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3《我不拖拉》第1课时 教案+单元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3《我不拖拉》第1课时 教案+单元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 我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 和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做事马虎等问题设计,引号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本单元四课分别对应整洁、精神,守时惜时和认真细心的好习惯,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具体图示如下。 1.我们爱整洁我的好习惯 2.我们有精神 3.我不拖拉 4.不做小马虎
课标要求 一、学段目标(一)道德修养1.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2.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二)法治观念1.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2.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三)健全人格1.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2.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四)责任意识1.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二、课程内容(一)道德教育1.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2.欣赏他人的优点,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3.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1.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2.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三)法治教育1.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
学情分析 困难与障碍: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已经开展不同主题的习惯养成救育,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本身比较好动,自理能力较弱性格、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参差不齐,孩子差异性大。特别是针对本单元的学习,一些孩子对习惯带来的影响没有直观的认知,对养成好习惯也还没有掌握好的方法。解决措施:基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特点,在课堂中以活动为主,创造生活情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适应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自觉地认识不足,掌握方法,产生养成好习惯的愿望。还可以考虑将相关内容整合到学校致有话动中。一方面特学习习惯教育课程化,使之成为学校生活的必需环节,系列化为有明确教有日标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使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校本化和班本化,与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具体向题结合起来进行,使之对学生的生活发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
单元目标 1.学生能够在对比和讨论中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在情景创设和具体课堂活动中掌握养成良好习惯和有良好精神面貌的方法,知道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3.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学生能够在对比和讨论中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在情景创设和具体课堂活动中掌握养成良好习惯和有良好精神面貌的方法,知道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学习难点:3.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我们爱整洁》第一课时
2 《我们爱整洁》第二课时
3 《我们有精神》第一课时
4 《我们有精神》第二课时
5 《我不拖拉》第一课时
6 《我不拖拉》第二课时
7 《不做小马虎》第一课时
8 《不做小马虎》第二课时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我不拖拉》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分析 《我不拖拉》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三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道德教育”中“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养成做事不拖拉,善始善终的好习惯,与本单元其他三课都是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习惯而研究设计。本课的编写主要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在拖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做事不拖拉、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教材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等一下”与“还没完”呈现的是学生生活中拖拉、磨蹭时常见的口头禅,通过两个生活情境和两首儿歌,分别表现了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引导学生与课本上儿童拖拉的行为产生共鸣,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讲述自己拖拉的表现。第二部分“拖拉一下没关系吗”呈现的是一幅情境对话图,在图中,同学们一是讨论了关于两分钟时间可以做什么,二是因为晚到而没赶上火车的事例,提示学生拖延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引发学生交流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无类似的事情发生,反省由拖拉带来的不良后果。第三部分和“拖拉”说再见,呈现的是改变拖拉问题的方法。教材的下方还配有绘本《拖拉鸟》,绘本是以童话的方式说明为什么会有拖拉行为,拖拉行为会导致什么后果。孩子们展开想象,如果“拖拉鸟”改掉了坏习惯可能会怎样?不改正又会怎样?绘本的故事情节基本与主版教材不同板块的主题相吻合。
课标分析 一、学段目标(一)道德修养1.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目标1)(二)法治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目标2)(三)健全人格1.乐于学习,逐渐培养专注力。(目标2)2.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目标1、2)(四)责任意识1.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的负担。(目标2)二、课程内容(一)道德教育1.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目标1、2)(二)法治教育1.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目标2)
学情分析 困难与障碍: 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时间观念淡薄,专注力差,自制力低,学习效率低。拖拉、磨蹭这些毛病在孩子们身上普遍存在。又由于现代孩子比较娇惯,很多事情都由家长代劳,他们对“人一天要做许多事情,不抓紧时间做,就做不完”的体会不深。甚至有些孩子觉得拖拉是小事一桩,拖拉下没多大关系。再加上,每个孩子作为独立的人,拖拉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拖拉的坏习惯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规律,还会对亲子关系以及人际交往带来深远的影响。 解决措施: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中的“等一下”与“还没完”等拖拉的行为,矫正学生常有的“拖拉一下没关系”的错误认识,并且,从集中注意力,加强时间观念与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和拖拉说再见”的意识与信心,使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制订可行的目标,努力战胜困难,初步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发现自己的拖拉行为。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到拖拉的危害,懂得时间的宝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发现自己的拖拉行为。学习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到拖拉的危害,懂得时间的宝贵。
课前准备 老师:ppt学生:课本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导入新课(目标1) 学习内容:1.出示欢乐小剧场:《拖拉鸟》2.猜一猜:(1)请你猜一猜,拖拉鸟后来怎么样了呢?(2)你觉得拖拉鸟是一只怎样的鸟?学生活动:观看绘本故事并思考问题。 学生能够认真观看绘本故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存在问题:个别同学观看不认真,没有进入课堂状态。补救措施:教师及时提醒。
生活中的小拖拉(目标1) 学习内容:出示图片,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拖拉”。说一说:你也是像小明和小白一样,是一个爱拖拉的小学生吗?你在生活当中有没有拖拖拉拉的时候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1)等一下再起床。(2)再看一会儿电视。(3)玩一下再写。(4)等一会儿再收拾。学生活动:1.根据图片找出生活中的“小拖拉”都有哪些表现。2.与同伴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拖拉的行为。 学生能够清晰地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拖拉行为。 存在问题:部分同学发言时较啰嗦,不清晰。补救措施:在讨论时学生之间相互提醒,老师及时干预,发言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拖拉的危害(目标2) 学习内容:过渡语:生活中,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多少都有拖拉的习惯。那拖拉一下有关系吗?2.斌斌是个小拖拉,放学回家先玩耍。斌斌说:“拖拉一下没关系,很快就能写完啦!”不知不觉到晚上,作业总也做不完。(1)提问:斌斌说“拖拉一下没关系”,你觉得呢?有关系吗?(2)小小辩论台:拖拉一下有没有关系呢?请你说说你的想法吧!3.故事屋:拖拉的后果。(1)想一想,说一说,这位将军为什么会失败呢?(2)拖拉会带来怎样的坏处呢?说得越多越好!4.拖拉的危害:(1)对农民爷爷来说,拖拉可能会赶不上种植,秋天就没有丰收。(2)对于医生伯伯来说,拖拉可能会错过救治的时机,让病人失去生命。(3)对于警察叔叔来说,拖拉可能会让犯人逃脱。(4)对于我们来说,拖拉会让我们……5.一起来朗诵:生活中的小拖拉。警示学生:不做小拖拉。学生活动:思考:拖拉一下有没有关系?分小组辩论。小组讨论将军失败的原因以及拖拉带来的危害。一起朗诵。 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能够说出拖拉的危害。 存在问题:部分同学发言时较啰嗦,不清晰。补救措施:在讨论时学生之间相互提醒,老师及时干预,发言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总结。存在问题:部分同学表达不清晰。补救措施: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总结表达。
课堂小结 拖拖不仅会让我们做不完事情,时间长了,还会让我们养成拖拉的坏习惯,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我们都不能做小拖拉!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向其他人(同学、朋友、家人)询问对自己是否拖拉的印象,并做记录。 实践型 目标1 10分钟
2.想想自己还有哪些拖拉的行为,尝试着想办法改正。 拓展型 目标2 5分钟
板书设计 我不拖拉 第一课时1、“等一下”与“还没完”2、生活中的小拖拉3、拖拉的坏处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