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的类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启蒙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内容,掌握并理解这些事件的发生原因、基本内涵与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归纳总结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及其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建立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原因和影响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悟改革家敢为天下先的斗争精神,形成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优秀品质,并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依据:课标要求、学生的认知结构及本课内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的内涵和背景。教学难点:西欧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联系。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课堂学习,他们已经适应了高中快节奏的课堂节奏。对于高中历史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历史学科基础较深厚,也有了一定的理性思维的思考能力和对历史归纳总结的能力。但是,从初高中衔接角度来看,对于文艺复兴运动,基本知识初中已经学习过,所以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探究。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涉及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补充相应材料,多给予关注,以利于学生的理解。而近代科学初中有所涉及,不过对近代科学与西欧的思想解放有何关系这个角度的分析欠缺,而这些是需要本节课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媒体 以多媒体课件为主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课前预习 本节课涉及四部分,内容比较多,教师设置两个预习任务: 1、学生通读教材第46页——第51页,每人提出两个感到困惑的问题,问题。2、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通过阅读教材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四大运动的基本内容。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在学习此课中遇到的困难,更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基本内容,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课堂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佛罗伦萨城市”的图片,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城市吗?”学生观察图片,学生回答:“佛罗伦萨”,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大家觉得佛罗伦萨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举手回答:“经济发达,工商业发达”,“文化发达”等等。教师总结:“大家都总结的很好,13-15世纪的时候,佛罗伦萨是欧洲最大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了基础,成为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繁华的佛罗伦萨,学习文艺复兴。”三、讲授新课 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共分为四个部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与启蒙运动;展示西欧空间地图,展示时间轴,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西欧中世纪以后的时间轴;教师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结构,明确本课学习任务,从空间上定位历史中的西欧地区这一概念,形成较强的时空观念;明确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可以让学还是能更好的进行有目的地学习。环节一: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原因一、四大运动的基本内容教师进行提问:“各位同学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我们的四大小组已经对四大运动事件的基本内容有了了解了吧,那现在我们展示交流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四个小组进行轮流展示。教师最后进行补充总结:“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发生的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号召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是开始于16世纪对腐败的基督教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运动;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近代科学是发生在16-17世纪的一场自然科学界的革命。” 二、四大运动的背景教师以探究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为例,教师展示三则史料。材料一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法国佛兰德尔,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他们与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材料二:中世纪(约395—1 500年),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的,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在中世纪,艺术是被用来歌颂神的。人甚至是没有资格被表现的。即使在歌颂神的艺术作品中出现人的形象,也是以低贱的、肮脏的形象出现。材料三:从14世纪中叶起,欧洲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致命瘟疫,它被称为黑死病(即鼠疫),黑死病既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连上帝都不能依靠了,只能依靠人自己了,所以就重视人自己的价值。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是什么?”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两分钟,最后学生进行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产阶级的形成;教会和腐败,禁锢思想;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黑死病的爆发”教师布置思考题:“学生课下探究其他三大事件的原因,在其中四大事件是相互影响的。”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文艺复兴运动发生背景原因的分析,培养了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能力。环节二: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内涵——人文主义一、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内涵内涵教师向学生展示两幅图片: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图与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两幅图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觉得这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中世纪的比较冷漠,拉斐尔的比较亲切,充满母性的光辉。”教师总结:“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冷漠,缺少人情,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突出了人性,那这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呢?”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随后教师总结:“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二、宗教改革的思想内涵教师向学生展示《九十五条论纲》的图片和以下两则史料:材料一:信仰是人获救和在上帝面前称为义人的基本前提,救赎的根源在于上帝的恩赐,而信仰则是上帝恩赐的确认与保证。信仰不靠外在教育与修炼,而在每个人内心心理体验。上帝在每个人的心中,它如同清澈的泉水由心 田往外流淌,不需要烦琐的神学加以证明!材料二:上帝所接受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用修道的禁欲主义超越尘世的道德,而是完成每个人在尘世上的地位赋予他的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史料,让学生总结出宗教改革的思想内涵:反对天主教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教会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一、 近代科学的思想内涵教师向学生展示这个时期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归纳思想内涵:体现了科学的力量,削弱了教会神权的统治基础。 二、启蒙运动的思想内涵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本时期的思想内涵: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提倡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特权,追求弘扬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最后教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四大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进行梳理探究其发展脉络。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图片、表格、思维导图等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环节三: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这一环节主要运用问题探究法与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这里以宗教改革为切入点,教师提出问题:“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是什么呢?”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通过结合之前学习的背景、内涵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分析进行分析。组织小组进行3分钟的讨论,随后进行交流成果展示,教师通过反馈进行点评与总结:“思想:挑战教皇的宗教权威,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文化:促进西欧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政治:加强君主专制,促进欧洲民族国家发展;经济:打击西欧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对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近代科学教师可直接向学生总结影响,因为通过对宗教改革运动影响的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析历史影响的方法了,但需要明确的是四大运动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性,冲击了封建秩序;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近代科学蕴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启蒙运动理性主义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其确立的民主原则和立法规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设计意图:教师组织设置问题,组织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结局的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 环节一:教师想向学生展示四道练习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学生进行作答,教师进行讲解。设计意图: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环节二: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构建本节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人文主义,人身自由,解放人性 信仰自由,打击教会权威, 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理性主义,思想自由,革命思想武器,民主原则,立法规范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以及更好的熟悉课堂内容。环节三:布置作业:1、学生针对课前预习时所提出的问题自己进行尝试总结。2、学生自主选择本节课中感兴趣的人物写一篇400字的历史小论文,包括其思想观点,评价等。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与历史写作的能力。五、板书设计 第8课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原因1、文艺复兴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原因2、宗教改革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原因3、启蒙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原因4、近代科学的基本内容及原因二、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思想内涵——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时期的表现2、宗教改革时期的表现3、启蒙运动时期的表现4、近代科学时期的表现5、西欧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及其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间的联系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内容比较多,但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教学时间的安排。近代科学(16-17世纪)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削弱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宗教改革( 16世纪)启蒙运动(17、18世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