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月考思想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青龙一中 2023--2024 年度七月月考高二思想政治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1~3课,选择性必修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埃及的古王国时代,木器加工、毛麻纺织、建筑、造船、酿酒、石材加工等行业,都出现了较明确和细致的分工。到了新王国时代,由于在冶金方面采用了脚踏风箱的方式,用它吹火可提高炉温,金属器具的质量提升、数量增加;采取轮种的方法种植农作物,灌溉技术也大幅提升。这反映了
①奴隶社会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②生产力的发展使得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
③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只要提高工人工资,就提高了社会购买力,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的危险。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危机是资本运动不可避免的结果。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自始至终的主要矛盾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导致大批工人失业,降低工人的支付能力
D.经济危机是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3.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许多思想家包括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社会未来作出预见,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他们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神秘性质和幻想色彩克思之所以能预见社会的未来是因为其
①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②创立了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③看到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④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这一事件的意义在于
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②宣告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顺利完成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到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这意味着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人民民主专政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
③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探索,建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国的最大优势
②新时代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为加快推进山西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2024年4月,山西省出台《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规划,到2025年,山西进一步健全推进机制,扩大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在各地加快办好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该方案的出台说明思维
①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②具有间接性,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③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
④具有能动性,能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小张向某杂志社投稿,杂志社的同志告诉他,稿件用不了。小张说:“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很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从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看,小张的话
A.符合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B.违背了同一律
C.违背了矛盾律 D.违背了排中律
9.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下列选项对新质生产力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是属种关系
②通过下定义确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③与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的外延更广
④通过选言判断来断定新质生产力的可能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目前,陕西省共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4 项、国家级名录91项、省级名录766项,国家级传承人78人、省级传承人681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处。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实施非遗保护传承阵地建设工程,先后建成各类非遗陈列展馆、特色街区(村镇)、传习所等1500余个。据此某同学作出如下判断,其中属于关系判断的是
①陕西省非遗保护成绩突出
②加强保护是陕西省非遗发展的原因
③陕西省是非遗文化大省
④陕西省利用非遗建设文化强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下图是某网购平台“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根据这一规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如果未收到货,客户可以向商家申请退款(无须退货)
②只有未收到货并与商家协商,客户才可以申请退款(无须退货)
③只要商家同意退款(无须退货),客户就可以申请退款
④如果商家不同意退款(无须退货),则客户不可以申请退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2.《墨子·公孟》记载了公孟子和墨子之间的一段辩论对话。公孟子主张“没有鬼神”,但是认为“君子一定要学习祭礼”。墨子批评道,主张“没有鬼神”,却又劝人学习祭祀鬼神的礼仪,这就像没有宾客却又学习接待宾客的礼节,没有鱼却又结渔网。墨子的批评中包含的推理
①是归纳推理 ②是类比推理
③能获取新知 ④其结论不保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近段时间,“小过重罚”再度引发热议。一家盈利2000元的采耳店因被认定为“擅自开展诊疗活动”,被罚款22万元。挣得少,罚得多,这鲜明的对比让人们不禁想问:“小过重罚”究竟是公众的朴素情理与法理的背离,还是执法失当 专家指出,执法的轻与重,本质上是对呵护发展与保障安全的权衡,要用好自由裁量权,让执法的“天平”不偏不倚。由此可见
①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不可取
②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量”与“质”的统一体现在“度”中
④处理问题要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至地面,这引起了牛顿的思考:苹果在树上可以飞去任何方向,为什么偏偏坠向地面,一定是地面和苹果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由此,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牛顿借助万有引力定律又描绘了宇宙万物的运动景象。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体现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②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是借助引力定律描绘万物运动的基础
③思维的第一阶段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
④由万有引力到万物的运动体现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必须是技术方案,而且必须是新的技术方案。2023年全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92.1万件,同比增长15.3%。由材料可知,发明专利印证了创新思维
①步骤新,创新思维的推理步骤具有跨越性
②思路新,常常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③结果新,创新思维的结果有新颖独到之处
④方法新,不是用某一种常规方法解决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一家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一时难以解决。张家遂驰书张英,其回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得诗,旋即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在“六尺巷”的故事中,当事人
