)第四条“拼命炫耀”①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个地方是具体事实。学生回答:“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②聋人是听不到声音的,怎么会被母鸡吵得受不了呢?学生回答:老舍先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鸡的吵,可见作者真的很讨厌母鸡。③作者还用了一处夸张的修辞手法,找一找,读一读。学生回答:“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④齐读这段话。(V)总结方法。作者先说讨厌母鸡,再具体写讨厌母鸡的原因,这是什么结构?学生回答:总分结构。(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2、对生字进行分类。3、重点指导“孵”“戒”。“孵”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右等宽的字;点画居中;最后竖钩稍微有点弯度。“戒”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第一笔和第二笔都是横,第三笔是撇。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5、学生再次书写,同为互评。(六)课堂检测出示检测题,学生在作业单中练习。学生回答。评测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正确的下面打“√”。讨厌(yān yàn)可恶(wù ě)成绩(jī jì)啼叫(tí dí)警戒(jiè jiě)孵化(fū wū)2.填一填。本文按照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对母鸡一开始__________到_________。作者讨厌母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业布置1.正确规范抄写本课生字。2.预习作者不讨厌母鸡的原因。六、板书设计讨厌 大声喧哗 无病呻吟 欺软怕硬 拼命炫耀不讨厌《母鸡》教学反思1.多种方法,主动识字。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2.抓住主线,理清思路。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弄清"讨厌”与"不敢再讨厌”对应的文段,找到过渡段,从而帮助学生理清了整篇文章的层次结构,从整体上感知作者的谋篇布局。3.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通过具体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我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交流探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树立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4. 不足之处:当然,在教学中还发现了很多不足,课堂容量过大,还有自己上课节奏比较慢,学生反馈有重复的比较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要善于发表不同意见,相同意见就不必多讲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