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暑假预习课》浙教版科学八升九--第1讲 物质的变化与酸碱性考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考点精要: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间隔可能改变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距离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等 镁条燃烧、硫酸铜晶体脱水等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体现在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否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等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引起的颜色变化:白色硫酸铜粉末(CuSO4)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蓝色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物质中有水的检验)蓝色硫酸铜晶体加热就分解成无水硫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b.无色透明的硝酸铅(Pb(NO3)2)与碘化钾(KI)反应生成黄色沉淀PbI2c.黄色氯化铁溶液(FeCl3)与硫氰化钾(KSCN)溶液反应生血红色硫氰化铁(Fe(SCN)3 检验三价铁离子)典型分析: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酒精灯点燃 B.把海波晶体研成粉末C.冰块熔化成水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测质量【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分析】抓住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解答】A、燃烧产生新物质,正确B、研磨没有产生新物质,错误C、只有状态变化,错误D、未产生新物质,错误故答案为:A举一反三:1.熏艾柱是中医调理身体常用的手段,下列制作艾柱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艾叶 B.晒干艾叶 C.卷成艾柱 D.燃烧艾柱【答案】D【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A、 清洗艾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 晒干艾叶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 卷成艾柱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 燃烧艾柱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2.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强度高、熔点低、铸造性好、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A.强度高 B.熔点低 C.铸造性好 D.耐腐蚀【答案】D【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强度高、熔点和铸造性好,都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而耐腐蚀性强,是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3.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用做电线【答案】B【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 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 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属于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铜丝用做电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由此可知, 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所用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故选B。考点二、物质酸碱性考点精要: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2、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如NaOH==Na++OH-。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3、酸: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如SO42-是H2SO4的酸根。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醋酸。4、碱: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常见的碱有烧碱(NaOH)熟石灰(Ca(OH)2)氢氧化钾、氨水。典型分析:1.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B.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D.酸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答案】B【知识点】酸、碱的概念【解析】【分析】A、根据酸根中可能含氧可能不含氧分收入B、根据氨水为碱不含金属元素分析;C、根据碱中含有氢氧根分析;D、根据酸的定义分析。【解答】A、 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如硫酸根,可能不含氧元素,如盐酸酸根,不符合题意;B、 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氨水 ,符合题意;C、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根,则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 ,不符合题意;D、酸在离解时产生氢离子和酸根离子,一定有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B。举一反三: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质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答案】B【知识点】酸、碱的概念【解析】【分析】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是: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解答】A.有酸味的物质不一定是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该选项符合题意。C.酸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例如盐酸中不含有氧元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种类很多,该选项不符合题意。2.将焦硫酸钠(Na2S2O7)固体投入水中,发生反应:Na2S2O7+H2O=2NaHSO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NaHSO4在水中电离产生H+,但它不属于酸C.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Na2SO4 SO3固体投入水中,溶液也呈酸性【答案】C【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酸、碱的概念【解析】【分析】A、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B、根据酸是水中电离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化合物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D、根据Na2SO4 SO3固体投入水中形成物质分析。