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分享我和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旅,说课的内容将围绕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展开,主题是《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下面我将从说读本、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一、说读本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主题是阅读中国四大名著,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就对学生怎样阅读四大名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明了方向。今天,我选的是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代表作《西游记》,这是一部神魔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大、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课外知识面不广。但是他们很喜欢神魔这一类的书目,《西游记》一书孩子们很喜欢看,更通过影视作品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孩子们愿意去读,乐于去读。三、说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部编版”语文教材也在每册中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旨在扩大学生阅读量,使阅读向课外延伸。可见,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很重要。基于新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及对读本的理解,依据学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并会运用。2.在具体的故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体会,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通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总结人物的优秀品质。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四、说教学重难点为了落实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我将本次教学活动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并会运用。为了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这一属性,我将本次教学活动的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总结人物的优秀品质。五、说教法和学法本课主要采用略读法、精读法和活动法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真实有效的阅读情景和实践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与交流。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六、说教学过程围绕上述的教学目标,依据文体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第一阶段(导读阶段):激发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些理念,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做了如下的设计。(一)利用插曲,激趣导入上课之前我播放了电视剧《西游记》中的插曲《云宫迅音》和《敢问路在何方》,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用孩子都很熟悉的歌曲来导入新课,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认识书目,初步感知我首先向学生提问:拿到一本书你会先看哪些东西?出示《西游记》这本书,师生总结通过封面、前言、目录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以此来指导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方法,(三)出示插图,制定计划《西游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对里面的故事,很多孩子都耳熟能详,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出示了一些比较常说的故事插图,让学生去猜、去说。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摸清孩子们的认知程度,为下一步制定计划做好铺垫。计划是成功的基础,在这一环节,我和学生制定阅读单,落实阅读任务。我先出示整本书的目录,提出要求:第二阶段(推进阶段):了解内容,感受神奇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一)阅读打卡读整本书的过程就像长跑,要想推动学生深入阅读,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我通过让学生出示阅读打卡统计表,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评定班级阅读小达人并颁发证书。(二)教会方法,深入读文1.跳读法:因为《西游记》是章节式,所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挑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故事先读,记录到阅读记录卡上,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是哪一个。利用跳读,由点连线,在多条线索交织碰撞中,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精细研读的兴趣。2.精读法:就自己最喜欢的十个故事进行精读。精读时要做到:(1)用一句话写出故事的主要内容;(2)写出故事中人物的特点,用相应的故事情节对应相应的人物特点,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书里的内容,并学会适当引用书里的故事情节去分析、 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悟空学艺这个片段,我认识到孙悟空( )的好品质,从( )句话可以看出来。3.综合运用要求学生再浏览全书,遇到不会的词语可根据上下文揣摩意思,写出整本书的主要人物关系图和性格特点和主要的妖怪。第三阶段(分享阶段):收获成果经过几天的阅读活动,到了分享成果的阶段了。分享活动一,学生分小组展示阅读记录,交换《阅读记录卡》并讨论阅读中的批注。分享活动二,开展班级故事会,说一说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分享活动三,开展“我是小演员”的活动,学生把故事演出来。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分享,将整本书的阅读从内延展至外,把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进行更深度的推进,引导学生感受《西游记》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七、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眼睛。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主要坚持简洁、鲜明、有条理、重点突出的原则,我把书名《西游记》写在黑板中间,下面分别写上四大主角的名字、鲜明的人物形象,再用一个连接号把这两个谅解起来写上完整的故事内容。这样,有机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融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