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权利与理性——17、18 世纪西方美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涵盖了 17、18 世纪西方美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多种风格,包括巴洛克美术、罗可可美术、荷兰黄金时代的美术、法国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美术。教材通过对这些美术风格的产生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的介绍,展现了这一时期西方美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教材引导学生思考美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从文化角度观察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能力,为学生构建起较为系统的西方美术史知识框架。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文化知识。然而,对于 17、18 世纪西方美术,学生可能相对陌生,对其复杂的风格特点和社会背景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难度。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通过引导和启发,能够激发他们对这一时期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巴洛克美术、罗可可美术、荷兰黄金时代的美术、法国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美术特征。学生能够分析不同艺术风格流行的社会背景,理解社会文化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和文化的尊重与热爱。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 17、18 世纪西方美术史中各种不同风格的特点。对不同地区美术风格流行的社会条件要做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学难点了解不同艺术风格流行的社会背景,理解社会文化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关系。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比较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仆》和《信》两幅作品,提出问题:这一时期荷兰小画派美术的突出特点?为什么不同于在中世纪巨大的天顶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课题:权利与理性——17、18 世纪西方美术。(二)讲授新课(30 分钟)权利与理性——17、18 世纪西方美术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17、18 世纪欧洲各国的发展很不平衡,天主教统治的国家、君主制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术风貌各有不同,呈现出异彩缤纷的面貌。17、18 世纪艺术家继承了文艺复兴的美术传统,并发展出新的风格。17 世纪巴洛克风格流行于欧洲;18 世纪初罗可可风格在法国兴起;18 世纪后期,新古典主义取代罗可可美术,取得了突出成就。教会的权威(7 分钟)巴洛克美术在意大利诞生。地理大发现之后,通过地中海通往东方的商路被海上商路取代,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停滞,封建贵族的势力愈见壮大,天主教教会成为最高权威。教会为了树立威信与地位,大规模赞助美术工程,远离现实生活、宗教色彩浓郁的巴洛克美术获得了教会的支持。“巴洛克”的意思是“不规则的珍珠”。18 世纪晚期和 19 世纪初期,批评家们用这一词来贬低 17 世纪的相关作品,固它们突破了古典美术的理性、和谐,显得奇特、担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贬义的内涵消失了。与文艺复兴美术相比,巴洛克美术追求豪华,强调幻想,充满动感与激情,空间层次更为丰富,并善于利用建筑、绘画与雕塑多种媒介综合地进行表现。意大利的贝尼尼和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是巴洛克美术的杰出代表。展示贝尼尼和鲁本斯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巴洛克美术的特点。皇室的荣耀与贵族的浮华(7 分钟)17 世纪,西班牙的经济深陷泥沼,帝国统治勉力维持,而法国逐渐成长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两国统治者都热心赞助巴洛克风格的美术,以宣扬皇室的权威。“罗可可”亦译为“洛可可”, 原意是“贝壳形”,早先用来形容用贝亮等图案做的装饰风格,后被美术史家用来形容这一时期整体的美术风格。展示相关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罗可可美术的风格特点。市民生活的礼赞(7 分钟)17 世纪既是荷兰共和国的黄金时期,也是荷兰艺术的黄金时期。经济的繁荣使富有的商人成为荷兰艺术的主要赞助者,他们往往偏爱朴素的肖像、静物、风俗和风景等小幅作品,与意大利和佛兰德斯绘画的炫目与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荷兰黄金时代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特点。理性的光芒(7 分钟)17 世纪法国美术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主张理性至上,抑制个人情感,在绘画形式上追求均衡的构图和规范准确的素描,画面概括、简练、明确。他们认为真实的大自然并不完美,需经艺术家创造才能展现出理想的状态。法国艺术家大多不喜欢巴洛克美术,鲁本斯留在法国的组画对他们并无太大影响。18 世纪后期,艺术家们对慵懒柔摩的罗可可美术越来越不满,并且重新燃起了对古典文化的热情,这一时期的古典风格美术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大卫是重要的代表人物。展示法国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特点。(三)课堂练习(10 分钟)尝试分析文艺复兴、巴洛克美术 、洛可可美术 、古典美术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不同,小组讨论并做表格。17 世纪,意大利罗马很多的宫殿与别墅都绘有天项画,规模巨大,场景宏伟;而同时期的荷兰,画家却热衷以较小的画幅表现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二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四)课堂小结(5 分钟)17、18 世纪欧洲美术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一方面继承了文艺复兴的写实传统,另一方面为 19 世纪美术的变革做了准备。由于欧洲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与题材也多有不同。一些艺术家将眼光放到现实生活与真实事件中,绘画内容得到极大丰富,而伦勃朗、维米尔等人对色彩和光的运用,也为后来的艺术家带来了启迪。(五)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新内容。七、板书设计权利与理性——17、18 世纪西方美术一、教会的权威二、皇室的荣耀与贵族的浮华三、市民生活的礼赞四、理性的光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