【解答】A、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为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 NaHSO4在水中电离产生H+,但阳离子还有钠离子,不属于酸 ,不符合题意;C、反应前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反应后也为+6价,化合价不变,符合题意;D、 Na2SO4 SO3固体投入水中,SO3与水反应会生成硫酸,溶液也呈酸性 ,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三:酸碱指示剂考点精要:1、酸碱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2、酸碱指示剂可以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3、常见的指示剂和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指示剂 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4、溶液酸碱性的强弱①pH 的意义: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②pH 的范围:0~14。③溶液的酸碱度与 pH 的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④pH 试纸的使用方法: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 pH 即为该溶液的 pH。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1)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2)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例如: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典型分析:1.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解答】A、 洗手液d呈碱性,a呈酸性,二者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不符合题意;B、 洗手液b的pH比a大,酸性比a弱 ,不符合题意;C、 洗手液cpH大于7,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不符合题意;D、洗手液a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加,符合题意;故选D。举一反三:1.胃酸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但是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口服抑酸剂,饮食治疗可以适当食用的食物是( )A.苹果pH=3.4 B.萝卜pH=4.6 C.土豆pH=5.4 D.板栗pH=8.8【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胃酸过多需服用pH>7的药物进行中和分析。【解答】 胃酸过多需服用偏碱性药物加以中和,即选择pH>7的物质;A、 苹果pH=3.4,呈酸性,不符合题意;B、 萝卜pH=4.6 ,呈酸性,不符合题意;C、 土豆pH=5.4,呈酸性 ,不符合题意;D、 板栗pH=8.8,呈碱性,符合题意;故选D。1.我国对半导体原材料金属镓实施出口管制。下列有关金属镓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29.8℃ B.固体呈蓝灰色C.金属活动性比铝弱 D.会热缩冷胀【答案】C【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2.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海水晒盐 C.冰雪消融 D.汽油挥发【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A、 木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 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 冰雪消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 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3.颗粒氧是一种新型鱼塘增氧剂,其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CaO2),它在水中溶解后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关于颗粒氧保存、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颗粒氧的贮存应当注意防潮B.颗粒氧溶于水生成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在养殖密度大、低气压天气等情况下,颗粒氧可给水体增氧D.过量使用颗粒氧,可能对鱼塘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答案】B【知识点】生态系统及其多样性;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 这类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间隔距离、运动速度等)发生 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解答】A.颗粒氧的贮存应当注意防潮,因为水可以和过氧化钙反应,A正确;B.颗粒氧溶于水生成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产生,B错误;C.在养殖密度大、低气压天气等情况下,颗粒氧可给水体增氧,因为过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氧气,C正确;D.过量使用颗粒氧,大量产生氧气,可能让鱼塘其他生物大量繁殖,同时氢氧化钙显碱性,导致鱼类生长受到影响,可能对鱼塘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D正确;故答案为:B。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C. D.【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解答】A. 冰霜形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 灯泡通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 烟花燃烧,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D. 吹制泡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如图为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酸溶液 B.Y一定是水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答案】C【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 酸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溶液的pH值大于7,水的pH值等于7。【解答】A. X一定是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A错误;B. Y可能是水,但不一定是水,比如氯化钠溶液的pH等于7,B错误;C. 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比如碳酸钠溶液,C错误;D. 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不是变红,D错误;故答案为:C。6.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是常用的学习方法。如图所示: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某同学对(甲)(乙)(丙)(丁)()A.(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B.(乙):跟所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丙):由氢、氧原子组成D.(丁):可以用于制取氧气【答案】D【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A.酸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B.碱不能和所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 A.酸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故A错误;B.碱不能和所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碱不能和一氧化碳反应,故B错误;C.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D.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D正确。故选D。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药品 D.