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1坚持改革开放课件(4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1坚持改革开放课件(4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5张PPT)
世界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析
国家
社会
学校
家庭
集体

九年级
八年级
七年级
国家
层面
社会
层面
个人
层面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思想主线,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与讲述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做自信的中国人。
全册教材简介: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坚 持
改革
开放
创新型国家
(富强)
追 求
建 设
民主价值
(民主)
建 设
法治中国
(法治)
弘 扬
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文明)
建 设
美丽中国
(美丽)
维 护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和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目录 关键词
富强与创新 富强
民主与法治 民主
文明与家园 文明
和谐与梦想 和谐
教材概览
本册教材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以国家政治生活为主,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国情教育。
(部编版)九年级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1.1 坚持改革开放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作业布置
1.政治认同: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道德修养: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者,理解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伟大意义。
3.法治观念: 提升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分析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能够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4.健全人格:通过了解我国腾飞的表现,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责任意识:了解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自觉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立志做改革开放的宣传者、支持者、践行者。
教学重点:中国腾飞的表现。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一、中国腾飞谱新篇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原因)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走向强国富民之路的
3.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
4.改革开放的作用或意义?
5.改革开放怎样促进发展的?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6.中国腾飞的表现?
7.改革开放的重要性?(重点)
8.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每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历史,每个中国家庭都在生活的巨变中感受时代的进步。
“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探究新知
活动一:
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探究新知
对内改革: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更合理完善。
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易错】: 改革开放分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只能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不能说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对内
对外
探究新知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原因)
鸦片战争
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签订《瑷珲条约》等
甲午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 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在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②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落后就要挨打!
探究新知
谁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呢?又做出哪些努力呢?
想一想:
探究新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
1978年
1956年底
2012年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进行
改革开放
党的
十八大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站起来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落后
强国富民
怎样实现飞跃?
探究新知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走向强国富民之路的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1949年)(政治前提)
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制度基础)
③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78年)
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阅读感悟
1978年11月的一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郑重地签下了一份“契约”,尝试“大包干”的做法。这成了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迅速推开,小岗村也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18个手印
18位农民
阅读感悟:我国怎样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探究新知
3.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
(1)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
(2)内涵: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
(3)过程(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基本国策)
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探究新知
4.改革开放的作用或意义:
(三个极大、三个显著、一个伟大飞跃)
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③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探究新知
相关链接 P4
1987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主体:
核心内容:
目标:
途径:
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
全国各族人民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富强(经)、民主(政)、文明(文)、和谐(社)、美丽(生)
探究新知
5.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①确立了基本经济制度: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探究与分享
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劳动
创造
科学管理
探究新知
②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调动人民力量)
创业之初,马化腾和自己的四个小伙伴一起凑了50万创业,于1998年创立腾讯,现已身价近3000亿。
创业型人才
多种分配方式
只要你肯吃苦,有快递员月收入逼近 3 万。据了解,目前,月收入在 2 万以上的快递员已不在少数。
体力劳动者
按劳分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和800万元高额奖金。
思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置体现了什么?
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
探究新知
5.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
①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
②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社会)
“四个尊重”方针
探究新知
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地位 p5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探究新知
活动二: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
探究新知
6.中国腾飞的表现?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制造业第一大国
外资流入第一大国
GDP年均增长5.5%
①综合国力方面
显著增强
表现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探究新知
②人民生活方面
6.中国腾飞的表现?
显著改善
人民收入较快增长
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②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探究新知
6.中国腾飞的表现?
③国际影响方面
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领导、主导、决定、关键力量=建设性作用
归纳新知
6.中国腾飞的表现?
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强国之路)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富民之路)
③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探究新知
7.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重点)
①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结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探究新知
8.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初心和使命?
①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新知拓展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⑤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⑦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等。
课堂总结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促发展
中国腾飞谱新篇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原因)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走向强国富民之路的
3.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
4.改革开放的作用或意义?
5.改革开放怎样促进发展的?
6.中国腾飞的表现?
7.改革开放的重要性?(重点)
8.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初心和使命?
结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探究新知
必由之路
探究新知
今非昔比
课堂练习
1.2023年4月26日,中国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演绎了一场现实版“万里归途”。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 将改革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 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
C. 已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D. 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
D
课堂练习
2.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春风化雨,45年跨越腾飞。时至今日,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收获了太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自豪感。下面能够体现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有( )
①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②物价飞涨,人民收入增长平缓
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差异
④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3.2023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重大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
A.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C.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A
课堂练习
4.习近平2024年5月23日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这表明( )
A.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B.改革是第一生产力
C.改革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改革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A
课堂练习
5.(2022年河南中考)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到“一个也不能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的“国之大者”。这里的“国之大者”是指( )
A.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让人民生活幸福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A说法与题不符;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在2020——2035年的奋斗目标,B说法与题不符;
C:从题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的“国之大者”是让人民生活幸福,C说法正确;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国的中国梦,D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6.(2023年湖南省邵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我国经济发展信心来自( )
①我国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分析
②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③我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④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成就。①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取得经济发展的成就。我国经济发展信心来自我国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分析,来自于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①②说法正确;③:我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但不是决定性力量,③说法错误;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A
课堂练习
7.(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2024年1月17日,中国亮出了2023年经济答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这一成绩表明( )
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④我国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②③:分析题文,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这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国取得这样的经济成就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经济发展,故②③正确;
①: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到2035年,故①错误;
④:材料中并未涉及“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故④与材料无关;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8.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四十五载波澜壮阔,四十五载砥砺奋进。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神州,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改革开放( )
A. 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B.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 解决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D.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故D正确;
A: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B不符合题意;
C:改革开放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不能说已经解决;故C错误;
故本题选D。
课堂练习
7. (2024年黑龙江省毕业考试) 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腾飞谱新篇。下列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是( )
①制造业第二大国
②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④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作业布置
每日金句(朗读版)|习近平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习近平2024年5月23日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