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曲终收拨当心画————中考作文专项突破之“如何结尾”好文如同好曲,一曲终了须对准琴弦中心划拨,拨得恰当,被称为“豹尾”,简洁而富有力量;拨得不当,被称为“蛇尾”,草草了事,让人惋惜。余音袅袅回味悠长的结尾,是每一个写作者的追求,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上,阅卷老师对开头结尾极为看重,所以如何把结尾写好,是考生作文备考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夏老师带领同学们来探寻作文结尾的路径。【二类文】1.结尾之“照应开头”。片段一:故事的最后,篮球场上的那个孩子不出意外地输了,但是当所有人都离开的时候,他一个人仍在旁边默默练习。这一幕我好像看见了他的未来,也好像看见了曾经的那个我。——颜梓诚《这一幕,触动我心》阅卷旁批:首尾照应,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结尾方法,但仅有照应是不够的,还应该加上凸显主题的议论,这样,作文结尾的份量才够重,所谓“卒章显志”,正是如此。2.结尾之“情景交融”。片段二:我追上了刚走到楼梯口的身影,挽住了哥哥的手臂。哥哥回头看看我,露出了笑容。或许,兄妹之间不必用过多的言语去表达歉意,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和好如初。——莫濡《守护手足情》阅卷旁批:小作者在结尾点出了亲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双方心领神会,矛盾即刻消除,感情更加亲密。将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效果尚可,但如果再进一步呢?可以朝写景方向去努力。3.结尾之“诗文加持”。片段三:生活是一条长途,每个人都是路上的行者,善行者常常有自己的节奏,走着走着,道路就长了,视野就宽了。身边纵有千帆过,我自安然不惊,只要脚步不歇,虽慢犹远。——古晓瞳《跑出自己的节奏》阅卷旁批:路虽远,行则将至,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跑,终将抵达自己要去的地方。在叙述故事之后加上适当的说理固然重要,但怎样将理说得更高级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一类文】1.照应开头文圆融。升格一:比赛结束后,那个小男孩仍然专注地投入篮球训练中。对他来说,比赛只是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他真正珍惜的是每一次奔跑在篮球场上的机会,每一次投篮的尝试。这一幕,好像看见了他的未来,也好像看见了曾经的那个我。——颜梓诚《这一幕,触动我心》阅卷旁批:首尾照应,让文章圆融,圆融的不仅是结构,还有内容。升格后的结尾,增添了议论的内容,点明了小男孩在篮球场上执着坚持、倔强付出的意义,作文主题清晰可见。2.情景交融意悠长。升格二:我追上了刚走到楼梯口的身影,挽住了哥哥的手臂。哥哥回头看看我,露出了笑容。夕阳渐渐隐没于群岚,人行道上一高一矮的身影显得格外温馨。或许,兄妹之间不必用过多的言语去表达歉意,有时只需要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和好如初。——莫濡《守护手足情》阅卷旁批:此处加上一句远镜头描写,将在夕阳渐渐隐去的人行道上兄妹俩挽着手臂的画面定格,作文由实写转为虚写,让结尾拥有了温度,起到了议论所不能达到的意蕴悠长的效果。3.诗文加持境高格。升格三:古人训诫:“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持之以恒,就是遵循节奏;一曝十寒,就是乱了节奏。生活是一条长途,每个人都是路上的行者,善行者拥有自己的节奏,从这点来说,身边纵有千帆过,我自安然不惊,只要脚步不歇,虽慢犹远。——古晓瞳《跑出自己的节奏》阅卷旁批:在结尾处引入适宜的经典诗文,好比给作文加入“贵族血脉”一般,境界迥乎不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理,让人无法辩驳、不容置疑,让议论充满了智者的光芒。【夏老师有话说】文章之妙, 在乎落句。今天夏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三种结尾的方法:一是首尾照应,不仅结构要照应,内容上亦要追求螺旋上升后的照应,以凸显主题,增加作文深度。二是情景交融,把景物请到结尾处来,让描写为结尾添彩,柔软悠长的调子就出来了,增加作文温度。三是诗文加持,在充分说理之外,还有文学的光芒,文理兼备,精彩翻倍,增加作文的厚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