测定溶液pH【答案】B【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pH值的测量及方法【解析】【分析】A、根据天平左物右码原则分析;B、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分析;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操作步骤分析;D、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A、天平称量固体时将药品放左盘,不符合题意;B、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符合题意;C、加热试管内液体,用酒精灯外焰,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液体体积不能超试管容积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D、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不符合题意;故选B。8.辨析概念及原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酸B.碱有通性是因为碱含有C.氯化钠属于盐,含有金属离子,呈中性,但不是所有盐都含有金属离子,呈中性D.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盐称为化学肥料,钾肥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加吸收养分和抗寒能力【答案】D【知识点】酸、碱的概念;盐与化肥【解析】【分析】A、根据酸是离解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化合物分析;B、根据碱中都含氢氧根离子分析;C、根据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碳酸钠等呈碱性分析;D、根据钾肥增强作物抗伏能力分析。【解答】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酸 ,如碳酸氢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B、 碱有通性是因为碱含有 ,不符合题意;C、 氯化钠属于盐,含有金属离子,呈中性,但不是所有盐都含有金属离子,呈中性 ,如氯化铵中不含金属离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D、钾肥是增强抗倒伏能力,符合题意;故选D。9.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洗涤剂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pH=1 B.洗发水pH=8C.洗衣液pH=10 D.厨房清洁剂pH=13【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小于7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分析。【解答】溶液pH小于7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题中所给洗涤剂中厕所清洁剂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10.有甲、乙、丙三支试管,所装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已知牵牛花汁的颜色变化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表所示。将牵牛花汁分别滴入三支试管后,丙试管内溶液颜色将变成( )溶液 牵牛花汁颜色酸性 红色中性 紫色碱性 蓝色A.蓝色 B.紫色 C.红色 D.无色【答案】A【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解析】【分析】由表可知,牵牛花汁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显紫色,遇碱性溶液变蓝, 氯化钠显中性,食醋显酸性,碳酸钠显碱性。【解答】由牵牛花汁的颜色变化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表可知,牵牛花汁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显紫色,遇碱性溶液变蓝,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则丙试管内溶液颜色将变成蓝色。故选:A。11.在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溶液pH变化的是(横坐 标表示加入蒸馏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 )B. C. D.【答案】C【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碱溶液中加水溶液pH会由大于7减小至接近于7分析。【解答】 在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溶液碱性减弱,pH会减小,但因仍是碱性溶液,始终要大于7;故选C。1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如图的氨气性质实验,按从左至右顺序操作,小图中的序号是这一步的操作或显现的现象顺序。从图中现象可推断氨气的两个性质是:① :② .【答案】氨气易溶于水;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知识点】酸、碱的概念;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现象、氨气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向试管中挤入几滴水,观察到胶头滴管的胶头变瘪,这是因为氨气易溶于水;倒置于盛有酚酞试剂的水溶液中,拔开胶头,由于试管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槽中的酚酞溶液倒吸入试管,氨气溶于水生成的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氨气易溶于水;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1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粉末、氯化钠、甜味剂、香精和甘油(保湿剂)等。(1)牙膏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为了测定牙膏的酸碱度,进行如下实验:取2g牙膏放入一支大试管中,注入20mL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出溶液pH值。写出测定 pH值的具体操作: 。【答案】(1)混合物(2)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颜色。【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2)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1) 牙膏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2) 测定溶液pH值的具体操作为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颜色。故答案为:(1)混合物;(2)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颜色。14.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值,回答下列问题:(1)苹果汁显 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 色;(2)小苏打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 (填“酸”“碱”或“盐”);(3)测量厨房清洁剂pH值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值偏 (填“大”或“小”)。【答案】(1)酸;红(2)盐(3)小【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pH值的测量及方法;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pH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分析;(2)根据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分析;(3)根据测碱性溶液pH时试纸润湿碱性变弱分析。【解答】(1)苹果汁pH=3,呈酸性, 厨房清洁剂pH大于7呈碱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2)碳酸氢钠属于盐类物质;(3)测量厨房清洁剂pH值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溶液碱性变弱,测得pH值偏小;故答案为:(1)酸;红;(2)盐;(3)小。15.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 ,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 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 。