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总理,你在哪里》逐字稿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周总理,你在哪里》逐字稿讲义

资源简介

《周总理,你在哪里》逐字稿
(九上第一单元第2课)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年少奋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挥斥方道,为中华之明日而革命;他日理万机,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而奔走;他鞠躬尽瘁,为中国能有今日死而后已。同学们,他是谁?哦,大家异口同声,没错!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的生命是一道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征程。1976年1月8日,这道光猝然离去,让己经习惯了他的照耀的中国人民悲痛万分。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悼念这道温暖明亮的光。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一起欣赏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感知
同学们,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好,你最先举手,你来说。哦,他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悲痛的。嗯,你预习得很认真,请坐。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这首诗呢?好,你手举的最高,你来说。哦,他说应该用低沉的、深沉的、缓慢的语气、语调。嗯,你把握的很到位,请坐!
现在请同学们在这两位同学的指引下自由朗读本诗,试着读出你的情感。
最美不过读书声!这书声琅琅真让人陶醉。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初读感受和发现,可从内容、情感、写法、语言、构思等任一方面来说。
好,这边这位同学,你手举得最高,你来。哦,他说“诗歌第一节和结尾两节都运用了直接抒情,抒发了对总理的想念之情。”嗯,你提到了一种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不借助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情感,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这种抒情的手法称为直接抒情,又叫什么?对,直抒胸臆!你能给大家读一读这些直抒胸臆的句子吗?嗯,他读完了,谁来评价一下他?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同桌,你来。哦,他说“他声音很洪亮,读得也很流畅,就是情感还有点欠缺。”哦,那你来给他示范一下吧。嗯,你不仅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谢谢你,请坐!
同学们,还有吗?你来,哦,他说“诗歌很多地方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组织语言,突出了总理的形象,表达出深沉的感情。”哦,你能读一读那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诗句吗?嗯,你找得很准确,也很全面,看来你的思维很缜密,很会学习。同学们,反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呢?好,你来说。嗯,“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嗯,你掌握地很准确,同学们批注在课本上吧!请坐。
还有吗?(停顿)老师提示一下,诗中多次直呼“周总理”,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这种修辞方法是——呼告,哦,有同学说出来了。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同学们真会学习,老师已经看到有些人已经开始奋笔疾书记笔记了。
同学们才是初读了诗歌就有这么多的发现和收获,说明大家在读的时候真正做到了“眼到、口到、心到。”掌声送给优秀的你们!
三、细读品味
1.了解总理
请同学们跳读诗歌,看看哪些诗句最能寄托作者悲伤沉痛的哀思?找出来读一读。好,读完了,谁来分享一下?你来,哦,他找的是:“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你找的很准确,请坐!(板书:想念)
还有吗?好,你来补充。哦,他说:“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饱含了对总理的哀思。是啊,周总理永远的离开我们了,这是怎样的一位总理,让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他的离去痛哭流涕呢?谁来给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
好,你说。嗯,“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你来补充。嗯,“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创建人民軍队、创建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下了不朽功勋。”
还有吗?好,你也不甘示弱,你来。嗯,在大家的接力中,周总理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逐渐明晰起来,请看大屏幕,老师帮大家整理了关于周总理的简介,请大家齐读一遍,加深记忆。是啊,这样一位人民的好总理,我们怎能不深切地缅怀他呢?
2.了解背景
周总理离开了我们,他是在文革最黑暗的时候去世的。同学们对十年文革浩劫了解吗?谁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好,学习委员,你来。嗯,你的见闻真广博,连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都如此了解!真了不得!谢谢你!请同学们自读大屏幕上的相关内容,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了解了诗歌的背景,你认为诗中还包含什么感情?你来,嗯,“对四人帮的愤恨”。你来,“对周总理的心疼”。你来,“对周总理的不舍,对末来的担忧。”嗯,同学们理解得越来越到位了。纵观全诗,看问题要能抓到本质。情感不是凭空生发的,要有事件的支撑,在诗歌中要有画面来托起。反复出现的这些关于总理辛苦奔波的画面,是一切情感的基础,是所有哀思的源泉。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二三四五节和七节的后两句。(生齐读。)你们凝重的声音饱含着对总理的深情,把老师的眼眶读湿了。
3.品味语言
同学们,请看屏幕,“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站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诗歌反复运用“居住”这个词语。改后好还是原句好?你来说,嗯,他认为原句好,“居住”是永久的,而“站”是临时的,不能表现总理永久不变的地位。嗯,你想补充,你来吧。嗯,他说“居住”有一种崇高之感,而“站”这种动作姿态,不能表现人的精神,所以原诗好。嗯,看来大家对诗歌理解得很透彻,品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好。那么,这句话在全诗中处于什么地位?你来。哦,你真是火眼金睛啊,对,它是全诗的主旨句。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哦,那就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吧!(板书:居住在人民心里)嗯,你读的声情并茂,很好。
4.品读意象
同学们,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诗中情感的传达往往要借助一些意象。现在,同学们自读二到七节开头两句,边读边勾画句中的意象。同学们,读完了,找到了吗?嗯,高山、大地、森林、大海、整个世界、祖国的心脏,这些意象给了你什么感觉?你来说,“宏大,高洁,博大。”嗯,把这些宏大的意象聚合在一首诗中,形成了什么效果?你来。“烘托了周总理高大圣洁的形象,让我们感到全世界各地都有总理的足迹,有他匆忙的身影,有他温暖的笑容。”嗯,看来意象在传情达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在创作诗的时候也要学会运用意象来传达情感。嗯,你们奋笔疾书的样子真好!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也体会到了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沉痛悲伤。周恩来总理与毛泽东主席一样,都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一生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学们,学习这首诗,我们还应当记住:作为人民中的一份子,我们也要力争成为祖国可靠的江山,成为像周总理那样流动不息大步向前的江,成为像周总理那样高耸屹立稳重博大的山,全力以赴助力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让我们齐读著名诗人臧克家一首诗《有的人》来结束本课。“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板书:画心形)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就到此结束了,课下请同学们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一首诗,表达你对某个人物的深情(布置作业)。下课!
六、板书设计:
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