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学情调研
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考试时间:30分钟 满分:50)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有关新疆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终年高温少雨,沙漠连绵 B.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塔里木河
C.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少
2.青藏地区的牧草营养成分高的原因是( )
①海拔高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气候条件④日照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若用一个“字”来归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特征,下列组合最佳的是( )
A.南方地区—“湿”,西北地区—“热” B.北方地区—“干”,青藏地区—“湿”
C.北方地区—“绿”,南方地区—“黄” D.西北地区—“干”,青藏地区—“高”
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人们从全国各地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中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其中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展现了不同地域、民族的主食文化。下列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新疆当地人传统食品有白食、红食 B.蒙古族人以饺子为主食
C.南面北米是南北方主要的饮食差异 D.藏族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
下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略图,据此回答5题。
5.青藏铁路连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青海、西藏 B.青海、新疆 C.西藏、四川 D.四川、新疆
6.在社会调查中,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实地调查法 B.访问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查阅文献法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下图是我国基于不同生育政策下的15—59岁劳动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预测图。据此回答第7题。
7.据预测图可知:实施“全面三孩”后,我国未来10年(2030年前)劳动人口( )
A.数量增加,比重下降 B.数量和比重都会增加
C.数量减少,比重上升 D.数量和比重都会减少
在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有我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电站(下图),几百台风力发电机迎着海风旋转;成片的蓝紫色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是数千亩的鱼塘,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据此回答第8题。
8.“风光渔”一体化电站使用的能源是( )
①可再生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③清洁能源④矿产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②能有效缓解人口压力
③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 ④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以下能让我们共同感受到区域历史变化的有( )
①小华进入中学后成绩在提高②清凉峰镇成为浙江美丽乡村
③浙江打造高铁1小时交通圈④大运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从1842年的割地赔款到2022年中美战略对话中的唇枪舌剑,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它不是那个中国”。改变中国的命运,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D.人民政协会议胜利召开
1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13.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14.新中国成立时,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以上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15.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D.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20分)
16.(8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2分)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并根据材料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5月12日9时1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行云二号01星、02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行云二号01星被命名为“武汉号”,并通过在箭体上涂刷“英雄武汉 伟大中国”和“致敬医护工作者群像”的方式,致敬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和广大医护工作者。
(1)从上图信息判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填省级行政单位全称)。我国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场与主着陆场都选择在该省区范围内,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地势______________,人烟稀少,便于对飞船的监测跟踪,适宜飞船返回舱着陆。(2分)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从A→B→C的植被景观呈现的变化___________,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4分)
(3)图中D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点可用“______________”来概括。其主要的农业生产特色是______________。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源资源丰富。(4分)
(4)简述D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发展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2分)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学情调研
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考试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命题人:江南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课组)
一、判断题(对的填“T”,错的填“F”。每小题1分,共6分)
1、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基础。( )
2、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3、刑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 )
4、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
5、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6、权利的实现促进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需要权利的实现。(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7、2024年2月7日,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 )正式建成。
A秦岭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泰山站
8、2024年3月19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票通过( ),标志着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顺利完成,在“一国两制”发展进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A.《维护国家安全条例》 B.《维护网络安全条例》 C.《维护环境安全条例》 D.《维护人权条例》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资料公有
10、我国宪法关于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其意义主要是( )
A.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B.保障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D.让权力不再成为一把双刃剑
1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之所以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因为我国宪法( )
①由中共中央直接制定②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③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④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在我国,有权修改并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最高人民检察院
13、某乡镇人大代表选举日当天,小杨在所在选区认真投下了自己庄严而神圣的一票。据此可以推断出小杨应该( )
A.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已年满十八周岁
C.无任何宗教信仰 D.接受了高中以上文化教育
14、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可以是( )
A.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 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C.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 D.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
15、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下列属于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有( )
①保守国家秘密②爱护公共财产③遵守劳动纪律④痛打犯罪嫌疑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穿上军装,让我们一起扛起责任担当;穿上军装,让我们一起绽放青春梦想。”这两句征兵宣传语告诉我们( )
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要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这一公民义务
③我国的兵役分现役和预备役④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公民的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否则会受到法律的追究。这说明法定义务具有( )
A.真实性 B.无偿性 C.自觉性 D.强制性
18、公民做了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必须( )
A.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B.被剥夺公民的政治权利
C.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D.接受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
三、非选择题(2题,分别为10分、10分,共20分)
19、材料一: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规划提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法治中国建设的正确方向。
材料二: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全文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材料三:2021年3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第四集《治乱清源》。节目披露了哈尔滨市电业局原副局长李伟,哈尔滨电力实业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李彤贪污受贿案件的相关细节。
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分)
(2)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5分)
(3)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3分)
20、材料一:我国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材料二:2014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从11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以规范2014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
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4分)
(2)怎样增强宪法意识?(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