【答案】酸碱指示剂;pH;pH试纸【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pH值的测量及方法【解析】【分析】根据溶液酸碱性与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分析。【解答】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 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pH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用pH试纸。故答案为:酸碱指示剂;pH;pH试纸。16.某村一私营小化工厂,向附近的农田排放未经处理废水,导致农田减产。经环保局检测,该废水主要含有某种常见的酸(盐酸或硫酸)。(1)某同学想测出废水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可以选用下列的试剂是 。A.pH试纸 B.无色酚酞C.紫色石蕊试液 D.红色石蕊试纸(2)农田因受污染而导致土壤酸化,可使用 (填写物质名称)来中和土壤酸性;(3)要判定废水中的污染物是盐酸还是硫酸,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废水滴加 (写化学式)的水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答案】(1)A(2)熟石灰或氢氧化钙(3)BaCl2或Ba(NO3)2等【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测酸碱性强弱程度需用pH试纸分析;(2)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3)根据硫酸根离子可用钡离子进行鉴别分析。【解答】(1)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酸碱性,要想测出废水的酸碱性强弱程度,需用pH试纸,故选A。(2)氢氧化钙呈碱性,土壤酸化可利用熟石灰或氢氧化钙进行中和。(3)要判定废水中的污染物是盐酸还是硫酸,需取少量废水滴加含钡离子的溶液,如BaCl2或Ba(NO3)2等。17.氧化亚铜(Cu2 O)可用于电镀工业。干法生产Cu2 O粉末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粉碎机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在煅烧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 (填“铜元素”或“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答案】(1)物理变化(2)氧元素【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1)在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2)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合价进行解答。【解答】(1)在粉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物理变化;(2)在锻烧炉中,铜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氧化亚铜,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而反应前在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物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因此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而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变化;氧元素。18.最近我国突破EUV光刻机关键技术,半导体行业的核心设备有望结束欧美垄断,中国芯片终于可以自己制造。芯片的原料主要是高纯度的硅,光刻机就是将芯片图案在硅片上曝光和转移,使硅片成为可被使用的芯片。(1)单质硅是硅 (填微观粒子名称)构成的。(2)硅通过熔化塑形成硅片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答案】(1)原子(2)物理变化(3)14【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解答】(1) 单质硅是硅原子构成的。(2) 硅通过熔化塑形成硅片属于物理变化;(3) 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 ,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答案为:(1)原子(2)物理变化(3)14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暑假预习课》浙教版科学八升九--第1讲 物质的变化与酸碱性考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考点精要: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间隔可能改变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距离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等 镁条燃烧、硫酸铜晶体脱水等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体现在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否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等一些物质的化学变化引起的颜色变化:白色硫酸铜粉末(CuSO4)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蓝色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物质中有水的检验)蓝色硫酸铜晶体加热就分解成无水硫酸铜,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b.无色透明的硝酸铅(Pb(NO3)2)与碘化钾(KI)反应生成黄色沉淀PbI2c.黄色氯化铁溶液(FeCl3)与硫氰化钾(KSCN)溶液反应生血红色硫氰化铁(Fe(SCN)3 检验三价铁离子)典型分析: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把酒精灯点燃 B.把海波晶体研成粉末C.冰块熔化成水 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测质量举一反三:1.熏艾柱是中医调理身体常用的手段,下列制作艾柱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艾叶 B.晒干艾叶 C.卷成艾柱 D.燃烧艾柱2.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器,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与纯铜相比,其强度高、熔点低、铸造性好、耐腐蚀。其中属于青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A.强度高 B.熔点低 C.铸造性好 D.耐腐蚀3.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用做电线考点二、物质酸碱性考点精要: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2、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如NaOH==Na++OH-。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3、酸: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如SO42-是H2SO4的酸根。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醋酸。4、碱: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常见的碱有烧碱(NaOH)熟石灰(Ca(OH)2氢氧化钾、氨水。典型分析:1.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酸根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B.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D.酸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举一反三: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常需经历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如对酸的认识就是如此。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A.有酸味的物质B.只有氢才是酸不可缺少的元素C.一切酸中都含有氧D.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2.