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卷(图片版,含选择题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卷(图片版,含选择题解析)

资源简介

吕梁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政治试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放。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从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
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下列关于近
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是社会性质变化的根本原因
③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推翻“三座大山”
④近代中国相互交织的多重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基本国情
A.①3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921年,最具开天辟地历史意义的大事件非中国共产党成立莫属。从此,巾国革命有了正确
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
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③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中国共产党始终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从哪
里来、往哪里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带领人民不断创造新的历
史伟业。中国共产党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因是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
③中国共产党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标
④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3
C.②④
D.③④
高一政治
第1页(共6页)
42023年7月30日,突如其来的超大雨量冲毁了丰沙线部分路段,留在K396次列车的乘客
被困于落坡岭站。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孟二梅,号召社区的邻里街坊共同协助近千名被困
的乘客,给党和人民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孟二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
①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以实际行动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
③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④扎根基层一线,代表人民行使好国家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鲜明指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最根
本的就是围绕“中心”、强化“核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新征程上,必须
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各领
域各方面各环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决定力量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③党的地位决定了各项具体工作都应该坚持党的领导
④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中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案件没有大小,皆系民生。企业没有大小,皆应依法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工作,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作出了
系列重要部署,以高质量法治引领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②更好履行党的经济管理职能,助力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③坚定推进依法执政,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的法治化
④加强监管与服务,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近年来,某地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为全省各级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乡(镇、街道)代表工作站1547个、村委会(社区)代表联络室12867
个。这些“站”“室”充分发挥代表活动阵地联系人民群众“民意窗”“连心桥“作用,推动了全过
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由此可见,全过程人民民主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民主广泛性体现
②不断拓宽了人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③彰显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底色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属性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政治
第2页(共6页)高一政治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A B C A D B D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B D C A C A
1.【答案】A
社会性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②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相互交织的多重矛盾,④错误。
2.【答案】B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④错误。
3.【答案】C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新政权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①错误。中国共产党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而不是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最终目标,③错误。
4.【答案】A
【解析】题干强调发挥党员的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反映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问题,②错误。代表人民行使好国家权力是人大代表,④错误。
5.【答案】D
人民是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决定力量,①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但不意味着各项具体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③错误。
6.【答案】B
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经济职能,不能进行市场监管,政府履行经济职能,②④错误。
7.【答案】D
材料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特征,①错误。材料未体现人民参与民主管理,②排除。
8.【答案】B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体现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②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民主,而不是强调民主对专政的作用,③错误。
9.【答案】C
联络站的建立有利于激发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但不能拓宽人大代表的履职范围,排除②。公民有表达权,人大代表才有表决权,排除③。
10.【答案】D
国务院与全国人大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排除①。材料未体现公民民主监督的权利,排除②。
11.【答案】B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排除②④。
12.【答案】D
新中国成立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已经确立,排除①。各民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排除②。
13.【答案】C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错误。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是主导地位,④错误。
14.【答案】A
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③错误。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④错误。
15.【答案】C
《办法》对“拍黄瓜”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作出简化许可的规定,体现政府深化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和规范行政执法、保障群众权益,②④正确。材料未涉及依法立法、优化决策流程,①③不选。
16.【答案】A
坚持把全民普法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③排除。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④排除。
17.(12分)
①共产党员是党的事业和建设的主体。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和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2分)
②党组织是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有利于增强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2分)
③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有利于促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4分)
④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法治理念,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4分)
18.(10分)
①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提供组织保障。(2分)
②发扬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乡村自治水平。(2分)
③强化道德教化作用,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2分)
④开展法治宣传,提高村民法治意识,推动乡村法治化规范化治理。(2分)
⑤坚持自治、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2分)
19.(12分)
①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3分)
②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升工作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设公开公正、人民满意的政府。(3分)
③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促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建设执法严明的政府。(3分)
④引导和支持各方参与治理,凝聚社会合力,形成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水平。(3分)
20.(18分)
(1)(12分)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保障党中央决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3分)
②坚持科学立法,制定和完善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3分)
③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分)
④坚持公正司法,做到人民司法为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筑牢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防线。(3分)
(2)(6分)
答案示例:
①围绕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协商,促进决策科学。
②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推动政策落地。
③对民营企业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有效议案。
(从人民政协职能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