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案(知识笔记+解题笔记+错题笔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八上】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案(知识笔记+解题笔记+错题笔记)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霸知识笔记——
知识点1 鸦片战争
知识要点:
(1)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2)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王朝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知识解读:
(1)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3)《南京条约》内容:
①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广厦福宁上)——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便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③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
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4)《南京条约》的附件:
①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英国从中获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②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学霸笔记:
(1)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②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③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
(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要点:
(1)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俄美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 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与英、法、 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3)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知识解读:
(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60年10月,英法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2)《天津条约》内容:①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 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北京条约》中,清政承认《天津条约》 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3)沙俄侵占我国领土
时间 不平等条约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瑷珲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北京条约》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40多万平方千米
1864年 《勘分西北界约记》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 《伊犁条约》 中国西北边疆 7万多平方千米
学霸笔记: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识点3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要点:
(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攻克永安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4)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5)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为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7)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知识解读:
(1)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 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2)洪秀全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 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4)北伐军曾进逼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则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鼎盛时期。
(5)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6)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像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7)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来,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与反扑。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
学霸笔记: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鸦片战争后而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2)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的是“永安封王”,而不是“定都天京”。
(3)太平天国运动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而不是反帝反封建。
(4)抗击洋枪队的太平天国将领是李秀成而不是洪秀全。
(5)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6)太平天国运动的启示
①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英勇的中国人始终坚持抗争,这是列强无法完全控制中国的重要原因。
②在旧中国,农民阶级的救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 学霸解题笔记——
考点1 林则徐虎门销烟
【经典例题】(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1999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以永久纪念他的功勋。与林则徐相关的历史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答案】A
解析: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项正确;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排除B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戊戌变法运动,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领导者有赵三多、朱红灯等,排除D项。故选A项。
解题关键:了解林则徐的事迹。
【中考对应训练】(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下列历史事件与林则徐直接相关的是( )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黄海大战 D.三元里人民抗英
【答案】A
解析: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取得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项正确;BCD项与林则徐没有关系,排除BCD项。故选A项。
考点2 《南京条约》
【经典例题】(2022·河北·中考真题)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
【答案】A
解析:1842年的《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正确;《马关条约》不是打破中国独立发展道路的开始,排除B项;《辛丑条约》促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排除C项;《九国公约》促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列强控制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
解题关键:正确理解《南京条约》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中考对应训练】(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1843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48%,南京棉布的出口关税降低了约75%;英国棉花、白洋布的进口关税则降低了约77%。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五口通商 B.闭关锁国 C.协定关税 D.战后赔款
【答案】C
解析:《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有: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大大降低,C项正确;五口通商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排除A项;闭关锁国、战后赔款与题干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
考点3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经典例题】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发动战争的原因相同
【答案】D
解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发动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D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相同,但是不能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规模大,排除B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动国家是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国家是英国和法国,排除C项。故选D项。
解题关键: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发动的国家、性质和影响。
【中考对应训练】(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有“修约”条款,由此引起后续交涉。最终导致了(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起义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巴黎和会召开
【答案】A
解析:1844年的《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均有“修约”条款,因此“修约”遭拒,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A项正确;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而修约的提出是在1854年,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1898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排除D项。故选A项。
考点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经典例题】在1858年,一位沙皇俄国的渔夫在黑龙江以北地区捕鱼遭到清军的阻挠,可这个渔夫却说自己是合法的,他的理由是( )
A.沙皇俄国武力比中国强大
B.这里自古就是沙皇俄国的领土
C.这是中俄《瑷珲条约》规定的
D.这是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
【答案】C
解析:1858年,中俄签订了《瑷珲条约》,规定黑龙江以北地区划分给俄国,故C正确;A说法错误;黑龙江以北是我国的领土,故排除B项;《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故D错误。故选C。
解题关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侵占了大片中国领土的史实。
【中考对应训练】(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沙俄
【答案】D
解析:,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费一兵一卒,共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考点5 太平天国运动
【经典例题】(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首歌谣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农民战争( )
A.陈胜、吴广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黄巾起义
【答案】B
解析:洪秀全称“天王”,1853年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B项正确;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起义,排除A项;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排除C项;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
解题关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具有的宗教特征。
【中考对应训练】(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答案】B
解析: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政权,形成了太平天国、清朝对峙的局面,B项正确;三元里人民抗英、 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 武昌起义是在武汉而不是在南京,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学霸错题笔记——
易错点1:对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混淆
【易错题】(2022·天津·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
C.陈化成吴淞口率众抵抗
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易错解答】A
【正确解答】D
【错因分析】对历史史实和历史评价不能正确区分。
【解题总结】历史解释一般是评价性质的,带有价值取向和感彩;而史实只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从语法的角度来讲,历史解释或评价一般是判断句,史实一般是陈述句。
【强化训练】(2022·重庆·中考真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C.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这是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历史解释,A项正确;BCD三项,均是对历史的陈述,是历史叙述,排除。故选A项。
易错点2:圆明园毁于哪次战争混淆
【易错题】(2022·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易错解答】D
【正确解答】B
【错因分析】圆明园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错记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题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比如都是外国侵略联军,都占领过北京等。在学习中,可以把这些类似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
【强化训练】(2022·云南·中考真题)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答案】C
解析: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掠夺财宝,为掩盖罪行,并放火烧了圆明园,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易错点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别的侵华战争的影响混淆
【易错题】(2022·山东东营·中考真题)1856年10月,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D.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易错解答】D
【正确解答】A
【错因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其他侵华战争的影响没有分清楚。
【解题总结】把近代史上历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记忆。
【强化训练】“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答案】D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D项正确;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C项。故选D项。
易错点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混淆
【易错题】1861年4月,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看到某书后,在日记中也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所评价的这本书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猛回头》
【易错解答】A
【正确解答】B
【错因分析】混淆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性质、作用等知识。
【解题总结】在历史学习中,需要对相关的、相类似的历史事件、历史事物、历史人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强化训练】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攸关历代政权的兴亡治乱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更替。近代中国因未立足现实,而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最终成为空想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耕者有其田”政策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A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以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A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纲领,排除B项;“耕者有其田”政策得到实施,没有成为空想,排除C项;《中国土地改革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排除D项。故选A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