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3 运动的快慢(知识梳理+四大题型+培优训练)-【学霸提优】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编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时1.3 运动的快慢(知识梳理+四大题型+培优训练)-【学霸提优】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编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1.3 运动的快慢
【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速度和单位及计算公式,勾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2.科学思维: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科学探究: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以及了解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速度概念的建立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铁路交通和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
知识点一、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问题
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又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观众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 你认为应该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观看赛跑的某一瞬间,运动员跑过的时间相同,如果要比较谁跑得快,就要看谁跑过的路程长,也就是谁跑在前面。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他们都跑过了相同的路程,那么所用时间最短的运动员跑得最快。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运动路程相同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裁判的比较方法)
如图甲所示,两辆汽车通过相同的路程,红车用时45min,绿车用时30min,说明绿车运动得快。
(2)在运动时间相同情况下,比较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观众的比较方法)
如图乙所示,百米比赛场上,运动员从同一起点出发,在相同时间内,跑到最前面的运动员(运动路程最长)运动的最快。
特别提醒
在利用上述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我们先控制时间和路程两个量中的一个不变,研究另一个量和物体运动快慢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
(3)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即换算成“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2.速度
(1)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2)公式:
变形公式:。
(3)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这个数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的越慢。
(4)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者m·s-1,速度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组合单位。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km/h)表示。这两个单位换算关系是:1m/s=3.6km/h。
特别提醒
1.速度公式中的v、s和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2.速度的大小时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3.计算时代入的数据,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个部分。
4.在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对应搭配,“千米”和“时”搭配,“米”和“秒”搭配,组合成的速度单位分别是“千米/小时”或“米/秒”。
汽车速度表
如图所示是汽车表的表盘,它既可作为速度表,也可作为里程表。
(1)一般汽车里程表有两个,一个可以清零,一个不可以清零。图中不可清零的里程显示的是“398249”,表示这辆车从出厂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可清零的里程表显示数字为“49.8”,表示该车从上次清零后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
(2)表盘指针指示的是当前的车速,单位是千米/小时(km/h),如图可知当前车速为50km/h。
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别提醒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我们将某些运动,如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运动的汽车,在平直轨道上以某一速度行驶的列车等,都可以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
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喜和方向都不变;
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者说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等;
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①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图中速度大小是4m/s。
②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图像倾斜程度反映了速度大小,越倾斜速度越大。如图乙所示,乙和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出发,乙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
知识点三、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
(1)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在发生变化,这种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例如,飞机起飞时速度越来越大,火车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等。
(2)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不再是一条直线;其v-t图像根据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图像形状各异。如图所示。
2.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为了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上)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平均速度的公式:。式中,“s”是通过的路程,“t”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v”是这段时间内(或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特别提醒
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 速度平均值
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应该根据公式,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得。当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那段路程上或那段时间内 速度的平均值是指物体在不同路程(或时间)的速度的平均值。例如,物体从甲地道乙地的速度是v1,从乙地道丙地的速度是v2,这两端路程的速度的平均值是。实际上,物理学中并没有速度平均值的概念,不要把“平均速度”误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 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 运动的路线是直线,且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 运动的路线是直线,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用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
实例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物品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汽车紧急制动
题型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一短跑运动员在内跑出,猎豹的速度是,汽车行驶的速度是,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猎豹、汽车 B.猎豹、运动员、汽车
C.汽车、猎豹、运动员 D.猎豹、汽车、运动员
【答案】
【解答】解:,


则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猎豹、汽车、运动员;
故选:。
2.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通过记录用时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
D.物理学中采用裁判的方法来定义速度的
【答案】
【解答】解:、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用,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员通过的路程长短,判断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运动快,即采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正确;
、终点裁判通过记录用时是通过比较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得快,即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故正确;
、速度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越大,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就越大,故正确;
、物理学中,一般根据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物理学上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即观众的方法,故错误。
故选:。
题型二: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3.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苹果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解答】解: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苹果运动的距离不同,逐渐变大,因此苹果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由照片中苹果的运动轨迹可知,苹果运动的路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图符合题意;
故选:。
4.适当骑自行车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为了锻炼身体,小轩、小红两位同学都骑车回家,如图所示是小轩、小红两位同学骑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像。下列有关两位同学骑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轩速度比小红大 B.小红速度比小轩大
C.两人速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答案】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小轩、小红两位同学骑行时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小轩运动的距离长,根据可知,小轩速度比小红大。
故选:。
题型三:速度的计算
5.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车上某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C.启动后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D.启动后内汽车运动了
【答案】
【解答】解:、表盘所示速度单位为,此时速度为,故正确,错误;
、因为不知道汽车行驶的路程,无法确定汽车在内的平均速度,故错误;
、由于不知道汽车的平均速度,因此无法计算汽车运动的路程,故错误。
故选:。
6.甲、乙两辆汽车,他们运动的速度之比为,他们所需的时间之比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 B. C. D.
