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4《不做“小马虎”》第2课时 教案+单元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4《不做“小马虎”》第2课时 教案+单元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 我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 和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做事马虎等问题设计,引号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本单元四课分别对应整洁、精神,守时惜时和认真细心的好习惯,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具体图示如下。 1.我们爱整洁我的好习惯 2.我们有精神 3.我不拖拉 4.不做小马虎
课标要求 一、学段目标(一)道德修养1.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2.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二)法治观念1.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2.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三)健全人格1.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2.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四)责任意识1.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二、课程内容(一)道德教育1.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2.欣赏他人的优点,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3.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1.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2.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三)法治教育1.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
学情分析 困难与障碍: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已经开展不同主题的习惯养成救育,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本身比较好动,自理能力较弱性格、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参差不齐,孩子差异性大。特别是针对本单元的学习,一些孩子对习惯带来的影响没有直观的认知,对养成好习惯也还没有掌握好的方法。解决措施:基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特点,在课堂中以活动为主,创造生活情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适应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自觉地认识不足,掌握方法,产生养成好习惯的愿望。还可以考虑将相关内容整合到学校致有话动中。一方面特学习习惯教育课程化,使之成为学校生活的必需环节,系列化为有明确教有日标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使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校本化和班本化,与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具体向题结合起来进行,使之对学生的生活发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
单元目标 1.学生能够在对比和讨论中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在情景创设和具体课堂活动中掌握养成良好习惯和有良好精神面貌的方法,知道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3.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学生能够在对比和讨论中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在情景创设和具体课堂活动中掌握养成良好习惯和有良好精神面貌的方法,知道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学习难点:3.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我们爱整洁》第一课时
2 《我们爱整洁》第二课时
3 《我们有精神》第一课时
4 《我们有精神》第二课时
5 《我不拖拉》第一课时
6 《我不拖拉》第二课时
7 《不做小马虎》第一课时
8 《不做小马虎》第二课时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不做“小马虎”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分析 《不做“小马虎”》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四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道德教育”中“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养成认真耐心的好习惯,本单元四课分别对应整洁、精神、守时惜时和认真细心,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本课的编写主要针对一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粗心、马虎的现象,引导学生养成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教材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活中的‘小马虎’”,首先从生活、游戏和学习三个方面例举了生活中常见的马虎的表现,让学生认识马虎这一现场,并发现自己生活中容易马虎的地方;然后探究马虎的原因,对话框中的话都是学生比较典型的马虎的原因。第二部分“怎样才能不马虎”首先用三个范例列举了克服马虎的一些办法。第一个范例提示提示学生做题时一题一题做,逐步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有效克服漏题等一系列马虎的毛病。第二个范例中小女孩整理书包时根据提示单、做好的事情都打上了“√”,提醒学生借助任务单的帮助,能有效减少因马虎带来的问题。第三个范例提示不马虎的好习惯的方法是主动寻求他人的提醒与帮助。然后设计了游戏“找不同”,通过参与活动,总结不马虎的其他办法。教材的下方还配有2个绘本故事《小马虎添麻烦》《都是马虎惹的祸》,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用故事的方式展示了小马虎不仅会给家人和生活带来麻烦,还可能带来大事故,甚至造成大的危害,加深学生对马虎带来的危害的认识。绘本的故事情节与教材不同板块的主题相吻合。
课标分析 一、学段目标(一)道德修养1.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目标1、2、3)(二)法治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目标2)(三)健全人格1.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目标3)2.乐于学习,逐渐培养专注力。(目标3)3.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目标1、2、3)(四)责任意识1.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的负担。(目标1、2、3)二、课程内容(一)道德教育1.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目标3)2.学习分辨是非,做了错事用于承认和改正,不撒谎。(目标3)3.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目标1、2、3)(二)法治教育1.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目标2)
学情分析 困难与障碍: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常因马虎而抄错题、算错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因马虎做错事、耽误事。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形成学习、做事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本课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渗透责任责任心的教育,使学生懂得马虎危害大,学习、做事时不能马虎,要认真、细心。解决措施: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了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我将活动贯穿本课教学,通过观看视频、讲故事、做游戏、体验活动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并能从中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说出马虎的危害,说说做事认带来的快乐初步。2、通过火眼金睛、采访、讨论、向细心之星学习等方法,掌握克服马虎的技巧。并通过“我是细心小医生”活动达到学以致用。3、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说出马虎的危害,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技巧。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通过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实际和具体事例、交流讨论,能够认识到马虎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并能找到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马虎行为,愿意做个不马虎的好孩子。2.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分析产生马虎行为的原因。学习难点:通过交流讨论、自我反思,梳理掌握克服做事马虎的方法,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习惯。
课前准备 老师:ppt、视频学生:课本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导入新课(目标1) 学习内容:观看视频《斌斌的日记》斌斌的日记。说一说:你觉得斌斌的日记写得怎么样?导入语:斌斌的马虎行为,不仅让斌斌被老师批评了,还遭到了同桌的笑话,让自己难过了好久。马虎还会带来哪些麻烦呢? 学生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存在问题:个别同学听讲不认真,没有进入课堂状态。补救措施:教师及时提醒。
马虎的危害(目标1) 学习内容:马虎的危害】播放视频《小马虎,添麻烦》想一想,说一说:小马虎小明给谁带来了麻烦呢?带来了怎样的麻烦?图片故事:马虎危害大。总结:马虎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头脑风暴: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想一想,说一说,马虎还会带来怎样的麻烦?假如列车检查员马虎,列车可能会翻车,车上的乘客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假如________马虎,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假如护士马虎……假如司机马虎……假如飞行员马虎……一起来朗诵:马虎真可怕。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讨论。 认识到马虎的行为不仅不会自己带来麻烦,也会给他人带来麻烦,甚至是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伤害许多人的性命。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不能联系实际找到自己马虎的行为,2.部分学生不能自信表达。解决措施:通过举例子、创设情景等方式让学生明白。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交流。
“不马虎有办法(目标2、3) 【不马虎,有办法】开动小脑筋:马虎不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有时候甚至会带来巨大的危害,伤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马虎的危害这么大,那我们怎样才能不马虎呢?火眼金睛:请你在下面两幅图中找到不同的鸡蛋,并说说是哪里不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小采访:你为什么能够找得又快又准呢?有什么秘诀呀?不马虎,有办法:不马虎的办法很多,结合身边的例子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办法在生活中、学习上做到不马虎?生活中不马虎的方法。学习上不马虎的方法。归纳:告别马虎有办法。活动:细心之星。归纳:告别马虎小秘诀。试一试:我是细心小医生。一起来朗诵:不做小马虎。 能够积极参与小组交流讨论,找到马小虎变成小马虎的原因。能够找到自己的马虎行为的原因并乐于进行分享。 存在问题:部分同学对自己马虎的原因一时想不出来。解决措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寻找
总结提升(目标3) 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认真仔细,告别马虎吧!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回家找一找“小马虎”。 实践性 目标1 3分钟
和爸爸妈妈说说克服马虎的办法。 拓展性 目标2、3 5分钟
板书设计 不做“小马虎” 第二课时1、小马虎,危害大2、告别马虎有办法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