①通过检核表法的借用进行思维发散
②对邻里关系的未来作出了正确的预测
③用反向求索的方法解决了邻里纠纷
④对占地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围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将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列为重点任务;围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围绕推进社会民生领域改革,“点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硬骨头”……加快落实、落地、落细一系列改革举措,尤需注重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尽管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脱钩断链”“去风险”干扰世界经济复苏,地缘政治风险日益上升,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我们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继续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论述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辨证施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是“辨证”;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是“施治”。例如,患者初起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等症状,经过分析综合,判断为“风温”病初期的风热表证,其治法为辛凉解表,这就是“辨证施治”的具体过程。中医所说的“病”和“证”,概念不同,但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病”是一个总称,“证”是“病”所表现的主(客)观症状,是症病的病因、病位、性质和患者身体强弱等互相联系的一系列特征。一种病可以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证”,同一个“证”也可以在许多互不相同的疾病中出现。对于疾病所表现的“证”辨别清楚,予以适当的治疗,这是“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
(1)结合材料,说明“辨证施治”与辩证思维的契合之处。(9分)
(2)“风温”病初期的风热表证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等。张老师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等表证,所以,张老师自认为自己是“风温”病初期。这一诊断是否正确且合乎逻辑 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予以分析。(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某地农村代销店先后发生多起抢劫案,每个店被抢走数万元现金和大量物品。当地公安局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抓获一名抢劫案重大嫌疑人张某。侦查人员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涉及的抢劫案与另外两起案件有如下共同特征:
①作案时间都发生在张某越狱潜逃期间。
②作案地点都是农村代销店且被抢店铺都在张某的流窜路线上。
③作案手法都是破窗而入,此手段与张某越狱潜逃的手法相同。
④作案工具都是斧子。
侦查人员据此得出结论:张某也是另外两起案件的作案人。
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回答:指出材料中侦查人员运用的推理类型,说明侦查人员是如何使用该推理类型的,指出侦查人员的推理结论是否保真并说明理由。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切实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深圳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设立生物多样性专节,率先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体系;福建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平台,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GIS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天空地”一体化全方位监测……北京、河北等地开展了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山东、浙江更新了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实践样板……各地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能力。数据显示,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
(1)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创新思维方法的知识,概括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运用到的思维方法。(12分)
(2)结合材料,分别以联言判断和相容选言判断的形式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两条合理建议。(4分)
高二思想政治考试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4. D 5. C 6. A 7. B 8. B 9. A 10. C 11. B 12. C 13. D 14. C15. D 16. D
17.(1)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分)
(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2分)
(3)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分)
(4)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保障民生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4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8.(1)“辨证施治”与“辩证思维”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病人复杂症状的诊断或判断,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3分)辩证认识“证”与“病”的关系,基于病人的表证,对症用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对疾病所表现的“证”,予以适当的治疗,遵循了质量互变规律,坚持了适度原则。(3分)
(2)不正确且不合逻辑。(2分)正确的推理需要满足前提真实、推理结构正确两个条件。该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2分)推理结构属于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和小前提中的中项都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2分)
19.(1)归纳推理(或“不完全归纳推理”)。(2分)
(2)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求同法。(2分)被考察对象为另外两起案件,这些案件中的作案时间、地点、手法、工具均有一个共同因素张某,由此得出张某与另外两起案件有因果联系的结论。(3分)
(3)不具有保真性,侦查人员运用的是归纳推理,这属于或然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3分)
20.(1)①运用迁移的思维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移植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治理之中,实现“天空地”一体化全方位监测,提高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3分)②运用发散思维方法。根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客观要求,全国各地积极行动,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维护生态安全的有效做法。(3分)③运用聚合思维方法。全国各地紧紧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个轴心,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3分)④运用超前思维方法。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注重调查研究,更新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提升保护能力。(3分)
(2)答案示例:
联言判断:保护生物多样性既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又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生物多样性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相容选言判断:保护生物多样性,或者建设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或者加快建设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研究中心。(每条建议2分,共4分。本问具有开放性,考生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