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材分析】本科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映,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学情分析】本科是七年级美术上册内容,初一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较强,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表现出良好的接受能力,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尽管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接受程度较高,个别学生在绘画技巧和构图设计方面还存在欠缺,需要加强基础训练。但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些学生在肌肉协调和手工技巧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此外,初一学生在接触艺术作品和欣赏艺术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悟性。总的来说学情较好,学生对美术学科有着较强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有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需要针对个别学生加强基础训练和提高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并加强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设计意图】以各种向日葵照片导入新课,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映。教材选择了凡高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向日葵》,向学生介绍艺术家的生平和心路历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色调及色彩的对比关系,笔触技法等方面予以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理解画家通过色彩和笔触表达自己的情感等。采用观察、提问、交流等形式,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研究色彩的本质特征。【教学目标】1、学生欣赏《向日葵》作品,了解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审美情感。【教学重点】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笔触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水粉颜料等工具【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同学们,在我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每天看到的景物大自然都赋予了其各自的颜色。比如:天空是蓝色的,树叶是绿色的等等,那么,向日葵是什么颜色的呢? (生答) 揭示课题:《向日葵》2、欣赏各种在生活中的向日葵图片提问:①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是怎么样的?②它本身代表了什么样的精神?(生答)小结:向日葵始终向着太阳生长,生机勃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正因为向日葵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它成为许多画家绘画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荷兰的画家——凡 高。 (简单介绍生平事迹)2、欣赏凡 高的《向日葵》。提问:感受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学生谈感受)师提示:可从色彩上和笔触上进行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可根据生的回答可适当的色彩的有关知识,如对比色、邻近色、色调等。总结: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凡高对向日葵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发现色彩和笔触是表达情感的重要的手段。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感受色调欣赏两幅不同色调的《乌鸦群飞的麦田》让生思考在同一幅画,画面色调不同,给你们的感觉相同吗?(学生谈感受),师一边进行引导,一边给予评价。2、感受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 (出示黄色在不同颜色的衬托下的图片)(学生谈感受),师一边进行引导,一边给予评价总结: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3、小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对喜怒哀乐的理解与感受。 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 (感受不同的笔触)。1、出示不同笔触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师评价。2、出示不同色调的《乌鸦群飞的麦田》,再次感受笔触带来的情感体验。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小活动: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色彩和笔触表达自己对下列词语的理解与感受。①风和日丽 ②狂风暴雨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学生自评和互评,从中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第二课时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学生体验不同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运用色彩知识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感受自然界色彩和艺术表现表现之间的差异,了解色彩对比和笔触在作品中所起到的情感表现的作用,唤起学生对色彩的情感反应。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大胆运用色彩的情感特性进行表现。3、首先让同学们欣赏多幅不同形态和颜色的食物图片。(多媒体展示不同食物图片)提问:观察图片中的颜色,你会联想到什么样的味道?总结:颜色能够带来各种联想。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认识色彩(多媒体展示三原色,三间色)1、三原色:红黄蓝。色彩最原始的颜色,任何颜色都不能调出三原色,三原色可以调出各种颜色。2、间色:两种原色混合的颜色。橙绿紫。3、提问: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颜色能够带来联想,不同性格的人对颜色也有特别的喜好。比如黄色,亚洲人喜欢黄色,黄色在古代是皇帝的专用颜色,代表的是权力和财富。但是欧洲人就不怎么喜欢黄色了,《圣经》记载,耶稣是被穿黄色衣服的犹大出卖的。再比如非洲的国旗(多媒体展示非洲部分国家国旗),用色上喜欢红色,绿色,红色。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体验色彩1、小游戏:用色块表现季节每个小组分发色块包,把表现季节颜色的色块贴到表格中。2、展示作品。3、总结色彩的冷暖色。偏向红橙色调的为暖色调,偏向蓝紫绿色调的为冷色调。4、生活中的装饰。多媒体展示6幅书房照片,学生谈自己喜欢的风格及喜欢的原因。总结:由于色调的不同,我们对书房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这说明色彩可以表达情感。色彩于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那么人们富于色彩有哪些象征意义呢?红色:喜庆、吉祥、恐怖、危险 黄色:高贵、皇权、光明、财富、甜美 蓝色:冷、忧郁、凉爽、永恒、遥远、纯洁 橙色:快乐、健康、明朗、运动 绿色:春天、希望、新生、青春、和平 白色:光明、纯洁、高尚 黑色:空无、毁灭、严肃、庄重 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辅导】色彩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将春、夏、秋、冬四季节,用合适的颜色组织起来。谈谈你为什么这样组织画面?有何意义?1、每组同学分别在自己的卡片上,用合适的色卡表现春、夏、秋、冬。2、按照合适的位置,贴在相应的季节上。【作品展示】总结:色彩的冷暖色。偏向红橙色调的为暖色调,偏向蓝紫绿色调的为冷色调。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课后活动】1、用画笔体验向日葵带给我的喜悦之情。花心 花盘,花瓣,花萼。2、厚重的笔触、再体验,按照梵高的构图方法,画完的同学,贴在黑板上,分男生、女生。第三课时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1、了解什么是色彩的调和?2、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学生欣赏。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欣赏感悟。(1)播放教学课件。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提问: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小组研究: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学生发言。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学生设计作品。2、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课时一、预习反馈,明确目标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不同色彩调和的作品,欣赏。2、说一说不同的色彩所表达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3、找出艺术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4、想一想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2、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3、学生继续完成作业。四、师生互动,拓展延伸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 介绍自己的作品。4、学生间互提意见。五、达标测评,巩固提高1、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2、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3、学生继续完成作业。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学生发言。【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色彩与情感表现、认识色彩、色调三部分,以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为主线,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了解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体验不同色调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并运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色彩概念较为抽象难懂,学生相对陌生,本课学习尽量选择直观性教学手段,首先从照片向日葵欣赏,然后让学生认识基础知识三原色,进一步讲间色,再讲解色相,纯度,明度;色彩的渐变色,再增加知识点,撞色。从画家美术作品,学生作品欣赏他们的色彩表达其情感的表现方法。教师示范、学生动手体验等教学活动,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尽量直观而又深入地进行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