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1《我们爱整洁》第1课时 教案+单元备课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1《我们爱整洁》第1课时 教案+单元备课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 我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 和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时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做事马虎等问题设计,引号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本单元四课分别对应整洁、精神,守时惜时和认真细心的好习惯,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具体图示如下。 1.我们爱整洁我的好习惯 2.我们有精神 3.我不拖拉 4.不做小马虎
课标要求 一、学段目标(一)道德修养1.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2.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二)法治观念1.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2.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三)健全人格1.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2.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四)责任意识1.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二、课程内容(一)道德教育1.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不拖拉。2.欣赏他人的优点,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3.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1.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2.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三)法治教育1.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
学情分析 困难与障碍: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已经开展不同主题的习惯养成救育,但由于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本身比较好动,自理能力较弱性格、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参差不齐,孩子差异性大。特别是针对本单元的学习,一些孩子对习惯带来的影响没有直观的认知,对养成好习惯也还没有掌握好的方法。解决措施:基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特点,在课堂中以活动为主,创造生活情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适应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自觉地认识不足,掌握方法,产生养成好习惯的愿望。还可以考虑将相关内容整合到学校致有话动中。一方面特学习习惯教育课程化,使之成为学校生活的必需环节,系列化为有明确教有日标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使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校本化和班本化,与学校和班级学生的具体向题结合起来进行,使之对学生的生活发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作用。
单元目标 1.学生能够在对比和讨论中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在情景创设和具体课堂活动中掌握养成良好习惯和有良好精神面貌的方法,知道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3.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学生能够在对比和讨论中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在情景创设和具体课堂活动中掌握养成良好习惯和有良好精神面貌的方法,知道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学习难点:3.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1 《我们爱整洁》第一课时
2 《我们爱整洁》第二课时
3 《我们有精神》第一课时
4 《我们有精神》第二课时
5 《我不拖拉》第一课时
6 《我不拖拉》第二课时
7 《不做小马虎》第一课时
8 《不做小马虎》第二课时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我们爱整洁》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分析 《我们爱整洁》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好惯”中的第一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养成整洁的好惯,与本单元其他三课都是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研究惯而设计。本课的编写主要针对一年级小学生在整洁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养成整洁、文明的好惯,使学生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教材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镜子里的我”呈现的是孩子们照镜子的画面,先让学生通过照镜子的方式关注自己,进行自我检查,发现自己身上整洁和不够整洁的地方在哪里,再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检查。第二部分“这样做好不好”呈现的是三个画面,这三个例子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呈现了儿童日常生活中在整洁方面的情景。第三部分“保持整洁有举措”呈现的是一幅小组讨论图,几个孩子在分享交流自己保持整洁的经验和举措。第四部分“这样是爱整洁吗?”呈现的三个场景都是学生在保持整洁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顾虑。教材的下方还配有绘本《皮皮的故事》,绘本是以童话的方式说明整洁的社会意义:不讲卫生,不爱整洁的孩子不受欢迎,也是在告诉学生,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问题,也是社会交往时的一种礼貌。绘本的故事情节基本与主版教材不同板块的主题相吻合。
