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定海区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科素养监测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采用闭卷形式。2.全卷共6页,分卷Ⅰ(判断题和选择题)和卷Ⅱ(综合题)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注意题目序号。卷Ⅰ一、判断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的F涂黑。)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定能成功。( )2.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绪是相对稳定的。( )3.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4.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最主要特征。( )5.“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使河流呈放射状分布。”说明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6.非洲草原上的马赛人没有滥杀野生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 )7.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8.清朝时,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牡丹亭》和《桃花扇》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小文参加考试容易紧张,这次她采用心理老师提供的方法,默念“我能行,我最棒”,果然浑身充满信心。小文调节情绪的方法主要是( )A.转移注意 B.放松训练 C.合理宣泄 D.改变认知评价10.下图漫画启示我们要( )①了解情绪,恰当表达 ②忍辱负重,默默承受③调控情绪,理智面对 ④坚持已见,敢于挑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杭州一小学生发现《西游记》中存在一大漏洞: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极大,吃的饭菜却高度雷同,大多是江淮美食。这一发现得到相关专家的肯定。该学生的做法启示我们要( )A.勤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批判 B.善于否定权威,提升个人价值C.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 D.积极探索发现,天马行空畅想12.2024年5月28日18时58分,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这说明,在集体中需要( )A.共同商定规则,尊重不同意见 B.确立共同目标,善于分工合作C.关注个人得失,坚持个人主义 D.共同确定愿景,不断张扬个性13.女航天员们也巾帼不让须眉,从“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到第二次出征太空牧星的刘洋,她们一次又一次登上太空,出色完成任务。她们的成就告诉我们( )A.男生女生之间没有生理心理差异 B.男生女生差异主要体现在生理方面C.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D.男生女生在性格方面有各自的特点14.小文学习了“悄悄变化的我”之后,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下图①、②处应分别填( )A.关注外在美、心理变化 B.悦纳生理变化、思维变化C.关注外在美、思维变化 D.悦纳生理变化、心理变化15.“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共同表达的情感属于( )A.基础性情感正面的体验 B.高级情感正面的体验C.基础性情感负面的体验 D.高级情感负面的体验16.著名心理学家提出:“我+我们=完整的我”的理论。下列选项与该理论相符的有( )①只有集体生活才能提高我们的成就感②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③个体必须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使自身更强大④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黑暗并没有阻止她追逐梦想的脚步,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反复听录音背诵,在20岁的年纪便获得高达70项的殊荣,她还热衷公益事业,到内地贫困地区当义工。她的榜样力量体现在( )①坚持努力实现梦想 ②具备自强不息精神③服务社会追求名利 ④拥有止于至善境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这体现了(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9.第33届奥运会将于2024年7-8月在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举办。据下图和所学知识推测,运动员在比赛期间可能会在当地( )A.参观卢浮宫、奥塞博物馆 B.感受马赛逐水草而居生活C.欣赏巴黎飞机式城市布局 D.观看克里姆林宫红场阅兵针叶樱桃喜光热湿润,怕低温冻害。下图彼得罗利纳是世界上少有的针叶樱桃产区。据此回答第20-21题。20.下列关于图4中地理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彼得罗利纳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带 ②a处为大西洋,b处为印度洋③c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④d所在的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1.据材料推测,下列最适合引进种植针叶樱桃的是( )A.莫斯科 B.·伦敦 C.班加罗尔 D.以色列22.以下是小文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其中内容正确的有( )①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优良港湾众多,的自然环境,形成“鱼文化”。②安第斯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山上山下不同的自然景观。③波斯湾沿岸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但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④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遍地羊驼,畜牧业发达。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23.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的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A.鉴真六次东渡 B.马可波罗来华 C.文成公主入藏 D.戚继光抗倭24.读下表,导致公元755-980年人口数量变化最可能的因素是( )时间 全国人口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六千余万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 七千余万宋初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三千五百四十万北宋末年(12世纪初) 一亿四千万A.中外交流的加强 B.唐末五代的动乱 C.多民族政权并立 D.社会风气的开放25.辽、西夏、金三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相似之处有( )①受汉文化影响,吸收农耕文明 ②曾与宋政权并立③曾与宋达成和议 ④都向宋称臣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6.有学者指出,尽管“军机处的设立无疑与雍正年间西北两路用兵密切相关”,但其“本质并不在军事,而在有‘承旨办理机务’之名的秘密政治”。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A.解决了西北军事危机 B.规范了行政机构运转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强化了皇权专制机制27.从元至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下图展示的是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是(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北庭都元帅府28.下组图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制作流程,其记载于某部科技著作中。该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卷Ⅱ三、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依次为10分、14分、12分、16分,共52分。)29.(共10分)阅读图7“中泰铁路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相关链接:中国参与投资和建设的中泰铁路包括已经建成的中老铁路(昆明-万象)和建设中的泰国段(万象-曼谷)。昆明-万象段设计时速160千米,万象-曼谷段设计时速250千米。(1)据图7描述曼谷的地理位置及中泰铁路大致走向。(3分)(2)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泰铁路“昆明-万象”段与“万象-曼谷”段设计时速差异大的原因。(4分)(3)中泰铁路开通运营后,对沿线国家有哪些积极意义?(3分)30.(共14分)某校七年级学生以“探寻何以兴国之历史密码”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项目一历史密码之中外交往(1)A组同学在中外交往中探寻兴国历史密码。请仿照示例,从“宝船和友谊”角度结合相关史实阐释“古丝绸之路名垂青史”的原因。(3分)“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 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习近平示例:“古丝绸之路名垂青史,靠的是驼队和善意”: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成功开辟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往来之路,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之后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项目二 历史密码之科技经济(2)B组同学在科技和经济中探寻兴国历史密码。写出下图①、②两件物品的名称,并说说下列图文资料之间有何联系?(7分)“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陆游集》项目三 历史密码之文化政治(3)C组同学在政治和文化中探寻兴国历史密码。根据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唐宋政治制度是如何在“整合中创新”的?(4分)唐宋两个朝代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是相接续的,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继唐代之后又一个文化高峰。唐代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皇帝和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31.(共12分)纵观台海局势,维护祖国统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历史大事记(部分)时间 事件元朝 元政府设置①___________,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 清政府设置②___________,隶属福建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闽、粤两省。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随着台湾各地的开发,书院设置逐渐增加,乾隆至道光年间,共新设26所书院。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摘编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材料三:驳斥赖清德谬论(1)填写表2中的①②,并指出这两个机构设置的共同历史作用。(3分)(2)概括材料二中台湾书院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结论?(5分)(3)假如你是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驳斥赖清德的荒谬言论。(简洁明了,史论结合。4分)32.(共16分)某校围绕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简称《条例》)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知法我来学】截止202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未成年人网民规模突破1.91亿。与此同时,利用网络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未成年人违法使用互联网以及未成年网民个人信息泄露等案件层出不穷。2024年3月,中央网信办部署“清朗·2024年署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6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经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1)《条例》的制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2分) (2)从法律作用的角度谈谈该条例出台的必要性。(5分)【守法我会做】 【普法我力行】 倡议书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制定法律法规还远远不够,需要多方协同参与。为此,我倡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评析小文的言论。(3分) (4)联系上图漫画的情节,将“倡议书”补充完整。(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