将焦硫酸钠(Na2S2O7)固体投入水中,发生反应:Na2S2O7+H2O=2NaHSO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NaHSO4在水中电离产生H+,但它不属于酸C.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Na2SO4 SO3固体投入水中,溶液也呈酸性考点三:酸碱指示剂考点精要:1、酸碱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2、酸碱指示剂可以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3、常见的指示剂和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指示剂 酸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4、溶液酸碱性的强弱①pH 的意义: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②pH 的范围:0~14。③溶液的酸碱度与 pH 的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④pH 试纸的使用方法: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 pH 即为该溶液的 pH。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1)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2)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例如: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典型分析:1.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举一反三:1.胃酸可以帮助食物的消化,但是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口服抑酸剂,饮食治疗可以适当食用的食物是( )A.苹果pH=3.4 B.萝卜pH=4.6 C.土豆pH=5.4 D.板栗pH=8.81.我国对半导体原材料金属镓实施出口管制。下列有关金属镓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29.8℃ B.固体呈蓝灰色C.金属活动性比铝弱 D.会热缩冷胀2.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海水晒盐 C.冰雪消融 D.汽油挥发3.颗粒氧是一种新型鱼塘增氧剂,其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CaO2),它在水中溶解后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关于颗粒氧保存、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颗粒氧的贮存应当注意防潮B.颗粒氧溶于水生成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在养殖密度大、低气压天气等情况下,颗粒氧可给水体增氧D.过量使用颗粒氧,可能对鱼塘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C. D.5.如图为X、Y、Z三种液体的近似p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酸溶液 B.Y一定是水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6.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是常用的学习方法。如图所示: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某同学对(甲)(乙)(丙)(丁)()A.(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B.(乙):跟所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丙):由氢、氧原子组成 D.(丁):可以用于制取氧气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药品 D.测定溶液pH8.辨析概念及原理,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酸B.碱有通性是因为碱含有C.氯化钠属于盐,含有金属离子,呈中性,但不是所有盐都含有金属离子,呈中性D.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盐称为化学肥料,钾肥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加吸收养分和抗寒能力9.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洗涤剂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pH=1 B.洗发水pH=8C.洗衣液pH=10 D.厨房清洁剂pH=1310.有甲、乙、丙三支试管,所装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已知牵牛花汁的颜色变化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如表所示。将牵牛花汁分别滴入三支试管后,丙试管内溶液颜色将变成( )溶液 牵牛花汁颜色酸性 红色中性 紫色碱性 蓝色A.蓝色 B.紫色 C.红色 D.无色11.在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溶液pH变化的是(横坐 标表示加入蒸馏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 )B. C. D.12.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如图的氨气性质实验,按从左至右顺序操作,小图中的序号是这一步的操作或显现的现象顺序。从图中现象可推断氨气的两个性质是:① :② .1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粉末、氯化钠、甜味剂、香精和甘油(保湿剂)等。(1)牙膏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为了测定牙膏的酸碱度,进行如下实验:取2g牙膏放入一支大试管中,注入20mL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出溶液pH值。写出测定 pH值的具体操作: 。14.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值,回答下列问题:(1)苹果汁显 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 色;(2)小苏打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 (填“酸”“碱”或“盐”);(3)测量厨房清洁剂pH值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值偏 (填“大”或“小”)。15.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 ,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 表示;测定溶液的pH可以使用 。16.某村一私营小化工厂,向附近的农田排放未经处理废水,导致农田减产。经环保局检测,该废水主要含有某种常见的酸(盐酸或硫酸)。(1)某同学想测出废水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可以选用下列的试剂是 。A.pH试纸 B.无色酚酞C.紫色石蕊试液 D.红色石蕊试纸(2)农田因受污染而导致土壤酸化,可使用 (填写物质名称)来中和土壤酸性;(3)要判定废水中的污染物是盐酸还是硫酸,检验的方法是:取少量废水滴加 (写化学式)的水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17.氧化亚铜(Cu2 O)可用于电镀工业。干法生产Cu2 O粉末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粉碎机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在煅烧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 (填“铜元素”或“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18.最近我国突破EUV光刻机关键技术,半导体行业的核心设备有望结束欧美垄断,中国芯片终于可以自己制造。芯片的原料主要是高纯度的硅,光刻机就是将芯片图案在硅片上曝光和转移,使硅片成为可被使用的芯片。(1)单质硅是硅 (填微观粒子名称)构成的。(2)硅通过熔化塑形成硅片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暑假预习课》浙教版科学八升九-第01讲 物质的变化与酸碱性(学生版) .docx 《暑假预习课》浙教版科学八升九-第01讲 物质的变化与酸碱性(教师版)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