【答案】
【解答】解:已知,,
根据可得:

故选:。
题型四:物体的运动图像
7.小河同学、小南同学先后从同地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河同学比小南同学晚3s出发,小南同学出发6s时通过的路程为6m,此时两同学相距3m,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条图线中,小河同学的s﹣t图是(  )
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c D.可能是图线d
【答案】D
【解答】解:已知小南运动时间t南=6s,小河同学比小南同学晚3s出发,即小河运动时间t河=6s﹣3s=3s,又已知小南运动的路程s南=6m,此时两同学相距3m,则小河运动的路程可能为s河=6m+3m=9m或s河′=6m﹣3m=3m,所以小河的速度可能为:v河===3m/s,v河′===1m/s,
由图可知,va===3m/s,vb===2m/s,vc===1.5m/s,vd===1m/s,所以小河的s﹣t图线可能a和d。
故选:D。
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两车速度相同
B.乙车做减速运动
C.经过4s,甲车运动在最前面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东运动
【答案】C
【解答】解:
ABC、在s﹣t图象中,甲、乙的运动图象是倾斜直线,说明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甲===5m/s,
乙的速度为:v乙===2.5m/s;
在v﹣t图象中,丙的运动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丙的速度为:v丙=4m/s;
综上所述可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比丙车的速度大,丙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已知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则经过4s甲车运动在最前面,故A、B错误、C正确;
D、丙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所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1.5小时
【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两车的图像都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因此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错误;
、由图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故错误;
、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因为,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正确;
、由图可知,甲2小时行驶的路程为,乙1.5小时行驶的路程为,即两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故错误。
故选:。
2.现在许多长途电话是以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站的,如图所示。打这种长途电话时,会感到对方的反应有些延迟。造成这种延迟的原因之一是无线电波在射向卫星和从卫星返回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假设某人造卫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则延迟的时间约为  
A. B. C. D.
【答案】
【解答】解:无线电波携带的声音信息传播的距离应该为;延迟时间:。
故选:。
3.、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同时从点沿直线向点匀速运动,甲的速度为1米秒,当甲通过中点位置时,甲与乙之间的距离大于2米,若乙的图线如图所示、中的一条,则下列分析中可能正确的是  
A.乙先到达点,其图线为 B.乙先到达点,其图线为
C.乙后到达点,其图线为 D.乙后到达点,其图线为
【答案】
【解答】解:当甲到达中点位置时,甲行驶的路程为,
甲和乙运动的时间:
由得,

若乙的图线如图所示所示,行驶的路程为,甲乙之间的距离为,与题意不符;
若乙的图线如图所示所示,行驶的路程为,甲乙之间的距离为,与题意相符;
相同的时间内乙行驶的路程小,所以速度小,故后到达点。
故选:。
4.两点相距3.6米,甲、乙两车同时从点出发向点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的三条线中的两条,两车先后经过间中点的时间间隔小于2秒,则两车到达点的时间间隔  
A.可能为1.5秒 B.一定为1.5秒 C.可能为3秒 D.一定为3秒
【答案】
【解答】解:由图像知道,两小车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最上方的直线,车出发后到达中点(图中对应1.8米处)的时间是3秒;
中间那条直线,车出发后到达中点(图中对应1.8米处)的时间是4.5秒;
最下方的直线可知,车出发后到达应1.5米处的时间是6秒;速度是。
按照题目意思“两车先后经过间中点的时间间隔小于2秒”,可确定两车对应图中的最上方与中间直线,
则两车到达点所用时间的差必等于到达中点所用时间的差的二倍,
即两车到达点的时间间隔(所用时间的差)是:,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5.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短跑运动员谢震业以9秒94的成绩夺冠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众观看比赛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中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答案】
【解答】解:、百米赛跑中,观众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故正确;
、百米赛跑中,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故正确;
、物理学中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故错误;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正确。