课标分析 一、学段目标(一)道德修养1.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目标1、2)(二)法治观念1.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目标2)(三)健全人格1.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目标3)2.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目标1、2、3)(四)责任意识1.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目标2)二、课程内容(一)道德教育1.欣赏他人的优点,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目标3)2.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目标1、2、3)(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1.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目标1、2)2.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目标2)(三)法治教育1.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目标2)
学情分析 困难与障碍:一年级学生尽管有了一学期的在校经历,可他们大都六七岁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弱,很难保持仪表的整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整洁,不懂得个人卫生该怎么做。多数学生爱整洁的良好行为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的,有的家长甚至直接代劳。由于学生对整洁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自觉性还不强。解决措施:在本课的学习中,只有当学生懂得了整洁会给人带来精神的预约,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学生才会主动地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注意自己的卫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正面引导,在讨论和活动中明白整洁的重要性,学会保持整洁的好方法,并结合校本活动督促学生在生活中坚持做下去,从而形成重视仪态仪表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交流讨论,保持自己仪容仪表的整洁。2.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发表自己对周围环境整洁与否的看法,明白整洁受人欢迎。3.学生能够选出“整洁大使”并自觉地向榜样学习。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交流讨论,保持自己仪容仪表的整洁。2.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发表自己对周围环境整洁与否的看法,明白整洁受人欢迎。学习难点:学生能够选出“整洁大使”并自觉地向榜样学习。
课前准备 老师:ppt、视频、活动道具学生:镜子、课本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导入新课(目标2) 学习内容:1.播放视频:《皮皮的故事》2.动动小脑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和皮皮玩呢?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学生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存在问题:个别同学观看不认真,没有进入课堂状态。补救措施:教师及时提醒。
仪表整洁(目标1) 学习内容:1.火眼金睛:请你在下面的照片中,找出和皮皮一样的小同学。2.提问:如果这些同学想要抱抱你,你愿意吗?3.小贴士:大家都喜欢和整洁干净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整洁,就会失去很多的朋友喔!4.探究活动一:镜子里的我。(自我观察)5.探究活动二:我当你的小镜子。(他人观察)6.七嘴八舌:通过刚才的活动,现在我们每位同学的仪容仪表都非常地整洁了,那么,请你说一说,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自己是不是仪容整洁呢?学生活动:1.根据视频中的故事寻找符合的人物。2.思考并回答问题。3.与同学一起参与活动,自我观察,相互观察后交流。4.总结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并和同学交流。 学生能够经过思考清晰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能够认真观察自己和同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方面。 存在问题:部分同学在活动时不按照要求,发言时较啰嗦,不清晰。补救措施:在活动时学生之间相互提醒,老师及时干预,发言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其他方面的整洁(目标2) 学习内容:1.过渡语: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我们每天都应该认真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仪表是否整洁。除了我们的仪表以外,还会有哪些地方不整洁的呢?2.大家一起来找茬:请你观察一下,我们教室哪些地方还不够整洁的呢?脏乱的书桌。脏乱的图书角。卫生角、白墙……3.小小分享会:除了教室里的这些,你还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这样做好不好?乱扔垃圾和玩具。不洗手就看书,在书本上乱涂乱画,把书本揉得皱皱巴巴。书包里乱糟糟一团。4.由学生的回答当中进行总结:这样做都不好。学生活动:1.按照要求寻找教室范围内不够整洁的地方。2.分享自己见过的、能够回忆起来的不整洁的样子。3.总结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学生能够找出自己觉得不够整洁的地方。学生能够针对这些环境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环境整洁要求过于严格。解决措施:通过与同学讨论、举例子、创设情景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整洁的程度。
寻找“整洁大使”(目标3) 学习活动:1.过渡语:我们的身边有不够整洁的人,也有非常整洁干净的人。我们一起来评选一下,你认为我们班最爱整洁的是谁呢?我们一起来投出我们心中的“整洁大使”吧!2.评选班级“整洁大使”:评选并说明理由。3.小小反省会:请你对比一下自己和被评选出来的“整洁大使”,想想看,自己还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并记录下来。4.每个人都喜欢和爱整洁的孩子做朋友,老师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通过反省以后,都能够把没做好的事情做好,变得更加地整洁干净!学生活动:1.评选大使,并说明自己的评选理由。2.比照大使进行自我反省。 能够评选出自己心中的“整洁大使”,并且说出充分的理由。能够说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表达像榜样学习的意愿。 存在问题: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一时想不起来或觉得自己不足之处很多。解决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认识。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向其他人(同学、朋友、家人)询问对自己是否整洁的印象,并做记录。 实践型 目标1、2 10分钟
2.想想自己或周围的生活环境哪里还不够整洁,试着整理。 拓展型 目标3 5分钟
板书设计 我们爱整洁 第一课时1.镜子里的我2.这样做好不好3.赞赞自己!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