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案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叙事性的波兰民歌,以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歌曲为大调式,四三拍子,结构规整,一段体的分节歌,两个乐句,每句八小节。第一乐句以诉说般的音调开始,节奏错落有致,旋律简单易唱,描绘出森林、泉水的美丽景色。第二乐句旋律轻巧跳跃,采用了顿音与休止的表现手法,二声部的加入,形成了和谐的三度音程,丰富了歌曲的色彩,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使歌曲形象更加鲜明。歌词紧密结合旋律,既有描绘的语言,又有叙述的语调,使听众在音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教学目标: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能较好地掌握歌曲三拍子的旋律特征。(2)能与同学合作较好地表现歌曲的二声部合唱。(3)能在音乐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4)通过学习歌曲认识歌曲中的顿音记号,连音线和休止符等音乐记号。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重点)(2)能在音乐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难点)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创设师:在遥远的波兰有一片名叫卡吉德洛的大森林,今天老师的任务就是带着大家到这片美丽的森林里去走走看看,听听关于发生在这片森林里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新课教授(一)初听旋律1、学习四三拍师:接下来,让我们随着音乐出发吧!感受一下音乐是几几拍子的?【播放音乐】师:歌曲是四三拍子的,你们知道什么是四三拍子吗?读法:四三拍子,从下往上读,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师:听说森林里有一股泉水,特别香甜,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哦,不过路上要经过二个小关卡,看看我们能不能闯关成功哦,出发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个音乐记号,为我们的探险闯关打下基础吧。【讲解音乐记号连音线、顿音记号】连音线:连接相同音的弧线,所连音符唱成一音,时值为 所有音符时值相加。顿音记号:黑色的实心倒三角表示,演唱时要短促轻巧有弹性。(二)学习演唱歌曲歌曲合唱部分学习(1)学唱音阶师:哎~你们听泉水远远地传来了歌声,小浪花们击打着岸边的石块儿,跳出了一个个音符,第一关出现了!请同学们先和老师做一做音阶手势,边做手势,我们边唱一唱音阶吧!【教师带领学生边做手势边唱】(2)试唱音程师:和老师一起唱一唱这几个小音程吧,感受一下当这些小音符发生碰撞时会是怎样不同的感受~【教师带领学生唱音程】(3)学唱第一乐句的高声部师:你们瞧,音符宝宝们连在一起,变成了一条有趣的旋律吧,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这条旋律的节奏吧!①出示歌谱,认识八分休止符,提示学生八分休止符休止半拍②带入声势律动感受乐句的旋律,第一遍念歌词做律动,第二遍随乐做律动。③演唱乐句简谱④教师唱简谱,学生随音乐边做律动,边唱歌词。(4)学唱第一乐句的低声部师:第一关闯关成功,浪花拍打着小草,发出了另外一串音符宝宝的声音,第二关难度升级,同学们要边唱边做出柯达伊手势。①感受乐句旋律②学唱简谱,边唱边做柯达伊手势③教师唱简谱,学生唱歌词(5)第一乐句两个声部合唱师:你们听,浪花们的歌声同时唱起来了!①分声部随乐做出柯达伊手势②随教师手势指挥,进行两个声部分初次合唱③学生自主随乐进行二声部演唱。(6)合唱部分完整演唱师:浪花交接在一起,时而唱出相同的旋律,时而跳开唱出不同的旋律,你们听!①感受完整地合唱部分的旋律②分声部学唱歌唱部分第二乐句的简谱③教师演唱简谱,学生演唱歌词(第二乐句)(分声部)④学生随乐完整的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⑤教师指导与评价(7)学习歌曲齐唱部分师:恭喜同学们顺利通过两关来到了清水泉边,让我们听听泉水的声音吧! 你认为歌曲情绪是怎么样的?(优美抒情)【播放音乐】师:卡吉德洛森林里的泉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让我们先将歌曲的前半部分学完。①随旋律线条感受歌曲齐唱部分的旋律。②教师教唱简谱。③老师演唱简谱,学生演唱歌词。④学生随乐完整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⑤教师的指导与评价(8)完整演唱歌曲师:将歌曲完整地连接起来唱一唱,你马上就会知道森林里的泉水发生的故事了!①完整聆听歌曲,分辨出歌曲有齐唱和合唱两种演唱形式。②随乐完整演唱歌曲,齐唱部分一起演唱,合唱部分女生高声部,男生低声部。(提醒孩子注意合唱部分需要重复演唱两遍)③教师指导与评价④感悟与分享师:原来歌曲唱的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弄脏了清澈的泉水,破坏了森林的环境,那么,通过的今天的学习你有没有什么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自主讨论,分享】三、总结师:在大家欢乐的歌声中,我们明白了不要用不文明的行为破坏环境,破坏大自然,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最后让我们唱着欢乐的歌曲,与卡吉德洛森林告别吧!(播放音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