故选:。
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通过的路程之比为,甲、乙运动时间之比为  
A. B. C. D.
【答案】
【解答】解:根据得,运动的时间之比。
故选:。
7.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日照选手宋家辉在男子400米栏中跑出50秒45小组第一的成绩。如图所示,这是他在比赛时冲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宋家辉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猎豹奔跑速度可达100km/h,比宋家辉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
C.观众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D.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答案】D
【解答】解:A、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般情况下,百米比赛起跑阶段速度较慢,冲刺阶段速度较快,故A错误;
B、猎豹奔跑速度可达100km/h=m/s≈27.8m/s,宋家辉比赛时的速度v==≈7.65m/s,比较可知猎豹奔跑速度比宋家辉比赛时的速度大,故B错误;
C、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故C错误;
D、裁判员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运动快慢,故D正确。
故选:D。
8.下列四个图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图像,其中属于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答案】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乙可知,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表示物体静止;
由图丙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
由图丁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错误、正确。
故选:。
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对该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  
A.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C.内,小车运动了
D.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答案】
【解答】解:.由图可知,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说明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正确;
.由图可知,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变,说明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故正确;
.由图可知,内,小车通过的路程为,故正确;
.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错误。
故选:。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0.小明正在准备“杜绝高空抛物”的主题班会上给同学们的演讲,他想研究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变化。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得纸锥下落的照片如所示,这种相机说明书的描述如下:“每秒曝光两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
(1)纸锥从到运动的路程是  20.0 ,其速度是   。
(2)纸锥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先变大后不变” 。
【答案】(1)20.0;
(2)变大。
【解答】解:(1)有图可知,之间的距离是。下落的下落的时间为,其速度是
(2)有图可知,时间相同,纸锥下落过程中,间隔的距离越来越大,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故答案为:(1)20.0;
(2)变大。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1.3 运动的快慢
【素养目标】
1.物理观念:速度和单位及计算公式,勾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2.科学思维: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科学探究: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以及了解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速度概念的建立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铁路交通和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
知识点一、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问题
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在比赛过程中,观众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又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观众与裁判员所用的方法一样吗 你认为应该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观看赛跑的某一瞬间,运动员跑过的时间相同,如果要比较谁跑得快,就要看谁跑过的路程长,也就是谁跑在前面。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他们都跑过了相同的路程,那么所用时间最短的运动员跑得最快。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运动路程相同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得快(裁判的比较方法)
如图甲所示,两辆汽车通过相同的路程,红车用时45min,绿车用时30min,说明绿车运动得快。
(2)在运动时间相同情况下,比较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观众的比较方法)
如图乙所示,百米比赛场上,运动员从同一起点出发,在相同时间内,跑到最前面的运动员(运动路程最长)运动的最快。
特别提醒
在利用上述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我们先控制时间和路程两个量中的一个不变,研究另一个量和物体运动快慢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
(3)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为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即换算成“在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2.速度
(1)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2)公式:
变形公式:。
(3)物理意义: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这个数值越小,表明物体运动的越慢。
(4)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者m·s-1,速度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组合单位。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km/h)表示。这两个单位换算关系是:1m/s=3.6km/h。
特别提醒
1.速度公式中的v、s和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2.速度的大小时由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决定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3.计算时代入的数据,应包含数字和单位两个部分。
4.在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对应搭配,“千米”和“时”搭配,“米”和“秒”搭配,组合成的速度单位分别是“千米/小时”或“米/秒”。
汽车速度表
如图所示是汽车表的表盘,它既可作为速度表,也可作为里程表。
(1)一般汽车里程表有两个,一个可以清零,一个不可以清零。图中不可清零的里程显示的是“398249”,表示这辆车从出厂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可清零的里程表显示数字为“49.8”,表示该车从上次清零后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单位为千米)。
(2)表盘指针指示的是当前的车速,单位是千米/小时(km/h),如图可知当前车速为50km/h。
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别提醒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意义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存在的。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我们将某些运动,如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运动的汽车,在平直轨道上以某一速度行驶的列车等,都可以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
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喜和方向都不变;
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者说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相等;
