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八上】第六单元 抗日战争的爆发 学案(知识笔记+解题笔记+错题笔记)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八上】第六单元 抗日战争的爆发 学案(知识笔记+解题笔记+错题笔记)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抗日战争的爆发
——学霸知识笔记——
知识点1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知识要点: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到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学生发动一二·九运动。
(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要求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暴发。
知识解读:
(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扩大侵略,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亡。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3)一二·九运动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4)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经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学霸笔记:
(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战争的起点,揭开了揭开了世界战争的序幕。
(2)一二·九运动是一场抗日救亡运动,它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西安事变的原因: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主要原因;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不满。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点2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知识要点:
(1)1937年7月7日,北平南郊的日军炮轰我军防地,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
(2)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1937年8月,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淞沪会战爆发。
(4)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知识解读:
(1)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二十九军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2)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3)淞沪会战中,姚子青(在宝山牺牲)、谢晋元(驻守四行仓库)等率领中国军队奋起抵抗。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4)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学霸笔记:
(1)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3)多角度认识南京大屠杀
①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性。
②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吸取历史教训,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③日本应该对侵略战争进行深刻反省,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④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牢记历史,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 学霸解题笔记——
考点1 九一八事变
【经典例题】2017年,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有“八年抗战”字样,均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主要是为了( )
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 B.肯定国民党抗战贡献
C.突出华北抗战地位 D.强调局部抗战的意义
【答案】D
解析:,十四年抗战指的是1931-1945年。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主要是为了强调局部抗战的意义,故D正确;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是排除A项;局部抗战开始时国民党实行的是不抵抗的政策,故排除B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东三省,故排除C项。故选D。
解题关键:
【中考对应训练】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答案】D
解析: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这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爆发,所以这是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表现,D项正确;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就宣布破产,此时已经不存在南京临时政府,排除AB项;1918年一战结束后列强对华侵略卷土重来,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就已经宣告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考点2 一二 九运动
【经典例题】(2022·四川凉山·中考真题)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是一二 九运动的口号,C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排除A项;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排除B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排除D项。故选C项。
解题关键:了解一二 九运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中考对应训练】(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以下对五四运动与一二·九运动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经过了长期的组织准备 B.都是由青年学生首先发起
C.都发展成全国性的爱国运动 D.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
【答案】A
解析:五四运动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起的,一二·九运动是由“华北危机”引起的,二者没有经过长期的组织准备,A项符合题意;二者都是由青年学生首先发起,表述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二者都发展成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表述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二者都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表述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3 七七事变
【经典例题】(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浴血抗战。全民族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D
解析:“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争的开始,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排除A项;八一三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排除B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解题关键:理解七七事变的影响。
【中考对应训练】有诗描写了中国近代一重大事变:“卢沟晓月石狮吼,志士丹心雪国耻,血雨刀光战寇仇,头颅掷耀千秋”。这一重大事变( )
A.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C项正确;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这是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排除AB项;1935年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4 全民抗战
【经典例题】(2022·浙江台州·中考真题)照片记录历史。下列老照片共同反映了( )
A.中国人民实行全民族抗战 B.中国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
C.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答案】A
解析:老照片中四幅图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华侨以及少数民族在抗击日军,体现出全民族抗战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还体现出八路军和少数民族的抗战,排除B项;材料还体现出国民党和少数民族的抗战,排除C项;老照片不能说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解题关键:准确理解全民抗战的内涵。
【中考对应训练】(2022·河北·中考真题)过春节时,人们常通过贴年画寄予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下面年画应张贴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依据年画中“军民合作,抗战胜利”可知是全面抗战时期,因此,全面抗战时期军民通力合作抗日,C项正确;北伐战争主要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排除A项;局部抗战时期军民尚未完全合作,排除B项;人民解放战争不符合图片中“抗日”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5 南京大屠杀
【经典例题】(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国家公祭鼎铭文:“国家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答案】D
解析: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民众超过30万以上,为祭奠这些逝去的民众,国家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D项正确;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排除A项;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排除B项;旅顺大屠杀发生于甲午战争时期,C项排除。故选D项。
解题关键:正确认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中考对应训练】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每年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 )
A.9月3日 B.9月18日 C.12月9日 D.12月13日
【答案】D
解析: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选项D符合题意;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学霸错题笔记——
易错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与正式建立混淆
【易错题】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历史现象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易错解答】C
【正确解答】D
【错因分析】没有准确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错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看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解题总结】正确区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分别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强化训练】下面材料中两党的宣言和谈话发表之后( )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蒋介石也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抗战,在此之后,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D项正确;1935年一二·九运动宣告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排除A项;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确立,排除B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宣告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从此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