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①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图中速度大小是4m/s。
②路程时间图像(s-t图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图像倾斜程度反映了速度大小,越倾斜速度越大。如图乙所示,乙和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出发,乙的速度大于丙的速度。
知识点三、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
1.变速直线运动
(1)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在发生变化,这种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例如,飞机起飞时速度越来越大,火车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等。
(2)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不再是一条直线;其v-t图像根据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图像形状各异。如图所示。
2.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为了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上)运动快慢,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平均速度的公式:。式中,“s”是通过的路程,“t”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v”是这段时间内(或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特别提醒
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
平均速度 速度平均值
平均速度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应该根据公式,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得。当我们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那段路程上或那段时间内 速度的平均值是指物体在不同路程(或时间)的速度的平均值。例如,物体从甲地道乙地的速度是v1,从乙地道丙地的速度是v2,这两端路程的速度的平均值是。实际上,物理学中并没有速度平均值的概念,不要把“平均速度”误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 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 运动的路线是直线,且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 运动的路线是直线,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用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
实例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物品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汽车紧急制动
题型一: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一短跑运动员在内跑出,猎豹的速度是,汽车行驶的速度是,三者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猎豹、汽车 B.猎豹、运动员、汽车
C.汽车、猎豹、运动员 D.猎豹、汽车、运动员
2.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众看到第一名冲过终点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通过记录用时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
D.物理学中采用裁判的方法来定义速度的
题型二:对速度公式的理解
3.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下列图象中能反映苹果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
4.适当骑自行车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为了锻炼身体,小轩、小红两位同学都骑车回家,如图所示是小轩、小红两位同学骑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像。下列有关两位同学骑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轩速度比小红大 B.小红速度比小轩大
C.两人速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
题型三:速度的计算
5.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车上某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C.启动后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D.启动后内汽车运动了
6.甲、乙两辆汽车,他们运动的速度之比为,他们所需的时间之比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A. B. C. D.
题型四:物体的运动图像
7.小河同学、小南同学先后从同地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河同学比小南同学晚3s出发,小南同学出发6s时通过的路程为6m,此时两同学相距3m,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条图线中,小河同学的s﹣t图是(  )
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c D.可能是图线d
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两车速度相同
B.乙车做减速运动
C.经过4s,甲车运动在最前面
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东运动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1.5小时
2.现在许多长途电话是以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站的,如图所示。打这种长途电话时,会感到对方的反应有些延迟。造成这种延迟的原因之一是无线电波在射向卫星和从卫星返回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假设某人造卫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则延迟的时间约为  
A. B. C. D.
3.、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乙同时从点沿直线向点匀速运动,甲的速度为1米秒,当甲通过中点位置时,甲与乙之间的距离大于2米,若乙的图线如图所示、中的一条,则下列分析中可能正确的是  
A.乙先到达点,其图线为 B.乙先到达点,其图线为
C.乙后到达点,其图线为 D.乙后到达点,其图线为
4.两点相距3.6米,甲、乙两车同时从点出发向点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的三条线中的两条,两车先后经过间中点的时间间隔小于2秒,则两车到达点的时间间隔  
A.可能为1.5秒 B.一定为1.5秒 C.可能为3秒 D.一定为3秒
5.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短跑运动员谢震业以9秒94的成绩夺冠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众观看比赛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中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通过的路程之比为,甲、乙运动时间之比为  
A. B. C. D.
7.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日照选手宋家辉在男子400米栏中跑出50秒45小组第一的成绩。如图所示,这是他在比赛时冲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宋家辉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猎豹奔跑速度可达100km/h,比宋家辉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
C.观众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D.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8.下列四个图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图像,其中属于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对该图像的判断错误的是  
A.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C.内,小车运动了
D.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0.小明正在准备“杜绝高空抛物”的主题班会上给同学们的演讲,他想研究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变化。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得纸锥下落的照片如所示,这种相机说明书的描述如下:“每秒曝光两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
(1)纸锥从到运动的路程是   ,其速度是   。
(2)纸锥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先变大后不变”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